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结课论文通用12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通用12篇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通用12篇

2024-07-15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学心理结课论文

时间:2022-11-29 11:33:05

第1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56-02

一、引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关系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和精神支柱。提高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也是我校培育“三用”即“好用、顶用、耐用”人才的思想政治基础。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一)突出理想信念教育,为培育“三用”人才打下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把帮助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培育社会责任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目标,围绕“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正确把握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理想与现实、理想与信念的关系,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和逆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力求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关注“新”问题。时刻关注当代世界的新变化和中国的新发展,积极探讨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传统,增强大学生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探讨在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艰苦奋斗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培养学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竞争和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共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形成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二是切准“真”问题。针对大学生所关注的社会腐败、贫富差距以及就业等社会现实问题,教师们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关系中分析问题,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帮助学生在实际中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在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坚定对共产主义的信念。许多学生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课程后,增强了对党的认识,普遍表达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强烈愿望。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高地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决定了它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高地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头脑的使命。它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无法比以的重要作用。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把握时代脉搏,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结合大学生实际和课程特点,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增强他们国家意识和政治责任心、历史使命感;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培养大学生的改革与创新精神,鼓励他们在坚定的理想信念的基础上主动学习,借鉴和吸收其他先进思想;引导他们要以英雄人物、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为榜样,树立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始终保持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务实、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褒奖“八荣”,贬斥“八耻”,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能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竞争与合作,贡献与索取等关系,成为祖国未来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深化思想政治理论理课教学改革,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课程的性质特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特点、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和原则,选择适当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生受益的优质课程。

1、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从教材、社会经济发展、学生的现有的理论水平和思想实际三个维度重新梳理、组织和确定教学内容,选取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案例,分析、阐述基本理论,做到既遵循教材,又不拘泥教材,使教学内容和社会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和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相结合,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

2、重点强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一直以来,我校社科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教师讲授与学生参与相结合、常规性考试与日常考查相结合,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有的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专题式、启发式、参与式、问题式、辩论式、演讲式、案例式等。这些尝试,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3、积极探索实践教学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从现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中划出一个学分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师把课堂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集体与分散结合,实现了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的延伸和拓展。通过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了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这个平台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行动,着实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

4、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为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积极探索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的运用,把抽象的理论变为直观性、形象,是枯燥的内容不得生动性有趣,增加了教学的信息量。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充分利用QQ、电子邮件等形式,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思想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疑难解答等,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采用多样化考试形式

“05方案”实施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结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和方法,尝试新的考试方式,各门课程的考试和考核统一试题、统一成绩评定标准,采用开卷、撰写小论文等形式,注意加强平时考核,把考试与课堂综合考查结合起来,把期末的一次性的静态考试与教学全过程的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考核为:平时10%,实践教学40%(课内20%,课外20%),理论考试50%;《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和考核为:考勤10%,表现20%,实践、作业30%,理论考试40%。力求较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成绩。重视诚信教育,强调知行统一。只要任何一门课程有作弊行为,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平时成绩即记为“0分”。

通过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从而提高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理论宣传水平

深入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16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六中全会精神,提高理论水平。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进而提高理论宣传的能力。社科部在注重提高教师理论素养的同时,力求加强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积极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社会考察活动,组织教师到赴革命老区百色接受革命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赴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武鸣县双桥镇杨李村、上海、南京、华西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国情,开阔眼界,为提高理论宣传水平奠定了基础。

第2篇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第3篇

(一)提炼汉语言文学核心课程的理论精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汉语言文学最基本的教育责任担当,也是汉语言文学成为一切学科的基础,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的差异所在。要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必须以科学、合理的人文类课程为知识载体,因而制定相应的课程并完善相应的课程内容,这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前提。从目前的专业现状来看,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反映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主要在于:

1.整合课程内容,合理取舍,“有所为,有所不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往往蕴含着深刻道理,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因而在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上,应该主要抓好“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理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核心课程内容的建设,舍弃一些跟专业无关的课程。

2.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在课程内容的改革中,着力打造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的核心价值,在教学内容上充分挖掘核心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如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整体规划式的修订,并进一步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核心课程中蕴含人文素养的理论核心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对接,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1.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思辨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发掘艺术潜能,培养艺术气质的重要素质,也是一切文学作品创作的思想源泉。因此,课程内容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相适应。课程内容应该凸显理论归纳。如从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课程的文选、语法、词汇的讲授中给学生归纳出汉语言的发展规律;从《水浒》、《红楼梦》等经典名作的讲述中,结合故事情节给学生归纳总结文学创作方法及经典中表现出的处世哲学,并且要把这些归纳和总结在教学目的中有所体现。

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应用素质要求之一。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往往要从事文秘、记者、编辑、行政管理人员、语文教师等工作,这些行34业都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了培养学生“说”的能力,一方面在课程的设置上,应该安排说话类课程群,如“演讲与口才”、“普通话训练”、“辩论技巧”等课程;另一方面在其他课程内容的安排上,应该适当安排相应的内容让学生自觉练习“读”、“讲”、“说”、“辩”等技巧,以提高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

3.发挥写作课程的理论优势,加强学生的写作实践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素质之一。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强调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应该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写作实践训练。在目前的实际教学中,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安排有“基础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文书写作与处理”等写作类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学时有限,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讲完写作理论部分已属不易,留给学生写作训练的机会就更少,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并没有因为有这些课程的开设而有所提高。因此,培养学生“写”的能力,必须在发挥写作课程理论优势的同时,增加写作类的实践作业,加强学生的实践写作环节。与此同时,开设写作实践课作为专业选修课,增加写作训练的课时,要求进行写作训练,并对写作的作业进行检查考核,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加强公共必修课与学科基础课内容的实用性,强化学生办公、制作等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课程设置与内容应与初衷相结合。如公共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教会汉语言文学学生如何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完成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如一些文秘工作中常用的复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技巧。但在具体的课程内容中,只安排了日常软件使用技巧的学习内容,而忽视了教授学生利用现代化的办公设备。

(2)避免学科基础课程的理论化。如“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等课程本应给机会让学生到社会上去参与实际调查,但其教学内容却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使实践课变成了理论课。基于以上的种种问题,笔者以为,培养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专业人才应该积极加强课程的实用性。

5.课程内容凸显“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知识的不断涌现使学习成为每一个社会公民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学习方法的教授。如在“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中应该有文献检索技巧的相关内容;在“文学批评方法”、“文学理论”等课程中也应该给学生讲授文学批评和评论方法。在“中国古代文学的讲授”中,结合《文心雕龙》、《诗品》的相关理论以及历代的文学评论家的评论技巧教给学生鉴赏和评论文学作品的方法。

(三)立足农业院校实际,进行课程改革,走具有农业特色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之路

从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实际效果来看,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普及中文专业知识的作用,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也较为广泛,如中学教师、企业文秘、村官、出版社及广播电台的文字编辑等。但是,作为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在农业院校中处于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和综合类大学、师范类大学相比,差距极大,没有明显的办学特色。在以农为主的大环境下,存在着专业办学历史太短,积淀太浅,基础设施薄弱等现实问题,不能在农业院校的大环境内取得广泛的影响和辐射作用,以至于专业教师缺少教学动力和支持,学生与其他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相比,无形中有自卑感。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进行课程改革,彰显农业院校的中文专业的特色和优势。

1.探索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农”与“文”的结合。高等农业院校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农业特色和优势,农业方面的相关教学资料也相对比较充实。因此,教师在中文专业的教学中,应将农业院校的优势与文学结合起来,形成“农”与“文”的交融,凸显出高等农业院校中文专业的特色与优势。如在古代文学课教学中,就可以尝试“农”与“文”的结合。历代文学作品中有大量和农业相关的作品,且非常丰富:《诗经》中有大量的农事诗,全唐诗、全宋诗中也有大量的农事诗,教师在教学中,应在保证基本的文学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重视与农业相关的作家作品的讲授。如在讲授农业文学作品时,把劳动工具、劳动场面、植物品种的图片、农耕习俗等运用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增加教学效果。当然,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农”与“文”的结合中,要注意适度,不能偏废“文”的根本,极端地一味强调“农”和“文”的结合,而忽视中文的“当行本色”,那就过犹而不及了。

2.进行课程改革,突出农业特色。农业院校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为农村、农业、农民服务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其课程设置应结合自身优势,设置一些农业文化、农业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概论、农业文献、民间文学等课程,甚至建议开设本省地方文化课程,以体现农业院校的独特优势和特色。这样,就能立足农业院校实际和特色,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农大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道路。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

(一)针对学生学习实际,适当调整课程科目

调整必修课科目,在必修课中增加“中国农耕文化概论”、“社会调查研究”等课程,以提高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程度。同时,取消课程内容不适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实际情况的课程。如“高等数学”课程的设置,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与高等数学相关工作的寥寥无几,且学习起来也比较困难,对学生并无大益。因此,课程设置应符合各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教学效果。

(二)眷顾市场需求,调整课程内容,突出实践课程

课程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最核心的部分,因此课程内容应与人才培养目标对接。但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向其他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实践课程设置较少,理论课程较多。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必然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计划制定和课程内容设置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和个性化的教学平台,如开设“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新闻采访与编写”等实践课程,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强化基础课程,厚基础,宽口径

农业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设置还要考虑生源基础和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因为农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或者文化落后的偏远地区,且因为多年的应试教育,学生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普遍欠缺,尤其是实用性文书的写作更是弱项。因此,农业院校在办中文专业时,就必须夯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加强学生的文字基本功,以适应社会各行各业的处理文字的需要。因此,应在加强现代汉语、口语交际等课程的教学的基础上,从基础写作到应用文写作、文学创作、毕业论文写作循序渐进地对写作课程进行改革,并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为校报和院刊投稿;另外,为拓宽就业渠道,应专门设置新闻类课程,如“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学”、“传播学概论”等,培养学生新闻写作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培养的学生才能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不论将来去何种部门工作,学生都可从事办公室、文秘、新闻宣传等综合性工作。

