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堰的拓荒丨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干地支总结 东风堰的拓荒丨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东风堰的拓荒丨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东风堰的拓荒丨水润中国从东风堰出发对话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开栏的话

在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提出的殷切期望和指示要求。

“粮仓”的充实,离不开水。数千年的治水史,留下了数量众多的灌溉水利工程,更可贵的是,时至今日它们仍然青春不老,发挥着重要作用,串起生态农业、低碳农业的链条。

记录昨日的“流动历史”,观察今天的保护与利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派出多路记者,前往全国30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一一解剖其保护、开发、利用的“门道”,深度解构各地用水、管水等治水之道,思考对四川的启示。即日起,川报全媒体将陆续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邵明亮 王晋朝 摄影 吴枫

春日清晨,随着阳光越来越强,水面雾气渐渐散去,青衣江左岸的东风堰—千佛岩景区容颜渐渐清晰。今年春节假期,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先后吸引了近6万名游客“打卡”。

面对越来越多的游客,夹江县东风堰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文智勇表示谨慎乐观。他更关心的是:游客大量涌入,渠道还能否保持清洁。因为眼下东风堰灌区已全面进入春灌用水高峰时段。每天都有近百万立方米青衣江水沿着东风堰干渠流向夹江县城周边7万多亩农田。

360多年前,为了引青衣江水用于灌溉,夹江人民动手修筑了东风堰的前身——毗卢堰。此后的岁月里,取水口经历数次上移变更、灌面不断增加,持续不断地滋润着夹江县城周边的田野。作为青衣江治水延续至今的见证,2014年,东风堰成为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也是四川的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围绕“保护性开发”这个命题,“先行者”东风堰一直在探索。

必须直面的保护课题

穿过青衣江一侧、矗立在东风堰—千佛岩景区入口的铁石关牌坊,步行而入,一块石碑映入眼帘,上面镌刻的一张中英文双语证书诉说着景区的特殊之处——那是2014年,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向东风堰颁发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证书。

这张证书,也给夹江带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课题。

在专家们眼中,保护的第一个重点,是“关键的1000米,核心的400米”。

2014年东风堰申遗的见证人、省农村水利中心副主任王斌解释,就是横穿整个东风堰—千佛岩景区的1000米干渠和其中的400米隧洞。

突出“关键的1000米,核心的400米”,与其所处的位置有关。唐代开始,历代夹江人民在青衣江左岸的石壁上雕刻2470余尊大小不一的佛像。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毗卢堰(东风堰前身)因青衣江河道下切、滩头河床水位下降而出现取水不足。因此,1930年冬至1931年夏季,时任夹江县长胡疆容率领民众将青衣江左岸的取水口上移4公里至水位更高的石骨坡。

现在东风堰的取水口位于千佛岩水电站库区内,图为千佛岩水电站枢纽及库区。

这一举动,将原本在千佛岩下游的取水口移到了千佛岩上游。渠道途经千佛岩时,为有效地保护唐代摩崖造像、明清题咏刊刻等名胜古迹,建设者们在大观山脚坚硬的岩石上,面江开凿了一条约400米的隧洞。2006年,千佛岩佛像群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设者们在大观山脚坚硬的岩石上,面江开凿了一条约400米的隧洞。

根据相关规定,入围世界灌溉遗产工程后,管理单位不仅要保证工程完整的生命力,还要保证安全可靠的水质。但经过多年开发,千佛岩早已是闻名遐迩的景区,每年接待游客量在百万人次以上。这些,对千佛岩一带的渠系和水质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东风堰渠道途经千佛岩,水与文化碑刻相得益彰。

另一个重点是如何保护其他48公里的干支渠。

申遗之际,东风堰的干渠支渠全部被列入了世遗的范围,为了保证灌区灌溉、防洪、排涝功能,需要对渠系进行日常的维修。由此,如何在优化提升工程灌排能力的同时保持原有风貌,成了另一个现实课题。

逐渐明晰的维护原则

“各方贺电络绎不绝,但我们的高兴并没持续很久。”近日,回忆起申遗成功时的心情,夹江县政府有关负责人记忆犹新。

维护好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是责任也是义务。但作为世界首批、全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东风堰没有现成的制度和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

怎么办?

