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创】从“大禹治水”看到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禹的故事简写 【文学原创】从“大禹治水”看到的

【文学原创】从“大禹治水”看到的

2023-06-21 20: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禹在中国历史上地位斐然,他的事迹和意志品质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古人相信,为了治理洪水,大禹走遍了整个华夏大地,其足迹遍布山川河海,因此,古人将大地称为“禹迹”,而记载“禹迹”的《尚书·禹贡》即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全面记述华夏九州地理的地理志。由此看出,大禹治水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人与自然抗衡的开端,还是人们全面认知自然的开端。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大禹的认知集中于3个方面:一是图腾说,认为大禹是虫、熊、蛇、龙之类氏族的图腾;二是神话说,如茅盾在《神话研究》中所述,认为大禹是先民面对无法抵御的天灾而幻想出的一位可以征服洪水的神明;三是历史人物说,如郭沫若在《中国史稿》就论述了史籍中记载的大禹生平事迹。这3种说法各受其时代背景影响。而随着近年来更多史料的分析和证实,“大禹这一形象有真实的历史原型”这一说法受到了更多认可,研究者普遍认为,流传至今的大禹事迹多是在传播过程中基于历史事实做了一定程度的艺术加工。

《墨子·七患》中记载:“禹时七年水,汤时五年旱。”可见在大禹的时代水灾亦如今日,有旱有涝,大禹治水发生的自然背景就是连续7年的大水。大禹生活的年代距今约4000年,彼时太阳系中太阳和除地球以外的八大行星全部运行到地球的同一侧,且所在扇面区及地心张角达到最小,这种现象被称为“九星地心汇聚”。当这种现象发生时,地球公转的半径和速度都会发生变化,地球上的季节交替和气候变化也会随之改变,因此,冻害、干旱、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相对频繁。《孟子·滕文公上》中也有记载:“当尧之时,天下尤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天下饱受洪水之苦久矣,于是横空出世、治水有功的大禹备受赞誉就十分顺理成章。

《庄子·天下》中有赞大禹之辞:“墨子曰:昔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山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禹亲自操囊耙,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肱,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置万国。禹大圣也,而形劳天下也如此。”另外,不论是《尚书·禹贡》还是《吕氏春秋》,都力陈大禹治水过程中的操劳和辛苦,比起塑“神”,更多是将其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伟大的“人”的形象——遍历山河,心怀天下,所谓“大圣”,不过如此。

大禹的精神跨越几千年岁月而历久弥坚,正是因为其形象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基因的高度凝练:作为一个领导者,他坚持“民本位”思想,民生为先、重义轻利;作为一个精神领袖,他又有着中国人的谦和、自省,这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最核心的儒家思想高度吻合,进而与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高度吻合。

治水故事中的大禹智慧

大禹在治水方面的成就无疑是开创性的。在他之前,古人治水的思路是“堵”,例如大禹的父亲鲧采取的就是“堙”“障”之法,然而“九载,绩用弗成”,最终“帝殛鲧于羽山”。与之不同的是《孟子·滕文公上》记载的大禹治水的方略:“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虽然方位描述与地理实际存在一定偏差,但大禹治水的思路可见一斑。大禹的智慧,在于其从来不想单向地征服自然,而是顺应自然,让人类用自然的法则与自然共存。

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援引《夏书》对大禹功绩的论述:“然河菑衍溢,害中国也尤甚。唯是为务。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及孟津、雒汭,至于大邳。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北载之高地,过降水,至于大陆,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勃海。”此处就将大禹治水的“水”明确为黄河,并说大禹采取了分水、疏水的方法,这是正史中首次具象化、史实化大禹治水的事迹,是史学家们对大禹治水方法的全面肯定。

与现代水利工程相似的是,大禹在治水之前也要先进行地形测量,为此他创造了各种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史记》中记载,大禹“左准绳,右规矩”,其中“准”测高度、“绳”测长度、“规”测水平角、“矩”测竖直角,整套测量工具综合应用,可以达到类似经纬仪的测量效果。《禹贡》中还有关于测量技术的描述:“禹敷土,随山刊木。”这一说法中的“敷土”指的是堆砌土台作为里程碑,而对于“刊木”,历代史学家们有不同的看法,笔者倾向于认为,大禹采用的方法是在地形勘测过程中将水准测量标识刻在树干上,以此标划出简单的地形阶梯。

和发明测量技术体系相辅相成的,是大禹在算数和其他朴素科学理论方面的创造性成就。古算术书《周髀算经》论述“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的理论时,认为“禹之所以治天下者,此数之所生”“平矩在正绳,堰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这种将几何和算数相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当时是极具突破性的思维飞跃。

另外,《海内十洲记》和《吴越春秋》都记载了大禹在刻石记事方面的创举,流传至今的禹碑也佐证了相关说法。《夏本纪》中则记载了大禹创新的交通工具:“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檋。”这一系列因时因势灵活变通的行进体制,在《尚书》中被称为“四载”,虽然其形制细节已不可考,但我们仍可以穿过岁月,窥得大禹其人的思想和智慧。