(四)转变观念,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跟理工科学生相比,文科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课程体系优化方面,必须在保证中文理论课程体系基本完整的前提下,考虑农业院校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教学和学术资源,文理交叉,重视电子信息类课程(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与政务、网络营销等)的开设,增加社会学类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传媒社会学等),扩充专业实践课程(三字一话综合实践,经典影视作品鉴赏与评论、经典文学作品阅读与写作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会学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专业综合素质。

三、结语

第4篇

【关键词】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高校文学理论课程;内涵;应用

一、翻转课堂起源、内涵及特征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及内涵

翻转课堂来源于美国,这种教学模式将教师上课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转换成了以“学生作业”为主的课下学习的教学模式,所以这种教学模式也被称为颠倒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占用课堂的全部时间来单纯传授知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主要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最初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有哈佛大学教授埃里克马祖尔开始探索实施。但是直到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因为给耽误课程的学生补课,才真正创建了这种教学模式,后来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播应用。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师的角色从课堂的支配地位转变成了参与者和设计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中是管理者,是权威,是知识的灌输者,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学习资料和视频等,指导学生在上课之前事先学习和准备课堂内容,教师扮演的是设计者角色。在课堂上,教师要控制好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2.学生的角色从被动学习者转变成了主动学习者。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核心,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一个辅助,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设计,从以前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成主动学习者,并且在学习中逐步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3.集体学习和团队合作。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课前学生自己预习,课堂上自己听讲,课后自己复习,这种模式可以说是典型的个体化学习模式,缺点就是对于学生认知的发展非常不利。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强调集体学习,强调团队合作,课前预习要求是小组学习,课堂学习要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体现的是竞争和分工,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个体化学习模式。这样的模式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所有学生可以共同思考和讨论,角度和思考深度不同,答案也会更多样化,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文学理论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传统学科,尤其是对于文学系的学生来讲。在高校文学理论课中应用翻转课堂不但改变了传统教学的范式,而且也给文学理论课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

(一)是新时代适应新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文学理论课的教育方式也面临新的挑战。对很多名著名篇的解读和诠释,不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网络上的资料也非常丰富。在高校文学理论课上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可结合自身基础和兴趣灵活安排个人的学习活动;另外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重复利用有效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让高校文学理论课也变得不再枯燥,赋予其更有趣和更有生命力的特色。

(二)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提高学生思维深度的必然要求

高校文学理论课相比其他文学类课程,更注重对学生文学理论的掌握,但是此课程内容非常丰富,也非常广泛,但是课时量又非常有限。所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一言堂,学生只做笔记,教师和学生没有沟通环节,这样的课堂根本无法提高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素养。但是,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发和自觉学习的热情。教师课前布置了问题,学生为了解决问题就需要通过阅读,查找资料,从而实现了学思结合,从而大大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和提高了学生思维深度。

三、高校文学理论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思路

传统意义上的高校文学理论课堂,主要有四个环节组成,教师提前备课,教师课堂授课,课后学生完成作业,考核评价。翻转课堂同样也有这几个重要环节组成,但是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翻转课堂侧重的是课前和课中,对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颠倒性的,评价方式也从从结果性评价转换成了形成性评价。

(一)课前环节

首先,从教师层面来讲,教师要开发利用好教学视频,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只是将书本作为教学载体的理念,要试探性将书本内容同网络媒体上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在整合课前视频资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将“史”和“论”结合进行教学设计。作为文学理论课教师,必须要通读中西文学史,只有掌握了丰富的“史”的内容,才能在教学中实现“史”和“论”结合。比如讲解古代文学理论中的“意境”和“含蓄”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一些古代的文学作品作为分析素材;二是将文学理论运用到对具体作品的解析中,从而将文学理论概念同具体作品感知进行结合。教师要切记文学理论课不能“就论讲论”,这样的授课过于形式化,太抽象,学生不会喜欢。教师在讲解某些文学理论概念的时候,要将这些概念应用到具体的作品中,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感知。比如讲西方现象美学家因加登的文本层次论概念的时候,就可以从四个层次着手讲解,让学生结合作品来体会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做到准确性和清晰性的同时尽力体现趣味性。文学理论课要求对知识的描述要准确,对学术的态度要严谨,对于一些没有确定性定论的观点一定要明确,比如讲解《聊斋志异》的文体为文言短篇小说集的时候,要明确告诉学生在文体辨析上是存在分歧的。另外,对知识的讲解一定要清晰透彻,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要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内容,做到点面结合。再就是,文学理论课是有一定审美趣味的,所以教师开发课堂视频教学一定要注意趣味性,比如从学生的年龄实际特点出发,设置穿插一些小故事等。其次,从学生自主学习的层面讲。高校文学理论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一定革新原有的教学思路,要确实将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化,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来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比如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一是合作学习,通过将学生分为3-5人为一组共同学习,这样不但可以交流思想,而且还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既可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二是探索性学习,比如学习“花间词派”的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引导学习小组分类研究该流派的风格或者影响,然后再进行小组交流,从而深化学生的思考能力;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学生将学习中遇到的疑惑难点,可以通过微信群或QQ群等多媒体技术手段,展开集体讨论,从而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课中环节

因为课前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对新课程都有了了解和思考,所以教师的重点就不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高校文学理论翻转课堂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比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铺设的教学法,利用十分钟的时间通过情景引导出授课的内容,进而可以让学生很快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教师还可以采用集体讨论和小组竞赛的教学方法来检测学习的效果。通过铺设情景的教学方法引导出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围绕课前布置的几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而对于知识点多,难于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再比如教师在讲到具体的文学理论时,就将某些知名影视作品、或者频短片引用进来,如可以结合影视作品介绍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以《红楼梦》为例,学生都知道林黛玉给人的印象是“多愁善感”和敏感多疑,同时林黛玉又是一个才思敏捷的才女女性形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林黛玉的形象,可以播放影视剧《红楼梦》中有关林黛玉的精彩典型片段。然后教师将全体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教师通过这种启发引导和视频教学,同时又与课堂实际授课内容进行结合,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大大活跃课堂气氛。

(三)考核评价环节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高校文学理论课要革新传统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要增加学生平时表现成绩的比重,可以将平时课堂的表现占到总体评价分值的二分之一。另外二分之一的分值依靠文学评论论文来考核,比如在临近其中和期末考试的时候,教师可以从本学期学习的文学理论知识点出发,重点安排学生对某些名著进行鉴赏和评论。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多读名著,还可以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这样将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和表现在最后的综合评价中体现出来,更加注重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第5篇

受西方心理学理论以及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阻碍了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发展与进步。以下,笔者结合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教学,分析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手段等方面提出改革建议。

 

一、 当前高校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与教学材料方面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教材主要有两种倾向,其中一种主要强调的是为实际应用服务;另一种则是侧重于对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

 

对我国过去的心理学课程研究进程进行探究不难发现,以往在我国高等教育中采用的心理学课程材料主要倾向于上述第一种,即强调的是以教育实际为根本出发点,研究侧重点在于研究心理学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在编撰过程中,主要从学习知识和技术能力、道德教育、审美教育以及学科教学、个体差异等角度出发进行教材内容组织。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学术价值和主体价值在某种程度上被忽视,从而成为为其他学科教学服务的一种附庸。

 

近十年,西方心理学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其辐射影响下,各种心理学教育理论和思想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产生巨大影响。特别是认知心理学的引入,影响了我国一大批教育心理学家。这些教育心理学家急于让人们重新关注并重视心理学这一课程,同时又能突出心理学课程的科学特性,急于求成、过犹不及,又将教育心理学课程引入了一个教学“怪圈”,也就是过分强调心理学的学理价值,专注实验室研究结果,而主观或客观上忽略心理学课程对教学实际的辅助作用。

 

至此,我国的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中化”走向“西化”的发展阶段。在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发生碰撞时,二者之间的共性又完全被显现,如二者采用的教材都是以陈述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程序性知识的表征与获得等内容为核心。正是由于教育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二者之间在教材内容上呈现出太多的重复性和交叉性,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发展在方向选择上摇摆不定,阻碍了我国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健康长远发展。

 

(二) 教学和评估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主讲、学生听讲。尽管在一定程度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其内容也涵盖以学生为主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等思想理论,包含合作学习和探究教学等主题,但教学实质仍是“满堂灌”“一家言”。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知识传输,不仅达不到教育教学目的,也不利于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指导自身进行有效学习。除此之外,教育心理学采取的教学评估和评价方式也亟待改革。以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考试主要采取笔试的形式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这种“纸上谈兵”的考核方法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对心理学概念、理论等的记忆与理解,触及不到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初衷和本质,同时学生在读、写、背、记、考等一系列程序化的学习动作中,“会考不会用”“考前背,考后忘”等现象成为常态。这点与当前社会要求的大学生能够灵活地使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有能力去创造新的知识这一需求存在很大的差距。

二、 如何有效调整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

 

上述我们提到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心理学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以及评估方式上等都存在明显的问题,那么,如何有效地调整我国大学的教育心理学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才能让其更加科学、客观地体现当前我国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水平,彰显学科独立的主体价值和学术价值,同时又能行之有效地为实际运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呢?对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结构体系不断优化

 

众所周知,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规律以及学习条件的科学,教学主要内容有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分类学习心理、教学心理与教师等等。由这些心理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结构体系,其中的各项内容各有侧重,比如,在“心理发展与教育”部分,主要侧重的是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人的心理发展理论进行学习,而“分类学习心理”部分则侧重研究心理学知识结构、技能形成、学习策略、解决问题、社会规范和道德等的学习过程和促进条件。

 

(二) 理论观点及时更新

 

当前,主流的教育心理学倾向是以强调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重视培养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能力,同时强调将“教学材料”转变为“学习材料”。为了反映这一转变,应当及时地对教材或者其他材料中已有的知识理论和观点进行补充和更新,以使其适应当前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比如,目前的教育心理学的主流强调的是以学生为本,因此就有必要在“心理发展与教育”“学习理论和教学”部分以学生为中心内容进行强化,包括对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斯基等的心理发展理论中阐述教育意义的内容进行更新、补充和再阐述。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就需要先对学习的本质、过程和条件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对此,就需要对认知学习理论、人本学习理论以及建构学习理论等内容进行及时补充和更新,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教育心理学的应用前景等。对“学生”和“学习”概念进行详细解构,促进学生掌握扎实的教育心理学理论。

