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革命火种 记录历史点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水著名历史人物 追寻革命火种 记录历史点滴

追寻革命火种 记录历史点滴

2024-05-21 08: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重温武山解放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见习记者 马凯 文/图

革命火种 生生不息

1935年9月,在黄土高原上渭河北岸边的武山县刘坪村,一群共产党员聚集在一间普通的民房里庄严向党旗宣誓,愿为民族解放、共产主义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奋斗终生。就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天水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刘坪党支部成立了。刘坪支部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在武山正式建立。从此,这里播下了一颗革命的火种,在武山大地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在武山县红军长征强渡渭河纪念馆,记者见到了武山县山丹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韦晨灿,他曾为纪念馆的建立四处奔波搜集历史资料和证物,目的就是希望人们铭记这段光荣的岁月。“武山县是中国共产党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历史资源。早在1927年2月,原武山县龙泉乡大坪头村人王廷杰,在陕西由地下党员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韦晨灿说,“1933年春,天水籍共产党员柴宗孔受中共甘宁青特委派遣,在武山开展党的地下活动,组建了‘西北人民自卫军武山游击队’,在县境内龙泉、东顺、滩歌等乡镇及南部邻县频繁开展活动,并于1935年建立了刘坪党支部。”

在纪念馆一角,韦晨灿指着红军长征途径武山留下的铜壶说,从1935年9月至1936年10月,中央三大主力红军长征途经武山,党和红军的主要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张国焘、周恩来等在武山留下了光辉的足迹。从此,武山人民更顽强地同反动派展开了前仆后继的斗争。在白色恐怖的岁月,武山人民冒着生命危险,以“义子”“义女”“儿媳妇”等名义,保护了遗留红军45人。在“甘南民变”及后来的地下革命斗争中,有不少人走向革命,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红军留给群众的许多纪念品,几十年来都被珍藏着。韦晨灿说:“红军所到之处,张贴‘红军北上是抗日反蒋’‘红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等标语,并利用各种方式宣传反蒋抗日救国的革命道理,发动群众,没收富豪大户囤积的粮食财物,救济贫民,商人照常营业,百姓安居乐业,有许多青年农民甚至妇女踊跃参军参战。”

据武山县党史资料记载,1936年9月7日,红四方面军31军政治部和北路工作委员会召开群众大会,在武山县鸳鸯镇颉家门村成立了武山县第一个人民政权——武山县苏维埃政府,大门插上了镰刀、斧头的旗帜,张贴了“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鲜红标语。武山县苏维埃政府是红四方面军在天水境内成立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也是红军在天水境内建立的唯一一个苏维埃政权。

韦晨灿介绍说,在红军的影响下,武山人民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群众积极捐钱捐物,派出优秀儿女奔赴抗日前线,在著名的“中条山”战役中,“武山营”英勇杀敌,与日寇血战到底,积极捍卫祖国领土,拯救民族危亡。抗日救亡期间阵亡官兵达近百人。

也就在这期间,在中国共产党的培养和残酷战争的磨炼下,武山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为党工作、英勇献身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为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武山起义 波澜壮阔

解放战争时期,武山党组织得到重新建立和发展,1947年开始至1948年底,在中共西北局和甘肃工委领导下,中共陇右和陇南党组织在武山境内发展党的组织,壮大统一战线,截至武山解放时,全县共建立两个区委、两个党总支,32个党支部,累计有党员1170多人。“在发展组织的同时,认识到党只有建立自己的武装,才可以开展游击战争,壮大自己,打击敌人,保护人民和地方,配合解放军解放武山,因此武装斗争成为党的一项重要工作。”韦晨灿说,“扶郿战役结束后,武山党的组织组建了游击队,伺机袭击敌人,夺取枪支,装备自己。同时在国民党还乡军人中发展党员,利用旧关系,打入敌人内部,千方百计掌握军队,一旦时机成熟,或拉出部队起义,或反戈一击,消灭敌人。”

