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曲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鼓的音乐作品 非遗曲艺

非遗曲艺

2023-11-16 18: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为残游记·明湖湖边美人中用优美传神的文辞,生动描绘了白妞王小玉出神入化的演唱情形。王小玉姐妹为山东大鼓真正立足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王小玉说书(图源:书山曲海数字博览馆)

到了清末,山东大鼓大兴,不仅遍及全省,还占据了河南、江苏、安徽、河北、京津、东北等地书场。出现了许多山东大鼓班社和数十位著名艺人,如“盖山东”董连芝、“白菜心”杜婉君、 “响三省”郭彩云、“鼓界皇后”鹿巧玲以及谢、李、孙、赵“四大玉”等名家。

▲谢大玉大师(图源: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1920年前后,山东大鼓发展成具有全国影响的大曲种,因其“所唱皆山东土调”、“唱者皆山东产”而通称为“山东大鼓”。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随着清朝封建官吏、仕绅文人的渐趋没落,山东大鼓也就失掉了它的主要听众。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民主思潮空前活跃。而山东大鼓因其曲调迁回缓慢,结构过于严谨、呆板,不能即兴说唱大书与迅速充实新书目,就难以适应时代需要和吸引听众。

▲山东曲书目抄本(图源: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许多演唱山东大鼓的艺人改唱河南坠子和木板大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冀南地区,专唱山东大鼓的仅有孙金枝、孙金兰姐妹二人,直到孙金枝去世后,山东大鼓在冀南几成绝响。

山东大鼓表演特色

山东大鼓表演形式为一人演唱或二人对唱,二三人伴奏。曲调高昂,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唱词基本是七字句和十字句。演唱者右手执鼓槌,左手操铁片,边敲边唱,伴奏乐器主要为矮脚小鼓、大三弦和月牙板。

▲山东大鼓(图源:百度高清图库)

山东大鼓的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二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书目主要是中篇,唱字相间,短段只唱不说。三个支派的唱腔与书目有各具不同的特点与风格。

▲山东大鼓伴奏器乐(图源:百度高清图库)

“老北口”派唱腔粗犷、豪放,其开头腔是用头板或类似头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长,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声促,善用顿音,其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故有“老牛大摔缰”的俗称。

“小北口”派的演唱风格,融入借鉴了一些西河大鼓的技法,较之“老北口”显得巧俏,委婉细腻,善说演“文书”,唱中加叙。

“南口”派的唱腔婉转悠扬,曲调华丽细腻,字少腔繁,节奏舒缓。除板腔体唱腔外,“南口”派还有一些曲牌体唱腔,叫牌子腔,分快慢两种,只在特殊唱段如《小黑驴》、《小黑牛》、《王二姐思夫》中使用。

山东大鼓节目类型

山东大鼓传统节目繁多,已知有中篇《三全镇》、《金锁镇》、《大破孟州》、《大送嫁》、《范孟亭推车》等数十部;短篇段儿书尤为丰富,以《三国》题材的唱段最多,有《东岭关》、《长坂坡》、《河北寻兄》等六十余段;其次是《红楼梦》题材的唱段,有《黛玉葬花》、《宝玉探病》等十余段;《水浒》唱段有《李逵夺鱼》、《燕青打擂》等。

▲谢大玉大师所留鼓书唱词(图源:有淘有聊老济南)

另外还有一些根据戏曲故事、民间传说故事编写的唱段,以及由子弟书移植过来的唱段等,共计二百余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编演了不少新节目。

山东大鼓不仅呈现着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而且也体现了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不同文化生态的特征。这些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逐渐形成的,能流传到今天,更显得弥足珍贵。

2006年5月20日,山东大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山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左玉华,女,回族,1947年生,山东济南人,山东省艺术馆副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山东大鼓代表性传承人。

▲左玉华老师(图源:书画院联盟)

1959年,12岁的左玉华进入山东省曲艺团,师从著名山东大鼓艺人谢大玉,主工梨花大鼓,1978年调入山东省戏曲学校曲艺科任教。

左玉华是山东大鼓南口派代表人物“白妞”的第三代传人,也是谢大玉的关门弟子。左玉华的演唱高亢圆润、委婉动听,吐字清晰、韵味醇厚,其台风舒展大方、典雅优美,既能用大功架展演古代大将风范,又能用柔媚声音表现闺中少女,还能用沉着端庄表现圣贤风度。

▲左玉华老师当年的表演(图源:山东省艺术研究院)

1981年,左玉华被调入山东省艺术馆曲艺科从事曲艺辅导和创作,期间为振兴梨花大鼓四方呼吁,相继发表了《梨花风骨》《愿祈梨花再度开》《山东大鼓兴衰评述》等文章,代表作品有:《草船借箭》《鸿雁捎书》等。

▲左玉华老师年轻时的表演(图源:书山曲海数字博览馆)

2007年6月,山东省公布了首批73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左玉华位列其中,在随后的汇报展演上,左玉华演唱了毛泽东诗词《咏梅》。

2008年,左玉华被评为山东大鼓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退休后的左玉华也没闲着,开始着手整理材料撰写小说,由于自身经历独特,左玉华的作品独具一格,通过自身直观感受表现曲艺圈子昔日典故,所著《梨花魂》具备了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

▲左玉华老师所著《梨花魂》(图源:有淘有聊老济南)

从十二岁开始,左玉华便一直走在山东大鼓传承的道路上,从拜师学艺到到四处演出,再到收徒任教,退休后不忘初心,撰写小说。这么多年来,左玉华的脚步从未停歇过。

-END-



编辑:肖晓 排版:张小糖 审核:邹深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中国非遗网、济南时报

图片来源:有淘有聊老济南、Yun派、书画院联盟、书山曲海数字博览馆、百度高清图库(特此感谢图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