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军大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炮为什么能发射火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军大炮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清军大炮

2024-06-27 01: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实事求是的说,清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投入的大炮数量是清朝自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要知道光是被英军缴获的大炮就有3114门。

清廷也不是没有对战争进行准备,从1839年开始,光是广州就铸造了1000多门新型大炮。并且在广东佛山建立起了一座大炮制造工厂,还邀请了美国人担任督造官。而在整个鸦片战争期间,清廷新铸造了5000门大炮。这个数量很有可能超过了过去100年的制造数量。而且这次大铸泡还是以重型大炮为主,更是发展出8000-12000斤的前所未有的重型大炮。铸造这些大炮则花费了数百万两白银。

在技术上,这些新型大炮也有进步,浙江石油新创作的铁模铸炮技术糅合了英国榴弹炮和卡龙炮技术制作出新的大炮,林则徐则直接重金从澳门购入5000-9000斤西洋大炮和其他西洋大炮200门。到了靖逆将军亦山主政广东后,更是铸造550门新式大炮,还进口西洋大炮900门。

英军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胜利,完全是机动力的胜利,战术的胜利。在英军与清军的舰队VS炮台的较量中,英军采用了线形战术,以战舰排列成一线,依次以舷炮轰击炮台,这样英军一半的大炮都可以开火,有利于舰队发扬火力。形成连续不断的炮弹轰击,大大提高了射速。这样英军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火力轰击清军炮台,使清军无法招架。这种战法实际上就是海战中号称从来没有失败过的T字战法。

英军抢到了T头,一个舰队往复攻击1个,2个炮台,那英军等于是使用几百门大炮攻击清军的几十门火炮,以10倍的炮弹压下来。一次一艘大型战舰的一次侧舷炮击就是半吨炮弹,7,8艘军舰轮流射击下来,那清军肯定是阻挡不在的。英军使用这种战法使清军在东南沿海的炮台一个接一个的失守。

道光21年,1841年7月12日,闽浙总督颜伯彦上书朝廷说,英军以7-8艘战舰合力攻击清军1个炮台,旋攻旋进,一个炮台被打破又攻击下一个炮台,凶猛异常,遭到炮击的炮台清军遭到连环炮击,根本无法抵挡。而没有遭到炮击的炮台却只能看着,没有办法给予支援。

清军报告英军战舰大者30多丈,有火炮60-70门,就是小船也有20丈,列炮30-40门。各船大炮接连同时开炮,声如迅雷,势如骤雨。形成压倒性火力优势。再加上战舰可以任意行走掉头,还可以两面轮番开炮,其势更是无法阻挡,清军兵勇伤亡甚多。所以清军与英军的十几次海陆炮战,清军全部失利。

为什么清军的大炮拿英军战舰没有办法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清军大炮主要发射斤两较小的实心炮弹,炮手利用打水漂的原理,让炮弹在平地上弹跳,高速横扫敌阵的密集队形。但是英军战舰是用优质橡木制造的,外壳可以抵挡68磅炮弹的攻击。所以清军的炮弹就是命中英军战舰也会被弹回来。

而且清军打水漂式的方法射程很近,最多只有130多丈。虽然也有清军大炮可以发射1500米的记录,但那个是最大射程,在实战中没有任何意义。清军大炮的有效射程就是300-400米的水平。说起来,清军那一套实际上是陆地陆战的炮击办法,而不是海军炮台需要的。

清军与英军的火炮射速实际上是差不多的,虽然清朝人自己认为,清军发射一炮,英军可以开三炮,英军1艘军舰可以顶清军一座炮台,其中除了清军采用火绳发射,英军采用遂发发射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清军炮手训练太差,究其原因一是火药太贵,二是火炮寿命有限。因为在19世纪火炮的一般发射速率就是1小时12发。每发射40次,就需要冷却1个小时。而清军的大炮质量较差,需要的冷却时间就更多更频繁。

总结来说,清军火药质量较差,发射后黑色烟幕大,重新清理炮膛时间长。大炮使用的炮架所用木材质量低劣,设计又不合理,使士兵操作起来很麻烦。清军训练不够,动作不够迅捷。而火炮质量较差容易炸膛,士兵在操作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离的远远的。再加上内膛不光滑,蜂窝和气眼较多的火炮,炮弹就是发射出去也没有多少准确度,即便是运气好命中了英军战舰,也会被英军战舰外壳的橡木船板弹回来。

即便是清军还装备了上千门西洋大炮,但是被分散在各个炮台,也在英军战舰的围击下迅速战败。经过几次炮台与军舰的炮战以后,实际上清军已经患上了失败主义的病,没有勇气再守在炮台上与英军进行这种杀敌1人自损100式的炮战了。

就是英军登陆,清军大炮也没有发挥出什么威力。林则徐认为英军“器良技熟,胆壮心齐”。白刃战威力非常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只要英国人列队整 齐的前进到100米处,齐射,然后刺刀冲锋,清军就已经基本上溃退干净了。定海那么多八旗军拼死作战,但是英军还是靠白刃突击拿下来的,英军只死2个,伤 15。

三元里抗英斗争中,英军马德拉斯步兵团一个连迷路被乡勇包围,几乎一万多人对英军不到二百人,天降大雨火枪失灵,英军完全凭借白刃战突围而出和大部队会合,总共也只死了六个人。

从大的方面看,清军在火炮数量上有优势,在质量上有一定差距,但是清军也有1000门先进的西洋大炮。但是由于在训练,火药,炮弹铸造,炮架,炮兵技术和炮台形制上的细节相差很大,也就造成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一边倒的战绩。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