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知识青年回归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几年开始的 鼓励知识青年回归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鼓励知识青年回归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2023-01-17 09: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改革开放后,随着户籍制度的松绑、高校入学率的提升和城市化工业化浪潮,大量的农村青年进入了城市学习、工作和生活,留在城市、建设城市、服务城市,这已然成为了中国现代农村青年奋斗史的一个群体镜像。长期这种以劳动力流入和知识人力资源吸入为主要类型的乡村-城市的人口单向流动,致使农村普遍出现了资源碎片化,人口老龄化,村宅空心化等现象。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产业转移、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并进实施,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的发展机遇在农村地区不断涌现,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回乡干事创业,造福桑梓。“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十九大描绘的乡村振兴美好愿景正在大江南北悄然显现。

  一、乡村振兴渴望知识青年的回归

  乡村振兴如果缺乏敢想敢干,有知识有梦想的知识青年生力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长期以来形成的青年知识分子就业择业趋向,留在城市就业成为了一种固有导向,以至于城市人才济济,乡村人才凋敝。农村地区农业产业亟待升级,基础设施欠账较多,乡村治理有待提升,人居环境品质不高,发展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突出,产生了“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等严峻问题,传统乡村正在迅速衰退。例如: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引导导致新型农业技术推广缓慢,农业种养殖业技术换代原地停滞;缺乏新鲜“血液”参与基层治理,农村两委干部老化严重,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举步维艰;农业产业发展缺乏新思路,农村生活单调乏味,基层治理与服务赶不上群众需要等诸多问题在很农村地区显现。“空”“旧”“老”“弱”之下,是资源的闲置、记忆的流逝、人气的缺失、思路的固化。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春潮涌动的社会变革,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乡村振兴”这份时代重任,在乡村振兴的杨帆之际,农村地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渴望人才。

  干事创业离不开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特别是青年人才的回归。现如今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以后,国家为了加快补齐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通过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持续加大了对于农村地区的政策、资金、人才和资源扶持力度,一大批扶农、富农、助农的政策和重大专项项目在广大农村地区落地实施,极大的促进资源要素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同时各个地区政府也在通过符合本地区农村发展实际的扶持政策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资源投入,对外招商引资,承接城市的产业转移,对内培育新的产业潜力,进一步放活经济,提升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而这一切潜能的发挥都需要人才的支持。通过鼓励和引导知识青年回乡,则是解开乡村“空”“老”问题的关键“钥匙”,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知识青年返乡是梦想与乡梓情怀的兼顾

  如今90后、00后大学生在城市工作面临的最大特征就是高房价、高消费、强竞争。一方面,大量毕业生将就业地点主要聚集在几个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伴生而出的高物价使得知识青年们的生活压力陡增,加之物价高涨、职业竞争、生活成本的增大,不稳定性加剧,使得大城市工作知识青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满足感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产业转移的加快、基层服务的延伸、对于产业培育的加速都为知识青年搭建起干事创业的大舞台,加之农村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较低的生活成本,家人的亲情陪伴,反而使得回乡后的幸福感得到了提升。很多青年返乡就业创业遵循的是美好生活的行动逻辑,而美好生活的本质是以“家庭本位”为核心的一系列义务行径,突出表现为青年基于乡土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崇尚“家庭伦理”,以追求家庭美满团圆最大化而非货币收入最大化为深层归因。如果家乡地区也能有较好的就业机会,加之乡土的眷念,使得很多知识青年愿意回乡就业、创业,这是促使知识青年回乡的情感因素。

  谋事创业的干劲需要青年人才们当领头雁,乡村的发展为知识青年的回归提供了用武之地。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物流网络的覆盖、交通基础设施的健全,使得乡村也可以进入信息的高速流通环节,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农村地区也出现了农业科技应用、乡村休闲观光、农家民宿、特色旅游小镇、特色农产品种植、互联网+农产品创业等新业态。这些农村发展新经济形态的成熟与壮大,既逐步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对于既掌握乡土民情和专业教育的本土青年人才的需求。如果家乡地区也有较好的就业岗位,就会使得很多有志青年愿意把自己的事业与建设家乡使命做到相结合,这是促使知识青年回乡就业的现实需求。通过将个人的发展同家乡的发展并入了同一条轨道,将自身的价值实现和家乡的美好生活结合到一起,当前这种回归既是一种人才资源的回归,也是一种精神回馈的回归。