 

(三)注重对学生应用实践的指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是为教学和学习服务,旨在通过心理学研究,解决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连串问题,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所以,在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必须突出体现教育心理学学科的实践导向作用,将动机激发、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技能形成等等内容,作为教育心理学教学和学习的主体。比如,笔者在“动机激发”中,根据行为强化理论实施奖惩手段,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根据目标理论调整教学架构,并通过这些与成就动机理论相关的理论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

 

三、 对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手段与评价方式进行改革

 

针对教育心理学这样一门理论与实践交叉的学科,我们应当结合不同的教学主题,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实施改革。

 

(一)提倡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与其他学科不同,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理论性很强,其中概念性内容在课程教学中占据十分大的比重。针对概念,应当以教师讲授为主。但在此基础上也要有所转变,特别是要积极发动学生广泛参与,将课上得生动有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自我讲授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对心理学理论进行讨论和质疑,增强学生学习大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兴趣,并最终通过兴趣引导,促使其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同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的问题中去。

 

(二)开展小组合作与探究

 

上面我们提到,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研究的主体对象就是学生,研究与讨论的问题都与学生实际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现有的学习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究和运用知识。同时,在发动学生个体探究的基础上,也要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促进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进而加深学生对主体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对选题的深刻理解并且灵活地使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人际沟通能力。

 

(三)课堂观察和案例分析相结合

 

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是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通常会安排实地听课和观摩录像,选择典型课堂教学视频或者教学录像让学生观察,或者带领学生实地听课,要求他们将观察和分析的结果,以案例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教学优劣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最终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鼓励学生阅读高水平的文献

 

此外,还可以通过高水平的文献阅读方法,鼓励学生独立地阅读文献,独立地积累数据,尤其是尝试与教育心理学相关的英文文献。在学生自主完成文献阅读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布置一些任务,比如,读书笔记,或者是设计调查问卷等,鼓励他们积极地进行交流与研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采取多样化评价手段

 

最后,在对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进行学习成果评估中,也应当采取多样化的评估方式,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下以“分数高低论英雄”的评价方式,倡导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论文的撰写质量,实践活动完成的实际情况,以及创新能力等等,与结业考试一齐,作为结业考核的重要指标,彻底摆脱“一张试卷定终身”这一落后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活学知识、乐学知识。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大学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的建构与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广大教育心理学学者和教师的共同推进才有可能实现。未来,希望与各位同仁一道,共同推动教育心理学课程取得新的发展。

第6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改革教学模式城市规划专业

1前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了高等教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城市开发主体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配置转而依靠市场力量进行;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则愈加依靠政策的导向,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外部环境的改变、任务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划教育与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着从注重规划技能的传授转向对规划思想和规划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2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学科特点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是涉及面颇广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相应的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社会、行为科学大量介入规划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和多样变化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城市规划学科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阶段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系统分析教育还很不够。我国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导向型的特点,即多以物质空间形态的具体规划为对象,注重城市规划编制技能知识(如何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法(如何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传授,而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状况,其中所体现的规划理念,以及涉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规划思想则论述较少。从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可见,在8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安排中要求最多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课程,两者的学时数分别占了24%和28%,合计超过了50%,而管理法规和规划实施相关等的基础理论课程只占核心课程的6%,将学科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带来了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专业观。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师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及地理学等。

2.2课程教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搭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平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素质的培养,本科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规划设计类课程内容比较多、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大,从而导致学生片面理解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规划就是设计方案、画图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设计课程、轻理论课程”现象比较普及。

以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作为我国注册规划师制度考核的课程之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规划实践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门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相对比较抽象,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通常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加之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优秀案例教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授课与规划实践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不可避免。

教材内容的问题。作为理论课教材,必须具备理论内容的成熟性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性。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一些规划理论的总结、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落后于实践。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使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没有及时补充进教材内容。以城市规划法为例,作为规划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法律文件,它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8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法中的一些条文和规定与现时的社会环境脱节,在新形势下条款内容面临着更新和补充。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在不断地调整改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与之相关的规划理念、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政策导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反馈循环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滞后”的现象不可避免。学生拿到教材却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差很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因此,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来调整改革基础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改革的实践

3.1强调“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和方法

针对本科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系统条理性差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课程安排在规划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基本学科知识的课程学习,但对专业的掌握还只停留在“点”的阶段。针对这个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强调建立学科完成的系统构架、从“点”走向“面”帮助其理顺思路,全面认识专业,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应用“解决问题”而非“认识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理论课教学,通过国内外规划管理的差异比较分析、规划管理事例说明等,一方面补充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前沿性问题展开课程自我实践总结,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效果。

3.2变更教学体系,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主动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基本教材,除了选择通过自备教案或者案例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优化、整合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增加了课程论文内容。1/3课时安排管理及行政管理原理的教学、1/3课时安排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比较教学、1/3课时留给学生在已讲授内容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给出的研究性专题范围内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在设计安排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相长研究;结合问题穿插“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并成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课程考核。

3.3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平台。针对规划专业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现象,如何使理论课教学课堂焕发出激情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模式来穿插教学。

案例教学法。针对法律条文抽象、枯燥特点,收集设计并整理编写了案例库,针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法律依据解决了问题,从而熟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案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经常和小组讨论法结合使用,针对不同的案例在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干枯的“法律法规”鲜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借鉴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去展开学习与思考,教师课前拟定好课堂目标,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意识,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别表现欲强、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中心性转向学生与老师的双心制,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小组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教师适时指导的必要性,产生教学相长的效应,使课堂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与纵深化。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思路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通过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的教学方案。

课程论文法。在最近三年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规划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问题引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宣讲论文、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节,目的即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静态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关注日益变化的动态城市规划领域,通过主动摄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来完成资料收集、形成思路、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小组讨论法进行论文宣读与演讲。在师生讨论环节,进一步通过“思考—质疑—相互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形成个人观点,开拓思路,初步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改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学会去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程论文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授之以渔”,培养与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学认为“课程论文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启发”,“科学论文写作方式方法、文字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穿插使用几种方法。如对于讲授《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这一章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规划实施的案例及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所应用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其后在课堂组织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际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延伸讨论,这样一来开拓了课堂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也弥补了教材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有特色,启发性较好,不仅了解了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课程的完整系统及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能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课本知识中跳出来”,“提高了积极主动去摄取知识的能力,领会到了通过自己去收集知识再消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且课堂讨论与交流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供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课程论文方式,“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学科演变的理论历程和前沿知识,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兴趣和方向,值得推广”。

4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引导规划专业学生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问题的展望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上来。

对于习惯了理论课教学“学期一本书、期末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和压力感,尤其是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阶段,在小组讨论确定自己选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撰写论文感觉压力大,尽管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还是要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同时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课外辅导、师生互动、课程论文批改、课堂点评环节,对教师而言也有压力,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外课程论文评阅的工作量,课堂上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教学由单向、单纯的“照本宣科”正变成了“教研相长”、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教师把握循序渐进的尺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中,要切实根据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启发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让教学改革变成一种压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第二章,第十六条.

[2]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规划师[J].2004,4(20):10-11.

[3]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城市规划[J].2005,6(29):52-56.

[4]高等院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学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城市规划专业[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政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3-0041-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03.018 [本刊网址]http:∥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普遍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说教洗脑的工具,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武器;甚至一些教学工作者,他们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是中国特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专业在国外都不存在,抛出了该专业无用论的言论;还有人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也扼杀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还有一种声音:关于该课程的“非学术性”的问题争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是“课程”而不是“学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借其他学科的码头才能出海。

正是长期存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误解,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特殊性,才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受到排斥。在教学中出现学生不愿听,课堂出勤率底,教师上课索然无味等现象。接下来,我们将对思政课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以下探讨。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存在困惑与问题

(一)大学生受到社会环境、网络文化的影响,忽视思政课的理论学习

时代造就了“95后”大学生的个性,开放宽松的社会环境赋予他们新观念、新知识。同时,也给他们在思想上带来一些弱点和不足。他们人生阅历单薄,经验不足,缺乏生活锻炼和环境磨炼,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重物质轻精神。他们追求自由,反对束缚。追求个性,反对共性。随着网络快速发展,网络语言网络文化逐渐渗入到大学生的思想之中,成为学生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些甚至已经影响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与此同时,西方价值观也在不断渗透到高校。西方价值观和文化已经深深影响到当代的大学生。网络迅猛普及也致使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这些因素都增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度。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成了大学生逃课的必选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专业课,这个观念一直是根深在大学生思想认识中,对待思政课心态表现为不学、不听、不问、不思、逃课、上课睡觉等。一些学生表示,来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为别的,只因为怕点名,“缺课被抓会影响期末成绩。”学生来上课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获得足够的学分,并没有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当做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科目,认真对待。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讲授方式存在争议性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在教学讲授过程中存在两难境地,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课程里面涉及到的敏感问题老师不敢过多的去阐述。学生要求知道的内容,在老师那里得不到答案,反而,学生已经知道的内容,老师重复去讲。这样的讲授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莫名的厌学感。大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从感性认识出发,对事物本质把握和分析易存在偏颇和片面性,他们渴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正确的认识。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该去化解这种矛盾,通过自身的学术修养和知识理论引导大学生。在涉及到一些社会敏感问题时,需要老师从理论出发,找出问题的根源,客观公正地向学生解惑。老师把学生关心的问题讲透,是有利于正常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另一种现象:个别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思想过于激进,在分析社会问题或教材理论知识时,往往带有主观色彩,缺少客观理性的思考。又或任意歪曲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误导学生。还有老师俨然充当了“愤青”角色,在对国家发展举措、政治制度、党的建设和社会事件问题上,不断地发牢骚,处处是抱怨之声。他们在教学中传播消极观点、散发负能量,在学生中间产生了极坏地影响。这些客观存在的情况,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真正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目的就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的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正确认识国家、社会、公民,树立积极健康乐观的心态。

