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落日、黄昏的区别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夕阳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夕阳、落日、黄昏的区别是什么?

夕阳、落日、黄昏的区别是什么?

2024-03-14 03: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定义不同夕阳指傍晚的太阳,也指山的西面,另外还用以比喻晚年;落日,指夕阳下山;黄昏一指日落以后到天还没有完全黑的这段时间。二指昏黄,光色较暗。2、发生时间不同落日发生的时间最早,在天色渐晚的日暮时分发生;夕阳是第二位,并且因为接近黄昏时,夕阳通常为橙红色;黄昏是在太阳完全下山之后,发生在晚上的19~21时。

扩展资料:天文学家早就发现,地球大气会使光线散射。1871年,英国科学家瑞利证明,短波光的散射比长波光要强得多,所以,阳光中的短波光——紫色光被大气层中微小尘埃和空气分子散射要比长波光——红色光强10倍以上(这首先可以解释为什么天空总是蔚蓝色的)。由于日落日出的时候,阳光所穿透的大气层增厚,而黄、红色光穿透能力最大,所以此时太阳看起来深黄、殷红。一般地讲,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都是弯曲的,接近地平线的太阳的光线穿过大气层时,其距离远大于高层,所以进入底层的光线迅速衰减,再加上太阳沉入地平线后所造成的地球影子,就呈现出天空中蓝灰色的暗弧;而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就产生了暗弧上的亮弧。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随着太阳的下落而升向天顶,随着黑暗的降临而消失。至于美丽的紫光,是因为人眼的叠合效应,使通过大气尘埃的红色光与高层大气中较纯空气的蓝色散射光叠合而产生的。太阳变扁的幻觉,不只出现在日落,太阳跳出地平线时也是如此。这是由于光通过空气时,速度每秒减慢87千米,因而光线折射也随之发生变化,所以,当落日下缘接触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6.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包括用照相机拍照,已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落日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夕阳参考资料:搜狗百科-黄昏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