  三、多领域为知识青年返乡护航

  青年兴则乡村兴,在促进知识青年回乡的引导上,中办国办先后公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共青团中央《关于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引导、支持、服务高校毕业生和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就业创业,培育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动能”。各地方党委政府也结合各自地区实际出台了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细则,例如《山东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工作方案》,黑龙江省《实用技术实用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广东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等,通过搭建政策支持为青年人才的回归助力护航。

  干事创业是青年的生存需要,也是人生价值的体现。高校作为培育人才、输送人才的第一站,利用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课、职业规划讲座、先进毕业生宣传典型等形式给广大的毕业生给予更多的就业、择业观的塑造。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和生源地的政府人力资源部门通过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互通和连接,将毕业生家乡所在地的创新创业政策、基层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用人招考信息实施向生源地学生的精准投放,全程服务,举办服务乡村振兴专场招聘会等形式服务意愿返乡毕业生。对于自愿返乡就业、基层就业创业带领乡亲们致富的青年学子,要做好关心关怀,当好娘家人、及时回访、给予必要的支持与帮助,通过榜样宣传,做到对返乡就业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关怀一生,形成返乡干事创业的感召力。

  家乡政府是青年返乡后的老娘家,可以多提供优质的就业机会,例如在县区乡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中,特岗教师、医生,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基层技术与服务岗位中多对户籍地生源的返乡大学生进行倾斜性招录。县区、乡镇的规模以上企业、新型农业产业、新型的创业模式都可以加大对于返乡大学生群体的招聘力度。政府在未来引导和鼓励青年群体回流乡村创业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在制度上给予切实帮扶,更要将外在制度帮扶与青年行动主体的内隐需求相结合,强化现有政策宣传,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平台+资金+政策+培训支持体系,帮助返乡创业的年轻人解决后顾之忧。坚持培养与引进相结合,重点扶持一批返乡创业青年先锋,搭建青年发展协会,返乡创业社团等形式,通过鲜活的案例、成功的示范、榜样的力量来吸引更多的青年回乡创业,使得让更多的知识青年愿回来、留下来、有发展。

  四、知识青年回归是乡村振兴的催化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物”的现代化,也包括“人”的现代化,还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青年多了,乡村发展人气就会旺;人才多了,乡村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带动脱贫致富上,返乡青年在回流的过程中将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扩大再生产要素带回家乡,领头开展多样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引导和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在实现“回流一人,致富一家”的加法效应的同时,也产生了“创业一人,致富一方”的乘法效应;壮大新一代乡村企业家队伍,逐步由点到面,引领一方、带动一片,形成雁阵效应,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内在活力,让乡村的人气慢慢旺起来。

  在基层治理上,当前传统乡村公共事务面临无人参与的困境,乡村治理陷入缺人的挑战。老干部面对治理现代化力不从心,基层治理急需迈入精细化、智能化的治理新需要。知识青年的返乡就业创业后,可以通过培育返乡知识青年担任村委干部,恰好可以弥补乡村治理主体缺失的问题,为乡村治理有效注入新鲜人力要素,激发乡村治理的新思路,新举措。在乡风文明建设上,返乡知识青年会潜移默化地将城市先进的规则、文明的理念、优秀的文化带回乡村,开阔思想观点,从而逐步改善乡村陈规陋习,促使乡风文明实现,潜移默化的推动基层治理朝着民主化、现代化和法制化方向转变。

  在全面乡村振兴的春潮之下,返乡知识青年不仅是有思路想做事的致富带头人,也成为了乡村“产业兴旺”的领头雁、“文明新风”的倡导者、“有效治理”的实践者,乡村振兴的催化剂。(作者:陈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统战部,助理研究员;刘伟,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责编:赵艳艳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