(三)思想政治课理论教学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节

理论来源于实践,是对实践的高度概括,然而理论和实践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大学生是有着自己思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同样,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之后,他们会有很多疑问,比如常见问题就是理论和实际不相符合,当这种情况出现,学生们会过多地去关注实际,去研究实际生活的中的问题,忽视书本理论知识。他们认为书上的理论不真实,从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失去信心。理论和现实的脱节是大学思想政治课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挑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必须与现实进行充分衔接,依靠书本的知识已经不能打动学生求知欲的心。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要同时并重。当然重理论轻实践的在学生学习中也较为常见,如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不少学生为了考取研究生,开始认真的学习理论知识,但是这里只是临时的去学习,机械的背诵,并没有真正的研究问题,没有参加具体的实践。理论和现实的冲突,成了一个很难越过的门槛。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差不齐,队伍结构不合理

就目前来看,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仍存在师资配置问题,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专业的老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学缘结构不合理,缺少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偏少,老中青三代出现断层现象。从教师素质来看,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并没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良好的政治纪律。他们并不热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也没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相应的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教师数量不足。2015年7月,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要求:“本科和专科院校分别严格按照1:350-400和1:550-600的师生比配足配强专职教师。各高校要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岗位实际合理确定选聘条件,加强后备人才储备,充分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科研用人需求。”目前,能达到上述要求的高校屈指可数。

二、高校政治课教学改革的出路

2013年11月6日教育部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在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指出:“在当前形势下,要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的重大责任和使命,关键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要强、教学科研机构要强、教师队伍要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支撑要强。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标准化建设、教材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培养为重点,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突破难点,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她希望各高校以此次会议的召开为契机,掀起新一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高潮,以教学需要促进方法改革,以方法改革促进队伍建设,整体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质量和效果。”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

一门课是否吸引人,老师的因素占到了50%以上。把课程讲的精彩的老师,大家还是爱听愿意听;而水平一般的老师,自然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来自于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应着力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问题,使教师切实做到‘笃信之,诚教之,躬行之’,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理想影响和引领大学生。”。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要鼓励思政课教师进修或深造,定期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培训,来扎实教师的理论功底,提高讲课水平。思政课教师应在实践中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把握时代脉搏,理论知识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同时不断研习教材,用新思维新方法贯穿于课程教学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理论被确立为一级学科,其下属的六个二级学科也已正式确立。这充分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植于高校这块土壤,势必要依靠高校。高校要全面支持鼓励和引导老师做好教学科研工作,应加大引进高学历、高素质、高职称人才的力度,聘请外地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大力建设专业的教师队伍,同时积极组织思政课教师外出考察学习。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方针,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要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建设成果,塑造新型学科带头人,推出系列出教学研究成果,带动思想政治本科教育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注重与社会实际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使课程内容具有时效性、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能力,满足学生成长和成才的需要。如果仅仅是教育部门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投入,增加思政课课时,而学生认为自己不需要这些理论知识,就会对其有抵触情绪,那么即便上再多的课也是白费。因此,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学生真心喜爱思政课的问题。

思政课规划纲要提到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其次,思政课要让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效果并太好,长期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条式语言太多,教材体系过于理论,贴近大学生生活的内容太少,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必须把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用富有生活化的语言阐述理论。凡是理论课教学必然要与社会现实结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除了讲解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今的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用学生看的见的社会想象,来贯穿课本的理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大课堂,只有把社会热点和社会实际融入到教学中去,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中去,用理论文字结合现实画面,以生动的现实带动枯燥的理论,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接受和喜爱。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探索新的考核形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当今的教学,填鸭式教学已经让位于启发式教学。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实效性和针对性,灵活地教学方法和新颖的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武器。二者的合理结合也可为课程教学增添动力。

第一、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开展演讲、讨论、辩论、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参与教学活动。通过生动丰富的教学,可以在活跃的气氛中,既能锻炼学生,又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行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尝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专业结合起来,利用专业知识,做一些社会实践。第二、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与教学方式结合,借助富有感性的文字图片、视频材料,从鲜活具体的事件中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利用班级活动,利用特定的纪念意义的活动,如纪念一二九运动,清明节纪念革命烈士活动,我的“中国梦”征文活动,群众路线活动,以此为契机,借助视频、文字资料、图片展示等方式展示。第三、通过社会实践,深入社会基层、革命圣地实地参观调查,亲眼目睹具体人物事件,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多方面得到提高。平时在理论课教学的同时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参加公益活动,阅读经典书籍,总之,要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在考试考核的形式上,除了理论知识的考察,还要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能力。我们可以结合学生的社会实践教学,让学生写学科论文、写心得体会、写调查报告、排练情景剧、拍摄微电影、辩论赛等形式。总之,不拘于传统的考试方式,多采用适应大学生实际的考核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第8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6-03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国家重大决策被提出来。它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总结,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指引了方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可喜成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对于大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其实质就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的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这是《概论》课程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现状

可以从大学生认同、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探索融入方式方法做好基础分析,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概论》课程教学,结合文献调研[1] [2] [3] [4],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主流表现出的是良好态势。但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环境的变化,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对当代大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着直接而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得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上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绝大多数大学生掌握并理解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能理解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大学生持敷衍态度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得掌握的知识不全面,也不深入,比较肤浅,进而有比较模糊的价值取向,导致在个别问题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2.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认同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

3.绝大多数大学生通过对《概论》的学习,坚持认为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共产主义,认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认识不够清晰,对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不是很清晰,对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也没有科学的认知。

4.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他们普遍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绝大多数大学生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还是有少数大学生着重追求个人利益,导致在道德选择上出现问题。

5.《概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部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差,反映课程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学起来枯燥、缺乏兴趣;教学方法单调,因而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以上问题表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需要进行改革,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兴趣和教学效果,让学生通过《概论》课的学习,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容,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准则,最终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

(二)《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

《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结合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容,重点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方法,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树立正确价值观及形成健康人格与心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概论》课的教学内容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并将其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指南,这与《概论》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一致。因此,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是高度一致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三)《概论》课程课堂教学的现状

通过《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强化了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但要想使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需要在《概论》课的教育教学各方面进行改革创新。而目前《概论》课教育教学存在一些不令人满意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具体表现为:

1.教学方法单一。在课堂教学中,一般采用单一的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极度缺乏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参与,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要想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很难。特别是在理论性较强的《概论》课教育教学中,如果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其不仅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产生抵触情绪。

2.课程的实践性教学活动量少,且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在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让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以此为基础进行社会实践。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教育教学必须与实践紧密结合,否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空洞的理论,得不到学生的认同。目前,高校《概论》课受教学课时所限,缺乏必要的实践教学环节。

3.《概论》课考核方式不甚合理,教学实效性评价方法不科学,需进一步改革。高校对《概论》课考核方式一般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在考核过程中,主要以理论知识测验为主,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考核内容较少,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考试,没有很好地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作用;考核主要基于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而进行,忽视学生自评、互评的考核形式,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没能充分地被调动起来,进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考核仅注重学生的期末成绩,不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性和成长性评价。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5];党的十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6]将这些内容融入《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主要目的是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内容进入教材、课堂和大学生头脑中。为了更好地获得融入效果,有必要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更好地融入《概论》课。

(一)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教育

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为根本目标,重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课程教学中的统领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引导学生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其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如何发展”等基本理论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

(二)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一种现实选择,又是一种理想信念,在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进程中起着凝聚力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概论》课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学内容的重点应该集中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系统全面地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全面掌握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能够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三)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最本质、最集中的文化体现,勇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贴切的精神写照,它们是当代中国“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切智慧和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万众一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7]的重要精神力量。因此,必须巩固这种精神力量的培养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做到这一点,应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时代观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华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和保障是中华民族精神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

(四)整合《概论》课的教学内容,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是以“八荣八耻”,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因此,必须将坚持知行合一作为《概论》课程教学的直接目的。为了做到这一点,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崇尚科学和弘扬科学精神,教育学生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本质,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来认识客观事物。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进行评价分析,并最终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程的课堂教学

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概论》课的课堂现状分析,《概论》课的课堂教学主要以优化和完善教学方法、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来实现融合。

(一)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在《概论》课教学,教学方式的好坏是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保障条件,好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和教学的效率,更容易让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体教学方式优化包括:

1.课堂教学中要树立主体性教学理念,在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这样可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和谐中进行有效的思想交流和互动,能真正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收到教育的实效。

2.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目标要求和教学内容采取灵活适用的教学方式。比如,由单向灌输式教学向互动启发式教学的转变,由权威结论式教学向问题研讨式教学的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运用多样化研究性的教学方式等。

(二)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

为了对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进行检验,需要进行考核,一方面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内容,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掌控教学过程,进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质量。因此,需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考核方式,将传统的考核方式进一步完善。新型的考核方式应该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比如:可将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总评的比例增加,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主题辩论、社会调查、课堂作业、出勤、阶段性大作业等共同构成。降低期末考试比例,并且期末试卷中增加主观题的考查内容。同时,在实践考核中,不能仅仅以实验结果来判断学生实践成绩,而应该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成绩。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丰富了《概论》课考核方法、提升了考核目标,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这个考核方案在笔者所上的《概论》课部分课堂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李雪婷,王仕民.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现实境遇的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8):188-191.

[2] 唐凯麟,张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公民认同和道德建构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4(1):1-5.

[3] 于海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认同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4] 王双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D].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5]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61.

