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速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复旦大学医学院吕亮东 科研速递

科研速递

#科研速递 |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期,复旦上医科研团队取得了多项突破。敲黑板!快来一起看看5月的科研成果吧~

以下成果根据各院系、附属医院官网官微等整理。

近期主要科研成果

张嘉漪/蒋苏等合作研制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新器件

日前,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团队合作研制的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ionic-junction fiber(离子异质结纤维)器件研究近期在线报道于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讯》杂志)。东华大学材料科学王刚教授与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张嘉漪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蒋苏副教授等合作,开发了一种 “离子异质结纤维”,这种创新材料的纤维长度、直径可控、导电性好、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的持续电刺激,从而延缓远端肌肉的萎缩,为神经损伤后的患者实现更好的运动功能恢复提供了可能性。

吕雷团队合作揭示FGL1乙酰化促进肝癌的免疫治疗效果

5月1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化系代谢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吕雷团队与同济大学徐艳萍团队联合在J Clin Invest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fibrinogen-like protein 1 enhances immunotherapy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的研究成果,并被JCI This Month作为亮点报道。该研究揭示去乙酰化酶SIRT2抑制剂(AGK2)或阿司匹林,能够促进FGL1的乙酰化修饰,从而促进其降解,提高HCC免疫治疗的效果。同时,J Clin Invest同期配发了由美国贝勒医学院Ganesh Rao教授撰写的评论(Aspirin and immunotherapy: a Faustian bargain?),对该研究进行了专题评述。

任士芳/顾建新团队发现低水平血清N-糖链可指示衰老和健康状态

5月2日,基础医学院生化系卫健委糖复合物重点实验室任士芳/顾建新团队在衰老领域国际权威期刊Aging Cell上发表了题为Generalized low levels of serum N-glycans associates with better health status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基于团队前期发展的仿生糖组内标定量方法,揭示了在小鼠模型中被广泛证明有效的干预衰老措施——卡路里限制(CR)下,血清总蛋白N-糖组呈现稳定显著的低水平。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技术揭示CR下肝脏转录水平的变化模式,观察到N-糖链合成相关通路的下调为血清糖组的变化提供了分子基础。

程净东课题组合作揭示60S核糖体组装的新机制

5月2日,来自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程净东课题组与海德堡大学Ed Hurt教授课题组以及慕尼黑大学Roland Beckmann教授课题组的合作者在EMBO Reports杂志上以长文的形式发表了Mechanism of 5S RNP recruitment and helicase-surveilled rRNA maturation during pre-60S biogenesis的研究文章。该研究首次阐释了在嗜热毛壳菌中,5S RNP以及随后 25S rRNA的结构域 IV是如何在众多组装因子的共同作用下进行组装和折叠的机制。

陈世益团队取得人工韧带材料研究新成果

5月4日,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陈世益教授作为共同通讯作者、万方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在《自然》(Nature)子刊《自然纳米科技》(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ierarchical helical carbon nanotube fibre as a bone-integrating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placement(《骨整合型多级螺旋碳纳米管纤维用于前交叉韧带移植》)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中,课题组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取向碳纳米管纤维材料,通过模拟韧带的天然多级取向性结构,进行仿生组装,将碳纳米管从纳米尺度制备成宏观尺度的碳纳米管韧带移植物,并且保留了高强度、耐磨、粘弹性适中的特性,此外,纤维之间形成的纳米、微米通道使得碳纳米管韧带表面积远高于传统移植物,具有强大的骨诱导能力。

聚焦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反流,国际心血管学术期刊首次刊登由王春生团队牵头心脏外科中国专家共识

针对目前国际学术界缺乏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反流诊疗建议这一空白,全面阐述中国专家对该领域的理解和“微创化”创新,推动此类疾病的规范化诊治,以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同行协作,在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微创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CMICS)主任委员王春生教授和秘书长魏来教授的牵头下,全国20余家中心的相关专家携手,历时一年多筹划、讨论和修稿,撰写了全球首部聚焦于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反流诊疗的专家共识。近日以2022 CMICS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Management of Isolated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after Left-Sided Valve Surgery为题目,在线发表于国际心血管学术期刊Review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此专家共识围绕左心瓣膜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发病机制、术前评估、手术干预指证、外科手术、介入手术、术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讨论,引用了众多中国团队的研究成果,对今后三尖瓣手术临床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继明团队报道在影响新冠延长感染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近期,由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所双聘PI、华山医院张继明教授团队在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期刊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发表研究论文展示相关的研究成果。为探究与新冠延长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作者按照7:3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通过训练队列筛选变量并构建基于入院前相关变量构建的模型1和基于入院后相关变量构建的模型2,并利用验证队列对模型加以验证。

