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分析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浅论舞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鹅湖背景素材 通过分析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浅论舞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通过分析芭蕾舞剧《天鹅湖》音乐,浅论舞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2023-10-08 06: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四幕童话芭蕾舞剧《天鹅湖》以优美动人的童话故事为背景,一个世纪以来《天鹅湖》以其纯真的故事、优雅的舞姿、白色的天鹅裙和柴科夫斯基那感人肺腑的音乐,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所有古典芭蕾舞剧中最为家喻户晓的剧目。本文通过分析舞剧《天鹅湖》第二幕音乐,谈舞剧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一、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1、作曲家简介   柴科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俄罗斯历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俄罗斯民族音乐与西欧古典音乐的集大成者。   柴科夫斯基出生于乌拉尔的伏特金斯克城,父亲是一个冶金工厂的厂长兼工程师;他的童年是在一个典型的富裕的贵族家庭中度过的。柴可夫斯基天性敏感内向,受音乐刺激而产生的反应较大。在母亲的教导下十岁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1862年,弃法从乐,入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毕业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   他的音乐基调建立在民歌、民间舞蹈基础上,所以乐曲中呈现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和民间特色,柴科夫斯基曾写道:“至于我对音乐里俄罗斯元素的关注,是由于我常年生活在异国。在我年幼的时候,俄罗斯民族音乐无法描述的美丽就已经充满了我的生命。”他惯于采用起伏的相对主题,利用音乐形象来表现生活中各种心理和感情状态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柴可夫斯基曾说:“我的交响曲中的每个音符,都是出自我的内心深处。”他的创作之中洋溢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民主精神。他的音乐的基调是以民歌和民间音乐为基础的。柴可夫斯基还采用了不少俄国和其他国家的名著作为创作的题材,而且能够把原著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透过他的艺术珍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不仅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典范,而且是一位以音乐描绘心理活动的大师,探索着人生的奥秘。   就体裁而论,柴科夫斯基是一位涉及范围广泛的作曲大师。他在交响曲、歌剧、舞剧、协奏曲、音乐会序曲、室内乐以及声乐浪漫曲等方面都留下了大量名作。柴科夫斯基一生共写过6部交响曲,1部标题交响曲,11部歌剧,3部舞剧音乐,以及协奏曲、室内乐、声乐浪漫曲等许多为人喜爱、风格多样、内容广泛,情感真挚的珍品。   柴科夫斯基的创作深刻地反映了19世纪下半叶处在腐朽的沙皇专制制度下,俄国知识分子对光明的向往,对黑暗现实的苦闷压抑的感受。他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捕捉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揭示人物的内心体验。他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他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他的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2、《天鹅湖》背景情况   柴科夫斯基不仅是俄罗斯芭蕾舞剧音乐作曲家中的最杰出人物,而且是芭蕾舞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他一生写了3部舞剧音乐:《天鹅湖》(1875~1876)、《睡美人》(1888~1889)和《胡桃夹子》(1891~1892),都已成为世界舞剧艺术中影响巨大的作品,广泛流传在各国的芭蕾舞台上。