资料记载,1949年7月,扶郿战役结束,胡宗南残部退守秦岭,青、宁二马以及王治歧、周嘉宾部仓惶向西逃窜,溃不成军。武山县工委适时分析时局,立即组织以共产党员为核心的游击队,阻击敌军,收缴“散兵游勇”的枪支,武装自己。同时公开提出“下溃军的枪,武装民众,保卫地方”的口号,号召群众自觉与西逃溃军作斗争。经过党组织的努力工作,先后组织了20支游击队,约550多人,分别把守全具交通要道,打溃军、收枪炮。1949年8月2日晚,康家庄和洛门的两支游击队80余人袭击陈卓师部,上千名群众呐喊助威,惊慌失措的敌人四散奔逃,陈卓率残部连夜逃往漳县。这次行动,收缴了大批衣物和军用品以及枪支弹药,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的斗志。游击队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增强了勇气、坚定了信心。

全国解放迫在眉睫,革命形势迅速发展,解放大军长驱直入,所向无敌,这也使游击队信心大增,新组建起来就开始同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而且,游击队的活动也由原先秘密的、小型活动转为公开的较大规模的行动,并逐步形成群众性的运动。“这些游击队,分布各地活动,不少群众纷纷参加,游击队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以致小股敌军根本不敢白天出现。起义战斗中,敌人被四面包围,游击队又在几个山头上设防,高声呼喊,鸣枪助威,敌人更加恐惧。群众和起义部队互相配合,山上山下遥相呼应,敌人只得屈服缴械。”韦晨灿说,当时全县到处有人截击溃军,到处有人下溃军的枪。在大坪头村,有几十个农民,身背大刀,手持棍棒、铁锨,强使10多个敌人交出步枪5支、战马4匹。生机勃勃的群众运动,吓得小股敌人白天不敢露面,昼伏夜出,利用晚上夜深人静之时,从山沟或边远山区逃往他处。上述行动,为日后武山起义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事实上,游击队的活动,是武山起义的序幕,也是武山起义的前哨战。

1949年8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兵团第七军开进天水城,宣告天水解放。中共武山工委根据中共陇南工委的指示,周密策划、精心组织,于8月5日成功地发动武山起义,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大军西进,在甘肃解放战争史上谱写了一曲壮丽诗篇。武山起义是解放战争中发生在甘肃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武山是由甘肃地下党自己组织解放的第一座县城,武山起义为配合解放战争、支援大军西进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西北野战军一兵团司令员王震和二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的表扬。中共天水地委以《武山起义是怎样成功的》为题撰稿,在《西北局党内通讯》第38期刊发,武山起义在武山以至甘肃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武山解放 拥抱朝阳

1949年8月6日,武山县城解放。8日,县工委和解放军代表在县城召开大会,庆祝武山解放,中共武山县委、武山县人民政府在县城宣告成立。以中央西北局派来的31名西进干部和武山地下党员为骨干,迅速组建起武山县各级党、政、军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吴辰任县委书记,王廷杰任县长。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后,立即着手对国民党旧政权的接管和改造,并建立基层人民民主政权,支援解放军南下;配合人民解放军剿匪、肃特,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制止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为新生的人民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1月,全县在废除国民党统治时期14个旧乡镇政权的基础上,重新建立28个乡(镇)公所,成立了18个党支部。废除了保甲制度,以行政村为主体的基层政权建立。全县设5个区委、18个乡(镇)党支部。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和解放军代表号召人民支援前线,解放兰州、四川和大西北、大西南以及全国广大土地,彻底推翻蒋家王朝。全县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的拥军优属、抚恤慰问活动,积极动员社会青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号召,有两批50余名青年和地下党员参军,随军西进。随后旧政权的摧毁和新政权的建立,安定了民心,稳定了社会秩序,从而保证了支前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县人民在欢欣鼓舞庆解放的同时,为加速消灭国民党残留在大西北、大西南的反动势力,在南、北两条战线上夜以继日,排除万难,支援前线,为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作出积极贡献。县委、县政府组织全体地下党员、广大人民群众,利用昔日的保甲人员,成立了支援解放兰州、大西北、大西南的两批支前队伍,并组织游击队剿匪肃特,在支援和巩固后方的工作中起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要贡献。