蒋晨团队研究揭示活性氧/电双响应纳米凝胶靶向癫痫病灶调控异常电环路和炎症微环境

药学院蒋晨教授研究团队近期报道了一种基于苯硼酸酯前药的刺激响应型纳米凝胶,可以克服现有抗癫痫药物疗法的不足。相关研究成果以ROS/Electro Dual-Reactive Nanogel for Targeting Epileptic Foci to Remodel Aberrant Circuits and Inflammatory Microenvironment为题,在线发表于ACS Nano。该研究充分考虑了癫痫病灶的相关病理因素,包括高浓度活性氧、犬尿氨酸通路的激活和异常活跃的生物电。该研究选择具有活泼氢的抗癫痫药物,对其进行前药衍生化,开发了一种活性氧响应及清除型苯硼酸酯化前药,并最终聚合形成了一种凝胶型纳米粒制剂,即纳米凝胶。

徐烨/胡欣团队绘就国人结直肠癌基因变异图谱,可望优化靶向和免疫治疗方案

近日,肿瘤医院大肠外一科徐烨教授联合精准肿瘤中心胡欣教授,成功绘制出迄今国内最大规模的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图谱,揭示了中国人群结直肠癌基因组变异特征,并鉴定出其中可精准预测结直肠癌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疗效的基因组标志物,为结直肠癌的基础临床转化拓宽了思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胃肠病学》发表。

王乔/孙蕾/王宾/陈振国团队利用天然抗体家族从进化角度揭示新冠病毒抗体应答的广谱中和性

近日,上海市重大传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双聘PI、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王乔及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王宾团队、孙蕾团队联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陈振国团队,与艾棣维欣生物制药组成的科研团队,共同在Cell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Fortuitous Somatic Mutations during Antibody Evolution Endow Broad Neutralization against SARS-CoV-2 Omicron Variant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XG005单克隆抗体(而不是其家族成员)具有高效广谱的中和活性和强效的小鼠体内治疗效果,并通过结构分析确定了其关键残基位点,阐明了体细胞高频突变对个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具有高效广谱中和活性抗体的重要性。

徐彦辉团队揭示人源RNA聚合酶III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结构

5月10日,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彦辉团队在Cell Research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e of the SNAPc-bound RNA polymerase III preinitiation complex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SNAPc-TFIIIB-Pol III-U6的完整转录起始复合物结构,系统揭示了Pol III转录起始过程中启动子DNA的打开机制,以及SNAPc介导的转录起始分子机制。此项工作首次解析获得了SNAPc依赖的Pol III转录起始复合物分子形貌,并捕获了DNA转录泡在转录起始阶段的形成过程,为全面解释U6 snRNA转录起始的分子机理提供的理论指导。

徐彦辉团队揭示INTAC在启动子近端调控转录提前终止的分子机制

近日,生物医学研究院徐彦辉团队在Protein & Cell上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of INTAC-regulated transcription的研究论文,揭示了启动子近端提前终止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在体外成功重构出INTAC与PEC形成的稳定复合物INTAC-PEC,分子量近2.4兆道尔顿。利用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的研究方法,解析了INTAC-PEC的冷冻电镜结构,并揭示INTAC在转录暂停阶段介导转录提前终止发生的分子机制。该项工作是对2021年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关于INTAC复合物的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延续,进一步回答了INTAC是如何调控早期转录的。

阚海东/蔡婧课题组揭示交通型空气污染影响呼吸系统健康的分子机制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阚海东教授、蔡婧副教授课题组开展随机交叉对照研究,定量分析了交通环境空气污染暴露对成人呼吸系统功能损伤,并探索其分子生物机制。研究结果以“Respiratory Effects of Traffic-Related Air Pollution: A Randomized, Crossover Analysis of Lung Function, Airway Metabolome, and Biomarkers of Airway Injury”为题发表在环境健康领域知名杂志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本研究是依托真实生活场景的随机交叉对照试验研究,通过高通量代谢组学的分析,为交通型空气污染暴露引起的呼吸道代谢组改变提供了证据。研究结果形成了从临床指标-效应标志-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多层级生物学效应证据链条,为交通型空气污染暴露与呼吸系统健康效应之间的关联提供了来自分子水平的生物学机制解释,从而也为政府部门控制交通型空气污染、保障公众健康出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陈仁杰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可以迅速引起心律失常急性发作