作品反映出19世纪下半叶腐朽的沙皇专制下俄国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压抑和对前途的向往。他将清晰感人的旋律美、强烈冲突的戏剧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独创性的融于作品中,对世界芭蕾有着宝贵和特别的贡献。   柴可夫斯基对舞剧音乐进行了许多革新,他是第一位将交响音乐的创作思维方法和深度注入芭蕾音乐创作的作曲家,他克服了过去舞剧音乐的公式化弊病,赋予舞剧音乐以交响性的发展,使之更富于戏剧性,从而改变了音乐在舞剧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提高了舞剧音乐的表现力。他的舞剧音乐既继承传统又彻底改革,是标志舞剧音乐与交响乐和歌剧有同等重要地位的里程碑,这使得芭蕾舞蹈编导不得不改变原来习惯的创作手法。   1877年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初演,由于原编导在创作上的平庸以及乐队指挥缺乏经验,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并不成功,遭到评论界的严厉抨击,不少乐评家认为这是一部“彻底失败的作品”。然而,时间最能说明一切。1895年《天鹅湖》在彼得堡玛利亚剧院的公演,先是得到了普通观众的认可,而后乐评家们的语气也纷纷由“贬斥”转向“褒扬”,最后这部舞剧音乐竟被众口一词地誉为“舞剧音乐中最伟大的典范”。   《天鹅湖》的音乐是标题性的交响乐,遵循奏鸣曲原则,像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每一场的音乐都极出色地完成了对场景的抒写和对戏剧矛盾的推动以及对各个角色性格和内心的刻划,具有深刻的交响性。这些充满诗情画意和戏剧力量、充满内涵和情感的“舞蹈-音乐-戏剧”机构、旋律优美配器丰富、充满诗情画意、忧伤的爱情主题贯穿始终、并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的舞剧音乐,是作者对芭蕾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从而成为舞剧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其中许多音乐片段都是流芳百世佳作,例如《四小天鹅舞》是该舞剧中最受人们欢迎的舞曲之一,描绘出了小天鹅在湖畔嬉游的情景,质朴动人而又富于田园般的诗意。第三幕中的几段性格舞:如西班牙的《斗牛士舞》、意大利的《那不勒斯舞》、匈牙利的《恰尔达什舞》、波兰的《玛祖卡舞》,也是颇为热烈的舞段。      二、对《天鹅湖》第二幕音乐与舞蹈的分析      舞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现主要是通过舞蹈肢体语言来完成的,然而对舞剧音乐的把握和理解也是不可少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的成功就是通过深入理解音乐形象来塑造舞剧人物形象的具体体现。   1895年1月15日在彼得堡玛利亚剧院公演的《天鹅湖》,由彼季帕担任总编导,彼季帕(第1、3幕)和伊凡诺夫(第2、4幕)分别设计舞蹈。伊凡诺夫正确地理解了柴科夫斯基音乐的实质,创造性地设计出象征白天鹅并且与音乐“主导动机”有机统一的奥杰塔“主导动作”,即一系列的双臂翅膀挥拍,变化无穷的arabesques和attitudes、身体的各种旋转、跳跃和包括pasdebourrée在内的各种大小舞步等,塑造出神似的天鹅形象。   《天鹅湖》第二幕可以说是“戏中之戏”,它具有自己的逻辑性开端和结尾,结构相对完整。对这一幕进行“拆解”分析,可分为六大舞段:群鹅华尔兹、奥杰塔与王子的双人舞、四小天鹅舞、三大天鹅舞、奥杰塔的变奏,天鹅组舞。这六大舞段囊括了群舞、四人舞、三人舞、双人舞和独舞形式,每一舞段都是肢体语言构成的散文,段段连缀成篇,表现了奥杰塔的纯洁、王子对她美丽的赞叹以及对悲剧结局的预感暗示。      1、群鹅华尔兹   在蓝色的月光下,群鹅华尔兹在舞台上一会儿围成圆圈,一会排成竖行,无忧无虑地飞翔、嬉戏,整个舞台上充满了宁静、柔美与和谐,外化了奥杰塔遇到王子之前的内心世界。音乐由一个旋律节奏动机开始,几轮由弱到强的重复旋律暗示了故事接下来发展中的冲突,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编导用群鹅来隐喻奥杰塔内心拟人化的世界,外化地表现了她的思想、情感和心理状态。这种编舞手法在19世纪末可谓一种新的舞蹈思维尝试。      2、奥杰塔与王子的双人舞   在木管组微弱的号角式和声中,竖琴一段流畅的拨奏后,伴随着贯穿全剧的天鹅主题音乐,奥杰塔沿湖面孤独飘游的出场,表现了她心头的隐痛和对自由的渴望。