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吕芳四十年不倒,还全身而退的真相,藏在他的一句话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太监冯保结局怎么样 大明王朝:吕芳四十年不倒,还全身而退的真相,藏在他的一句话里

大明王朝:吕芳四十年不倒,还全身而退的真相,藏在他的一句话里

2024-07-14 2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犯了大忌的冯保

冯保背着吕芳去给嘉靖报祥瑞,犯了大忌。

在普通职场上,越级上报都是禁忌,等于直接得罪了顶头上司,何况是在制度等级森严的皇宫。

冯保此举一下子惹了三方:

其一,吕芳。

吕芳统管内宫十万太监宫女,手底下的人竟然瞒着他直接跑到嘉靖面前邀功表现,往轻了说,这是不懂事,往重了说这无异于是在挑战他的权威,没把他当回事。

其二,司礼监的其他四大秉笔太监。

报祥瑞这种能让领导高兴的事,所有人都想沾沾光,如果是吕芳独占,那么碍于身份地位,他们不敢有什么不满,但冯保想要一个人独占,那就得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了。

其三,嘉靖。

下雪了,嘉靖自然松了一口气,可来报喜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嘉靖真的能高兴吗?

这就好比,公司领导高调的干了一件大事,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与德行,事成了,下面的部门经理没出面贺喜,却派了个小员工捧场鼓掌,领导会高兴才怪,他要的可不是一个人的歌功颂德。

这也是为什么,冯保去报喜,嘉靖只敲了一下铜磬做回应,却没有给冯保任何赏赐的原因。

相比于冯保,吕芳显然更懂得嘉靖的心思,他让所有太监宫女一起报祥瑞,声音越大越好,被全体手下歌功颂德,这大大满足了嘉靖务虚的心。

这里有一个问题:冯保真的不知道越级上报的后果吗?

怎么可能不知道!

冯保不是职场小白,从他叫吕芳干爹,而其他小太监叫吕芳老祖宗就能看出,冯保与杨金水、黄锦等是一个辈分的,入宫时间不短。

而从职位上来看,他虽然不如黄锦、杨金水,但好歹也是个中层领导,能在勾心斗角的宫里混到中层,冯保绝对不是个傻子,怎么会犯越级上报邀功这种低级错误,显然不合情理。

唯一的解释就是,冯保明知故犯。

而他之所以要冒着风险去做,是他想另辟蹊径的升职。

上段说过,冯保是吕芳的干儿子,可同样是干儿子,冯保的地位却比黄锦、杨金水差远了,按照正常的晋升制度与亲疏远近关系,他估计这辈子可能都与司礼监无缘了,明显吕芳是把黄锦当做接班人在培养的,而陈洪也在一旁虎视眈眈的等着呢。

所以冯保想升职,就必须另辟蹊径,而越级报喜在他看来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他清楚,嘉靖有多么期盼这场雪,第一个去报祥瑞,保不准嘉靖一高兴就给他提拔到了司礼监,到那时再跟吕芳请个罪认个错,也来得及,毕竟事情板上钉钉了,吕芳也从不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

说白了,冯保在赌,赌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得到嘉靖的赏识,也在赌吕芳的仁心。这才是冯保作为宫里老人,却不顾规矩,犯了大忌的原因。

权力与地位,对冯保这样的人来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

他不能成家,不能走科举仕途,只能一辈子呆在宫里。想要在捧高踩低的宫里呆的舒坦,过得顺心,就得有地位傍身,而司礼监是所有太监挤破脑袋都想进的部门,冯保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明知有风险,明知可能会面临什么,冯保的野心与侥幸心理还是驱使着他这么做了。

毕竟,赢了,就是几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结局。

只不过,冯保没赌赢,却也没赌输。

嘉靖不咸不淡的打发了他,让他往上爬的想法落空了,但吕芳却在关键时刻拉了他一把,并指给了他一条虽崎岖却无比光明的大路。

刀下留人的吕芳

冯保横插一脚的事,于公于私吕芳都得有个处理态度。

于私,冯保是他的干儿子,自己人犯错了,惹了众怒,他不能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这样容易给人留话柄,说他公私不分,任人唯亲。

于公,他是大内所有人的领导,底下人没规矩,他必须有所惩处以儆效尤,否则难以服众,更没法管理要求其他人了。

也因此,冯保是必须要处理的,至于如何处理,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还是从严从重,全在吕芳的一念之间,而吕芳的处理方式也体现了他的高明。

从小太监口中得知冯保去报祥瑞,吕芳的第一反应是有些诧异:

“有这回事?”

