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生人际关系重要性案例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

校园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

2024-07-02 22: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校园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校园,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所以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园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也叫有形环境)、校园文化、制度文化和人际关系。

一、校园自然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的自然环境也可以叫做有形环境,广义上包括一切有形的建筑、设施设备等等,主要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和后勤保障系统。整洁的校园环境、完备方便教学设施、齐全的后勤保障系统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建设优美的、生态化的校园使人心境祥和、精神愉悦,可以净化心灵、提升情趣、陶冶情操、激发人的潜能;完备的教学设施可以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多的便利,有益于学生学习;齐全舒适的后勤保障系统,可以为学生在学习之余提供一个良好的休息娱乐场所。当然,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影响是间接的、隐性的。

u=3004382570,2976285276&fm=26&fmt=auto.webp.jpg

二、校园精神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校园文化是校园人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通过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种与社会、时代密切相关而又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存环境,是校园人在长期的“教书、管理、服务”育人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凝聚人心、鼓舞斗志、催人奋进的一面旗帜,它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养成有着深刻的影响。校园文化具体体现为:一是精神环境,包括高校师生精神状态、精神面貌、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二是教育环境,包括教学水平、师资力量、学科优势等;三是文化氛围,包括校风、学术风气、治学理念等。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价值导向和精神凝聚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二者之间具有紧密地联系。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和群体意识,校园文化通过特定的人文环境的熏陶、渗透和升华,将其长期培育和积淀的传统作风和学术气息等转化为环境中人们共同的观念追求、价值标准、行为规范,从而不断作用于校园文化主体,实现育人的目标”。校园文化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推动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追求等的变化。校园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感染力量,它能影响人的思想、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在潜移默化地获得教育。校园文化环境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强大的制约力。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方法,也使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使校园文化建设的落脚点和归宿。校园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才和全面发展,这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校园文化的提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三、校园制度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大学制度文化是在大学这个特定的组织环境内大学人对大学各种规章制度的一般规律认识,包括大学管理者制定各种制度的理性原则、价值取向、理念追求、道德标准和利益调整等一系列的观念体系和大学人对制度的认知和习惯,是大学人对办学理念、办学目标的广泛认同和制度层面上的体现。“任何学校制度的建立都是基于一定的价值理念的没有无价值理念的学校制度。”[43]这种以一定价值理念为核心的高校制度主要包括高校的学生管理体制(奖励制度、惩罚制度、助学制度等等)、规章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干部制度、学籍管理制度)、行为规范和组织结构,制度文化寓于制度之中,着重体现制度的管理理念和领导氛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同样,制度也是高校管理公平、公开、公正的保障,制度文化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坚实后盾,维护和保证校园文化健康发展。“社会制度和社会结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或好或坏地塑造着人们的愿望、习惯和素质”。由此可见,只有建立起和谐的高校制度文化,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行为,树立良好校风,才能确保校园各方面工作和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推动和谐校园的进程。其一,校园制度文化影响着大学生对高校的认可程度。制度的是否合理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学校管理的接受程度。合理的规章制度,体现着浓郁的人文关怀,照顾到尽可能多的学生的实际需要,同时又能使校园秩序得到有效的维护,这样的学校制度就是一种合理制度,这样的制度就会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同,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相反,如果一项制度没有照顾到大部分或者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需要,或者为了维护校园秩序和校园利益而损害到大学生的实际利益,那么,必然得不到学生拥护和支持,甚至对学校制度进行抵制,很难形成一致的校园制度文化。其二,大学制定制度的理念以及制度所体现出的精神,也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行为习惯。开放的、包容的学校制度,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宽容的品格;相反封闭、狭隘的制度也会滋生斤斤计较的个性。所以,“大学制度文化作为大学人共同价值追求与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渗透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或强制或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制约着大学人的思维、行为”。

src=http___www.xangedu.com_uploadfile_thumb_fdbe8a96774fc45057556b6d37260d11.jpg&refer=http___www.xangedu.jpg

四、人际关系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人际关系也叫人际交往,是社会人群中因交往而构成的相互联系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良好的社会交往不仅是大学生向社会化转变的基本途径,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很生活,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影响着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要有三种类型:合作关系、竞争关系和友情关系(非竞争合作关系)。合作关系也叫团队精神主要指为完成一项共同的任务和目标而共同配合的关系。良好的合作可以使个人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促进个人更好的发展。例如,组织班团活动、社团活动、参加集体竞赛等等,都是合作关系的体现。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使集体内成员相互深入了解,促进成员间的感情。竞争关系:竞争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心理氛围。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而且表现在方方面面。大学生所面对的竞争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竞争奖学金、助学金、班干部、三好学生、入党以及其他各种奖励。良好有序的竞争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相反如果竞争不当,反而会挫败人的积极性,产生对集体的离心力,甚至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友情关系(非竞争合作关系)主要指包括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寝室关系、师生关系、血缘关系、同乡关系、恋人关系等等,这些关系主要是以感情为基础的,良好的友情关系,可以使自己具有明确的归属感,对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具有保护和缓冲作用,是个体具有安全感、愉快和满足感,对生活充满希望,免于出现心理障碍。

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和谐具有建设性意义,这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内容。有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具有交往的动机,并且认为良好的交往具有积极意义,近66.5%的同学赞同“和谐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基础”。 同时也显示认为自己人际关系“很和谐”的仅占12.4%,而认为自己人际关系“很不和谐”的占到了13.7%,超出前者1.3个百分点。同时,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占42%,比“基本和谐”的32% 高出了10个百分点。不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可能导致忧郁、焦虑、烦躁、自卑、冲动等不良现象,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左斌在《大学生心理发展》一书中指出,“人的交往空间越大,人的精神生活就越丰富,得到支持与帮助的机会就越多,越能保持心理平衡。”由此可见,人际关系问题确实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