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治的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中科院教授使用《山海经》印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禹治水创编故事 大禹治水治的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中科院教授使用《山海经》印证

大禹治水治的不是黄河而是尼罗河?中科院教授使用《山海经》印证

2023-05-30 0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史书之中记载夏朝之前是一个空前繁荣的帝国时代。那个时代的国家面积比今天的中国和俄罗斯都要大很多,各个地方实现的是分封制度,这种分封制度被古代的学者认为是周朝那种亲戚分封制度。到近代都是这种观点。可事情的真相却不是这样。夏朝之前的尧舜禹这三个君主实际上是世界帝国的君主。

尧舜禹手下有明文记载的“四岳”在传统意义上面被中国学者认为是犹如四座大山一样镇守在上古中国的四方。可是那个世界性的帝国不是这样,四岳是世界性帝国的四个方面,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设置了四个仅次于世界性中央帝国的次级帝国,这种关系就像是曾经的苏联和他治理之下的加盟共和国是一样的。四岳是地方亚洲,欧洲,非洲,美洲这四个国家。尧舜禹时代的上古空前繁荣。

张卫东教授眼中的大禹治水

中科院一直都是中国学界之中研究自然科学的顶尖机构。这里的观点是最为权威的。孙卫东教授就是其中的一员,他的身份很多,是中国科学院矿物和成矿学的实验室主任,又是《地球化学》这本顶尖杂志的副主编。他对于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有着自己的独到研究。他喜欢使用今天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化学元素来定义上古时代文物历史的地理特征。

同位素研究历史的方法是近代之中才兴起的一种新奇方法。这种方法是跟随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和完善而出现的,基本上就是使用一些元素的同位素半衰期来确定文物的历史时间。孙卫东教授在研究一件商朝的青铜器的时候发现这件青铜器上面的同位素是来自于今天欧洲的地中海一带地区。靠着这个依据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华夏上古文明埃及起源说,还得到了许多人的支持。

孙卫东教授在研究了《山海经》之后更是指出这是一本上古时代失落世界的地理百科全书。他认为这本书不仅记录了尧舜禹时代的治水故事,更是连中国三皇五帝的源头都记载的一清二楚。尼罗河就是大禹时代治理天下水患的那条主要河流。上古时代是一个巨大文明统治世界的国家,大禹靠着治理水患的功绩继承了这个君主之位。

上古社会之中的文明主要是依靠两个信物,每个君主都会创造属于自己的科技成果,史书之中说大禹成为天下君主之后收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铜金属打造了传说之中的九鼎,九鼎上面绘制了天下山川河流走向和各个地方的物产与道路。在那个时代这就是一份世界地图,这是物质层次上的世界地图,《山海经》是文字和书面层次上的世界地图,只要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就可以记载。

总结

从今天这个社会的各种证据来看《山海经》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位于九鼎之后的。九鼎是整个上古时代文明的高科技成果,九鼎很有可能是了类似于今天科技时代的记忆金属,上面的文字和符号是二进制和一些科技成果,这是大禹保留那个时代文明的重要工具,可是九鼎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遗失了,为了确保上古世界不完全消失,这才有了无名仙人成书《山海经》与战国秦汉的历史印证。

大禹治水之中大那条河流的长度和宽度虽然和黄河勉强可以对得上,但大禹治水那条河流的南北走向这是一个硬伤,黄河是明显的东西走向,从这一点上来寻找世界上的其他大河只有埃及的尼罗河可以对得上,而且上古时代的埃及人皮肤也是黄种人,文字也与今天中国的甲骨文有着数不清的渊源。百年水患在大禹手中得到了解决,可是大禹时代治理的那条河流和上古时代的文明却在今人手中成为了一个永久性的难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