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至上心得体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连博物馆心得体会200字 祖国至上心得体会

祖国至上心得体会

2023-04-25 03: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祖国至上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3-01-02 03:50

紫金e评:丰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为下一棒奔跑铆劲蓄力,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光明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祖国至上心得体会1

“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教育”的着笔落墨,引发大众关注。教育的初心,在于“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一系统领域里,爱国主义教育不啻是秉轴持钧的关键。真正的答案,不在于年轮的长短,而是思想的力量。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到学习教育之中,可谓恰逢其势、正当其时。

树立远大理想,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来清晰方向。时代发展的逻辑,是在展望过去中汲取走向未来的力量。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坐标处去眺望,会发现这一代的青少年将全程参与其中。达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条道路既是鲜花盛开,也是荆棘密布,要完成既定的任务,首当其冲就是树立远大理想。这亦是青少年的“国之大者”。热爱祖国是理想之本、奋斗之基,缺少了这个根本,任何前行都可能迷失自我。爱国主义教育更能让青少年们清晰自己“从哪来”、“到哪去”的方向,也由此明白自己将用奋斗把“小我”融入到新时代的“大我”之中。

切入时代场景,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去凝聚力量。一堂“入眼”又“走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的背景不仅是课堂的三尺讲台之上,亦能是在时代的火热场景之中。在全球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上,我们看到“祖国荣誉至上”的理念,构成新一代运动员摘金夺银的根本动力。当五星红旗飘扬在赛场上空,“此生无悔入华夏”的B站刷屏,说出了多少年轻人内心奔涌的爱国情。不止是冰雪场上,在开幕式流下热泪的奥林匹克会旗护旗兵闫振,同样令人动容——“想到祖国如今的繁荣昌盛是多么来之不易”的心声,让亿万青少年对“我是中国人”有了更具体的身份认同。一场全球顶级赛事就好比一次面向青少年的大思政课,它让“爱国”显得如此深入人心,也打开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场景。

抓住时间节点,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去沉淀情怀。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时光轴上撷取多个重要时间节点,以观察我们国家“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发展历程,所有人都会真切地发现,正是奋斗者葆有爱国的赤诚之心,才有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中国故事。因为“我们对时间的理解,是以百年、千年为计”,才更要让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抓住重要的时间节点,因为情怀总是在沉淀后更显真挚热烈。爱国不只是时间上的深情镌刻,而是后来人用奋斗来书写的“编年体”。相信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迪下,蕴藏在青少年之中的力量,也终将被激发出来。

青春的一束麦穗,宛如宏大叙事里的微小个体,却同样能带来神奇的变化。在时间的见证之下,广大青少年拔节成长,他们注定将完成从“生力军”到“主力军”的转变。历史已经无数次地昭示着我们:一个人的志向,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意义。新时代,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载体,为下一棒奔跑铆劲蓄力,也就此勾勒出这个国家的奋斗者群像,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青春力量。美好的未来,就在我们脚下。(谢伟锋)

来源: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祖国至上心得体会2

新中国第一炉火红的铁水在这里奔流、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自这里腾空、第一艘万吨巨轮从这里驶向远洋……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此起步。改革不歇脚、奋进不停步——今天,共和国“工业长子”辽宁正砥砺前行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新时代征程上。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中国文化报》特别策划“走近大国重器、感受中国力量”红色文旅专题。本端记者特别关注“共和国长子·新时代工业”精品线路——“辽宁省沈阳市沈飞航空博览园—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沈阳铁路陈列馆—沈阳新松机器人集团—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本溪钢铁集团—鞍山钢铁集团—鞍山市鞍钢化工总厂雷锋纪念馆—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电车工厂—大连船舶重工集团”。从被誉为“中国歼击机摇篮”的沈飞航空博览园,到见证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历程的鞍钢集团博物馆,该线路展示了辽宁工业所走过的极不平凡的发展轨迹。

沈阳市沈飞航空博览园:70多年筚路蓝缕创造航空奇迹

韩雁燕为参观者提供讲解服务 沈飞航空博览园供图

“这台车床见证了沈飞公司70多年的光辉历程,它曾生产过歼7、歼8等10余个机型的700余种零件。1956年,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飞机的零件倒角连接难题就是在这台车床上攻克的,因此它也被称为沈飞‘功勋车床’……”每天,讲解员韩雁燕都要带领前来参观的游客们徜徉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飞航空博览园中,为他们讲述我国航空工业筚路蓝缕的探索历程。

沈飞航空博览园是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系统介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科普类专业性展馆,在室外歼击机真机展示区,停放着包括歼5、歼8、强5、运5、鹘鹰等在内的10余架沈飞不同时期研制的战斗机、教练机、运输机等实物真机,彰显着强国重器的威严与庄重。室内展区分为序馆、蓝天梦圆、航空报国和罗阳纪念馆等8个展馆。精选了近2000幅珍贵的历史图片和1000余件实物,见证着沈飞公司伴随着我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足迹。

