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教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团体辅导主题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教案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教案

2024-03-10 08: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大学新生适应团体辅导教案

(一)团体名称 携梦起航

(二)团体性质

异质的、封闭式的新生适应小组

(三)团体规模 大一各班级

(四)参加对象 小组成员为在校大一新生

(五)团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每周一次,2课时,每次1.5个小时左右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团体辅导室

(六)团体目标

本团体希望刚进入大学有适应不良的大学新生提高适应能力,通过认识自我、澄清价值观、人际关系的练习提高在大学的适应力。通过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分为,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思考自己的性格、价值观、优缺点、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等内容,以及和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接纳,增强自我尊重和自信,不但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而且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勇敢面对自己的短处。

终极目标: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协助参与者发展成为有良好适应力的人。 过程目标:个人探索,了解自己,同时让别人认识自己。

(七)理论依据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自我统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的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确等一系列迷失性的问题。成年早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亲密感缺乏,以及和爱情有关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了孤独、自我封闭,恋爱关系的适应不良。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和亲密关系,即帮助青年人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思考自身的角色和责任,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确立自己的正确位置和发展方向。

设计小组的形式、小组结构,确定组长责任时,参考了个学派的治疗理论和方法。主要采用当事人中心治疗小组的理念,充分相信组员的潜力,相信在小组中,组长的主要任务是为小组开创出一个滋润性和具有治疗功能的氛围,而组员只要得到组长起码的帮助和催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应采取的行动。因此强调为小组开创和维持一个充满着真诚、尊重和同感的气氛,以便组员内在的丰硕潜能得到发挥,导致个人的自我形象、基本态度和个人自主的行为有所改变,迈向成长。

实施过程

第一步:相见欢

目标: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成员相互之间认识,并形成初步的凝聚力;介绍团体目标和团体契约。

研讨与练习:大风吹;团队建设;团体契约

1、每个人写胸卡,注明姓名、班级、专业。

2、热身运动大风吹

3、报数分组,从1到8,相同的数字为一组,组内同学相互认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参与,想出队名和口号,并做出团体的造型,每个团队在全体面前意义展示,并各成员做自我介绍。

4、组长介绍团体目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我们在这里相识,相互帮助,解决大家的适应问题,共进行四次,每周一次的团体咨询。另外参加团体的成员需要遵守团体契约,会向成员展示团体契约的内容,大家进行讨论,有什么想法和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进行改进,最后在成员自愿的情况下,签上团体契约书。

5、全体讨论对团体的期望,并由组长进行价值澄清 第二部 独特的我

目标:协助成员彼此建立信任,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研讨与练习:松鼠大树;我的柑橘

1、热身运动:松鼠大树

2、优点轰炸:由主持人说明活动规则:一次由一个组员作为中心人物,每个组员轮流对中心人物对其优点(性格、外貌或处事方式等)或欣赏之处进行称赞,只说优点,态度要真诚,努力去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那样反而会伤害别人,被称赞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知道的,哪些是未曾意识到的。要求参加者注意体验:被人称赞的感受如何?怎样用心发现他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优点?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同时也欣赏自己的人?小组分享讨论,组间交流,组长代表本组同学简要谈谈对本次活动的感受,也可再请几位本组同学做补充反馈,表达感受,也可以就同学们提出的焦点问题做讨论,最后主持人做总结。

3、自我画像:活动目的是通过画“自画像”,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并通过交流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理解。主持人给每个人发一张纸和一根笔,每个人用8-10分钟时间在白纸上画自画像。主持人向大家说明,每个人都通过自画像的形式向他人展示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我”,这可能是一个公开的我,也可能是一个隐蔽的我。每一副画都包含一个秘密,一段经历。今天,我们把它展示出来,目的是与人交流,在交流中解读故事,加强全体成员更进一步的认识。本次活动不是绘画比赛,只要求大家画的内容、形式等形象地反映对自我的认识即可。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自画像的含义,同组成员可以提出疑问。主持人发现典型案例做全组分享。

第三部 同舟共济

目的 增加团体的凝聚力,使成员变得融洽。通过相互给予建议,相互帮助,了解到更有好的适应有哪些,激发积极的适应

研讨与练习:心有千千结;同舟共济;热座

1、热身练习:心有千千结

2、同舟共济:主持人说明规则:练习刚开始时,一张报纸铺在地上,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现在需要小组成员全部站在报纸上,一个也不能少,必须同生死共命运,成员脚不能挨地,需要全部在这一条船上。成员必须想方设法,让所有成员都登船。在行动之前,成员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完成任务后,主持人可以把报纸减半,随着难度的增加,成员的努力也会越来越强。活动之后进行分享与讨论:活动后大家的感受如何?在活动中,你的角色是什么?你对最佳方案满意吗?你在活动中是否有成长?有哪些?

3、热座:每人一个信封,每人发若干张白纸,然后,将自己目前最困扰、最想得到帮助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写同样的问题,并留有足够的问题回答的空间,每张纸条上写上姓名。例如“你对我的印象如何”“怎样才能找到意中人”“我要怎样才能找到意中人”等。然后把写好的纸条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请他们回答。每位同学拿到他人的问条时,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及体会,怀着真诚助人的心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没有什么对不对之分,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真实想法写出来。回答者不用署名。信封放在小组中央地上或桌上。回答完毕,把每一个人的问题放到他的信封里。每个成员取回自己的信封,抽出回条,一一阅读。最后,全组集中,每人谈自己阅读完他人意见后的感想。由于得到多个人的帮助,丰富了个人有限的经验。

第四部分 梦想成真

目的:总结自己在团体中的收获,并相互祝福、相互鼓励 研讨与联系:突围闯关;梦想成真;真情告白

1、热身练习:突围闯关

2、墓志铭:主持人给每人发一张纸一根笔,说明活动规则:你得病即将离世了,现在要替自己写墓志铭,反映自己的一生。墓志铭将会刻在墓碑上,供人凭吊。墓志铭上除了生平、卒年外,最少还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生最大的目标、在不同年纪值得骄傲的事情,对社会、家人及其他人的贡献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话题不一定全包括进去,成员可以尽量用幽默以及适当的语言表达。写完后请几位成员起来喊出自己的墓志铭。

3、我的收获:团体成员写下有关团体学习的心得,并且与成员分享,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团体经验和收获。用时30分钟,每人发白纸一张、笔一根,发下去之后,领导者请成员们写下团体的感受和体会。“如我在团体中学到的三四件事情”“团体对你最有帮助的经验是什么”“怎样才能将团体中所学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等等,写完后小组成员内讨论分享,并在团体中分享。

4、真情告白:处理离别情绪,给予彼此祝福。每个人在背上别上一张白纸,请小组内其他成员每人写一句祝福的话或建议,小组内写完,可以找其他自己认为重要的团体内成员,请他们写,写完后,坐下想一想成员会给自己写什么,期待他们写什么。然后拿下来仔细看。分享读后的感想,感谢成员的真诚。

5、团体结束:和成员分享团体结束,要积极的适应大学的生活,未来会有很多挫折,但也有很多精彩,需要大家带着自己的梦想在大学里扬帆起航。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团体辅导方案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新生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

入学适应辅导教案

新生团体适应性心理辅导总结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

初中生入学适应班级团体辅导方案设计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

策划书: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卷调查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编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专题 新生入学团体辅导教案 大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