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生活区:太原北城第一大宿舍,三十万人的家,如今要说再见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钢汽水什么时候有的 太钢生活区:太原北城第一大宿舍,三十万人的家,如今要说再见了?

太钢生活区:太原北城第一大宿舍,三十万人的家,如今要说再见了?

2024-01-28 08: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苏联时期的老楼、远处厂区的大烟囱、蓝色制服的工人……这些元素一夜让你回到上世纪,散发着老工业城市独有的印记。

太钢宿舍区,这个神秘又保守的北城王国,留下了三十万人的眷恋;在太原飞速发展的洪流中,他将走向何方?

— 再没有形容词这么贴切 —

-“你去哪儿呀?”

-“我去趟27!”

-“你去哪儿呀?”

-“我去趟27!”

太钢的老邻居们在路上碰面了,一定会有这样对话。

19、21、26、27、35、118……这些数字不是街头暗号,而是尖草坪太钢宿舍的地点简称。

老居民们也许不知道“太钢恒山小区”是哪儿,但绝对不会不知道14宿舍是哪儿。

宿舍区是按厂安排的,比如26宿舍,那里基本是炼铁厂和烧结厂的职工和家属聚集地。

△26宿舍

北宫以北,一切都是“计划经济”的缩影……

△小区里的铁道桥

△绕铁道的路桥

为了让钢“走出去”,太钢修建了不少铁轨,自然也就催生了绕铁道修建的桥和路。

△小区里的铁道桥

钢虹桥,有的老居民说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也有人说是上世纪80年代建的。

45岁的供水厂刘叔说,他忘了桥是究竟哪年建好的,小时候在太钢二中上学时,这座桥就已经有了。

如今,你已经很难见到哪个小区门口还有戏台子;

也很难见到哪个北方小区,由于没有阳台,只能像上海弄堂一样把床单搭在窗外。

如果说城中村是“破烂”,太钢生活区则是“旧”:一排排楼房整洁有序,谈不上“破”,更像是蒙上了一层“复古”滤镜。

△太原最早的楼房之一

知足

— “铁饭碗”能传家几辈子 —

太钢,作为一个封闭独立的系统。一家人,几辈子都可以不用走出去。

它不仅有自己的工厂、职工宿舍区,能容纳10万职工和养活了包括家属在内的30万人口。

教育配套也非常发达,幼儿园、几步一个小学、初中,甚至还有市级重点高中(太钢一中)。祖孙几代,都是校友。

△原太钢二幼

△原太钢五校

△原太钢二中

甚至有三甲医院,各大银行总部……生老病死,金钱人情,都不必跳出这个圈子。

△太钢总医院

△银行面积很大,方便职工存取工资

“俱乐部”,00后已经听不懂这是啥。在这里仍然承载着老中青三代人的文化娱乐活动。

△退休大爷下棋打牌

△年轻小伙打球

△小孩嬉闹

一位“二钢”的张阿姨告诉我,“俱乐部以前是放电影的,有少林寺、还有卓别林的喜剧。”

几十年过去了,阿姨还和当年的同学们在同一个地方一起学模特表演。

作为国营企业的一员,太钢职工“铁饭碗”,是令人艳羡的存在。上世纪,不少钢城子弟接了父母的班,继续留在太钢工作。

上了卫校和师范院校的,也有很多回到太钢医院和太钢各个学校上班。

张阿姨就是其中的一员,上世纪90年代初中毕业后,接了父亲的班。这种“世袭”的岗位,在当时很常见。

△太钢子弟很可能最后回到当年上学的地方上班

就算是婚嫁,也在太钢内部解决,从一个宿舍嫁到另一个宿舍。这些人生于斯长于斯,一辈子在太钢的圈子里打转。

人们在这里平稳而知足地生活,夏天发的花花绿绿的太钢汽水,足以让一个小家庭快乐起来。

挣扎!

— 平稳的日子没那么容易 —

日子虽然平稳,但也要挣一些钱,毕竟市里的房子已经涨到1万2了。“按部就班”早就无法承担那么多人的生计。

“聘用制”也早就转成“合同制”,“铁饭碗”被打破,于是催生了一些特殊的副业:

1. 摩的司机

老孙平时在厂里上班,休息的日子就在铁道边上跑摩的。

“这到最近的商圈北宫要经过医院大坡,路不好走;再加上修路,公交车和出租车都不经过那边,我这一趟三五块的,倒是也有人坐。”老孙说。

上夜班前能赚个几十块,老孙感到很满足,烟钱算是有了。

2. 街头造型师

一次五元,太原再没有比这儿更便宜的理发价格。

这个职业都是厂区家属在干,顾客也都是退了休的老邻居。他们不会对“tony老师”有过多要求,推平即可。

3. 熟肉贩子

太钢地区最有名的一道美味——东门猪蹄,已经卖了几十年,当年是一个太钢职工开的店,秘方已经传给了家里的几个小孩。

小摊儿不能摆了,摊主以一种更质朴、更亲密的方式交易,非熟客根本找不到卖处。

还有按摩、烟酒贩、开了三十年的锅盔店……

你难以想象人们能用什么方式发掘自己的剩余价值,但是劳动人民总能用自己的智慧,将生活点亮。

就像钢炉里的那一块热炭,尚有余温,仍能发光发热。

改变?

—30万人的生活家园何去何从—

环线、高架、快速路……太原这几年飞速的改变有目共睹,太钢宿舍也打破原有的沉寂,挖掘机驶入这个失落的世界。

扩道路、除违建、刷漆、绿化……一系列整改措施缓慢进行,部分地方要拆掉,但谁也不知道到底要拆哪、啥时候动工。

一位在35宿舍住了小半辈子的刘大娘告诉我:“很多年前就说这里要拆,但是现在都没动静。还是不要拆了哇,要不然都不知道该住哪儿。”

“安土重迁”是中国乡土社会中最典型的特点,在国企宿舍区则体现得淋漓尽致。对土地和家园的眷恋,让他们不肯走、不愿走。

2017年,我国提出“去产能”和产业升级转型。太钢在创新的路上不断探索……

未来,三十万人的老旧生活区,或许会随着企业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 END -

互动时间

你认识太钢来的的朋友们吗?

你对这里有什么印象?

评论区见

(点击可直接阅读▼)

触动心弦 | 老年生活| 养孩不易 |

| |

太原城事 ||

|||

民生资讯 |

手绘长图 ||

▌☎商务合作:13191097196 孙先生

▌✉法律顾问:山西国晋律师事务所

▌📷 图片:发条小程

▌✍️ 设计:橙子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