史料记载,解放初期,武山县加强了与宗教、起义投诚人员、民主人士多层次、多形式的交往,组织开展参观、考察、座谈等活动,对他们平等相待,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促进了各界团结、政治稳定、社会发展。武山县委、县政府始终重视做好各方面代表人士的工作,与他们合作共事,商议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在县委的领导、重视下,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通过当选各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广泛参政议政,还有一些党外人士在各单位担任领导职务,履行参政职能;举办了一系列民主党派、工商联领导和成员的培训班,协助民主党派加强思想建设,支持、引导民主党派讲政治,密切了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武山人民掀起了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热潮,创造了闻名全国的东梁渠引水上山工程。习仲勋、陈正人等中央领导先后到武山视察,高度赞扬武山人民艰苦创业的精神。武山成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全国农田水利建设的一面旗帜。

百姓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8月22日中午12时许,30岁出头的张建立带着父母在武山县蔬菜博览会的各地特色小吃街上品尝着美味,看着父母吃得高兴,他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父母年轻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艰苦,如今日子好过了,我们做子女的有条件就经常开车带他们出来到县城里转转,和我们小时候相比,县城这些年的变化真的是特别大。”张建立告诉记者,他们是武山县城关镇清池村人,家里离县城并不远,但在他的记忆中,小时候因为交通不方便,去一次县城全凭两条腿,走路要走半个多小时。“现在路修得好,交通方便多了,村里到县城也通上了公交车,一两块钱的车费十几分钟就能到县城。”他说,还记得自己十二三岁的时候,经常怀揣父母给的十元钱,和小伙伴们相约骑自行车到武山县城。“那时候县城里最高的楼房只有三层,是用红砖头砌的,村里那时候全是土坯房,所以一到县城小伙伴们看什么都觉得新鲜,眼睛都不够用。拿着十块钱买几本小人书,买点糖果,就像过年一样开心。”

“那时候给你钱,你想要的东西在县城也不一定买得到,不像现在县城里啥都有。”站在身边的母亲包金连接过张建立的话说:“说起生活的变化,讲几天也讲不完啊!别的不说,就说结婚办婚礼,那真是一代人一个样。”

包金连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和丈夫张全保结婚时家里穷得很,婆家只给了几十块钱她就嫁了过来。“那时候哪有嫁衣呢,我从娘家随便找了一件干净衣服穿上,娘家人步行把我送到了他家,两家人坐在一起,每个人吃了一碗大锅菜,就算把婚结了。婆家腾了一间土坯房做新房,家里啥值钱物件都没有,两人就那样凑一起过日子了。”包金连接着说:“到2010年我这个儿子结婚时就热闹多了。新房里家电齐全,家里请了大厨,在村里办了流水席,亲戚朋友都来了,好不热闹。儿媳妇穿的除了婚纱还有大红色的敬酒服,俊俏得很,比起我结婚的那时条件好多了,那可真是天地之别!”

