广东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央广网简介张胜强 广东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广东如何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

2024-06-21 17: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央广网广州6月14日消息(记者张胜强)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四座“万亿城市”……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广东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为人瞩目,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一直是困扰广东未来发展的突出问题。

  2018年以来,广东加快构建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新闻发布会现场(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摄)

  6月13日,记者从广东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近年来,三大功能区通过明确各自的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通过差异化政策举措,正在逐渐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区域发展差距有效缩小

  在一系列政策举措的有力推动下,广东“一核一带一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表示,广东已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向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布局建设,东西两翼的新增长极正在形成。

  “湛江巴斯夫、惠州埃克森美孚等百亿美元级外资项目开工建设,沿海经济带成为吸引外商投资的热土,广东海洋生产总值已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朱伟介绍说。

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伟(央广网记者 张胜强摄)

  在北部生态发展区,对内拓展“桥头堡”的优势也在凸显。朱伟介绍,贯通城乡、联接工农、链接湾区的绿色生态经济体系、产业协作体系逐步发力,“对接大湾区的‘大农场’‘后花园’‘康养地’正在加快形成。”

  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沿海经济带东翼(汕头、汕尾、潮州、揭阳)、沿海经济带西翼(阳江、湛江、茂名)、北部生态发展区5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分别高于珠三角2.1个、1.2个和1.5个百分点。

  “沿海经济带东西两翼和北部生态发展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增长了61%,逐步拉近了与珠三角核心区的差距。”朱伟说。

  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大幅提升

  要想打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全面提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前提条件。

  2017年,粤东、粤西、粤北地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第一次超过珠三角;2020年,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万公里,成为全国第一个迈入1万公里的省份。截至2021年底,广东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突破1.1万公里,已经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第一。

  目前,粤东、粤西、粤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6000公里,相比十年前约2200公里和五年前约4200公里,获得了跨越式发展,大大增强了粤港澳大湾区对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广东以跨区域战略性高速通道和面向全球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不仅实现‘市市通高铁’,世界级机场群和世界级港口群也正在加快成型。”

  朱伟表示,广东已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推动形成覆盖十大领域共104个项目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大幅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加快补齐粤东粤西粤北部分地区高等教育、高水平医院等方面的突出短板,历史性地实现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技师学院、高水平医院21个地级以上市全覆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