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线大格局,妙笔著史第一人:记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 小三线大格局,妙笔著史第一人:记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

小三线大格局,妙笔著史第一人:记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

2024-07-10 07: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题注】三线建设是中共中央在20世纪60年代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即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地区主要指西南和西北的川滇贵陕等13个省区;一线地区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一线和三线之间称为二线地区;一线、二线地区的后方腹地俗称小三线。三线建设包括大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三线建设跨越三个五年计划,在中西部建成了约2000个大中型企业、设施和科研院所,堪称新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经济建设战略,为中国国防经济发展史铸就了一部灿烂辉煌的篇章。

  历史的长河,波涛汹涌,大浪淘沙,天地间雄浑浩荡的伟力,推动着充满偶然而又归于必然的时代进程。一代史圣司马迁的治史精神激励了无数后来人。浩荡五千年烟云,历史的天空绽放出许多璀璨的史学明星。时光射向新世纪新征程,发端于毛泽东时代的三线建设作为中国国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已成为历史,但三线建设蕴含着极其宝贵的财富值得挖掘。当得知三线建设中的小三线建设历史还无人研究的情况下,上海大学历史系徐有威教授则第一个扛起了大旗,向这个无人高地进军。历经15年的艰辛劳作,终于为新中国史填补了一项空白,赢得了中国史学界的赞誉。

▍“无心插柳”之语改变了学术人生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这是历史学者捕捉学术创造火花的共同理念。徐有威教授作为科班出身的历史专业研究人员,更加懂得如何抓住史学研究契机的出发点。那是2008年12月29日,时任上海档案馆编研部主任的邢建榕老师到上海大学历史系举办讲座。在讲座中,他偶然游离主题之外,提及他曾经翻阅过上海档案馆馆藏的上海小三线建设资料,发现它们“非常有趣”。正是这位专家无心插柳之言犹如一道透过乌云的曙光,照亮了徐教授未来的学术人生道路。

  2009年元旦刚过,徐教授坐在书桌前,耳畔萦绕着邢建榕主任那句“非常有趣”的话语,内心好像有一团火在燃烧,十几年来的教研片断在脑海中急速闪现,促动着他要在这个新年伊始就要调整好自己的研究方向。1985年从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主要聚焦民国土匪和国民党特工史研究,出版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如果继续沿着这个方向走下去,路径熟悉,困难较少,比较容易出成果;如果改变这个研究方向,无疑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能否成功不得而知。经过一番苦苦思考,他毅然定下决心,向陌生的远方走一遭,去探寻那“非常有趣”的世界,即使自己不能出成果,也要为后人和学生们铺出一条前行的路。

  自2009年起,徐教授重新确立史学研究方向,制定了一个详细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按照已确定的思路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上海大学校内外、从本科生到博士后以及青年教师进行小三线建设研究工作。他带领学生们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小三线建设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把小三线建设研究作为中国当代史一个学科分支进行全方位建设的目标,在徐教授的心中逐步形成,并且这个目标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同一起跑线上的师徒拼搏之路

  俄罗斯唯物主义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径丛林。”

  徐教授带领学生们向着小三线建设研究之路出发,不仅有尘埃和泥泞,还有悬崖和陡壁,不仅有丛林和沼泽,还有山涧和大海。西游记传说中的西天取经,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到达目标之地,徐教授师徒一行在小三线建设研究路上,同样经历了千辛万苦、无数困难才取得胜利的硕果。因为新中国大小三线建设本就是遵循“靠山、分散、进洞”的高度隐蔽性原则布局的,当然也就没有留给后人便于研究历史的坦途。

  三线山水作证,建设精神永恒。面对茫茫前路,徐教授经常对他的研究生们说:“中国当代史的研究领域和其他中国史的研究领域非常不同的地方在于,因为它是新兴学科的特点,我以及很多老师,和你们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有的地方我还不如你们,因为我不可能和你们一样有时间整天泡在档案馆中、在去采访亲历者的路上”。话虽这么说,但徐教授事必躬行、以身作则的行事风格,仍然是激励学生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行的动力。

