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国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势至菩萨造型 佛教中国化

佛教中国化

2023-12-06 01: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的化身,在印度、东南亚,亦是象征神圣王权的男性神祇,然而在中国,“他”却变成了“她”,成为循声救苦的“慈悲女神”,并拥有截然不同的历史与身世,今天让我们走进深刻地影响了国人的生活与信仰的观音菩萨像的中国变迁。

观音造像女性化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渐变的过程,大致跨越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女像观音从形成到发展,盛行则标志着观音造像女性化进程的基本完成,也是佛像中国化的一个典型代表。

早在东汉时期,佛教就开始传入中国,到了南北朝时期,观音造型为男性,面部丰满、眼大而凸、眉长而平、鼻深高隆与额齐平、耳长齐肩、头戴宝冠,宝冠上主要是花髻,是贵族富人的装饰,颈部有悬铃的圆领式,胸部挂璎珞和作为两蛇形的饰具两臂着钏,下着羊肠大裙。

隋唐时期,观音造型分为早期和晚期,早期隋到唐初阶段观音造型面部丰圆适中,方额突出,依然以男性形象为主,但开始逐渐演化出女性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隋大势至菩萨石像

收藏于英国伦敦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

到了盛唐时期,观音造型是饱满成熟的阶段,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成就是更加明显的走向世俗化,因此,更进一步的体现了当时的社会繁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音菩萨立像

706年 唐代

石灰岩浮雕

尺寸:246×86×108 cm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 木雕嵌象牙八臂观音立像

收藏于首都博物馆

宋代,观音造型在唐代的基础上,服饰上较唐代复杂,在面部刻画上,人物颊额丰圆适宜、面容婉丽、戴珠光宝气的花冠俨然像一种世俗贵妇人的形象。这时的观音造型已发展到圆熟的境界,其动作表现及服饰都自然生动流畅,充满迷人的艺术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代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辽代,观音造型从整体风格看,基本上是继承盛唐时期的观音造型:头戴宝冠、面相丰满适中、眉毛弯长、颈挂璎珞、体态婀娜、神态自然、比例适度、俨然是淑女化身,肌体和服饰都具有其应有的重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辽代观音木雕像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金代,从整体造型上看,它也承袭了宋代以及辽代的风格,但是金代观音造型与宋辽两代有不同点,如金代观音造型,一般多显得造型繁琐,虽然在形象上,仍保持有传统的写实风格,但对于服饰衣褶的处理略显得繁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金代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规格:172.7×93×85 cm

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收藏

明代的观音造型不仅继承宋代的造型,更与盛唐时期的观音造型有些接近。明代观音像感人的艺术魅力,还表现在她们不仅是世俗化了的女性,而且塑造的是中国封建时代美女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彩绘漆金木雕菩萨坐像

明 1368—1644年

高200厘米

清代,观音造型也比明代更接近世俗,清代观音造型主要特征:颊丰额满、额部平板有一种被绷紧的感觉,双眉细长、鼻高且直、宽肩细腰、服饰多为当时的装饰,在技法处理上,衣纹表现极为真实,服饰贴体,显得较为轻柔,衣纹随着动态自然流畅,真实感很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代

观音菩萨立像

费城艺术博物馆

观音与众多菩萨一样,其造像在传入中国之初均为男相,但因在佛教经典中,观音菩萨可现男身,亦可现女身,且在菩萨造像出现中性化趋势、菩萨及观音男身女相、非男非女相的基础上,在思想开放、技艺高超并能根据佛教经典及各种民间传说纵情发挥的能工巧匠面前,在佛教日趋普及且日趋汉化,佛教艺术逐渐世俗化的隋朝前后,去掉胡须、体态多姿的女像观音的产生是再自然不过了。

除了时代的变迁的缘故,女像观音的产生还有以下种种原因:观音菩萨慈爱众生,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以母亲、以女性代表慈悲;女像观音更能满足当时社会上大量增加的女信徒的需要,更能打动人心、吸引民众;当然,从根本上来说,观音造像女性化是佛教不断普及,不断发展的需要。另外女性化的趋向中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有不少人都在梦中得到穿白衣的女性观音的帮助~所以有了白衣大士的美誉,及至后来有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的说法为大众所熟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文 | 玉泉寺数据中心

地址:湖北省宜昌市当阳玉泉寺

© 公众号:dy-yuquanchansi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