第9篇

关 键 词核心素养;个性化发展;学校特色;n程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04-00-06

学校教育中,承载人才培养职能的核心载体是课程。树立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新人才观,切实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有赖于学校课程的深层变革。这一变革有两层含义:其一,实现课程目标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真正回归培养人的教育原点;其二,围绕育人目标,科学选择与合理建构学校课程体系,实现以课程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的再造。本文试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顺峰中学为例,探索基于新世纪人才培养理念下学校特色课程体系建构路径,以期为学校教育改革的深化提供借鉴与参考的经验。

一、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建构

要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应建构课程目标体系。课程目标是“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在课程当中的具体体现”[1],因此,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既是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体系在课程中得到体现的关键所在,也是学校课程回归教育原点的必然要求。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不仅需要明确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更应该思考核心素养如何融合学校特色,才能建构出充分体现该校学生特色的个性化课程目标体系。一所学校要完成课程目标建构,必须努力“运用关系思维将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纳入理性的轨道,摆脱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2]。教育既是理想的事业,需要理论指引,同时也是实践的活动,不能脱离实际。因此,学校课程目标体系的建构必须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人文理解,可采用文献分析法,从哲学、美学、历史学等方面入手,进行文化分析;二是实证研究,可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等,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方面切入,了解实际情况。

(一)基于学校办学理念的理论分析

探究学校课程目标,思索“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必须植根学校文化背景,理清学校文化的由来及其特点,以此作为学校课程架构的逻辑起点和上位依据。顺峰中学自建校以来,就对和美特色学校文化建设进行了深入实践探究,明确了学校的和美文化价值诉求,构建了和美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为此,研究组首先对“和美”进行了词源考察研究。“和”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和,相应也”,其最初的意义,即相互应和,这个意义在后来被保留下来,常引申为表达一种温和、和睦交融之意。“美”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给膳也,美与善同意”。后来的引申义逐渐覆盖到所有事物之中,包括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用以表达一种能给人带来良好感受的属性。由此推断,“和美”一词,一般可理解成“和谐美好”之意,泛指一种温和、适度、因素间和谐交融、令人感觉美好愉悦的状态,可用于形容某种情景或人的精神品质。

(二)面向学校师生群体的实证调查

立足学校现实,从实然与应然两个角度切入,深入调查分析师生群体对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解与愿景,可以为建构满足学校现实需求的课程目标体系

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组首先通过小组访谈获取各科任老师对和美教育的基本理解。访谈围绕教师对和美教育理念及其表现形态的理解展开。访谈结束后,对各科任老师的访谈录音进行文本分析,提出编码方案,最终形成了课程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本身、学校四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具体编码方案见表1)

小组访谈之后,研究组请全校各科任教师(共134名)和学生(共867名)完成一份调查问卷。问卷的设计围绕对当前课程目标的看法以及对未来课程目标的愿景展开。调查发现,大部分师生认为,和美特色的课程目标主要应该定位在身心、人际交往、责任意识和实践创新四个方面,此外还有自主学习能力、生活技能、思维能力等(如图1所示)。基于此,研究组将“和美”人的核心素养初步界定为上述四个主要方面。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研究组对学校核心团队进行了进一步的意见征询,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结合学校特色文化,围绕“和美人”核心素养表述的合理性及具体内涵进行探讨;二是思考“和美人”的核心素养在内容和内涵方面,如何实现与国家层面核心素养的接轨,使之既反映国家要求,又体现学校特色。在专家团队与学校核心团队多次智慧的碰撞下,顺峰中学和美特色课程目标体系基本确立。

(四)和美特色课程的目标体系

和美特色课程目标体系(见表2)不仅立足现实,植根特色学校文化土壤,还实现了与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的结合,是全校师生对课程目标的理解和愿景的体现。

四大素养标准内涵阐述如下:

1.身心健康包括:①悦纳自我:与自我相处时的综合表现,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懂得自我尊重。②强体尚美:具有保持身体健康的意识,具备良好的审美意识,掌握审美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2.友善互助包括:①沟通交流:能具有与他人良好沟通的态度,掌握基本的沟通技能和方法,理解彼此间观点的差异。②团结合作:主要指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听取他人意见,正确处理他人意见与自身立场的关系,明确团队任务与目标,共同解决问题。

3.责任关怀包括:①人文精神: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②国际理解:在对本民族主体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处理与国际关系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

4.实践创新包括:①劳动参与:指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体验劳动价值并享受劳动快乐的一种行为倾向。②问题解决:主要指在一定的情景下,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问题过程中所具有的思想态度,价值取向,行为方法。

除此以外,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和美课程目标体系中均有所体现:“健康生活”与“悦纳自我”“强体尚美”相对应,“责任担当”与“沟通交流”“团结合作”“国际理解”相对应,“人文底蕴”与 “人文精神”相对应,“实践创新”与“劳动参与”相对应,“科学精神”与“问题解决”相对应,而“学会学习”则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体系当中。

二、围绕目标体系建构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

围绕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本的课程目标体系建构课程内容体系,需要“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这一学校教育的原点出发,打破传统的三级课程分类体系,将原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扁平化,通过整合、拓展、补充等方式重组课程内容”[3]。具体而言,可以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基于实际考察,自下而上了解课程的现状与需求,M行课程内容的清理;其次,基于理论分析,自上而下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最后,结合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实现对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一)自下而上的内容清理与建构

研究组对学校师生关于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与实施的现状、课程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当前学校课程内容开发设计与实施等方面都存在有待改善的地方。例如,调查显示顺峰中学的教师团队课程主体意识明显偏低(如图2所示),这意味着教师在课程内容开发和设计方面缺乏考虑学生的需求。

研究组分析学校原有课程表,发现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课程的分类以课程制定主体为标准,划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造成各类型课程内容的目标指向不清晰。二是以学科课程作为课程内容体系中的主导部分,但这些分科课程建立在分离割裂个体培养目标基础上,导致当前学校在完人教育方面的困境。

(二)自上而下的内容选择与建构

研究组结合自上而下的理论分析,对原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组与整合,对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内容的选择与建构,主要有两方面的做法:一是改变传统以学科分科课程为主导的课程内容体系,建构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主题课程群。二是打破传统三级课程分类体系标准,将课程的组织形式、呈现方式、选修的自主性纳入分类体系,将课程分为学科必修、学科选修、活动必修(微课程、节日课程)、活动选修课程,归类到各主题课程之中。研究组还致力于通过专题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课程内容理论水平,鼓励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建构。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通过自上而下的内容选择与建构,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此基础上,学校核心团队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进一步讨论。一是针对每个主题课程群所指向的课程培养目标,结合学校和美特色文化,对主题课程群进行命名;二是对各主题课程群下设的课程类别进行研究,将原有课程归纳整理后纳入新的框架当中。而对于未纳入原有课程表中的课程,例如部分微课程,也进行了整理和统合。

(四)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

基于以上三个步骤,围绕学校课程目标体系,顺峰中学构建了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见表3)

1.内容设置多元化

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根据课程目标的不同划定了“和馨、和善、美心、美行”四大主题课程群,每个课程群由不同类别的课程组成。以“和馨”课程群为例(见表4),“和馨”课程群主要由健康类、艺术类课程组成,每个类别的课程又由相对应学科必修课程、学科选修课程、活动必修课程(微课程、节日课程)、活动选修课程构成。课程内容覆盖面广,涵盖内容多。除学科必修课程以外,还开发了涉及体育、艺术、人文、科学、实践、本土、技能等方面的学科选修课程。并且注重活动课程的打造,通过学生直接或间接参加的各类活动,多维度、浸润式地培养对学生的核心素养。

2.相互交融的网状结构

在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中,课程的结构呈现出一种相互交融的网状结构。这意味着某一具体素养的培养,不由单一种类的课程决定,而是以某一类型的课程为主导,多种类型的课程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样,单一种类的课程,也并非只服务于某一具体的课程目标,而是在不同素养的培养过程中都起到不同层次的作用。例如,围绕“身心健康”这一具体素养的培养,学校主要开设了“和馨”主题课程,并在该主题课程群下设健康类课程与艺术类课程,这意味着该主题课程群范围内的课程,所服务的课程目标是“身心健康”这一具体素养,但与此同时,“和善”课程群中的语言类课程,“美心”课程群中的人文类课程,同样可以融入发展“身心健康”这一素养的理念,服务于这一素养的培养。因此可以看到,在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当中,课程类别的隔阂被打破,共同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本

和美课程内容体系体现了学校、教师、学生的主体性。学校的教师团队在充分考虑学生意愿的基础上,开发设计并实施相应的课程内容。例如“顺德家常菜”“中国画”等活动选修课程,既融合当地的特色文化,又采取了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课程形式。顺峰中学和美特色课程内容体系,反映了学生发展需求,关注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每一个学生的意愿都能够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践、实施、评价的过程当中,使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成为可能。

三、落实课程目标体系的和美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建构

课程要真切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就必须通过课程实施来落实。课程实施是“把新的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把书面的课程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的过程”[4]。按照大课程论的观点,课程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实践的、整体的教育活动,“现代课程作为一种‘实践状态’的教育,其属性和类型,既包含了各种课程类型和课程形态,也包含了各种途径和各种形式的教学”[5]。因此,课程实施是课程的一部分,是课程体系建设应重点关注的环节。课程实施必须回应课程目标体系,同时又要与课程内容特色紧密结合。在传统学科分科课程观念下,教师对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或者说课程目标以课程内容掌握的熟练程度为标准,造成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过于强调对具体知识的记忆,而缺乏方法论、态度情感等方面的指引,这就需要在具体的课堂中,融入相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以对教师进行引导。需要打破学科隔阂,超越学科边界,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来建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基于此,在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实际情况的观察与调查,对课程实施文化进行提炼与归纳;其次基于理论分析,对课程实施文化价值进行演绎与整合;最后结合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完成相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建构。

(一)自下而上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提炼

立足学校实际,研究组采用了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两种方法。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研究组深入不同学科课堂,了解课程实施具体情况,对学科内容特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过程的设计路径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记录,寻找当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炼不同性质的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在问卷调查中,研究组主要从实然与应然两个角度,针对当前的课程实施现状以及师生对课程实施的愿景展开。

(二)自上而下的n程实施文化演绎

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在理论基础上通过整合与归纳,提炼出相对应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理念。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各主题课程所应具备的课程实施文化进行界定。研究组将各类课程提炼出来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根据课程内容体系的分类,进行了新的整合。例如,将艺术类课程所提炼出来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审美”,将健康类课程所提炼出来的课程文化价值――“躬行”,均归纳到“和馨”主题课程群当中,作为该主题课程群的主导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二是对各课程群所主导的课程文化价值进行内涵阐述。首先对其进行文化分析,挖掘其文化内涵;其次对其所应具备的实施要素进行理论分析。