  由于小三线建设研究前无古人,没有任何线索和路径可供参考,徐教授只能通过两个途径寻找研究课题的具体线索,第一个是口述史,第二个是档案资料。好在信息时代科技进步,为徐教授师徒们提供了非常有效的“生花妙笔”。他们充分借助录音笔、摄像笔、电脑笔、手机视频笔等现代信息记录手段,高效率完成了大量小三线建设亲历者的口述历史和遗址拍照以及音频视频资料的编辑存储。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截止到2023年底,徐教授师徒一行15年连续不断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口述史采访,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市,行程累计十几万公里,收集到的小三线档案资料和采访资料折算成文字量约3亿字,口述史资料500多万字,特别是拥有1.7G的档案资料及其他各类资料。这些饱含徐教授师徒们满腔热情和辛勤汗水取来的“真经”和“原材料”,还在新的征程上不间断增长,它们已成为小三线建设研究王国的坚实基础。

▍“程门立雪”精神感动无数亲历者

  站在今天的时刻回望历史的三线,徐教授有太多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思索与追问。而这也恰恰是徐教授师徒们恒心不变、毅力坚强地把研究工作不断推进的原始基因。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三线那畔行;风一更,雪一更,热血奋进梦必成。为了小三线建设历史研究早日出成果,徐教授带领学生们奔波在田野乡村,山间水畔。既与当年小三线建设者们分享着革命年代五湖四海、风云际会的战斗喜悦,也尝遍了长途跋涉、舟车劳顿、风餐露宿、废寝忘食甚至吃了不少闭门羹的酸咸苦辣。他们把参与三线建设的劳动者奉为“上帝”,把亲历三线建设的老人们看作“老师”,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以一颗真诚友好的心去开启一些尘封多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的心扉,并且演绎出许多新时代的“程门立雪”故事。

  镜头切换到2010年3月的一天。在上海采访参与皖南小三线建设的一对年过九旬的老同志夫妇,提前一天电话约定第二天上午9点到他们家中会面。可第二天一早,徐教授和他的第一位做小三线建设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吴静同学,七拐八弯地找到了老同志的住所,但无论是打电话还是按楼下的门铃,都没有任何反应,到小区物业和活动室寻找也不见身影。最后想法进到他们的公寓楼,在家门口直接敲门,也不见动静。于是他们向热情的邻居借来两个小板凳,坐在门口等着。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几个小时过去了,直到午后十二点多才等到老同志开门。原来老同志夫妇知道要来采访,激动万分,晚上睡不着吃了安眠药,上午一直在酣睡,所以没有听到电话铃响和门铃声,直到药力退去醒来开门,才看到预约采访者已在门口等了半天。

  像这种因事因病等原因不能及时与受访者见面,或者在门前久等不遇的情况经常发生。虽然采访很辛苦,但也留下许多难以忘怀的深情时刻。特别是一些年老体弱、病体缠身的老前辈,不顾病痛和劳累,接受徐教授的采访,其情其境,令人感动,这也给徐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很大的鼓舞。

  为提高实地采访效果,每与亲历者相逢,徐教授千叮咛万嘱咐各位同学,一定要以情感人、以爱暖心,特别要求学生写好采访日记和笔记,把自己的研究过程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来。有许多同学的采访笔记被整理出来,陆续收录到由徐教授主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中,部分已上线“澎湃新闻”。

  在艰苦的寻访之路和困难迭生的研究工作中,徐教授把年轻的研究生们看作儿女一样对待,想方设法为他们排忧解难,不但给予必须的经济支持,更重要的是加强精神鼓励。由此,徐教授经常勉励学生同时自勉: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算什么,看看当年这些老同志吧,他们的泪水、汗水乃至血水,应该永远成为我们克服困难不断前进的动力!

▍广得天下有志才俊而导之

  习主席在新年献词中说,“星光不问赶路人,历史属于奋斗者。”面对如星辰大海般的三线建设史料,徐教授那颗紧迫的心一直不能放松。史学研究不仅耗费财力物力,更加耗费研究者的生命折旧。十几年下来,徐教授那青春灿烂的脸庞已挂上些许苍老的底色,那魁梧高大的身躯似乎也有了些弯曲,但他那不骄不馁的奋斗意志,“天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感,却始终激发他要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

  如果说在上海大学历史系指导学生是徐教授的职业本分,那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上海大学历史系以外的学生,则成了他完成小三线建设研究整体规划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这也是他坚持初心使命不懈努力的目标。

