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回忆录:60年代考上大学就成了国家的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历史系有什么专业 高考回忆录:60年代考上大学就成了国家的人

高考回忆录:60年代考上大学就成了国家的人

2024-07-15 07: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1905年科举制废除,现代高校招生制度初成算起,中国人的“高考史”已经有一百多个年头了。可以说,一百多年来,高考这个考场一直是公平度相对最高的一个考场,也是寒门学子改变人生的最好机会。百多年来,多少学子在这个考场上发奋拼搏,成就了自己的人生梦想。又有多少学子伤心落榜,另投他途。古老中国一百年来沧桑巨变,不变的是中国人奋发向上、成就梦想的精神气质。

  明天,2013年高考就要开始了。7万多北京学子又将走进曾经寄托着他们祖辈父辈光荣与梦想的考场。看着这些稚气未脱的孩子们,我们不禁想起当年的自己。

  当年的我们是什么样子?

  我的高考之1940年代

  上燕京大学要考“脑筋急转弯”

  赵蓉

  1927年出生

  1945年毕业于贝满女中

  同年考入燕京大学

  退休前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任记者、编辑

  我今年86岁,考大学的经历,那已经是六十几年前的事了。

  1945年,我18岁,在贝满女中(现一六六中学)读高三。尽管学校对高考也重视,但在课程设置方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分文理科,即使到了高三也没有为考大学专门开设什么补习班,老师只是对同学的学习加以鼓励。没有一模、二模,也没有填报志愿的环节。毕业考试正常进行,考试结束,根据学习成绩、兴趣爱好、经济状况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去报名考试。毕业前夕,学校组织毕业班同学参观了一些单位,比如医院、学校等,也会介绍一些大学的专业设置情况。

  `班里有些同学报考天主教会办的辅仁大学,我也就随大溜去考,上了英语系。入学一个月,一次作业交上去,教授英文的修女认为我的作业是抄二年级同学的,我很想争辩,又怕那位威严的修女对我产生偏见,心中纠结。恰在这时,也就是这年的9月下旬,忽听同学说,燕京大学将回迁北平复校,部分老师已回到校园,筹备招收大一学生呢。(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封闭燕京大学。1942年燕京大学在成都办起临时学校。)

  燕大招生的消息,让我们跃跃欲试。在高效率的运转下,经过考试,10月份我们就入学了。燕京大学入学考试科目和其他高校一样,也是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英语,对我来说,其他科目没什么,只是英语有点难。幸运的是父亲给我一本英语读物,偶然翻到一页,上面有一个词wedding(婚礼),而英文考试正是这个词用300字叙述一个婚礼。

  燕大的入学考试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是,考一门智力测验,考题有点像现在的脑筋急转弯,还好我也过关。同时被录取的同班同学有二十人左右。

  我本想报考中文系,但听说大学中文系学的是考证、训诂之类,不学文学创作,我觉得枯燥,于是填了新闻系。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做主,哪像现在上大学费尽家长心思。邵跃先

  我的高考之1950年代

  “参加完高考就去植树”

  于向东

  毕业于北京六中,1958年参加高考,被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

  1964年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助剂二厂工作,2000年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任上退休。

  说起1958年参加高考,73岁的于向东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那时候高考可不像现在这么惊天动地的,从家长到社会都高度重视。”

  于向东初中和高中都是在北京六中读书,他回忆说,当时班里学习气氛很浓,老师教得也特别好,特别是数学老师,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因为很多人都喜欢数学,所以班里还成立了数学小组,小组成员那时还自学了许多大学的数学知识。

  让于向东印象比较深刻的学校边上的一个小图书馆,“图书馆就在西华门边儿上,那时候家里居住条件都不太好,没有可以安安静静学习的地方,所以很多同学都是一放学就跑到图书馆复习,冬天很冷,图书馆中间生着个炉子相对暖和一些。”

  “我们高考时可不像现在,又怕噪音干扰,又是交通管制的,全社会都很关注,高考那几天和平常没什么区别。高考填报志愿都是我自己做决定,家里没人给什么建议。”于向东说高考前几天,自己也有些紧张,那几天特别热,所以他基本很少吃主食,主要是喝绿豆汤,再搭配个香瓜之类的。

  “高考完我们参加了市里组织的香山植树活动,之后就是等通知。”于向东说他们高考时并不提前发高考成绩,录不录取只能等通知书,发通知那几天,他每天拿个小板凳儿坐在院门口等邮递员。“那天邮递员把录取通知书递到我手里,我打开一看,被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了,高兴得我直接跑到学校和同学汇报去了。”洪燕杰

  我的高考之1960年代

  考上大学,就成了国家的人

  梁小民

  高考时间:1962年

  高考地:山西省太原市

  录取院校:北京大学经济学系

  1962年,对于“出身不好”的梁小民,是个绝好的机会。

  这一年,周恩来总理发表《论知识分子问题》,提出“重在表现,不看出身”的精神,也就是这一年,在阶级斗争氛围仍很浓重的情况下,大学录取“松”了一回:“许多家庭出身有问题的考生,都是在那一年考上了大学。若是换一年,政审只会被盖上‘不宜录取’的章。”

  热爱数学的梁小民,在高中时代是个好学生,还拿过山西省数学竞赛一等奖。不过高一下半年,“不知是哪里来的精神”,高中教育开始试行“两年制”,梁小民与其他一批学习好的学生,被选入试点班,学科也从理科,变成了文科。

  “一开始是不太想学的,但那个年代,组织说什么就听什么,没人有异议。”

  转眼间到了高三现如今的“高考冲刺阶段”,彼时却没有太过紧张的气氛。据梁小民回忆,高三仍然是以正常课程为主,只有最后两个月,才是高考复习时间。

  因为一位历史老师的缘故,梁小民决定报考北京大学历史系:“什么专业今后就业好,这种想法压根就没有。当年我家里人的想法是,考上了大学,就等于成了国家的人。至于今后的工作,都是国家统一分配的。”

  唯一的考虑因素,来自老师的调配,1962年高考,全国高考仅录取12万人,因此学校的好学生,志愿报得一定要“平均”,不能集中到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当然,时代特色必不可少:“所有学生的志愿表上肯定都少不了这四个字,‘服从分配’。”

  没有警车护送,也没有父母相陪,家人都不在太原,梁小民自己度过了高考的几天,如今回想,其中细节乏善可陈。

  梁小民并未如愿以偿,虽然考上了北京大学,可他被调配到了经济学系:“当时心态很幼稚,还想转到历史系。看到当年吴晗因为写了一本《胡应麟年谱》被清华历史系录取,我想,不如我也写一个人的年谱……”

  在那个“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年代,梁小民转系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不过却成就了梁小民的一生。如今,媒体提及他的名字时,常常会在前面冠以“经济学家”的称号:“我的经历也说明,大学只是一个出发点,人的未来还要靠自己努力。”吴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