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045米高处写下“天地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祝县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在3045米高处写下“天地书”

在3045米高处写下“天地书”

2024-07-08 2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气象报记者 倪永强 通讯员 于仕琪 魏育国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中部,有一座屹立在乌鞘岭山顶的气象站,先后有172名气象人坚守在海拔3045米高处。他们听春雷、伴风雨,一年四季记录风云变幻,观测阴晴雨雪,积累百万气象数字,写下近一个世纪反映气候变化的气象数据“天地书”。

  如今,在祖国日益强大的支撑下,乌鞘岭气象站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发生巨大变化,但唯独不变的是那份坚韧不拔的气象精神。

  “三种”分界线上的乌鞘岭气象站

  乌鞘岭地处祁连山山脉冷龙岭东南端,为陇中高原和河西走廊的天然分界线,是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的分界线,也是东亚季风到达的最西端。

  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乌鞘岭气象资料的重要性——它是我国中东部地区气象科研的基础支撑,也是中东部天气预报的指标站,根据乌鞘岭气象要素变化,可以反映出中东部的天气变化。

  1971年,为了发展气象事业,周恩来总理特批甘肃省经过严格气象业务集训和考试的67个年轻人分别进驻省内各气象站。“乌鞘岭气象站分到4人,我是其中一个,当时我还不满19岁。”乌鞘岭气象站退休站长郭殿国回忆。

  1972年7月,郭殿国扛着一个羊毛毡、一床被褥、一双长毛靴子和一件大衣,来到了只有三排土坯房的乌鞘岭气象站。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来自上海、天津、四川、江西等11个省(直辖市)的17名气象人已经就位,很快他就在气象前辈的帮助下适应了气象要素人工观测岗位——用手摇发电机发电,传送气象报文、听电台抄写资料,绘制天气预报图,同时开启了和地面测报仪器仪表、天气预报图结缘的30余年气象生涯。

  “在乌鞘岭上值过班的气象人,到哪里都能胜任。因为出现在乌鞘岭的天气现象异常复杂,气象要素变化敏感而有代表性。”乌鞘岭气象站退休站长李敬育说。

  “乌鞘岭气象站职工来自五湖四海,都是百里挑一业务素质过硬的年轻人。”郭殿国回忆,有一次,到了观测时间,百叶箱被冰雪冻住了,打不开门。他回宿舍点着一根火棍迅速跑向观测场,用火棍沿着百叶箱的门边一遍遍烤,终于把门打开了。

  “一天有四季 一年无四季”的乌鞘岭气象站

  乌鞘岭的天气不可捉摸,说变就变。就在记者采访当日,艳阳高照的天空在三五分钟之间就变了脸,黄豆粒大小的冰雹便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

  “在这个季节下冰雹不算什么,就算夏天也会出现雨夹雪,一片云飘过来,也许是一阵冰雹,也许是雨夹雪,甚至直接是降雪。乌鞘岭的天气气候可以称得上‘一天有四季 一年无四季’。”乌鞘岭气象站职工李军说。

  乌鞘岭的气象观测员一年四季都要和恶劣的天气打交道。“我们获取的气象资料是要参加国际交换的,气象数据容不得半点差错。一旦缺失或者错误,可能就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天气预报。”乌鞘岭气象站职工王旭红说。

  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人工观测的时光,王旭红感慨不已:“有一次我上夜班,暴风雪太大了,百叶箱里的温湿度自记钟盛放墨水的槽灌满了雪,雪把墨水吸干了,自记纸上划不上记录。没办法啊,我就每隔十几分钟到观测场看一下,如果自记仪器还是划不上记录,我就把自记仪器拿回办公室清理积雪,重新添加墨水。一个夜班,不知道反反复复添了多少次墨水。”

  室外阳光暴晒,宿舍里火炉冒着黑烟,这场景仍留在天祝县气象局局长何智永的记忆中。“有一次,我被人问是不是30多岁了,我说我36岁了,小孩上三年级。”何智永如此回答,但其实那一年他才20岁,只是看起来太过“成熟”。

  “1997年元月,乌鞘岭连续降雪导致交通中断,站上断了煤炭,不但无法取暖,而且做饭也成了问题。我们靠拾牛粪来烧火取暖,做了几天饭后,附近牛粪也没有了,我和一个同事顶着暴风雪到距离站上最近的一个小饭馆去吃饭。途中,我的头被冻得实在是扛不住了,看见一户牧民家,我推开门一头扎进人家的被子里去……”原乌鞘岭气象站站长余龙说:“那一种冷,我一辈子都忘不掉!”

  自动化的乌鞘岭气象站

  5月15日14时,“90后”小伙子张占文坐在电脑前输入3个人工观测数据,气象数据便被一键编报和发送至省气象局。“前辈们用15分钟完成20多项气象数据观测和编报,还要用电台传到省局,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而我现在从采集数据到完成发报用时不超过3分钟。”张占文说。

  “我1990年参加工作时所有气象数据都要人工观测,无论外面出现什么天气现象,只要是观测规范规定的,就算外面‘下刀子’,值班员也要第一时间抵达观测场。”乌鞘岭气象站职工张发国感叹,“看来以后真的不用了。”

  气象事业正全速驶向一个新的天地。目前,各类观测软件系统可以轻松搞定资料查阅、数据分析、质量控制,软件可以将需要的功能集中到一个版块上,使处理资料便捷高效和准确无误。手工抄写月报、年报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我才参加工作3年多,就经历了降水天气现象仪、雪深观测仪等设备的使用和升级。和老一辈气象人相比,我们真是太幸福了。”张占文说。

  手工编报早期经过PC1500、电脑软件编发时期;2003年,气温、地温等气象要素实现自动观测;传输报文则经历了从手摇电台发报到邮电局专线,再到互联网传送的飞跃。2006年,部分气象要素实现自动观测,双套备份站双轨运行。到2020年,乌鞘岭气象站所有观测要素将全部实现自动观测。

  历经70年,气象事业飞跃发展,乌鞘岭气象站几代气象人坚韧不拔、甘于奉献的精神,依然在传承。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9年5月30日一版 责任编辑:张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