“最近几年村里人结婚变化更大,基本不办流水席了,都是用车把亲戚朋友拉到县城的饭店里吃酒席。”张建立说,祖国繁荣昌盛,老百姓的日子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村里现在的年轻人结婚还有去国外旅游的。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普通老百姓的大事,而婚礼在不同年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最能折射出解放70周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张建立一手牵着母亲,一手拉着父亲,离开广场时他回头对记者说:“尽管婚礼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而发生变迁,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天水日报记者 景春燕

8月22日,记者来到武山县城关镇韦家庄村采访时,76岁的村民韦永奎正和老伴一起打扫院子里的卫生。四合院里,种着苹果、梨、葡萄等各种果树,花花草草间堆放着许多奇石,小院既透出农家的淳朴,又显得十分温馨。

韦永奎和老伴育有三个子女,大儿子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二儿子和女儿都在市里上班,两位老人因舍不下农村的这个小院,不愿意去城里跟着子女生活,除了每年偶尔去子女家小住外,就一直生活在这个小院子里。“我们老人念旧,家里还是土改时期的老房子,可村里百姓的生活变化真是快得很。刚解放时我们村上只有30多户人,现在村上有200多户人了,以前村里瓦房都少得很,大多是土坯房,每年用泥巴抹一次,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是砖房、楼房。”韦永奎说。

民以食为天。餐桌上的变化最能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变迁,也是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典型反映。据老人讲,他六七岁时武山刚解放,家家户户的生活都困难,“那时候不种菜,吃的就是苦苣泡的酸菜和粗粮,生活苦得很,人吃饱饭都是问题,再别说送娃娃上学念书了。”老人说,自己小时候没正规上过学,所以有了孩子后就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家里的三个孩子都上了大学,“国家要发展就要有人才,娃娃念书了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生活在幸福的新中国,吃得丰富、精细,又能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知识、学文化,这在解放前想都不敢想啊!”

饮水安全也是老人认为生活中最大的变化之一。老人说,刚解放时,村里人吃水都是去渭河边挑水吃,河水卫生条件差,吃了渭河水生病的村民很多。后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村里设了一个集中供水点,每天定时定点供水。再后来到了2000年,村上家家户户都通上了自来水,村上人自此喝上了干净、安全、卫生的水。

“今年过年期间孩子把我们老两口带到香港、澳门转了一圈,现在交通真发达,又是飞机又是高铁,真是方便快捷。还记得1965年那年,粮食不够吃,我便背着细粮去兰州卖了,换成钱回来买粗粮,坐绿皮火车要坐八九个小时,现在娃娃们说高铁一个多小时就能到。”韦永奎老人说,如今,自己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天去渭河边捡石头,还喜欢没事到县城各处转一转,看看武山的新变化。他感叹道:“生活在当下,老百姓们的幸福指数是越来越高。”

从单纯追求温饱到注重精神生活

□天水日报 景春燕

8月22日,记者来到马进前的书画装裱铺时,他正一边干着活儿一边和几个书画爱好者聊天,说起解放70周年身边的变化,他指着店铺门前宽敞的马路说:“以前哪有这样的柏油马路,小时候一到下雨天路上都是烂泥,只能穿着一双烂胶鞋去上学。”

今年49岁的马进前是一个装裱书画手工艺人,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初中毕业没考上高中,十六七岁的他为了减轻家中的经济负担选择了外出打工。“在建筑工地上吹哨子、摇旗子指挥塔吊,每天挣两元钱,干了两三年觉得没前途,便坐了8个小时的火车去了兰州,还是在建筑工地上边学边干抹灰工。”马进前说,自己从兰州打工回来后,先是进工厂当了几年合同工,后来又经历了下岗,下岗之后又贩卖了两年多的蔬菜,快30岁了才在家人的催促下结了婚。

从单纯追求温饱到注重精神生活,解放7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中,随着经济的不断腾飞,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有了更高追求。“那时候看到装裱书画的生意不错,便跟着师傅学习了手工装裱书画技术,一干就是二十年。”马进前告诉记者,“生活越来越好,人们就开始追求精神生活,身边热爱书画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最直接的表现。”

