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教案 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之道教案反思 5.2《大学之道》教案 2022

5.2《大学之道》教案 2022

2024-06-23 18: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大学之道》【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落实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意;2.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三纲”“八目”的具体所指及其内部关联;3.文化传承与理解:把握本文在治学目标和人生目标上的启示意义。【教学重难点】1.《大学》的主体是“三纲”“八目”,要让学生明了这些内容的逻辑关系;2.《中庸》中的学习过程论,对于学生的学习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带领他们领会这个学习过程论的合理性。【授课方法】语言品读法、整体感知、鉴赏评价【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古代圣贤智慧的结晶,那古代中国人到底是如何连接自我、家族、民族、国家和天下观念的呢?今天我们学习选自《礼记大学》的一段文字,感受古代圣贤的智慧。二、了解《大学》大学是什么?与小学的区别?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大学”,在古代指与“小学”相对的“大人之学”。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的文化课和基本的礼节。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开始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1.大人之学“大学”是对“小学”而言,是说它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大学”是大人之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2.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 “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修己治人,治国安邦”的大学问。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大学》来源:《大学》、《中庸》:本为《礼记》中的一章南宋以前没有单独刊行过。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大学》介绍:儒家基本经典之一。相传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原为《礼记》中的一篇。到了唐代,韩愈、李翱从维护儒家的所谓“道统”出发,十分推崇这两篇文章,把它和《论语》《孟子》相提并论。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南宋朱熹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大学》一文不长,仅有两千余字,以精辟的语言和成熟的思维提出了儒家对于大学教育的目的、任务和途径的总结性论断,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是先秦、秦汉儒家学说的总括性著作,是儒家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理解标题:是儒学经典 开篇的第一句。《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后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 、 、 合称为“四书”。“大学之道”指的是: 、 、 、 的根本原则。(《大学》,原是《小戴礼记》里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当代很多学者认为实际是秦汉时的儒家作品,是讨论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在宋代以前,《大学》的地位并不是很突出,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大学》遂成为儒家经典中重要的篇章,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大学》的核心思想:明一德(专一),惟格一物,通过日新月异的努力,达到至善至美。)三、了解作者曾子(前505年-前435年),夏禹后代,姒姓,曾氏,名参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大家,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与子曾参同师孔子。公元前435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曾子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仅次于“复圣”颜渊。思想主张:修齐治平曾子著作《大学》,开宗明义提出了三纲(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封建伦理道德的政治哲学体系。曾子杀猪: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遂烹彘也。大家就用“曾子杀猪教子”来表示人应该言而有信,诚信待人,尤其是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要说到做到,给孩子树立诚信的榜样。四、预习检查明确字音:本末(mò) 壹(yī)五、研读课文【思考1】研读第一段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②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即“使彰明”,发扬、弘扬的意思;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③亲民:亲近爱抚民众。④止于至善: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⑤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⑥静:心不妄动⑦安:性情安和⑧虑:思虑精详⑨得:处事合宜⑩本末:“本”原指木之根为常;“ 末 ”指木之梢为迹 。后分别引申为本根、本始和末迹、末节。指事物的根源和结局。 道:规律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做到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够处事合宜。每一样东西都有根本有始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活动二:问题探究1.概括内容及作用。明确 指出大学的宗旨,提出了大学的“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下文引出“八目”做准备。2.你是如何理解其宗旨的具体内涵?明明德:释义:明明德,即彰明人们所固有的光明的德性。朱熹认为,天生万民时就已赋予他们仁、义、礼、智、信,这些美好的本性与光明的德行,这些与生俱来的本性使人见贤思齐,见不贤则内省,明善恶,知荣辱。但“明德”为私欲所牵连和蒙蔽,难似显露、昏暗不明,犹如乌云遮住太阳、镜子布满灰尘,这就需要人们通过自明其明德,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复性"。亲民: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大学》以亲九族。《尚书·尧典》明王守仁《王文正公全书·传习录》认为,“亲”仍读如字,做“亲近”、“爱护”解,言统治者应爱护、亲近民众。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盘铭》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尚书·康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朱熹取二程之意,认为“亲”当作“新”解,他在《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云“新者,革其谓之旧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己及人,使之亦有以去旧染之污也。止于至善:止,犹自处也。 汉郑玄《十三经注疏·大学》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物当然之极也。