“一边摸索,一边找答案。”夹江县东风堰保护服务中心副主任朱艳说,在没有“参照系”的情况,当地决定先“做减法”。

东风堰一段渠道与青衣江并行。

所谓“减法”,首先指向工程建设与维修。朱艳介绍,早在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前,夹江县每年都会对水毁渠道进行修缮,但多是“小修小补”。随着申遗成功,当地对各种工程性措施变得更加谨慎。“对于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维护,我们的原则就是保留其原有风貌,尽量不对工程设施做过多的改变。”

例如,在2015年开始实施的东风堰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建设中,当地就充分考虑人文生态景观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形象风格,在渠线布置、修缮维护上均与遗产风貌、古代灌溉文化等人文景观及地方政府规划相配合。

“做减法”的同时,还要“练好内功”——用本地所产的石头,将东风堰原有的土渠或受损渠系分段逐步衬砌。9年来,48公里干支渠中已有37公里实现了衬砌硬化。

夹江县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解释,硬化渠系的目的有二: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跑冒滴漏”,提高用水效率;提升渠系抵御水毁水蚀能力,保证工程整体稳定。

据了解,目前东风堰灌区已被纳入青衣江(乐山)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1669万元,其中东风堰灌区涉及7110万元,拟整治渠道共11.18千米、渠系建筑物75处。

不断下延的管护触角

“不要把垃圾随便丢在河边哦。”近日,在东风堰水文化陈列馆门口的东风堰干渠边,杨鞍华一次又一次地提醒着来往游客。

杨鞍华是夹江县青衣街道千佛社区党委书记、主任,5年前,她出任东风堰千佛社区段河长。从那以后,每周坚持巡河成了她雷打不动的惯例。

东风堰一段流经夹江县县城的渠道。

“这条水渠不只是让大家看风景,还在继续往下游送水浇田,必须要管好。”杨鞍华的到岗履职,是夹江在保护东风堰过程中下延管护触角的体现。自2018年起,夹江将东风堰纳入河湖长制度保护体系下,近30位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河长到岗履职,初步实现各级渠系都“有人管”。随后,以河长制为抓手,逐一明确各段渠系的巡河人员和对应考核办法,努力实现“管得好”。

第二步,则更具开创性。

近年来,强化水费征收力度、倒逼用水户节约用水是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主流模式。但在东风堰灌区,用水户不必向水管单位缴纳水费。

为何反其道行之?

“这是现实所迫,也是必由之路。”文智勇说,水管单位不向用水户直接收取水费,但不代表用水户不用承担相应管理费用。代收费用、管理支渠毛渠的,是灌区的各级用水户协会。

文智勇解释,东风堰灌区五级渠道全长约400公里。受限于经费、所属权等因素,除了48公里的干支渠由水管单位负责日常维护外,剩下的300多公里的斗渠、农渠和毛渠,全部要靠乡(镇)政府和用水户协会来负责。

具体操作中,这些用水户协会根据灌区的实际取水量来分配各区域的用水量,每年按实际灌溉面积向用水户收取管理费。这些费用将主要用于灌区内斗渠、农渠、毛渠的日常管理维护,“全过程账目公开,主动接受老百姓监督。”

据了解,目前夹江正在将过去9年的探索成果进行梳理总结,融入《东风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之中。该规划针对东风堰遗产保护、利用、展示、管理等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遗产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多重目标,确定遗产保护对象,划定保护范围,规划建立科学、统一、有效的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体系。

工程档案

东风堰位于长江三级支流青衣江夹江县段左岸。自古以来,青衣江沿线灌溉农业发达。清康熙元年(1662年),夹江百姓在青衣江左岸龙吼滩处以百丈竹石长笼筑堰引水,取名为毗卢堰,并因地制宜布置灌区干支渠系。历史上,因河床下切或者河道中泓线偏移,造成堰首取水不易,东风堰曾三次上移堰首。

大事记

1662年,在青衣江左岸龙吼滩处筑堰引水,取名毗卢堰;

1900年,堰首上移一公里至龙脑沱附近,并更名为龙头堰;

1930年,将渠首上移到石骨坡,更名为石骨坡堰,民间称之为胡公堰;

1950年,将堰名重新命名为龙头堰,1967年将龙头堰更名为东风堰;

1975年,将堰首上移到五里渡;

2008年,五里渡堰首附近的千佛岩水电站建成蓄水,堰首进入电站库区取水;

2014年,东风堰成功入选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2017年,东风堰获评水利部首批“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10个典型案例之一;

2018年,农历二月二“龙抬头”举办首届东风堰放水节;

2019年,被水利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评为第三批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2020年,成立四川“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