“我们小的时候物资匮乏,想吃饱穿暖都困难,谁还有心思装裱书画,日子越过越好了,追求书画艺术的人也才会越来越多。从事手工装裱书画的这二十年来,我发现最大的变化就是,写字画画的人的艺术水平在不断提高,装裱书画的需求量大了,对装裱的要求也高了。”马进前说,手工装裱是我国传统的装裱方式,它使用的宣纸以生宣棉料为主,“现在用的镶料的绫子一般都是纯蚕丝制成的花绫或是半蚕丝半化纤的棉绫,质地光滑柔软,富有光泽,很受书画爱好者的欢迎。”

靠着书画装裱这门传统的手工艺,马进前养活了一家人,现在家里还供着两个学生。“一个儿子正在上大学,一个儿子在上高中,最早在县城里开装裱铺是租的铺面,三天两头搬家,这几年家人凑钱买了一间商铺,装裱铺也算是稳定了下来,再也不用搬家了。日子过得幸福又安稳,好得很哩!”

当记者问马进前还感受到哪些解放70周年生活的变化时,马进前说,他感觉日子越过越好了,人的思想变化特别大。“以前村里人闲了还有打牌赌博的,现在几乎没有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日子也都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的生活从村里人的精神面貌上都能体现出来。”

光伏扶贫项目

脱贫攻坚中的暖心工程

□天水日报记者 邵兰霞

光伏扶贫项目是武山县2018年扶贫重点产业项目,全县所有贫困村和3615户贫困户直接受益,是贫困户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和武山县实现整县脱贫的强力支撑。这项“暖心工程”不仅暖了民心,还照亮了贫困户的致富路。

武山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如何使全县脱贫,是武山县委县政府努力解决的民生问题。贫困群众如果没有产业支撑,将会影响全县的如期脱贫,选择怎么样的扶贫产业,武山县慎之又慎。

武山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杨福茂表示,当初武山县委县政府是综合考虑了群众受益的长期性,武山县的实际情况和地理位置,扶贫产业资金解决以及脱贫群众的产业支撑等多方因素,最终选择将光伏扶贫项目作为武山县的重点产业项目,而这个项目是国家新能源项目。

杨福茂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光伏扶贫项目,把项目组织实施作为脱贫攻坚“一号工程”的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制定了《武山县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全力保障项目实施。“在项目申报阶段,县上根据光伏项目最新政策,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了‘大集中、小分散’和‘光伏+中药材+花卉+养鱼’的建设模式,在2017年底就完成了榆盘镇河程村和咀头乡彭坡村2个大区域的电站建设选址工作。项目实施后,县上统筹各方力量,相继解决了电力接入,输电线路穿越天定高速、陇海铁路、330千伏输电线路等疑难问题。”

据悉,武山县光伏扶贫项目建设指标于2017年底由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下达,共下达武山县48个村级电站,装机总容量23.7兆瓦,对应建档立卡村156个,帮扶户数3615户。在榆盘区域建设44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总容量21.7兆瓦,占地635亩。咀头区域共建设4个村级光伏扶贫电站,装机总容量2兆瓦,占地180亩。目前,已全部完成,开关站完成主体工程并投运,综合办公楼正在进行粉刷等工程建设,30公里35千伏线路全部建成。项目于2018年12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是全省5个高等级电压接入光伏扶贫项目中,建设进度最快,并网时间最早,并网后持续正常发电运行的光伏电站,已累计发电1100多万度。

杨福茂介绍,光伏扶贫项目惠及武山156个贫困村,使3615户贫困户受益。每个贫困村每年受益1.5万元,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可分红3000元。按照武山的日照情况,每度电价0.75元测算,20年的有效运转期内,每年发电量为2780万度左右,电价年收益2085万元。扣除年运维费用300万元,税费240万元,还余1560万元,全部用于贫困户和贫困村集体收入。2018年,已为3615户群众和156个贫困村集体分红1316万元。