(三)基于学校核心团队的意见征询

基于提炼与演绎两个步骤所获得的课程文化价值体系,还应经过学校核心团队的分析与检验。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所对应的课程实施价值的合理性作进一步的研究与调整;二是对课程文化价值进行可行性分析,结合教师团队的实践经验,对其具备的实施要素作进一步阐述。

(四)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体系

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价值体系――“躬行”“审美”“互助”“自律”“思辨”(见表3),既是对和美课程主题思想的深化和扩展,也是课堂教师实施的具体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这五大价值起着联结课程与课堂、理论与实践、目标与评价的立交桥作用。

1.躬行。躬行语出《论语》“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文化价值理念,既体现了对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继承,也是杜威“做中学”思想的中国化理解,同时还是陶行知的“教育即生活”的现实表达。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躬行”强调教学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其体验而非书本知识,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实施过程方面,“躬行”课堂的活动要素包括情境、问题、分析、操作与体验、总结五个方面。教师需要通过具体情境的导入,找出问题并进行分析,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亲身的操作与体验获取知识,并最终得到经验的凝练与总结。

2.审美。“审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aisthetikos,最初的意思是“对感官的感受”,是人们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情感的关系状态。在中国,儒家的“曾点之乐”、道家的“逍遥游”、佛家的“林下风流”、理学家的“浑然天成”与“无入而不自得”,均蕴涵着审美的文化情趣;在西方,从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直到海德格尔,无不把审美作为理想人性及生存状态的表征。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审美不仅应该作为一种培养目标,还应该作为一种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打造“审美”的“和美”特色课程实施文化价值,首先要加强审美知识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世界。其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育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3.互助。“互助”主要描述一种个体间通过合作方式都获得利益的关系。“互助”的课程实施文化,主要是指构建互助学习型课堂。它要求“教师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转化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的行为,转化为学生多样化的自主参与方式,变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为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变教师是主宰为学生是主人”[6]。互助学习型课堂面向学生的认知差异,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生动起来,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使得和美课程体系下的每个孩子都能够全面健康成长。在具体操作中,第一步是创设小组文化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感到自己是不可替代的一员;第二步是实行小组自治管理,让每个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第三步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形式,增加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4.自律。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为我们的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基于此,我们推崇以自律作为和美课程体系下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是希望培养出具有自律道德,自由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美课程体系要求要在生活的各方面进行道德自律教育。自律的课程文化,要求改变在课程实施中从一而终地传授道德认知,让主流价值观居于思想高地。

5.思辨。简要地说,思辨的主要特征,就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的分析,清楚准确、明白有力的说理。思辨作为一种课程文化价值理念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所要培养的“和美人”,必须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思考,依据自身价值标准,最终作出有理据的判断的能力的人。打造“思辨”的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教师首先要改变观念,一改自己讲台上的“权威” 角色,放下身段,在课堂活动中与学生积极互动交流,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实现充分的话语、信息和情感交流。其次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和反馈,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活动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进而使他们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

这五大课程实施文化价值,既是对和美课程体系主题思想的深化和扩展,也是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的具体价值导向和评价标准。其在课堂上的落实,将使课程内容真切地影响学生,从而成为课程目标有效实现的保障。

我们相信,在新的时代,课程将是推进和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着力点,也是学校文化生成和发展的核心点。未来课程改革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一教育目标,不断回归育人的原点进行深度探索,更多地以整体、宏观的视野去看待课程,以多维联动、富有逻辑性的课程体系为标志[7],实现课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与师生发展的有机融合。

参考文献:

[1][4]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166.

[2]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84.

[3]左璜.论回归学校教育原点的校本课程[J].中小学德育,2016(06):5-9.

[5]黄甫全.大课程论初探――兼论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0(05):1-7.

第10篇

1.1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来自下列几个方面第一不断增长的社会医疗卫生保健需求使医疗服务的对象内容范围和形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二医学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上迅速发展第三人的健康保健与社会文化因素关系密切第四随着医学的发展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正向新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第五国际高等教育正出现重视人文教育和课程综合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此1992年WHO卫生人力开发司教育处处长BOELENC博士在医学教育改革需采取全球行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五星级医生的概念即评价和改善卫生保健的质量能对病人综合预防治疗和康复的总体卫生保健需要出反应能从伦理学费用和对病人的最终利益去考虑新技术的合理应用能运用通讯技巧和保护公众健康的个人力量与集体力量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能协调个人的或社区的卫生保健需要平衡病人的期望与全社会短期和长期的期望能在卫生部门内部和卫生部门有关的其他社会经济部门之间进行有效的协同作业这一概念已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也反映了医学与社会发展对医学人才人文素质的新要求。

1.2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不合理重专业教育轻人文教育的现象十分普遍实践课比例太少选修课太少且不规范等其中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薄弱的问题较为严重有关研究表明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以意识形态教育类课程为主而国外的医学院校医学课程基本上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人文医学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以美国德国为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相比之下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偏少。

2如何进行改革

2.1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体系改革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它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有着重大作用和影响因此难度也很大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医学院校原有课程体系的特点总结了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初步设想其内容包括。

2.1.1明确课程目标

首先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目标应与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合格医学人才其次就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层次而言更应注意对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要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2.1.2确立课程地位

高等教育与普遍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因此在高等医学院校既要强调专业教育又要重视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在人才素质构成各要素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这就决定了在医学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和相应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当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

2.1.3改革课程体系

首先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当是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部分或子系统在整个医学教育计划和课程安排中应当与总的课程系统保持协调一致这就决定了在课程内容上要考虑医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符合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其次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也应建立自身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构成既要符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内在逻辑关系也要符合受教育者各心理要素知情意行等变化发展的关系和医学人才的成长规律其中两课仍然是这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2.1.4更新课程内容

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内容至少应包括三大类第一类以学科构建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主要有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美学等第二类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医学交叉产生的边缘学科课程主要有医学哲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卫生法规等第三类由学科综合后形成的专题课程或综合课程主要有生态与环境社区卫生保健人与自然中国传统文化文学与艺术大学语文科学方法论卫生国情医学人文学等。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改革人文社科课程体系的方案遇到了许多困难首先是医学院校的总学时已经很高一般都在3700以上当时的浙医大达到4200左右要再增加课程和课时已不可能其次要开设这么多人文社科类课程师资也跟不上最后人们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在单科性大学中还难以接受开设这么多非专业类课程为此我们经过思考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了改革思路提出了在人文社科课程体改革的同时进行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改革研究计划首先在课程内容的层面进行改革与实践。

2.2课程内容的改革

考虑到医学院校的特点和人文社科教育的要求我们一方面继续探索和稳步推进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了建立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的尝试其思路是根据需要与可能在很少增加课时的前提下结合专业特点以健康保健为中心把与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整合为一门课程在临床医学护理口腔医学等专业中试点开设并根据教学需要撰写了相应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既介绍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又融会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综合研究产生的成果其特点是课时很少但涉及内容广泛又与专业相联系紧紧围绕健康保健这个中心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打下基础。

2.3教学方法的改革

2.3.1借鉴国外医学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经验形成自己的特色

我们在改革中积极吸取PBL教学法的优点注意保留传统教学法的长处充分考虑国情和校情的差别既要创新又要继承要发挥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势和特点取长补短有机结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2.3.2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内容的改革结合起来坚持方法服务于内容的原则

教学方法的改革目的是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服务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以卫生保健为中心整合了许多人文社科类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及人的社会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在教学方法上也应当考虑这些内容的特点有些内容要以讨论为主有些内容要以授课为主还可以开展一些现场调查和考察总之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使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2.3.3要把培养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衡量标准

我们在研究和借鉴各种教学方法基础上形成了PDG和CDG教学法并在开设综合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实践PDG教学法即问题讨论引导教学法是让学生收集和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然后由教师进行归类让学生在查阅资料和自学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辅导总结CDG教学法即案例讨论引导教学法是由教师提供与教学有关的案例让学生根据安全和教学要求查阅资料和自学再组织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辅导总结实践表明根据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4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改革中建立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模块分三个层次即以两课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层次主要在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中开设一般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层次主要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交叉融合形成的医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层次主要在专业课程模块和综合课程模块中开设。

3对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改革的初步评价

3.1评价的方法

以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为重点的课程改革只是初步的为了进一步改进工作推动改革我们对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课程改革进行了初步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有第一课堂观察第二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第三教学的近期效果从学生作业和座谈之中的反馈。

3.2评价的初步结果

调查表明95以上的学生都对该项综合课程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开设这样的课程很有必要同时也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给予了积极的肯定通过问卷座谈等调查等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结论拓宽了医学生的思路和视野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职业态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了学生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4.1经费问题

原有的课题经费很少只有5000元难以满足课题研究和教学改革的需要如学生选题想去社区医院搞社会调查但没有经费很难实施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改革我们想编写以问题和案例为主线的新型教材但由于缺少经费这项工作只进行了一半学生完成的作业很有特色但由于没有经费无法汇编成册。

4.2大班上课难以组织讨论式教学

有部分教学班级人数过多最多的达到150多人难以开展小组讨论教师指导的效果也难以保证。

4.3教师工作量大没有精力投入教改

这项教学改革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任课教师投入很多的时间精力但学校没有相应的政策所以要从课题和试点的基础上推广并且长期坚持有很大难度需要学校有制度和措施的保证。

4.4教学改革的远期效果难以评价

因为在课题研究和试点阶段可变因素相对容易控制所以效果容易评价但远期的效果究竟怎样目前还缺少有效的手段和经费进行长期跟踪和评价。

5下一步的工作和几点思考

5.1下一步的工作

5.1.1新教学计划的实施

我们将借助于学校教学计划的改革调整分三个层次落实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计划并对这三个层次的人文社科类课程内容进行系统化的调整明确各自的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

5.1.2对教改的理论研究

进一步开展关于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方法的理论研究探讨这些内容与方法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和机制发挥作用影响受教育者研究人文素质教育是怎样对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能力产生作用的其作用的大小及方式等。