吕芳话音刚落,一旁一直觊觎掌印太监位置的陈洪,冷笑着接道:

“好嘛,他报了祥瑞,不准儿皇上一高兴就叫冯保取代我们了。”

陈洪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冯保私自报祥瑞的不满,还直接给这件事定了性——越级邀功,野心可见,其心可诛,不给冯保留一丝回旋的余地。

陈洪的不满,在吕芳的意料之中,不过此时并不是他表态的时候,他需要当面跟冯保确定几件事,于是他淡淡的说:

“那咱们就再等等。”

没一会儿,冯保出现了:

“儿子,给干爹道喜了!有了这场大雪,干爹的差事,便办得更好了。”

当事人来了,吕芳开始问话了,他一共问了两个问题,也就是上段提到的他表态之前,需要确定几件事。

第一个问题:“降瑞雪的事,皇上都知道了?”

这个问题,是在核实冯保越级报喜的事是否属实,是否存在误会或是背后构陷的情况,以免冤枉了人。

在得到冯保肯定的回答后,吕芳问了第二个问题:“皇上听了喜讯说什么了?”

吕芳的这个问题是想确认两件事,一是嘉靖对冯保报喜的态度;一是冯保是否得到了嘉靖的恩赏,这关乎着他如何处理冯保。

如果嘉靖很高兴,或是冯保得到了嘉靖的赏赐,那么碍于圣恩,冯保暂时是不能处理的。

这就好比,董事长刚刚点名表扬了某个员工,作为员工的顶头上司,即便再不高兴,也不能立马给这个员工穿小鞋,好歹也得等事情过去了再说,否则就等于跟上面对着干。

也因此,当冯保表示,压根没见到嘉靖的面,只听到铜磬响了一声之后,吕芳才开始“发难”:

“我还以为皇上一高兴,就让你进了司礼监了呢。”

这句话,看似是发难,实则是在占据主动权。

吕芳心里是想保冯保,但不能过于明显,一味地护短只会加剧众人对冯保的不满,反而激化了矛盾,倒不如率先表现出愤怒,将别人问罪的话堵在嘴里,这样既能彰显他秉公处理的态度,又能弱化想置冯保于死地的陈洪的攻击力。

而最终决定权,则始终牢牢握在他的手里,毕竟他先问话发难了,那么如何处理自然得听他的。吕芳的厉害之处在这里可见一斑。

吕芳的话音刚落,陈洪接了一句:“是啊,我们这帮人是该挪挪地了。”这无异于直接给冯保扣上了上位夺权的帽子。

听到这里,冯保脸色骤变,他暂时无法确实吕芳的态度,但陈洪已经亮剑了,如果得不到吕芳的原谅与庇护,他往后的日子基本是废了。

于是,他急迫的叫了两声“干爹”,见吕芳没回应,便立刻一边掌掴自己,一边解释:

“儿子该死!儿子该死!儿子原只想替干爹和各位师兄早点向皇上报个喜,死了也没有别的心思。干爹,干爹!”

冯保还是聪明的,知道唯一能救他的是吕芳,所以无论是解释,还是磕头认错,都是冲着吕芳的方向。

只不过,此时的吕芳还没有心思处理冯保的事,他着急的要去参加一年一度的御前财政会议,那才是大事。

虽然下雪了,但周云逸的事还没彻底过去,嘉靖会不会追究,国库亏空的事如何解决,清流与严党又会在御前怎样的短兵相接,都是个未知,他必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

就这样,吕芳没再看冯保一眼,头也不回的带着其他四个秉笔太监离开了。

事实上,即便不用去参加御前财政会议,那时的吕芳也不会搭理跪在雪地里的冯保,这个罪冯保必须受,这个罚冯保也必须认。

毕竟,保与罚并不冲突,罚了才能更好的保。

“思危、思退、思变”

吕芳等人从嘉靖的精舍开完会回来,看见冯保还在原地一动不动的跪着,转身对其他人说:

“今儿元宵,你们也各自回去过个节吧。”

陈洪显然明白吕芳这是要支开他们,从轻发落冯保,便不甘心的问道:

“那当值呢?”

吕芳先说了句:“我来吧”,随即又扬了扬手示意他们离开:“去吧。”

两次明确表态,陈洪就算再有不甘,也不敢说什么了,只好恭敬的对着吕芳施个礼然后离开,临走前还不忘回头瞪一眼冯保。

等陈洪一干人走了,吕芳让跪在地上的冯保起来,可连喊了两次冯保都没动静,便让身边的随从太监去看看,得知冯保已经冻僵了,吕芳命人将冯保抬进了屋里。

接下来,就是《大明王朝1566》中“做官要三思”的名场面了。

冯保醒来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着吕芳求饶认错:

“干爹,儿子错了!”