作为一种长期稳定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扶贫方式,光伏扶贫是保护生态环境、转变农村用能方式、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武山县榆盘镇河程村的驻村干部李亚丽认为,光伏扶贫项目不仅仅解决了全村17户贫困户生计问题,同时随着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农户就近就业以及未来河程村的发展问题。“这个项目让村里17户贫困户连续五年有分红,106户农户每年还有土地流转费,许多贫困户不用出村,可就近打工。目前,武山县正依托光伏扶贫发电项目,将榆盘镇打造成为时尚、文明的科技小镇和青少年的科普基地,并由此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我们村将来要发展渔家乐,增加旅游收入。”

实施光伏扶贫项目是实现整县脱贫的重大战略举措,是造福武山县广大贫困群众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发展清洁低碳能源、解决部分贫困村产业发展困难和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难题增添新的动力,真正成为当地贫困户的“金色银行”,有效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为武山县的如期脱贫作出了重大贡献。

蔬菜博览会

打造武山对外交流的平台

□天水日报记者 邵兰霞

2019年8月19日,2019天水·武山蔬菜博览会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在武山县体育馆开幕,博览会吸引全国蔬菜种业专家学者,行业、企业人士汇聚武山,洽谈业务,交流文化。武山蔬菜博览会以蔬菜为媒介,为蔬菜科技推广、展示展销、合作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武山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武山是甘肃重要的蔬菜产区和蔬菜集散中心、信息交流中心。近年来,武山县依托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扩大规模,坚持标准化生产,强化科技转化应用,特别是在实践中探索中形成了蔬菜大棚多层覆盖、浅山半干旱区“菜—粮—油”两年三熟等独特实用技术,初步形成了蔬菜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销一体化、信息流通化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培育了一大批在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蔬菜品牌,成为享誉全国的蔬菜产业强县。

如何让全县的优质蔬菜提高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对于武山来说,打造蔬菜展示展销的平台也绝非偶然。参加过第一届蔬菜博览会的武山县蔬菜产业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黄录元说:“县委县政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理念,积极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多次邀请全国蔬菜专家来武山传经送宝。在2006年,武山建立了集育苗、展示栽培、技术示范为一体的蔬菜高新技术园;2009年武山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一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2010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中国绿色食品协会认定为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县;在2011年4月,首届中国天水·武山蔬菜博览会暨全省蔬菜生产现场会成功召开,同年6月武山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

曾在第一届蔬菜博览会上做过宣传工作的武山县山丹镇综合文化站站长韦晨灿看来,首届蔬菜博览会是举全县之力举办,就筹备工作准备了半年。大到蔬菜基地、产品的选择、博览会现场的布置,小到每一句广告词的设计,每个环节,每个事项无一不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现场展馆分经济社会成就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馆等展馆,展会期间,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汇集于武山,极大地拓展了蔬菜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空间,对武山蔬菜及相关产业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样它是历届菜博会规模最大的。”

在2019天水·武山蔬菜博览会暨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现场的武山县红火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展柜前,工作人员马丽告诉记者:“在没有举办蔬菜博览会的时候,农民基本是自产自销,农户自己找出路,没有产销对接的桥梁,有了菜博会后,让广大的消费者和外界的企业知道了当地的蔬菜,提高了蔬菜的知名度。山东的中椒英潮集团就是通过蔬博会了解到武山县红火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的辣椒品质好,通过检验他们发现,辣椒的指标都合格,然后与合作社签订了收购合约。”

马丽说,从蔬菜的选种到种植再到销售都是政府搭建平台,最后形成订单农业模式,使农民收入翻倍。从历届蔬菜博览会看,前几届博览会以乡镇为单位主要展示特色农产品,现场没有销售对接,而这届是以专业合作社为单位参加,现场就可签约,企业能找对人,买到所需的东西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现场协商下一步合作事宜。

2011年以来,武山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蔬菜博览会。如今的武山蔬菜博览会已经发展成为集展览展示、技术推广、商贸合作、理论研讨、文化交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农业盛会。既是对当地龙头企业的集中展示和检阅,也为外地企业客商和金融、科技等行业提供了一个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良好平台。武山县通过蔬菜博览会,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加大产销对接力度,提升产业效益,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