  1960-1990年代的小三线建设分布在全国所有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要对小三线建设进行完整地研究,仅仅依靠上海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尽可能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组织动员对这个课题有兴趣的学生,把他们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全国小三线建设研究才有可能得到可持续稳步发展。为此,徐教授展开了他的“巡讲行动”。

  他利用去各地收集整理材料和口述史采访,以及参加各类学术会议的机会,在各地同行的帮助下,在全国各高校历史系举办小三线讲座,挖掘潜在的有兴趣的研究者。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他已在北京等地与包括中央央党校在内的30多家高校和广大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从西宁到南京,从海口到长春,无论是双一流院校,还是各级党校或地方高职院校,只要曾经有过小三线项目的地方,就是他讲座的目的地。

  在三年新冠疫情期间,巡讲不成,就通过线上会议和讲座传播他的史学思想,广泛结交对小三线有兴趣的青年才俊。通过网络世界,还指导一些海外学生的研究工作。比如瑞士日内瓦大学经济系一位中国博士留学生,有意通过建模研究三线建设;日本京都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陈小姐,还完成了全世界第一篇研究小三线建设的英文硕士学位论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乐,其中第三乐就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些年来,徐有威教授接触过的全国各地青年才俊的数量,远多于在上海大学历史系那些有“名分”的学生。结识全国各地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后,徐教授就向他们介绍已有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同时把已有的各类研究资料赠送给他们,推荐有价值、可操作的研究课题,最后还要尽可能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推荐出版。

  在徐教授的科研蓝图上,有机会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面朝大海,开疆拓土,目睹他们逐步成为三线建设研究的生力军,何其幸哉,何其乐乎!

▍以亲子体验谱写“傅雷家书”的续篇

  父爱如山。爱子莫如父。徐教授除了培养指导学生,他的宝贝儿子也被他有计划地列入小三线研究培养体系中。在儿子读高二的那个暑假,特意带他一起深入安徽泾县和山东蒙阴的深山沟,考察小三线旧址,传承红色基因。记得那个晚上,在安徽泾县一户农舍居住,床板上布满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暗红色小虫子,请教房东后才知道就是大名鼎鼎的臭虫。

  伴随父亲巡访小三线的日子里,儿子虽然思想上得到了升华,可身体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磨砺。儿子后来写了一篇《跟着爸爸走小三线》文章,他眼中的小三线和研究者是这样的:“旧时的军工厂工人宿舍,经过精心修复,成了古朴典雅的招待所。当地人别具匠心地在这些房间的墙上糊着1978年的旧报纸——《人民日报》和《北京日报》。即使岁月已逝,但旧址的重建与装饰,也能激起我们对小三线建设的认同之意。接待我们的叔叔伯伯们都很热情,他们和爸爸沟通有关小三线的各种问题。我虽然没有全部听明白,但清清楚楚地知道,他们的目标是坚定的:不要让这段往事烟消云散,要让更多的人铭记、缅怀这段艰辛又光荣的岁月。”“95后”儿子的文字虽然稚嫩,但这是他的心声。

  1954年12月27日,傅雷在给留学波兰的儿子傅聪的家书中说:“你浑身都是青春的火花,青春的鲜艳,青春的生命、才华……是你一生之中的黄金时代。”傅雷希望儿子好好享受、体验,给一辈子做个精彩回忆的底子。在徐教授心中,安徽泾县乡村农舍床板上密密麻麻的臭虫,山东蒙阴深夜凄厉呼啸的山风,就是留给儿子和作为同龄人的研究生们最精彩回忆的底子,将陪伴着、激励着年轻一代摒弃骄娇二气,昂首阔步走在人生大道上!