作为“中国歼击机摇篮”,沈飞以打造航空工业先进文化力为切入点,将沈飞航空博览园逐步建设成为区域红色文化高地。一代代沈飞人薪火相传、不懈奋斗,铸大国重器,挺民族脊梁,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和产品成果。来到沈飞航空博览园,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以罗阳为代表的航空人身上的知难而进的奋斗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甘于平淡的奉献精神和祖国至上的拼搏精神。

张玉清(廊坊市作家协会主席):

我对沈飞的关注始于罗阳,罗阳航空报国、为国殉职的先进事迹让我深深感动。而正是因为有众多像罗阳一样践行航空报国、航空强国使命的沈飞人的不懈奋斗,沈飞才能发展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航空企业。我曾有幸多次到沈飞参观访问,这使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沈飞人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内在的、务实的,他们使用着几十年前的老厂房和办公楼,却设计建造出了翱翔在祖国蓝天上的先进飞机,铸就一座又一座航空丰碑。

沈阳市中国工业博物馆:民族工业从这里走向世界

中国工业博物馆铁西馆入口处 中国工业博物馆供图

“新中国成立之初,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是木质的。1950年,有关部门把制作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沈阳第一机器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19号铸造车间铸造班班长焦百顺不惧困难,带领相关的技术工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金属国徽的制作,为浇铸出纹理清晰、凸凹有序、麦稻穗饱满的国徽,为精准判断铜铝两种金属的熔点,没有任何设备的工人们愣是凭借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提前20天完成铸造任务。”中国工业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室主任王彤每每讲起这段往事,依然热血沸腾。

从1951年5月1日悬挂于天安门城楼上,这枚国徽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霜雨雪风姿依存,它不仅代表了东北重工业的过硬技术,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工业的发展与成就。

“自18世纪英国率先开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经走过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而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了欧洲几百年的工业化历程。”王彤说,“一个个工业大事件、一个个先进人物、一件件工业展品,向世人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民族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创造奇迹、走向复兴的辉煌历程。”

中国工业博物馆的核心展区是沈阳铸造厂的老厂房。新中国成立后,沈阳铸造厂曾是当时全国乃至全亚洲最大的铸造企业,最高年产量达到了38500吨,为新中国基础工业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现在它以工业遗产的形式讲述着工人阶级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勇于创造的传奇故事,展示着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精神等,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的工业文明成果。

沈阳铸造厂保留下来许多原始大型生产设备,这些原始生产设备和厂房一起得到了维护和修缮,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和活力。王彤说:“当曾经使用这些设备的工人再次触摸它们,依然会热泪盈眶,感念那段艰苦却铭心刻骨的时光。”

对于工业遗产,利用就是最好的保护。如今,中国工业博物馆免费开放,不仅是游客休闲观光、感受工业文化的地方,同时还是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教育基地、实践活动基地,每年接待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达30万人次。

为进一步振奋民族精神,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彰显民族文化自信,2021年,中国工业博物馆更是以生动的全息影像,再现了当年工人热火朝天炼钢、生产的场景。

“可以说,这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记录了中国工业从火红年代、艰难探索到经济转型、涅槃重生的一系列发展。这里在创造了大量宝贵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王彤表示,未来,中国工业博物馆将让工业遗产再次融入时代生活,纳入社会视野,深入人们心田,让工业成为厚重与时尚的交融和统一,更让乡愁能在这里寄托、让精神能在这里栖居。

原沈阳铸造厂学徒:

刚迈进博物馆的门,就发觉脉搏有点快、呼吸有些急。看着这熟悉的工业遗迹,记忆被拉回过去,砂箱、铁水、尊师、教诲……一时间,思绪难抑,感念过去。

沈阳铁路陈列馆:铁路机车工业遗产文化的典范

沈阳铁路陈列馆展馆外景 沈阳铁路陈列馆供图

沈阳铁路陈列馆用更新换代的铁路装备和丰富翔实的史料图片再现沈阳铁路130余年的发展足迹,是东北地区铁路行业博物馆的典型代表。

展馆总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展馆面积2.9万平方米,拥有综合服务区、铁路主题广场、机车车辆展区、动感机车体验区、史料图片展区和铁路装备展区6大特色功能区,旅游资源类型涵盖了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旅游购品、人文活动4大种类。每个展区以其各自的资源特色和主题文化,展示了我国铁路机车工业文化的发展轨迹,打造了科普教育和机车研学基地。