农村才是根

□天水日报记者 王雪梅

8月22日早上的武山县人民广场热闹非凡,打着太极的晨练大爷步伐矫健,拄着拐杖的白发奶奶晒着太阳,还有今年年近60岁的武山县四门镇尧儿村村民赵顺生追着孙子跑来跑去,精神得像个小伙。

50年前的赵顺生怎么也不会想到,50年后他会成为一个城里人。

50年前,为了能让赵顺生有学上,母亲省吃俭用去集市买了几只小鸡来养,家里没粮食喂,母亲就不厌其烦地往田地跑,挖些野菜、野草喂小鸡,在精心的照料下小鸡长大并下了蛋,这才维持住赵顺生的上学钱,即使再艰难,家里也从来都没想过让他辍学。

高中毕业后,赶上了国家的好政策,但由于分田到户后家里没有劳力种地,所以他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主动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由于他读书多见识广,在村里首先种起了蔬菜大棚,成了产业致富的第一人。

三个蔬菜大棚,养活了全家,供了两个大学生,儿女都在城里上了班安了家,接了赵顺生到城里住,赵顺生说,虽然他不像他的同学一样毕业后进城工作,但他此生无憾,孩子们帮他完成了进城生活的愿望,孩子们好比啥都好。如今,赵顺生周内在城里带孙子,周末会回到农村老家住两天,白天给自己种的蔬菜施施肥、浇浇水,晚上和老友们在庞德广场唠唠嗑、下下棋,日子过得好不自在。

赵顺生说,现在城里呆久了还挺想农村的,近几年新农村的建设如火如荼,身为庞德故里的尧儿村发展更是迅速。

“对于我老汉来说,农村才是根,以前穷困潦倒的时候觉得城里好,现在生活好了,进了城才觉得农村好,加之这几年国家对农村的大力扶持,让我们农民人成了让人羡慕的职业,而农村早都成了人们向往的精神乐园。”赵顺生对记者说。

越奋斗越幸福

□天水日报记者 王雪梅

串串葡萄晶莹剔透,朵朵鲜花娇艳欲滴,阵阵菜香扑鼻而来……8月22日下午,在武山县城关镇韦家庄村的一户农家小院里,精心照料的蔬果园内果实累累、整齐有序,可以看出主人很用心。

就像照看这片园子一样,对于生活,主人周旺花也是一样地用心、用力、用情。

多年来,周旺花不怕苦,不怕累,一直走在奋斗打拼的道路上。

周旺花24岁时,为了养家糊口她不得不把才一岁多的孩子托付给眼盲的老人来照看,去县城打工挣钱,让她成了制作鸳鸯玉的第一批工人。“家里穷的没吃的,劳力又少,自家种的粮食又不够吃,老公是家里的老大,所以就必须得担起家里的重任。”周旺花回忆说,正因那次打工的经历让她成了进城打工的第一批工人,让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商业,也让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

打工的那段时间,由于周旺花心灵手巧,她把做夜光杯的废料做成了比较小的酒器,投入生产后销售的特别好,厂里就派她到上海学习,这让她不仅学到了知识、技术,更让她开阔了眼界,而她一眼就看准了那时候才刚刚起步的乡镇企业。

回家后她就开始养鸡,没有鸡窝她就去河滩砍些柳树条打起了鸡舍,举全家之力买了100多只鸡苗,但就在鸡刚开始下蛋的时候一场暴雨下榻了鸡舍,100多只鸡死伤严重,家里全部的投入付诸一空。

第一次创业失败后她并没有灰心,而是收拾出了一间屋子养起了土元,那时候她不知道每年的4、5月是土元的交配期,是绝对不能见光的,结果晚上灯打开后土元就全跑了,第二次创业又以失败告终。