5.1.3编写新型教材教学指南

我们将根据教改的需要编写以问题和案例为主线的新型教材。

5.2关于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根据21世纪对医学人才的要求结合高等医学教育的特点建立与医药类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但为了建立适合于高等医学教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通过研究和实践笔者认为确定如下原则是必要的。

5.2.1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这种结合可以在三个层面上进行其一学科层面上的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应以医学及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中的社会心理及其他问题作为研究对象把实际问题结合到课程中进行讲授其二以两大类学科交融产生新型边缘学科的形式结合如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其三以理论或知识层面进行的结合两类课程的结合不仅有利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学科的发展而且也将有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要在非文科类专业中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还应确定合适的学时和学分比例有些专家认为大约点总学时的13左右为好当然不同的专业可以确定不同的人文社科课程计划和培养目标但其总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载体重在精神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全面发展人的素质。

5.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如果说专业学习有赖于专业实践那么人文教授和人文精神的塑造综合素质的提高则有赖于积极的生活积累和行为养成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不能只注重课堂教学而更应强调实践要充分利用军训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等机会在理论知识不断内化的基础上促使医学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态度品质和行为发生根本的转变这也是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5.2.3课程的导向性原则

这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为此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课的改革同时又要拓宽学科发展的领域保证医学生能走上又红又专的道路

5.2.4课程形式与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原则

为了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采用多种课程形式其中应以必修课为主辅之以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组成课程模块每一模块内含有若干门相互联系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选择修完一定量的课程并参与有组织的实践后方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在课程的内在构成上可以以学科为主也可以以多学科的相关理论知识综合为主使教学内容符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变化发展规律在教学方法上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授课讨论电化教学多媒体教学PBL教学等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5.2.5课堂教学与自学相结合的原则

人文科学知识的内容十分丰富不可能只依靠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为此应当在保证和适当增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的必要学时增加其在课程体系中比重的同时也要强调少而精要管用积极鼓励学生以自学为主在学习中学会学量的文学历史社会知识需要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可以在课程或业余活动中进行讨论教师只给予必要的辅导和引导这样更有利于发挥医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独立人格不断得到改善。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转型 文学理论课程 课堂讨论法

大学中文系的课程里,文学理论一直被认为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这里所谓的文学理论课程,既可指单一的《文学理论》课,也可指称“文学理论”这一学科范畴内的所有科目(因为它们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如《古代文论》《西方文论》《马列文论》等。抽象、深奥、晦涩、难懂、枯燥,是大家对这门课程达成的普遍共识。学生把学习它视为畏途,教师把教授它看作吃力不讨好的事。前些年,随着文学的边缘化,文学理论更是被打入了冷宫,学界甚至喊出了“文学理论已死”的口号,这对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构成了新一轮冲击。前不久,我国的高校教育界又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据网络上所载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称,国务院提出要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这次转型涉及到的高校多达600所左右,改革的规模之大史无前例。虽然教育部一再澄清这次改革不会采取“一刀切”的简单方式,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今后长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即向“应用性”高校的转变。如果说这次改革给中文系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的话,那它其实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借助于这种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应用性”的强调,文学理论课程或许能走出自身的困境,走上一条顺利发展的康庄大道。

“应用性”本是文学理论生成和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与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结合,文学理论才能获得真正创新的源泉。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之所以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基本的一点就是其始终保持了和文学现象的紧密联系。但说到文学理论的“应用性”,现在很多人认为这几乎就是一个伪命题:“文学理论哪来的应用性?不就是从理论到理论吗?与文学现象有什么关系?不信可以看一下中国现在文学理论的发展状况。”这样一种疑惑不是没有原因的。近代以来,我国的文学理论就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时至今日,这种学习仍在继续。这种学习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上个世纪末学界开展的关于我国文学理论“失语”的探讨。在忙于直接学习西方文学理论的同时,我们似乎丧失了理论创新的勇气,忘记了理论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与我国的文学现象特别是文学作品的结合。是时候对文学理论的应用性特征作一种深刻的反省了,我们不能因为文学理论短时间的发展错位就否认或忽视这一点。正确认识和重新定位这种“应用性”可以说是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问题。文学理论的这一特征实际上契合了当前高校转型发展的大趋势,理应要求我们给以更多的关注。

如何加强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应用性?笔者认为教学方法的变革很有必要,比如对“课堂讨论法”的运用。这种方法不同于简单的课堂提问,而要比后者复杂、生动和有效得多。其实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也有一些教师实践过这种方法,但要么流于表面的形式,要么对某些环节处理得不太妥当,导致方法的运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对这种教学方法尤其偏爱,并精心揣摩、不懈实践和不断完善,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得到学生和专家的高度评价。故而在此把自己的一些心得加以总结,以求方家指正。

扼要地说,笔者所说的“课堂讨论法”指的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中出现的知识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和总结来展开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问题”的重视源于笔者受到“研究型教学”思路的启发。“所谓研究型教学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的教学,其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元典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教会学生进行研究的方法。”“只有让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真正学会了发现本专业的主要问题,能够分析这些问题的方方面面,并且最后给予这些问题一个比较合理和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乃至于在实践中解决了问题,这样才能够说是一种研究型教学。”[1]或许有人认为这样一种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今后有志于学术研究的学生,并不适合所有层次的高校和不同情况的学生。但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其实是大学教育的最终目的之一,它属于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不论学生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是有助于学生成功的一种高水准的表现。尤其对中文系的课程而言,如果说要追求应用性的话,学会在文学现象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其实是一种最大的“应用性”。基于这种认识,“课堂讨论法”以问题为焦点,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一)问题的设计

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是“课堂讨论法”有效进行的前提,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般的课堂提问往往较为简单,有的只是即兴而问,甚至只是为了唤起学生的注意力而问,问题的答案显得明朗、单一,很难达到启发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目的。“课堂讨论法”要求对问题的设计认真对待和精心准备。首先,问题必须紧密结合教材,从教材中来。任何教学都必须依据一定的教材或教案(实际上是教材的一种形式),为了不脱离教学内容,最好从教材中去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是教材的重难点问题,有的是教材表述得不太清楚或不太具体的问题,有的是对某些问题的其它理解方式……这样一些发问的方式本身就能对学生的思想造成一种不小的冲击。在中小学长期应试教育思维的熏陶下,学生大都把教材看得如圣经般神圣。就算心中对某些内容有疑惑,也缺乏一种质疑的勇气。而过于迷信教材和权威恰恰是我们难于发现问题的一大根源。在笔者看来,一般的课堂提问基本上都是知识性的,考察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而忽视了对学生更多更重要能力的培养。而真正好的问题却能综合考察学生能力,如记忆力、理解力、判断力、思维能力等。要设计出这样的问题,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对教材相当熟悉,对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深入的思考,善于从教材的知识中发现问题,还要用恰当的语言把问题表述出来。关于最后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文学理论的知识因为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点,往往会给师生在表述和交流上带来歧义和误解,所以恰当的语言表述就显得重要。笔者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问题没有表述清楚,导致学生在回答时总是抓不住要点,后来在修改了问题的“问法”后学生才给出了精彩的回答。关于问题的数量,考虑到每个问题在后来的“讨论”时一般会占用几分钟到十几分钟的时间,一节课设计的问题以一到两个为宜,最好不要超过两个,以保证教师有足够的时间讲授基础知识。

(二)问题的讨论

这是“课堂讨论法”的中心环节。教师在准确透彻而又深入浅出地讲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抛出问题让大家讨论。因为教师设计的问题基本上都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连老师自己都为之困惑,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在回答之前最好给出两分钟左右的独立思考时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回答时不要采取教师和学生一问一答共一个来回的形式,因为这是一般课堂提问的方式,而“课堂讨论法”与这种传统的提问法最大的区别之一即在于此。对每个学生的回答都认真对待和严格要求,并都尽可能地与之展开深入地对话,这种对话可能是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来回。而引导这种对话走向深入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满足于浅尝辄止,而应多问几个“为什么”,直到在可能的情况下把问题推到不可推进为止。这种对话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完善对问题的回答,更是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一种能力的培养,比如引导学生进行一种思维的锻炼,指导他们如何更好地思考文学理论问题;比如现身说法地教授他们思考的方法和技巧;比如给他们提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给出学生充分的回答问题的时间,教师和其他学生此时只需做认真的听众)。学生对文学理论问题的回答一般有三种形式:用理论语言阐述;借例子说明;理论阐述和例子说明相结合。在实际情况中,第三种形式的回答往往更理想,它可以避免第一种形式的空疏甚至不知所云,也可以避免第二种形式的肤浅和狭隘。所以,教师应该积极地提倡第三种形式。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回答方法还可以让学生认清文学理论和现象之间的紧密联系,学习用文学理论来指导文学实践。而这种认识和应用能力不就是文学理论“应用性”的表现吗?另外,既然是“课堂讨论法”,这种对话就应该是双向的。尽管这种讨论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但学生作为平等对话的主体,也可以反过来向老师进行发问和质疑。这种形式也可以多样化,比如在讨论过程中向老师请教,比如对老师的观点提出不同的看法,比如对老师设计的问题本身进行质疑等。在这种对话中学生一改过去的被动回答者的角色,精神上会感到相当的解放,更能促使他们大胆地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创见。理论上说,这样一种课堂讨论可以持续很长时间,但考虑到课堂的时间分配,一般到大家讨论得出关于某一问题的比较满意的答案就可以结束了。

