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41题答案大全(201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文学论题 全国卷41题答案大全(2012

全国卷41题答案大全(2012

2023-10-29 02: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

科技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

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10分)

(2012·全国课标卷·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观点:我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2分)

评析:首先中国社会有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由于中国古代在经济、政治、思想、科技等方面长期领先世界,形成了天朝上国的“华夷观念”。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16—19世纪,世界向近代过渡时,中国在经济上依然是落后的自然经济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力量薄弱,政治上是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思想上文化专制、思想僵化,对外趋向闭关锁国。

其次,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一方面不断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迫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不断努力抗争,另一方面西方列强的侵略也客观上冲击了中国落后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观念,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社会发展变迁和近代化。这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冲击了中国根深蒂固的自然经济,使之逐渐解体,改变了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观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2.政治: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面对西方冲击,社会危机的加深,中国发生一系列社会变革,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

3.对外关系:从闭关锁国的“朝贡体系”到被迫打开国门。改变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中国逐步融入世界历史发展的大潮。

4.思想文化:近代以来,正是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促使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掀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学习西方的浪潮,思想不断解放。如:林则徐等人“开眼看世界”,首开近代学习西方的先河,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西学为用”,维新派的“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革命。

5.社会转型:西方列强的侵略,欧风美雨使近代中国在衣食住行、派遣留学生、出版报刊等方面逐渐迈向近代化。

观点:我认为“冲击—反应”模式是错误的。(2分)

评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部原因,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而非外部原因。从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西方的冲击只是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外部因素,不是主要原因。

首先,明清时期的中国便具备突破传统框架的相应条件。自明朝中后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便产生发展,市民阶层发展,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工商皆本、经世致用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其次,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壮大、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为百日维新、辛亥革命等奠定了经济、阶级、思想基础。而外来侵略、民族危机加剧只不过是次要原因。

再次,先进的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主观努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地主阶级、李鸿章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洋务派、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了追求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和近代化,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向西方学习。

综上所述,中国社会存在着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西方的冲击只不过是加速了中国发生剧烈变化的进程而已。材料中的观点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夸大了西方冲击的作用。历史研究要从事实出发,全面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停留在理论上。

(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图10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

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

第二十一章两条战线、两个战场

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

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

3.平型关大捷

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

第二十二章毛主席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

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

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

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

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

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建议:增加淞沪会战一目;

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

(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观点: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生产工具的有力结合,能极大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论证: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与劳动力、生产工具的结合,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创立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圈地运动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劳动力,科学技术(纺织业)不断更新,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的不断涌现,共同促使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进行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并促其成为世界工厂和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世界强国,推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与劳动力、生产工具的结合,再次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电磁感应理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科技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无产阶级的涌现以及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工具发明(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使美德领跑于世界,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总结:总之,科学技术与劳动力、生产工具的有力结合,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观点: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够放大生产管理、劳动工具等要素。

论证:工业革命中,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工厂制度和蒸汽机的诞生对生产力的进步产生了巨大作用,但如果没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作为支撑,没有工厂手工业时期技术的积累,这一切都无法诞生。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应用引起一场新的工业和社会革命,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又引发以石油为主的新能源革命和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以汽车、飞机为标志的新交通领域的革命,化学工业兴起,迅速成为重要的工业部门;钢铁工业因技术改造而大发展,这一切变化都是在电磁学理论、化学理论重大突破基础上产生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营者革命……,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根本上还是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科学技术突破的结果。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都是第一生产力,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它放大了劳动工具等生产力要素的作用。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要极大的关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1)41.(12分)

材料: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简述须有史实依据)。

解析:前几年高考,基本都是“论点型”试题,从2016年开始要求考生提取“论题”进行论述。相对而言,“论题型”试题比“论点型”更加宽泛。论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观点要明确,态度要鲜明,一般要求观点要符合科学精神和客观实际。论题是有待于证明的命题,是议论的问题或对象,论题可以没有作者的观点和主张,可以是某种片面的甚至错误的认识或现象。论点型试题题一般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是一个较完整的判断句,如《“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中国的发展》;论题型试题可以是一个句子也可以是一个短语,如《论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就本题而言,题目要求从“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行拟定一个“与材料相关”的“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予以展开阐述即可(注意:阐释一定要围绕论题展开,一定要结合中外历史史实,中外史实一定要存在某些关联)。

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美国的制度构想与实践

论据:美国的政治体制的理论来源是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787年宪法根据这一理论构想设计了分权与制衡的政治体制。美国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总统掌握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他们都要对人民负责。

结论:所以美国根据孟德斯鸠的理论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制。

示例二:

论题:社会契约论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论据:社会契约论规定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的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按照这一理论,英国国王世袭,但他没有实际权力,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只是统而不治的虚君;英国内阁由首相组建,对议会负责,首相由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充任;英国议会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所以英国的首相和内阁也要对人民负责。

结论:所以英国按照社会契约论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1)41.(12分)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废除丞相制度。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成为显学。茶叶大量输往欧洲。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图文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示例1:论题: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

阐述:《本草纲目》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它是对传统科技总结。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东西方科技发展,呈现出不同的趋势和特点,是不同的社会状况决定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封建专制统治;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和初步发展.