▍汗水与智慧交汇出春色满园

  灵感往往来自于汗水。十几年来,从春到秋,从冬到夏,在小三线研究征途上,徐教授与他的同行者一直没有停息。他一直鼓励团队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力求走得远走得好走得潇洒,与时俱行开枝散叶,对得起这座可遇不可求的“富矿”。是他们炎炎夏日的汗水滋润着学术成果的萌芽,是他们九九严寒中的热情温暖着理论之花的绽放,是他们披荆斩棘豪迈进取的智慧催生了小三线研究的满园春色。

  2013年11月11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也是徐教授精神十分振奋的日子。因为他牵头申报的《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获批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他把这一年定为他的小三线建设研究的元年。这项重大课题前后历时8年,终于在2021年5月24日,得到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办公室的结项通知,结项评语为:“经审查予以结项,等级免于鉴定。”

  2015年,徐有威教授主编的《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当代史研究的著名学者、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金大陆研究员对此书的评价是:“上海小三线建设的研究,上下呼应政治与经济,左右贯通五湖与四海,内外串联城镇与社会,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好选题、好路径。”真可谓小三线研究体现出了大格局。

  2021年7月1日,得到国家出版资金资助,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8卷本302万字的《新中国小三线建设档案资料与研究集成(第1辑)》与读者见面。这是徐教授主编、历时10年完成的第一部系统性研究小三线建设的资料汇编著作,在中国当代史学界引起很大反响。有的专家称之为“高精尖”成果,即高水平、精研究,最后成为该领域塔尖上的精英。有的专家说,“徐有威教授在小三线建设研究领域已掌握了核心竞争力”;有的专家认为,徐有威教授是个“智商”+“情商”双商在线的高手,才能完成如此鸿篇巨制;有的专家甚至肯定地说,“小三线建设研究的品牌商标和名牌专利非徐有威教授莫属”。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至2020年期间,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社科基金在内,全国约有60多个有关三线建设的项目课题被准予立项;还有一批全国三线建设研究成果的衍生产品,包括1部电影、4部文献纪录片和2次摄影展。2021年度,四川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还分别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红色专项特等奖。

  2009年以来,有关三线建设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也呈逐年大幅提高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四大文摘多次转载相关研究成果。在《小三线建设研究论丛》第六辑中,徐教授邀请包括全国三线建设研究者和其他相关当事人57位朋友(包括从本科生到博士后的多位学生),撰写文章回顾他们的研究经历,向史学界展示出小三线建设研究一骑绝尘的独特现象。一般人很难想象,在中国当代史下属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旁支学科,在10年时间内几乎是从零开始,会如此的异军突起,大有“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感觉,足以称之为中国当代史学界的“三线现象”。

  专家学者们常说,发表论文难,发表核心杂志更难,年轻学者特别难。为了解决能开花不挂果,有论文难发表的难题,扶持年轻学者早出多出成果,徐教授煞费苦心、不遗余力地向有关出版单位和杂志社呼吁并推荐。他有一个习惯,凡是去每个有小三线建设的省区市实地调研时,都专门要去该省区市的社科院,向其院刊编辑介绍小三线研究和全国三线建设研究情况,由此得到很多编辑朋友的热忱响应。他在举办三线建设学术会议时,还特别邀请编辑朋友参加会议,加强彼此沟通。诸如《当代中国史研究》《史林》《史学月刊》《江海学刊》《江西社会科学》《贵州社会科学》《浙江学刊》《宁夏社会科学》《开放时代》《东南学术》等社科界主流刊物,都为三线建设研究文稿提供优先发表的机会,或特别开辟专栏,高密度刊登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徐教授及其团队的小三线建设研究得到包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汇报》《解放日报》和《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国家级报刊的关注,同时还得到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和澎湃新闻等主流媒体的帮助。澎湃新闻还专门开设“小三线建设口述史”特别栏目,上线文稿累计200多万字。《新华每日电讯》也曾连发3篇报道进行宣传,使小三线建设研究在国内产生很大影响。

  深悟历史,才能读懂未来。眺望未来,新的征程已经开启。小三线建设研究作为中国国防经济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对突破西方“卡脖子”,构建军民融合体系,畅通“双循环”,应对产业链安全等,意义重大。所以,徐教授的小三线建设研究仍然在路上。

  成吉思汗说:“越不可越之山,则登其巅;渡不可渡之河,则达彼岸。”今天的徐有威教授,正带领他的团队,攀山越岭,飞舟彼岸,他们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誓不还”的革命韧劲,奋力谱写新时代的史学伟业。

  徐有威,这个响亮的名字,在历史的海洋中,是个名副其实的时代好汉、威武硬汉;在小三线建设研究领域,是第一个举旗登顶的权威专家,是一位有威严、有威望、有威信、有威力的将帅大才。让我们为他加油助力,让我们为他摇旗呐喊,祝他远征的目标早日实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