几十辆时间跨度超百年的机车与车厢,浓缩了沈阳铁路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历久弥新的百年传奇,蕴藏着几代沈阳铁路人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让游客可以身临其境感受沈阳铁路百年发展历史。

沈阳铁路陈列馆依据自身旅游资源特点和服务优先理念,积极承接主题党日活动、研学教育特色活动、科普教育活动,成为弘扬铁路文化、展示发展成果的品牌窗口。

近日,沈阳铁路陈列馆开通了“直通车”服务功能,每周末开设两条线路,分别从大东龙之梦及于洪广场始发至陈列馆,方便沈阳市内游客前往参观游览。

韩璐(沈阳铁路陈列馆馆务研究室主任干事):

小时候我住在铁道旁,印象中对铁路的认识就是一条条蜿蜒而行的铁轨,一列列轰隆隆而过的火车。直到有幸来到沈阳铁路陈列馆工作,我才真正了解了沈阳铁路的130多年的厚重历史。沈阳铁路参与支援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完成社会主义革命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过程。通过展览,我对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我也努力将所学所见所闻传播出去,作为铁路文化的讲述者,更加自觉践行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历史使命。

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雷锋精神永放光芒

雷锋事迹陈列馆序厅 抚顺雷锋纪念馆供图

“50多年来,我们踏遍70多个城市,通过巡展的方式,将雷锋精神的种子播撒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让更多的人感受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抚顺市雷锋纪念馆馆长任广友表示。10天前,他们刚刚去到祖国的西部边陲,在美丽的新疆塔城再次撒下雷锋精神的种子。

雷锋以22岁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篇,铸就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1964年,抚顺雷锋纪念馆建成,从此,这里作为传承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阵地,承担起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雷锋精神、烈士褒扬纪念、雷锋精神研究、雷锋文化交流展示等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

抚顺雷锋纪念馆先后经历了4次扩建,2015年重新开放的新馆,开通了网上数字展馆和VR展馆。采用高科技动态场景与艺术品插画相结合的方式,翔实、生动地再现了雷锋的成长历程和新形势下的雷锋精神内涵。任广友表示,雷锋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一份党和国家将永恒传承的财富,雷锋精神也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赋予新的生命力。

为进一步诠释和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近年来,雷锋纪念馆先后开展了巡展宣讲“五进”活动,推出“永恒的丰碑——雷锋精神专题展”巡展宣讲活动等,通过精选雷锋照片、实物和雷锋日记,设计制作移动展板,将缩小版的雷锋纪念馆搬进校园、机关、企事业单位、军营,同时配合讲解和宣讲报告等教育形式,使不便到馆参观的广大群众同样能感悟到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就学习雷锋作出重要指示,深刻指出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抚顺雷锋纪念馆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及省情市情,坚持用雷锋精神凝心聚力,精心打造全国宣传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殿堂,为全力推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力量。

邱子涵(抚顺章党小学学生):

如果我是一滴水,我会尽我所能融入大海滋润她;如果我是一线光芒,我会尽我所能照亮土地;如果我是一颗粮食,我会尽我所能哺育有用的生命;如果我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我会尽我所能坚守我生活的岗位。致我亲爱的雷锋叔叔。

鞍山钢铁集团:唤醒工业遗产 释放城市动能

鞍钢集团鞍山钢铁生产基地 鞍钢党委宣传部供图

“当踏入鞍钢,看到宏伟的生产规模和强大的生产力,看到今昔的对比和变迁,我内心不由得感叹,鞍钢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更是一个伟大的企业。”鞍钢集团博物馆馆长车千里转述了游客的参观心声,他表示,厚重的历史给国内外的游客都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作为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长期承载着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自1949年7月9日开工生产以来,不仅为国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特有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积淀,更是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和“共和国钢铁行业的长子”。

鞍钢始建于1916年,百余年来,鞍钢见证了新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的非凡历程,而鞍钢博物馆里也记录下了这段历史的变迁,向一代又一代赤子展示着工业文化的特色,传递着钢铁工业的文化价值。“现在,鞍钢博物馆的展示方式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创新,这与不定期变更的展览主题、展陈内容更加相得益彰。”作为鞍钢人,车千里很欣慰。

近年来,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加速推进,钢铁工业旅游也成为了辽宁省、鞍山市最具特色的工业旅游项目,为助推鞍山市经济发展、扩大城市影响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辽宁、东北全方位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具有百年历史的特大型钢企,鞍钢开了鞍山工业旅游的先河,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色钢铁之旅、鞍钢英模精神红色文化之旅等工业旅游线路进行重新打磨和编排,并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纪念日为契机,举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鞍钢工业之旅活动。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副总监佟力表示,鞍钢集团通过对原有的工业遗产进行保护、开发和再利用,赋予其全新的功能和价值,例如,将工业遗产与旅游有机融合,能让更多的人领略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历程,同时也将进一步激活和推动鞍山的文旅经济。