(三)讨论的总结

讨论锻炼了思维的能力,是思维的发散和思维的交锋,在这个过程中大量的知识和观点被激发出来,良莠不齐,甚至正确与错误并存。为了获得理想的讨论效果,对讨论进行总结是必要的。总结可分两种形式,一是在讨论过程中随时地小结,以便及时地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二是在一个问题讨论结束后作全面的大总结,包括知识、问题和方法等各个方面。小结要注意简略性和及时性,但又不要过度打断讨论的进程,比如简单地赞扬或指出知识性的错误。大总结则要对一个问题讨论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作出全面而有价值的总结,比如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全面地梳理、对讨论的问题作出自己的深度理解和阐释、指出学生在讨论中表现出的思考的逻辑和方法上的问题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因为设计的问题一般难度较大,学生在回答时很难有完美的发挥,容易产生受挫心理,所以在总结时要多给学生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觉得虽然这种讨论并不容易,但也能够有较好的表现,获得比一般的提问情况下更大的成就感。比如有的学生对问题理解不准确,回答得不对路,但也有自己的观点和较为精彩的表述,笔者也能在总结时肯定其认真思考和表达力强的优点,同时鼓励其下次准确地理解问题后再作回答。如果说在“问题的讨论”环节,教师主要起到引导和组织学生思考的作用,那么在这一环节,教师则发挥了规范和鼓励学生思考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讨论过程中认真地倾听、积极地思考和有效地概括,对教师的能力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为了让“课堂讨论法”有效进行并取得理想的效果,有几点要求必须注意:

(一)处理好问题和教材之间的关系

“课堂讨论法”重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但它既然是在文学理论学科内进行的,就应该注意把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相结合。表现在问题的设计环节就应该注意把问题和教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问题从教材中来。这不仅使得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也使得能力的培养具有针对性。

(二)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如果说学生是“课堂讨论法”中的主体,那么教师就是其主导。这一教学方法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就在于教师作用的发挥。教师首先必须精心设计出好的问题,在课堂上将之抛出后激励学生踊跃讨论,认真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并与之展开互动式的讨论,与此同时适时地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小结,最后在问题讨论结束后迅速并且全面深入地对学生的回答予以总结。可以说每一个环节的有效处理都不是一件容易事,都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运用必要的对话技巧

“课堂讨论法”中的“讨论”近似于对话,并且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对话,既然如此,掌握一些对话的技巧就是必要的。对话需要技巧,在文学对话方面,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就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表率。技巧的运用能够帮助我们在课堂讨论中准确地理解问题和对话方的意思、发现对话方的话语漏洞并暴露问题所在、层层深入地导引对话的走向、获得问题的阶段性解决方案等。在课堂讨论中很多对话的技巧都能加以运用,比如概念界定法、归谬法、类比法、归纳法等。事实证明,技巧的运用往往能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并让学生体会到问题讨论的无穷魅力。

(2)精神的倡导和氛围的营造

在应试教育模式下“课堂讨论法”很难实施,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种真正的讨论或对话精神。这种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比如对真理的探求精神。讨论的目的就是寻求问题的答案,这一目的具有优先性,它应超越个体的有限权威,其过程永远具有一种“未完成性”,其暂时性的解决能给人精神上的高度愉悦和满足,推动我们对世界的认识走向深入。比如质疑精神。为了寻求文学的奥义,任何人的观点都是可以质疑的。质疑是一种不迷信不盲从,是给更多的思想发现提供可能性。乔纳森・卡勒在界定文学理论的效果时说道:“理论的主要效果是批评‘常识’,即对于意义、写作、文学、经验的常识。”“理论常常是常识性观点的好斗的批评家。并且,它总是力图证明那些我们认为理该如此的‘常识’实际上只是一种历史的建构,是一种看来似乎已经很自然的理论,自然到我们甚至不认为它是理论的程度了。理论既批评常识,又探讨可供选择的概念。它对文学研究中最基本的前提或假设提出质疑。对任何没有结论却可能一直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提出质疑。”[2]对质疑精神的倡导有赖于教师的引导,笔者在讨论中就经常鼓励学生不要迷信权威,甚至欢迎学生对笔者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看法,有了疑惑要敢于直接说出来。比如平等精神。在应试教育的“一言堂”式课堂上,教师基本上是“独白”着的唯一主体,学生则处于被教育的客体地位,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显而易见,即便在提问环节这种状况也大抵如此。而真正的讨论或对话却应该具有一种“主体间性”。所谓主体间性“指的是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对话、交往等的关系属性,也就是研究和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完全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3]教师和学生尽管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有差别,但在人格和问题面前却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讨论应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平等对话,如此才能保证讨论中有更多思想的碰撞,从而最大程度地阐明问题。除了以上精神的倡导,营造一种“严肃而活泼”的讨论氛围也是必要的。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严肃的事,故而在讨论中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对待,向课堂要效率。但严肃若走向死板乏味则又会适得其反,所以适当的活泼也必不可少。教师应善于适当地调节讨论气氛,不妨幽默风趣一点。不过最好的办法是教师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锻炼中发现趣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有所收获,进而使其产生学习文学理论的兴趣。

笔者之所以在理论上倡导和在实践中大力践行“课堂讨论法”,是因为与传统的课堂提问相比,这种方法具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第一,能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激发他们学习文学理论课程的兴趣。如前所述,文学理论的课程特点使得学生们普遍对它兴致不高,甚至有排斥心理,而教师一言堂式的授课和提问更让学生觉得沉闷乏味,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很难获得好的效果。如何激发兴趣?给他们提供主动表现的机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有较强的表现欲,思维也比较活跃,但大学里给他们提供的表现和锻炼的平台相对来说还很有限。“课堂讨论法”能给学生提供讨论的主动权和足够的阐述时间,相当于给他们营造了一个展示自己的最好的舞台,那些积极思考和善于思考的学生都可以在上面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采,从而检验自己的学习状况。经过积极的课堂讨论,一方面他们可以从自己的精彩表现中获得成就感,另一方面可以从自己的不足中汲取教训,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强烈愿望。

第二,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以笔者从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试卷中获得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对这门课程印象最深、记得最牢的往往是那些在课堂上经过讨论的内容。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对文学理论的学习理解是记忆的前提,理解透彻了再去记忆就容易得多,甚至在理解的过程中就已经基本完成了记忆的任务。

第三,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课堂的即时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因为对问题的思考都必须在短时间内进行。在这个方面学生暴露的问题往往最多,但这恰恰给老师的纠正提供了机会。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多,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逐步提高。想清楚了不一定说得清楚,这就涉及到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增加锻炼的次数。“课堂讨论法”能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表达时间和自由的表达权利,这更有利于他们在锻炼中积累经验。

第四,能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童庆炳和王一川先生合写的《文学理论教学的双向拓展》一文中指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对于中文人才的培养已经正在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需要。”其表现之一是“要求不满足于思考能力或理论能力的培养,而要更加突出面对现实问题的实践、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4]文学理论是一门偏重于培养思考能力或理论能力的学科,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也可以大有作为。“课堂讨论法”不仅是一种理论的思考和训练,而且注重文学理论与文学现象特别是当下文学现象的结合,以理论为指导去认识文学现象,也可以通过文学现象去反思理论本身。通过这种理论和现象的双向互动,让学生有意识地培养一种运用文学理论认识文学现象的应用实践能力,发挥文学理论对文学现实的指导作用。

以上即是“课堂讨论法”的主要内容,它的有效实施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如观念的更新、方法的运用和扎实的功力。作为主体的学生是这一方法的最大受惠者,可以获得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若对这一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相信可为当前高校转型背景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贡献一臂之力。

注释:

[1]张玉能:《西方文论课程(第二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版。

[3]樊义红:《作为批评形态的文学论争研究》,凯里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第12篇

关键词:归因理论 中职生 调查

当今中职生课堂状况令人担忧,师生课堂皆痛苦,其结症何在?

带着这一问题,我们对湖北职院应用分院2012级(根据以前的调查数据)、2015级新生的文化课摸底考试和其纪律考勤量化考评进行了部分抽查,并对其所授语、数、英、体四门文化课的6位老师的师资状况,教学心态等情况作了系列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学生

1.应用分院2012级、2015级部分新生文化课摸底考试的抽查。

说明:两次考试语、数、外都合成一门,题量较少,考试难度均为初一下学期到初二上学期水平。

分析:三门平均分均低。15级学生数学、英语问题尤其突出。

结论:大多数学生的现状只有初一左右的水平。

2.三个班新生纪律考勤的抽查

(1)2012年10月15日和10月14日第7周考勤:

结论:以上数据表明学生“努力程度”较低。15级稍有进步。

(2)2012年11月13日第5、6节,2015年10月12日1、2节两个班上语文课情况调查:

结论:以上数据表明学生“努力程度”很低。

(二)关于老师

1.应用分院2015级中职新生文化课老师的师资调查

结论:副教授占50%,讲师占33%,初级占17%。老师们年龄、职称结构比较优化,客观上有能力胜任教学。(而在实际教学中情况却远非如此)

2.老师教学课堂心态调查

普遍认为学生学习基础差,纪律差,不爱学习。老师对教学比较悲观,缺少成就感。认为自己的科研水平与其他院系的同事越差越远,对个人前途担忧。

二.问题的提出和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把人的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以此为理论依据,以调查为事实基础,我们认为:师生课堂痛苦的结症主要是:

从“能力高低”和“任务难度”两个因素的角度考虑,结论是:学生能力太低,而老师的教学任务难度相对过大,教学速度相对过快,两者具有难以调和的矛盾,这是师生课堂痛苦的最根本的客观原因。

由于语、数、外文化课是国家指定的统编教材,其授课计划、教学进度必须以此为依据,虽然这套教材很好,但前题是教授对象必须是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而现状是学生大多只有初一的水平,甚至还不到,因此三分之二的学生课堂上实在很难听懂和及时接受。

从“外界环境”因素的角度考虑,结论是:文化课教师的授课内容大多只注意其学科的科学性和独立性,而忽略了学生的职业性的市场要求,针对性差,两者之间有较大的鸿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这是师生课堂痛苦的间接原因。

从“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因素的角度考虑,结论是:师生努力程度不够,师生均处于身心疲惫的状态。这是师生课堂痛苦的主观原因。

从学生的早自习出勤率、晚自习出勤率、上课出勤率、带书率、做笔记率、做作业率等因素来看,显然学生的“努力程度”很低,这也会大大降低老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对策和建议

一是降低教学任务的难度,放慢教学的速度。要好处理教材,做好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二是文化课教师的授课内容要注意与学生的职业性的市场要求相接轨。老师要注意学生的专业性,了解其专业的基本职业要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