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纭纭话团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卫科波菲尔人物名称英文 纷纷纭纭话团圆

纷纷纭纭话团圆

2024-04-15 02: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纷纷纭纭话团圆——从《大卫·科波菲尔》谈“大团圆结局”

大足城南中学校高2020级1班 唐巧 指导老师:李联川

如果说起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大卫·科波菲尔》一定是他的得意之作,大卫一定是他“最疼爱的孩子”。

大卫是一个遗腹子,继父虐待他和母亲。母亲去世后,他找到了贝西姨婆,并在她的监护下成长,最终成为了一名作家,和安妮斯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种“大团圆结局”是否是狄更斯为了迎合维多利亚时代读者的需要而刻意安排的呢?是否会削弱小说的批判力度呢?

首先,我觉得这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大卫·科波菲尔》中融入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大卫这个名字的缩写D·C正是作者名字缩写的颠倒形式。作为作者“最疼爱的孩子”,大卫当然得有一个大团圆结局。这不正反映出作者对生活充满希望,对未来充满信心吗?“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不仅是贝西姨婆对大卫的教诲,更是狄更斯对大卫的期望。狄更斯对他“最疼爱的孩子”,一定是充满希望的,希望他的未来是光明的。

其次,这迎合了广大读者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人们大多渴望大团圆,不希望悲剧发生。哪怕好事多磨,也希望最终是“好事”。很多时候,大团圆结局不只是单纯的愿望或理想,还表现了广大人民的精神追求,体现的是一种不畏艰难、乐观向上的品质。

纵观中外各种民间故事、神话、童话、小说、戏剧,以大团圆作为结局的数不胜数:公主总是会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丑小鸭总会变成白天鹅,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善良者终会幸福……即使活着时是悲剧,死了也会幸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在阳间不能相伴一生,但最终化作一对彩蝶双栖双飞;《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死去,但最终两家消除积怨,也算“残缺的圆满”。

当然,这些是否就是真正的“大团圆”呢?我认为,有时表面的圆满,恰恰反映的是对现实的无奈。有时候,故事越是圆满,越是会让人感到凄凉。试想一下,书中人物结局圆满,书中人物幸福,而作者自己、读者自己却恰恰与之相反,那么,你是否会感到无奈甚至痛苦呢?假如别人轻而易举就能实现自己用尽一生也实现不了的目标,那么,我们是否会感到怅惘呢?

这其实暗含了一种“攀比”心理。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人们会不断把自己和别人作比较,如若自己不幸,却看到别人幸福,那么就会使自己的“不幸度”加重。回到《大卫·科波菲尔》,它以大团圆作为结局,也能反衬出作者的不幸,维多利亚时代人民的不幸。这不就使作者的批判更有现实意义,显得更加深刻了吗?

由此看来,大团圆结局,常常寄托作者希望,反映大众心理,反衬无奈现实。

刘冬梅老师点评

结局是小说整体艺术的凝聚,对结局的探究是探索作者创作意图的重要方式。此文从作家主观情感、受众精神追求以及文化审美的角度作了条分缕析的阐述,体现出思考的深广度。小说是现实的弥补,狄更斯将自身沉郁借大卫·科波菲尔做了逆风翻盘的宣泄。同时,这也是狄更斯基于人道主义立场,对“善恶有报”道德观的倡导。我们还应看到,狄更斯虽以崇高的人文情怀和道德力量推动着世界文学的发展,但以人道主义来消除社会现实矛盾,确有一定的理想色彩。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