宋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止”,在此申为“达到,以…为目的”。至善”,即善的最高境界,是最高的道德目标和道德准则的体现,这里的“至善”所指的对象既是对己,又可及人:既是平民百姓,又可以是王者圣人;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一家乃至一国;既有伦理道德含义,又有政治生活的规定。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周易·坤》善行无辄迹。——《老子》夫唯道,善贷且成。——《老子》善人,我不得而见之矣。——《论语·述而》“善”充分体现了自古至今人们对中华基本道德的理想概括和不懈追求。正如禅宗语:“恰恰无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至善”一词,不是俗情所理解的善恶相对之善,而是超越了善恶两极更高的精神境界。大学之道大学、三纲领明德:美好的德行新民:使天下人去旧更新至善:达到善的最高境界“明明德”是对己而言,不断彰明自己内在的德性;“亲民”是对人而言,以自己的至德教化民众,使之除旧布新;“至善”乃“明明德”与“亲民”发展的最终归宿,也是二者发展的最终目标。“明明德”和“亲民”二者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只有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才得以教化民众,只有自我不断日新才能够新民。同时要在实践中将“明明德”的内在修为和“亲民”的外在事功发挥到极致,也就能达到“至善”的境界了。(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平静;内心平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物皆有开始和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道了。(事物的发展规律))3.分析本段的论证层次。明确 首句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的“三纲”,第二、三句承接上文对如何达到大学之道,阐明其中的逻辑关系。【思考2】研读第二段原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活动一:解释词语并翻译句子①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②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③致其知:获得知识。④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⑤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⑥庶人:指平民百姓。⑦壹是:一律,一概。⑧本:根本。释义: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活动二:问题探究1.概括内容及作用。明确 提出“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现“三纲”指出了具体的方法。2.欲明明德于天下,应该怎么做呢?大学、八条目:格物:探究事物原理致知:获得知识诚意:使心意诚实正心:端正内心修身:修养自身齐家:整治家庭治国:治理国家平天下:使天下归于太平八目具体阐述:“格物”: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从实践中求知,然后明白事物。“致知”: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认识。了解事物,获得“真知。能辨明是非善恶。“诚意”: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够做到诚实、不自欺。“正心”: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公正诚明,无所偏倚,不动摇心志。“修身”: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齐家”:是善于理处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布施仁政于天下,使天下太平。3.“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明确 “格物、致知”为第一步,对应的是知的功夫;“诚意、正心、修身”为第二步,对应的是修的功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第三步,对应的是用的功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己,“齐有、治国、平天下”是安人。(“八目”是逐一递进的关系,其核心是“修身”)4.“修齐治平”四者的关系如何?要达到身修,需经过哪些步骤?明确 “修身”的意思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个人修养的最高要求,它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它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身修需要“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步骤。“格物致知”就是要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而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识的过程,为下一步诚意、正心奠定基础。5.“三纲”“八目”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明确 “三纲”是宗旨,是纲领,是指导思想,“八目”是实现“三纲”的具体步骤。它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六、课堂思考【思考1】你如何看待本文提到的“大学之道”的。明确 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①积极的影响:《大学》强调了学习者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还强调了对社会的关心和参与精神,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促进社会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大学》所提出的“修、齐、治、平”思想,几乎成为读书人的唯一标准理想。这种思想主张积极人世,注重自身修养,关心人民疾苦,努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安定,拥护统一,对社会的繁荣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②消极的影响:《大学》把人的思想束缚在儒家的思维范围之中,给古代文人带来思想僵化的缺点。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如不按照“修、齐、治、平”这条线路来走,轻则斥之为不成才,重则认为离经叛道,大家群起而攻之,使文人轻易不敢背离。同时, “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的最终目标是为最高统治者服务的,因此带有浓厚的政治倾向性。【思考2】原文: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康诰》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楚书》曰:“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舅犯曰:“亡人无以为宝,仁亲以为宝。”(《大学》节选)问题:这一部分的主要的思想主张是?明确 以德为本。【思考3】大学校训中的《大学》格言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东南大学:止于至善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香港大学:明德格物河南理工大学:明德任责【结束语】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请记住:文化修养是一个人无形的名片,它虽然不能装进口袋里,却能够展现在脸庞上,流淌在语言间,体现在行动中。你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透露出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雅的人生境界。【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