百年鞍钢,丰富了工业遗产的内涵,也提供了百年沧桑的见证。“保留工业遗存的物质形态,弘扬工业遗产的文化精神,既能为后世留下曾经承托经济发展、社会成就和工程科技的历史形象记录,也能为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思考和启迪。”车千里表示,未来,鞍钢集团将继续践行“共和国钢铁行业长子”的责任和使命,也将继续探索工业旅游的发展路径。

陈扬(摄影师):

我用镜头记录当下,我用镜头识别情绪,我在鞍钢集团博物馆里按下无数次快门,很惊喜,每一张照片、每一帧画面都写满了震撼和感动,就像这里的每一件文物都讲述着独有的光阴故事和历史印迹。”

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电车工厂:一道移动的城市风景线

大连市交通公司电车工厂研制的我国第一辆六轴铰接式有轨电车DL621型有轨电车 图片来源网络

大连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电车工厂前身为大连交通公司电车工厂,是一家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老字号企业。

1909年,伴随东北地区首条、全国范围内第三条无轨电车线路在大连市开通运营,大连市交通公司电车工厂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加紧修复有轨电车、恢复运营,成为当时大连市交通公司电车工厂的首要工作。白手起家制造新车,对当时电车工厂的全体职工来说是一场新的战斗。工人们用双手一点点凿型来制造配件。有些配件从未加工过,也不知道原料配方,制作难度很大。为了弄清原材料的成分,电车工厂的工人们查资料、搞实验,甚至不顾危险用“亲口尝一尝”的方法来分析材料的成分。几经周折,电车工厂的工人们终于成功制造出了新中国第一台流线型有轨电车。

1951年,大连交通公司电车工厂自行设计制造的我国第一辆有轨电车1000型“成功号”顺利组装下线。1000型有轨电车成为大连人民的骄傲,成为大连市有轨电车的主力车型。1983年4月1日,由电车工厂研制的我国第一辆DL-621型铰接式有轨电车投入运营,有效解决了当时的“乘车难”问题。该型有轨电车的定型和批量生产为我国研制大运量轻轨车辆奠定了基础。

如今,大连保留并改造了于20世纪30年代生产的老式电车车厢。这些车厢外形复古,使用木质内饰装潢,配备金铜色的扶手栏杆,张贴着许多有轨电车的历史照片。整个车厢仿佛就是一个小小的有轨电车博物馆。复古的车厢是中国公共交通的活化石,有轨电车已不单单是交通工具,更是城市多元文化和发展历史的载体,是一道移动的城市风景线。

作者:张欣、李宙驰

责编:李扬

2022年7月16日《中国文化报》

第3版刊发特别报道

《共和国“工业长子”的精神风采》

↓ ↓ ↓ ↓ ↓ ↓ ↓ ↓ ↓

祖国至上心得体会3

迎接二十大

学习二十大

当好新征程银发先锋

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强化党性锻炼,增强服务意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6月17日,市检察院离退休党总支、“金剑”志愿者服务队、崇川区院退休干部代表以“迎接二十大,学习二十大,当好新征程银发先锋”为主题,联合市检察院及崇川区检察院未检部门以“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模式,在崇川区励志园对5名困境未成年人开展个性化帮扶活动,让主题党日活动更加“有滋味”,让志愿服务更加“有温度”。

活动现场,江苏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市检察院原副检察长金友林以视频方式向大家讲述其两次参加抗美援朝的经历。在金检朴素的讲解中,离退休检察官与困境未成年人共同走进弥漫战火和硝烟的岁月,体会志愿军革命前辈祖国至上、人民至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困难、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党员干警纷纷表示要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优势在关心下一代、基层治理、家风家教传承等方面积极发挥余热。5名困境未成年人逐一传阅金检参战和获取军功章的老照片,动情地表示金检的参战经历让他们深受教育,他们将传承革命精神,努力克服成长路上暂时的困难,争取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随后,离退休检察官认真听取崇川区院第四检察部李萍主任介绍励志园帮扶困境未成年人的具体做法和成效,并和承办检察官一起,分别与困境未成年人及其监护人针对性开展谈心谈话。谈话中,离退休检察官细致了解困境未成年人的思想困惑和生活需求,耐心讲解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办理程序,结合案例细致讲解相关法律法律,提升困境未成年人法律意识,改善他们的行为认知。同时,还详细了解各困境未成年人家庭教养方式,对教育方式存在问题的,帮助监护人找到正确的方式处理亲子关系,使困境未成年人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家庭教育。

供稿:市院离退休干部处

摄影:戴军、崇川区院

编辑:纪明

上一篇:人本位护理心得体会

下一篇:参观社区党建心得体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