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大赛312丨让社区基金撬动基层治理“善循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宫殿学校电话 网评大赛312丨让社区基金撬动基层治理“善循环”

网评大赛312丨让社区基金撬动基层治理“善循环”

#网评大赛312丨让社区基金撬动基层治理“善循环”|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两江新区天宫殿学校,“心愿使者”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开展趣味学习活动,满足孩子们的微小心愿;在石坪村社区杨石路小学,“共享奶奶”们准时到学校门口,帮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辅导作业……全市76支阳光基金服务会,积极回应居民需求,开展各样的社区慈善活动,把公益资源流转到社区,成为了社区服务创新的“引擎”,激发了社区治理的活力。

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实施,社区异质化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居民需求的分层化和多元化,社区资源调动能力弱,服务供给配置低效的问题凸显出来。近年来,《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多次提出设立社区基金(会),作为推进基层治理协作的载体。重庆市内的实践探索也表明,社区基金会能汇聚社会资源,为居民提供精准化和精细化服务,更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但是,从设立社区基金会到实现基层治理“善循环”,并不是个一蹴而就的结果。钱有了,该用在哪儿?怎么用?用完之后怎么办?这都是每个社区亟需回答的问题。

用好社区基金撬动“善循环”,需要社区成为居民需求的“回应者”。只有社区基金会找准定位,以“需求导向”开展活动,才能更好破解基层治理困境、动员居民参与、提升社区凝聚力。在实践中,社区们各显神通,有的组织了“公益提案大赛”,让专业社工机构和社会组织来调查走访;有的推出“心愿口袋”项目,让街道各板块工作形成合力,定期向居民征求心愿。于是,针对困境儿童的“心语”圆梦行动、针对残障家庭的“遇见”城市微旅行行动、针对老年人的“跨龄互助”社区关爱项目等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出。植根于基层、服务于居民,社区基金会才能更好解决情理之中政策之外的“小急难”,让社区居民在“小心愿”中收获“大温暖”。

用好社区基金撬动“善循环”,还需拓宽资金渠道,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社区基金会并非新鲜事物,但在以往实践中,很多难免落入轰轰烈烈开始,跌跌撞撞结束的宿命。归根到底,社区基金的持续发展需要保持基金有效运营的同时,从财政支持、社会组织支持、线上募集、专项募集和慈善创收等方面实现基金自我造血和续血。天宫殿街道向企业“安利”慈善理念,通过企业的公益性捐赠支出抵税来减轻企业负担;石坪桥街道开启“99公益日”进行网络募捐,打造“虹桥公益节”实现慈善创收。社区基金会需要开动脑筋出实招,给公益项目“加油”续航,才能持续提振社区内在活动,带动社区“人人向善、人人公益”的良好氛围。

一个个“微心愿”的实现,提升着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取之于社区,用之于社区,社区基金会打开了基层治理“善循环”的阀门,但这股“善意”能否汇聚成海,需要更多社区的创新和实践,让慈善在基层服务中更加具体和生动,进一步探索新时代基层善治之路。

(作者系重庆大学学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