当独奏小提琴演奏出抒情而优美的慢板adagio主旋律时,王子用双手从地上扶起奥杰塔,开始一系列的舞蹈。由于编导改变了手臂和上身的原程式韵律,赋予了它们更大的自由和表现力,并将动作与小提琴的旋律珠联璧合地融合在一起,小提琴连续的琶音与奥杰塔足见上的旋转完美结合,使观众仿佛“听”到了奥杰塔用自己的身体唱出的每一句独白。后来,在双人舞中,她与由大提琴演奏的王子旋律主题交织,仿佛对唱又仿佛二重唱;足尖的原地转的同时急速打击配合上小提琴的旋律,使观众感受到了她陷入初恋的心激动的颤抖,充满了浪漫的诗意与激情。      3、四小天鹅舞   双人舞后四小天鹅舞蹈顺理成章进入了奥杰塔欢快欣喜的心境。音乐单一主题的单三部曲式,在大提琴和大管的背景中引入主旋律的对答,切分音的独特使用打破重音规律,使心情跳跃激动,音乐轻松、活泼天真、节奏干净利落,四小天鹅双臂交叉相连放在身前,做出不夸张的Pasdechatemboite和sissonne,配合头的偏转,造成一种时而凫水漂游,时而露出水面戏水的印象。最后整齐的扬起手臂,脚尖为arabesque舞姿,接单腿跪地,双臂抱胸,活似会走、会跑、会跳却不会飞的天真、快乐、活泼的小天鹅。配合着幽默风趣的谐谑曲下的四小天鹅舞,动作整齐划一、编排精细巧妙,完美的配合音乐,是《天鹅湖》最精彩的舞段之一。      4、三大天鹅舞   紧接的三大天鹅舞与四小天鹅舞形成鲜明的对比,四分之三拍子的音乐,在由美中夹着对情感的不确定因素的疑惑,舞蹈以不高的跳为基础,稍显出慌张的样子。舒缓伸展手臂像天鹅双翅一样在空中上下翻飞,自由翱翔,充满着青春的憧憬、激动与期待,象征着奥杰塔的逐渐成熟。将此舞段与上一舞段比较更可以体现“音乐提示形象,形象体现音乐”这一音乐与舞蹈的内在规律联系。      5、奥杰塔的变奏   奥杰塔的变奏内心的独白,小提琴齐奏,配合木管的伴奏,以及共同演奏旋律,以及大提琴的修饰,揭示了她欲爱不能、欲罢不忍的矛盾心情。舞段富有诗意,以宽大柔美的battements和脚下的原地移动开始,同时双臂配合做出徐缓矜持的动作。她向王子倾诉爱情却无法掩饰内心深处的不安:动作上的一大一小、一快一慢,暗示她内心的矛盾;身体前倾而双臂后展的动作,又表现出她因某种力量的牵制而无法展翅高飞的感觉。她以一个大斜线的旋转结束,把变奏推向高潮,好似天鹅在不断地聚集力量,渐渐加快速度,冲向蓝天,冲向自由。这段变奏充分运用了轻重缓急、刚柔动静、高低大小等各种对比手法,深刻而生动地揭示出了女主人公奥杰塔内心世界的犹豫、欣喜、不安、害怕与希望。      6、天鹅组舞   “天鹅组曲”以一个大型的coda结尾。在乐观、有力、充满激情的音乐中,铜管乐由弱到强、进行曲式的恰到好处的的伴奏使得女演员仿佛大海涨潮一般,一排排相继从舞台后曲向前区推进,舞台空间被舒展的身体逐渐占满。编导在群鹅的舞蹈中穿插再现了大小天鹅和奥杰塔舞蹈主题的变奏,每一舞句都灌注激情,所有舞蹈“声部”既相互渗透又相互呼应地交织在一起,将整个二幕推向了高潮,最终形成了一曲强大的交响化结尾。      此外,《序曲》柔和的曲调引出故事的线索,这是天鹅主题的变体,它概略地勾划了被邪术变为天鹅的姑娘那动人而凄惨的图景,充满了温柔的美和伤感,在竖琴和提琴颤音的伴随下,由双簧管和弦乐先后演奏。舞剧第一幕中郊外嬉游是古典芭蕾中常见的场面,其中的三人舞Pasdetarois出色地体现了音乐的细微差异。   舞剧中的性格舞是在民间舞素材基础上,根据芭蕾的需要和特点创作的,具有民族特色和人物性格,并服务于舞蹈剧情的一组舞曲。匈牙利舞《恰尔达什舞》,音乐前半段舒缓而伤感,后半段节奏强烈显示出舞蹈者的粗犷,是一首狂热的舞曲。西班牙舞《斗牛士舞》音乐富有浓厚的西班牙民族风格,采用回旋曲式,西班牙响板作背景伴奏色彩明亮,波莱罗节奏贯穿始终,更加重了音乐的民族特色;音乐从不同的层面体现主体旋律,音乐舞蹈结构一致;音乐前半部分热情奔放,气氛热烈,后半部分则充满了歌唱性和旋律性。《那不勒斯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意大利风格的舞曲,是一首塔兰泰拉风俗舞曲,整曲以小号为主奏,音乐活泼,前半段平稳,后半段则节奏越来越快,气氛越来越热烈,后来该曲成为著名的小号独奏曲。   第四幕中,当王子受骗背弃了誓言,群鹅面临永远不能重获人形并遭到毁灭的威胁时,她们排列成整齐的圆圈或对角斜线的队形,双臂不断挥拍,焦虑不安地围住紧抱在一起的奥杰塔和王子,奥杰塔成为群鹅中的一员,与群舞舞队相互呼应,反映并外化表现了奥杰塔的心理活动。   舞蹈配合着一段段如泣如诉的音乐,有力的衬托了两位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动作的编排同音乐紧密吻合一致,达到了交响化的高度。舞剧中,编导进行交响化的探索,这种编舞手法在19世纪末是还一种新的舞蹈思维,为20世纪芭蕾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架桥铺路的作用。   可见,编导对柴科夫斯基音乐在诠释上作了调整的后的《天鹅湖》,在艺术效果和审美心理上具有相当大的作用,这也许是人们的思维及思考更成熟了,也许是时间经过积累或压缩而产生的神奇力量吧!  

共 7076 字 2 页 首页12下一页尾页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