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天坛是哪个国家的景点图片 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

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

2024-07-09 1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奇境珍藏]

天坛内主要建筑有丹陛桥、皇穹宇、圜丘坛、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斋宫、神乐署、牺牲所等。

重点推荐:丹陛桥、皇穹宇、圜丘坛、祈年殿

丹陛桥

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长360米、宽29.4米。为天坛内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的重要作用。“丹”意为红,“陛”原指宫殿前的台阶。古时宫殿前的台阶多饰红色,故名“丹陛”。因道下有一隧洞与其形成立体交叉,故名“丹陛桥”。丹陛桥南端高约1米,北端却高约3米。如此设计建造,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上天有遥远的路程。由于是升天之路,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称为“神道”,供天帝神灵行走,起象征性作用。神道两侧左为“御道”,为皇帝行走专用。右为“王道”,供陪祭的王公大臣通行。

皇穹宇

皇穹宇在圜丘坛的北面,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皇穹宇初为重檐圆形建筑,名“泰神殿”,是圜丘坛的正殿,用于存放圜丘坛祭天大典所供的神牌。嘉靖十七年(1538年)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改建为今式。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径15.6米,木拱结构,蓝琉璃筒瓦,尖顶,汉白玉石基,是圆形亭子式殿堂,显得精巧而庄重。殿内开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是古代建筑杰作。

皇穹宇两侧有配殿,与皇穹宇共用一座圆形围墙围起来。由于内侧墙面平整光洁,声音可沿内弧传递,从一边小声说话,另一边从壁上能清晰地听到,所以俗称“回音壁”,是天坛公园内最为有趣的景观。

圜丘坛

圜丘坛在天坛南部,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清历代皇帝每年祭天时,都从西边牌楼下轿,然后步入昭亭门,进昭亭门到圜丘坛。该坛四周绕有两层蓝色琉璃瓦矮墙。外墙为方形,内墙为圆形,象征“天圆地方”。内层中央处就是祭天台,即圜丘台。

天坛的圜丘台原是一座蓝色琉璃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又将坛面、栏板、栏柱改换北京房山特产的“艾叶青”石。圜丘台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九级台阶,周边均有汉白玉栏杆,每个栏杆和栏板都有精雕细刻的云龙图案。祭坛所用石料数目,都与“九”有关。上层直径9丈,中层15丈,下层21丈,都为奇数(阳数),以符合“天为阳”之说。三层之和为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还含有“九五之尊”的意思。

圜丘坛最上层中央是一块圆石。当年,皇帝站在上面说话时,声音显得十分洪亮,仿佛是在传达上天的神谕,令听者不免屏息凝神、肃然起敬。其实,这是建筑者巧妙利用回声原理的结果。祭天是在黎明前进行,灯竿高悬大灯笼,名曰“天灯”,用来照明。同时在各个燎炉焚烧松柏木、檀香木,香烟缭绕,火光可以照亮全坛,仪式非常隆重壮观。

祈年殿

祈年殿原名大祀殿、大享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用于合祀天、地。殿高38米,直径30米,下部为汉白玉砌筑的圆形三层坛体,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作为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殿内28根金丝楠木大柱,亦按天象设计。里圈的四根寓意春夏秋冬四季,中间一圈12根寓意12个月,最外一圈12根寓意12时辰以及周天星宿。

祈年殿附属的燔柴炉,是以绿琉璃砌筑的巨大圆形砖炉。祀天大典开始时,先置一刳净牛犊于炉上、用松枝、苇把燔烧,以迎天神,称“燔柴迎帝。神”。祀典礼成,皇天上帝神案上所列一应供品和祝帛均恭运炉内焚化,皇帝也需一旁恭立、目视,称“望燎”。

史海钩沉

天坛沧桑史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开始在北京营建宫殿城池,同时在南郊兴建郊店“天地坛”,历时14年建成。当时在天地坛合祀天、地。明嘉靖九年(1530年),除建“圜丘坛”外,朝廷又另在北郊建“方泽坛”,改天地合祀为分祀。南郊的圜丘坛成为专门祭天的场所,方泽坛成为专门祭地的场所。嘉靖十年(1531年),大祀殿(祈年殿)改为祈谷坛。圜丘、祈谷成为今日天坛的两大组成部分。嘉靖十三年(1534年),帝诏改圜丘坛为天坛,方泽坛为地坛,天地坛这个名称就被天坛所代替。乾隆八年(1743年)起,朝廷先后用十余年时间修缮改造了斋宫、圜丘坛、皇穹宇、大视殿、神乐署、牺牲所,并加筑了钟楼等建筑,使天坛日臻完美。1918年,天坛正式改名天坛公园,对外售票,是为天坛开放之始。

来源:《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刘永升 主编)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