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历史上李信是一位名将,《大秦赋》剧情中,李信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秦赋李斯出场 在秦国历史上李信是一位名将,《大秦赋》剧情中,李信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在秦国历史上李信是一位名将,《大秦赋》剧情中,李信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2024-07-13 05: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李信和王翦

在准备灭楚的军事会议上,秦王嬴政问意气风发的李信:“吾欲攻取荆,於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他问李信灭楚国需要多少兵马,李信回答说“二十万足矣”,就这都已经是杀鸡用牛刀了。秦始皇转而问老将王翦,王翦则坚定说道:“非六十万人不可”。

王翦说法与李信谋划差别太大,而此时的秦国正如日中天,势头正盛,哪能将早就混乱不堪的楚国瞧在眼里,以至于秦始皇竟说出“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这样的话。

于是在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嬴政以李信为主将,蒙武为副将,乘楚国内讧之机,率二十万大军直下楚都寿春。

李信制定的战法仍然是速战速决,用铁骑分割淮北,聚歼项燕主力,大军分为两路,李信军十二万,由安陵直下汝水,一举攻占平舆(今河南平舆西北);蒙武率军八万,由安陵沿鸿沟大道南下,一举攻占寝城(今河南固始县沈丘东南)。

秦军势如破竹,一路凯歌猛进,如此进军声势,是秦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以致于秦军还未到,楚国很多城池守军民众便纷纷弃城南撤。

在秦军新锐大将中,李信与杨端和、辛胜、王贲,并称四大主将。而除了李信,其他几人均已成为一方统帅,并且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李信虽然在灭赵破燕中立下了奇功,但这次伐楚确是他第一次统帅灭国之战,一旦成功,自己将名扬天下。

俗话说骄兵必败,李信急于一举灭楚,又极度蔑视楚军,抛下坚甲重阵无以撼动的步军,单独以铁骑大军闪电南下,全然长途奔袭战法。这种战法的有优势,但也有劣势,那便是会受到地形的极大限制,进攻还好说,一旦处于防守或撤退形式,便成为了绝对的劣势。《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对楚军追击战的记述是:“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楚军三日三夜不停顿,紧追不舍,足见楚军反击之盛,亦足见秦军山倒之狼狈。

盘点败绩,秦军死伤十余万人,粮草器械军辎,全数丢失,所占城池土地,悉数被楚军夺回。毫无疑问,这场战争,是秦国在扫灭六国期间最大的一次失败。

数万将士已经用血肉之躯证实了王翦的洞察力,当然也埋葬了李信的未来。“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痛定思痛的秦王嬴政最终还是请老将出马了,而李信却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是担任了王翦的副手,准其戴罪立功。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王翦、蒙武率领秦军一举攻破楚都寿春(今安徽寿县西南),俘楚王负刍,楚亡。

李信将功折罪,在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灭亡燕国。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在灭亡燕国后又与王贲由燕入齐,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亡。

可以说,在扫灭六国的过程中,战将李信其实是功绩卓著的,然而由于伐楚的失败,让其在历史上并没有像王翦王贲等人那样耀眼,以致于在史书上都鲜有记载。

3、历史上李信简介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名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李信率军攻打平舆(今河南平舆北),蒙恬率军攻打寝丘(今安徽临泉),大败楚军。李信接着乘胜攻克鄢郢,随即率领部队向西进军,要与蒙恬在城父(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东南)会师。当时楚国将领项燕率领楚军乘机积蓄力量,尾随跟踪追击李信军队,连续三天三夜不曾停息,结果大败李信的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名都尉,李信军大败而逃。

秦王政得知秦军兵败的消息,大为震怒,亲自前往频阳向王翦道歉,请求王翦复出。最终,王翦率秦军大破楚军,杀项燕于蕲,一年多后又俘虏楚王负刍,平定楚国。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李信随王贲攻取辽东,俘虏燕王喜,燕国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李信与王翦之子王贲率军从燕国向南进攻齐国,突然攻入都城临淄,齐国国民中没有敢于抵抗的。秦国派人诱降齐王,约定封给他五百里的土地,齐王于是投降,齐国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