结论:中国的科技逐渐落后于西方。

示例2:论题: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

阐述: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开辟新航路均发生在15世纪,前者比后者早近100年。郑和的船队船只多,船体大,比较先进;哥伦布船队船只少,船体小,相对落后。郑和下西洋与所到之国和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平交往,促进了贸易和文化交流;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屠杀和掠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西欧;明朝努力以和平的方式处理对外关系,西欧国家则更多采用暴力和战争。同一时期的两种航海产生了不同的历史影响。

结论: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示例3:论题: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都出现了早期人文主义思想。

阐述:中国:明朝戏剧家汤显祖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此外,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明朝思想家李贽抨击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明清之际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等人也抨击封建专制,主张“工商皆本”,提倡经世致用。

西方:这一时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如达芬奇、拉斐尔、莎士比亚等人以复兴古典文化为旗帜,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抨击宗教神学,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而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否定了教会支持的地心说,也有利于人们视野的开阔和思想的进步。

结论:14—17世纪的中国与西方,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想得到了弘扬,冲击了封建统治,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英国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鲁宾逊漂流记》出版于1719年,其中许多情节反映了世界近代早期的重大历史现象,小说梗概如下:

鲁滨逊出生于英国一个生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活优裕的商人家庭,渴望航海冒险。他在巴西开办了种植园,看到当地缺少劳动力,转而去非洲贩卖黑奴。在一次航海途中,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鲁滨逊遇险漂流到一座荒岛上。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制造工具,种植谷物,驯养动物,经过十多年,生活居然“过得很富裕”。宗教信仰是支撑鲁滨逊的重要力量,且是“在没有别人的帮助和教导下,通过自己阅读《圣经》无师自通的”。后来,鲁滨逊救出一个濒临被杀的“野人”,岛上居民也有所增加,整个小岛是他的个人财产。鲁滨逊获救回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国后,还去“视察”过他的领地。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小说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情节:鲁滨逊遇险漂流到海岛上,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领地。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近代早期的西欧殖民扩张。

概述和评价:近代西方殖民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扩张始于新航路开辟,在亚非拉地区依靠武力等方式强占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移民,开展贸易。殖民扩张掠夺的大量财富流入西欧,为资本主义提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供了资本原始积累,给遭受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极大灾难,客观上带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2019年全国1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三、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亦至少不会感到现在我们是站在已往历史最高之顶点,而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

四、当信每一国家必待其国民备具上列诸条件者比数渐多,其国家乃再有向前发展之希望。

——钱穆《国史大纲》(1940)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此观点正确。

论证:

国民读史可知:中国为人类物质文明做出贡献,如中国最早培植了粟、水稻,创造了丝绸、瓷器文明,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国为人类政治文明做出贡献,如创立了先进的选官制度---科举制,促进了人才的流动;中国为人类精神文明做出贡献,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如孔子创立儒家,逐步形成儒家文化圈的格局,四大发明推动了世界的进步,文学艺术的繁荣丰富了国人精神文化,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发展。

1940年钱穆强调“国民应该了解本国的历史”,是为了宏扬民族精神,增强抗战必胜的信心。

结论:

总之,读史可使国民增强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力。

示例二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必附随一种对历史的温情与敬意”,此观点正确。

论证:

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必然使国民附随一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温情与敬意。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如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中国的丝织、冶铁技术传入中亚、欧洲,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促进了世界的进步;唐代丝绸之路海陆并举,茶叶、瓷器、纸张等传播到世界,丰富了世界文化生活,并形成了中华文化圈的格局;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宋元时期指南针、火药、印刷术传播到欧洲,促进欧洲社会的进步;明代郑和下西洋后,华侨下南洋,带去了中华先进文化,促进了东南亚的开发。

1940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宏扬民族文化,增强抗战的民族意志精神。

结论:

总之,对中华文明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必将促进文化认同、民族认同,进而弘扬民族精神。

示例三

观点:

钱穆认为“国民对本国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历史存有敬意,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此观点正确。

论证:

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领先世界,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到明清形成了天朝上国的自大心态,对外闭关自守,结果加速了中国的落后。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主动学习西方,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洋务运动学习器物、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学习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思想,中国现代化进程逐步深入,但又出现了“打倒孔家店”全盘西化的民族虚无主义心态。国民只有对本国历史的深入了解,在存有温情和敬意同时,又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会减少偏激的虚无主义和自大心态。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

1940年钱穆强调此观点,是为了宏扬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抗战胜利的信心。

结论:

总之,只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历史教育微信公众号国家观、历史观,才能增强国民意识,才有可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