浪漫的中国式理想主义

大禹治水故事中体现出的理想主义,最直观表现为大禹和当时的、后世的人民对洪水这一天灾表现出的“不服”和“不怕”。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在其文明曙光初露的时代都流传着一系列洪水故事,希伯来人在《旧约·圣经》中记载了“诺亚方舟”的故事,上帝要发洪水来消灭不再单纯的人间,而好人诺亚得以受到庇护乘坐方舟逃避这场浩劫。希腊神话中的狄凯良和庇拉则登上奥林匹克山躲过洪水,为人类保存下文明的火种。而中国历史上以灾难为背景的故事与之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先民选择往往“留下来、扛过去”。

世界上的每一个民族,内心都有对家园、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在中国式的故事里,这一点体现得格外深刻。这种对自己故土的挚爱,往往外化为实际行动对家园的救赎和对入侵势力的抗争,而“救赎”和“抗争”正是传统中国故事的精神内核。正如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其著述的《中国通史》中所说:“许多古老民族都说远古曾有一次洪水,是不可抵抗的大天灾。独在黄炎族神话里说是洪水被禹治得‘地平天成’了。这种克服自然、人定胜天的伟大精神,是禹治洪水神话的真实意义。”这种将“七年水”治得“地平天成”的想法,无疑是极为理想化的,而大禹时代的先民和后世的史学家们愿意相信这个故事,就连作史最严谨的司马迁也在《史记·夏本纪》中大量引用《禹贡》的叙述,可见这种理想主义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之中,并始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理想主义,概括来说,即相信一切奇迹、不放弃任何努力。这种中国式的理想主义无疑是极具浪漫色彩的。大禹的故事和很多传统中国故事一样,传达出的是一种中国式的浪漫情怀。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中国的神话故事,是人与自然的故事,是“不自量力”和“痴心妄想”的故事,表达的是我们的先民内心深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抗争意志和乐观主义精神。

大禹治水也一样,他的故事与水共生,伴水流传。但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又是不同的,它是一个人与自然斗争、又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它也是一个和史实较为接近的故事,与其说是神话,不如称其为一个按照古代劳动人民的真切愿望艺术加工过的古老传说。让滔滔洪水不再肆虐,转而为人所用,这种“水患变水利”的光明愿景,是我们饱受水患之苦的先民对风调雨顺、天下太平的内心期许。而这种期许不是对上天降落人世的“神”,而是对真实存在的、奋力抗争的“人”,这正是中华传统精神文明中最积极的部分——把与自然、与命运抗争的希望落到人而不是神的身上,进而落到自己身上。

朴素的英雄主义

自古以来,大禹一直是中国文化中一个独特的英雄形象,为臣忠贞赤诚,为君仁厚尽责,其丰功伟绩和精神内涵不止被夏、商、周三朝缅怀赞颂,也得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一致肯定。在笔者看来,这种极具神话色彩的英雄是中国式的、独一无二的,他脱胎于凡人之躯,却成功挑战“神定人世”的固有秩序,其身上的英雄主义来自于中国式生存理想,是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的集合,也是古代中国人心中智慧和勇气的化身。

西方世界的英雄主义往往是出于对实现个人价值的追求,而传统的中国英雄则是出于忠诚和民族至上的情怀。中国人对大禹的故事最熟知的部分就是他“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在《史记·夏本纪》中有记载:“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华阳国志·巴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载:“禹娶于涂山,辛壬癸甲而去,生子启,呱呱啼不及视,三过其门而不入室,务在救时。”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这种为天下黎民百姓而奔忙多年的英雄形象是朴素的,也是光辉的。

“英雄”的含义不局限是个人形象,更是其作为精神领袖的正大伟岸。根据《史记·夏本纪》中记载,大禹因为治水有功,“帝舜荐禹于天,为嗣”。继位后,作为统治者,大禹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民为邦本。《淮南子·修务》中记载:“(禹)夙兴夜寐,以致聪明;轻赋薄敛,以宽民力;布德施惠,以振穷困;吊死问疾,以养孤箱。百姓亲附,政令通行。”劳身焦思,殚精竭虑,大禹谋求的早已不是个人得失,而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尚书·五子之歌》中记载有大禹说的话:“民可近不可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予视天下愚夫愚妇一能胜予……予临犯民,凛乎朽索之驭六马。为人上者,奈何不敬。”亲近尊重,仁爱平等,大禹的为君之道,是平和而长久的。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位精神领袖,大禹身上也有中国式的谦和与团结。《尚书·大禹漠》记载有舜对禹的评价:“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和”是自孔子以来传统中华文化的最核心精神,而比之早两千年的大禹,早已是和之道的践行者。《淮南子·原道训》中记载了大禹从民族大团结的愿望出发,对反对他的部族的做法:“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以德服人、以智服人,一位战神敛起铠甲,收获了更多尊重和敬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正是这种温良恭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让大禹在中华历史上不仅是一位治水的英雄,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

《尚书·禹贡》中记载大禹治水的辛苦:“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破。”“九州”这个词,是大禹留给华夏大地的一笔浓墨重彩的印记。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几千年来我们一直记得,在中国神话的世界里,有这样一位伟大的践行者,他勘破了山河的奥秘,留下一个大写的“人”。

文字编辑 | 郭旭帆

美术编辑 | 郭瑞琳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