周旺花说,只要人在,天就塌不下来,两次创业的失败经历让她步伐更加坚定,通过市场调查她发现,纸箱行业有商机,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她咬咬牙在银行贷了5万元,开起了纸箱厂,效益也越来越好,人生的第一桶金算是赚到了。

“越奋斗越幸福,有了纸箱厂的成功,让我更加坚定创业是一条发家致富、摆脱贫困的路子,虽然艰辛,但是有干头。”周旺花说,借着机会,她在1987年还开办了家具厂,后来还成了当地的驰名品牌,热销到甘谷、陇西等地。

2000年,她申请开办了砖厂,给正在发展建设中的武山县做出了贡献。2005年她当选了村上的党支部书记,带着全村七八十个人在砖厂生产,连村里的留守妇女每年至少也能收入2万多元。

全国妇联双学双比致富带头人、省级三八红旗手等荣誉是给周旺花的肯定,她还作为省人大代表为我市的发展建言献策。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开始,在国家政策面前她没有犹豫,无偿关闭了自家的砖厂,周旺花说,咱要响应国家政策,关闭涉及环保问题的砖厂咱也是带头人。现在闲来无事,带带孙子,种种菜也挺好。

做好红色文化传播者

□天水日报记者 王雪梅

对于和新中国一起成长起来的武山县退休干部王悾来说,没有什么比做好红色文化更为重要的事了。

“我生在共和国,长在红旗下,要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这是8月22日,记者见到今年68岁的王悾时,他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字里行间全是骄傲和自信。

国家进行土地改革的那一年,一直居无定所的王悾一家人终于在武山县城关镇落了脚,当时由于父亲有工作,王悾家被分配了2分地,修了个小院子,还有可供种植的4分水地,8分旱地及一些简单的家具,这对于当时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已经很好,虽然父亲没有工资,但是爷爷是种植能手,家里种的蔬菜粮食收成都挺不错。1959年,王悾上了学,时间不长就遇到了饥荒年,当时全家吃的是食堂饭,孩子二两,大人四两的标准,虽然吃不饱,但生命无忧。

由于经历过那个特殊的年代,所以王悾分外珍惜每一天,他积极入党,努力工作,自己投入资金、时间、精力研究红色文学,竭尽全力做他该做的事。

“我在鸳鸯、马力、滩歌、龙台等红军经过的地方都工作过,在工作时从党史和实践活动中,了解掌握了大量的红色史料和感人故事,写了很多关于红色文学的东西,这对以后的创作起了重要作用。”王悾说,他在工作之余和离休后,陆续写作发表了《武山人》《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红色文学的相关作品,既为歌颂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英雄事迹和不朽的长征精神,也为传承红色文学和革命传统教育。

为此,自2014年4月起,王悾被武山县红军长征纪念馆、武山县工管委邀请为红色文化宣讲员,并多次到乡镇社区、学校、机关部门等地讲课。近两年又受邀县党史办《中国武山历史》《天水旅行红色指南——武山卷》编委、编辑,为红色文化贡献余热。2019年又开始倡导践行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研究会的建设工作。

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护理病危中的父亲时,他感受到了父亲作为一个老党员在人生最后时刻依然心系人民的精神,更是被父亲在2001年至2008年之间给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地震后及七一建党节前后分四次自愿交纳特殊党费15000元的事迹感动,护理过程中他整理了父亲的文稿和谈话内容,在父亲病逝后写下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一生追求》,该文章在参加全国征文活动时获奖,并入编当代作家文选“时代的最强音”大型系列文献及《共和国档案》等刊物。

现在,由他撰写的已经经过第十三次修改的《抢渡渭河》红色纪实正在着手出版事宜,记者看到,其中内容包括渭河的传唱、红25军征战在陇原、抢渡渭河、红旗飘扬在陇原大地、历史的见证等几部分,这本书将会是王悾又一个传播红色文化的新起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