没冻死在外面,而在炕上醒过来,冯保知道吕芳这已经是手下留情了,所以他必须端正态度继续认错,而不是狡辩或是解释。

见冯保认错的态度还算端正,吕芳虽面色依旧沉重,但却说了一段“体己话”:

“跟了我那么多年了,天天教着,牛教三遍也会撇绳了,瞧你那嚣张气,为了急着往上爬,你二十九打死了周云逸,今天又抢着去报祥瑞。我不计较你,可宫里那么多人不记恨?还有周云逸那么多同僚,还有裕王,要找死,也不是你这么个找法。”

这段话看似是责备,实际却是关起门来对自己人说的“体己话”。以“跟了我那么多年了……”为开场白,这表明,吕芳是以“干爹”的身份在教育干儿子,而不是以大内总管身份,训斥下属。

吕芳向冯保传达了两个信息:

一是今天罚你是无奈之举。我可以不计较,也没准备跟你计较,但你办的事,让我不得不有所表态,今天罚了你,也没办法,别怪我。

二是你现在的处境很危险。司礼监里的陈洪是容不下你了,而清流与裕王也被你得罪死了,总之你现在差不多是死路一条。

救人保人是个技术活,先做好人,然后给冯保捋清了形势与危机,将其面临的死局摆到明面上说,最后再给冯保指条活路,三步下来,冯保只会对吕芳更加的感恩戴德。

要知道,手下留情的恩情是远不及刀下留人的,当一个人清楚的意识或是感受到死亡的威胁,对那个伸出援手的人会更加的敬畏与感激。

这正是吕芳的高明之处。

得知吕芳要将自己调去裕王府,冯保一脸绝望的说:

“干爹,您老就在这儿,把儿子给杀了吧,儿子死也不到裕王府去。”

在冯保看来,去裕王府当差无异于是上门送死,前脚他刚杖杀了清流的周云逸,后脚就被派去了裕王府,就算裕王不动手,清流也不会放过他。

吕芳自然明白冯保的想法,他语重心长的劝道:

“我再教你两句话,你记住。 一句是文官们说的,做官要三思。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从某种角度来说,“三思”是吕芳一直践行的自保准则,也是他能够走到最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居安思危,身居高位要保持警惕性,步步小心谨慎,切忌得意忘形;根据形势时局,随时调整位置与态度,必要时要主动避对手锋芒,韬光养晦;修身修己修心,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死局中静下心来寻找新的突破口。

冯保的道行显然还是浅了些,并没有领悟吕芳推心置腹的这段话,依旧囿于眼前的死局:

“干爹教导的对,可叫儿子到裕王府去当差,那不是把儿子往绝路上送吗?”

见冯保没想通,吕芳并不着急,他还有另一段话没说:

“我再教你武官们说的那句话,置之死地而后生。看我大明的气数,这皇位迟早会是裕王的,到了那一天,你才真是个死呢、我现在以皇上的名义,派你到裕王府做皇孙的大伴,你要夹着尾巴,真正让裕王和他府里的人重新看待你。如果真有裕王入主大内的那一天,干爹这条老命还得靠你。”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明白的不能再明白了——

皇位将来是裕王的,如果你没在裕王继位之前,让裕王明白周云逸不是你打死的,如果你没能获得裕王的首肯,那么你只有死路一条了。

我现在可以借着皇上的名义派你去做皇孙的大伴,即便你暂时无法得到裕王的信任,但碍于皇上的面子,裕王也会暂且留你一命,不会动你,时间与机会都给你争取了,至于结果,全凭你自己的本事了。

如果你挺过了这一关,挺到了那一天,我这条老命到时还得靠你护着了。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掰开了揉碎了的利害关系与因果,冯保遇到吕芳,是他的幸运啊。有几个领导能在下属犯了大错之后,如此耐心、真心的为下属找出路,谋发展。

即便吕芳有私心,也想为自己留条后路,但他确确实实救了冯保,也毫无保留的将唯一的私心摆在了明面上。

结语

事实上,在冯保越级邀功,犯下大错的时候,吕芳完全有理由、有能力置冯保于死地,可是他没有,如果换做陈洪是吕芳,冯保早就冻死在雪地里了。

这也是吕芳比陈洪更让人欣赏的地方。

手握生杀大权,却从不轻易置人于死地,始终保留着一颗仁心;位高权重,却从不以势压人,更不会作贱任何一个底层的小人物;懂得审时度势,有手段有心机,却从不用来排除异己,只用来自保以及护他人周全。

正是因此,嘉靖护着吕芳,裕王、严党与清流敬着吕芳,而杨金水不惜装疯为吕芳解危。总之,吕芳能在尔虞我诈的皇宫脱颖而出,能在危机重重的朝堂全身而退,实属正常。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