近日,公共卫生学院陈仁杰教授课题组在我国322个城市开展了一项空气污染与心律失常的流行病学研究,相关成果以“Hourly air pollution exposure and the onset of symptomatic arrhythmia: an individual–level case–crossover study in 322 Chinese cities”为题发表于著名综合性医学期刊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本研究基于有全国代表性的健康大数据,揭示了短期空气污染暴露可以迅速引起心律失常急性发作,为空气污染危害心血管健康增添了新的证据。研究结果凸显了空气污染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应继续强化政策干预和公众健康教育。同时,研究结果也提示临床医生应将减少空气污染暴露纳入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防治指南中,从而为预防心律失常发作和相关疾病治疗、管理提供了新的方向。

袁静/赵静团队揭示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救的院前延误现状

近日,药学院袁静青年研究员/附属闵行医院赵静教授与中国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以及美国田纳西大学合作,在《柳叶刀·区域健康》在线发表了关于中国缺血性脑卒中的院前延误情况的横断面研究。这是首个基于全国多中心登记大数据的卒中人群的院前延误差异的描述性研究。该研究采用2020年全年全国各省脑卒中登记数据,立体展示了我国在脑卒中救治方面的地区差异、年龄差异等分布现状,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

姜昊文团队在前列腺癌研究领域接连取得进展

前列腺癌是全球一半以上国家的男性中最常见的癌症。随着经济的发展、预期的寿命延长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正在迅速上升。华山医院泌尿外科姜昊文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前列腺癌的研究治疗。近期,团队先后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信号转导和靶向治疗》)、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英国癌症杂志》)发表文章,研究分别建立了中国人群前列腺癌原代细胞库,表征了中国患者前列腺癌基因特征;首次揭示了中国人群前列腺癌CD103阳性富集亚型的免疫特征与临床意义,成功找到了肿瘤杀伤性免疫细胞中的CD103。

董肖椿/赵伟利团队报道具有细胞器靶向作用的高效近红外抗肿瘤光敏剂

药学院赵伟利研究员、董肖椿副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之一是新型高效光敏剂的发现及其抗肿瘤、抗感染光动力治疗研究,近日,研究团队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发表了题为“Discovery of Subcellular-Targeted Aza-BODIPY Photosensitizers for Efficient Photodynamic Antitumor Therapy”的研究论文,报道了一种靶向细胞器的新型Aza-BODIPY近红外光敏剂用于肿瘤的高效光动力治疗。本研究成果为近红外抗肿瘤光敏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后续开发光动力治疗药物提供新的研究基础。

严俊课题组揭示CAF来源的miR-146a-5p促进膀胱肿瘤干性和化疗耐药的分子机制

复旦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严俊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锐敏课题组、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郭宏骞主任团队携手合作,在5月15日出版的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derived miR-146a-5p generates a niche that promotes bladder cancer stemness and chemo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膀胱癌微环境中miR-146a-5p高表达的CAF能调控肿瘤细胞干性,进而促进肿瘤对吉西他滨/顺铂联合化疗的耐药。该研究揭示了膀胱癌在吉西他滨/顺铂联合治疗中CAF过量表达miR-146a-5p是膀胱癌产生耐药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支撑肿瘤细胞干性的小生境形成机制,解析了miR-146a-5p促进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双重调控途径,提示了miR-146a-5p作为膀胱癌化疗耐药的分子标志物和靶标的潜力。

邵志敏/江一舟团队在“最毒”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领域取得新突破

5月17日,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江一舟教授团队在Cell Press旗下医学旗舰期刊Med发表封面论文,首次揭示了一种名为“CCL19+树突状细胞”的细胞亚群,在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过程中发挥影响疗效的关键作用。这为破解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免疫治疗难题提供了新的方向。该研究从肿瘤微环境视角出发,利用临床试验来源的“一手”数据,完成多队列、多人种的综合分析,发现CCL19+树突状细胞在抗肿瘤免疫中扮演着重要的“桥梁”角色:通过作用于抗肿瘤免疫的长期卫士——记忆性T细胞,发挥抗肿瘤与增敏免疫治疗作用。进一步研究证实,针对性制定的免疫治疗无创检测方案——CCL19水平检测:只需要抽取1毫升血,经过半小时分析,就能出具报告,有望指导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免疫治疗更精准实施。

陈振国/孙蕾/舒易来合作报道Pendrin蛋白的离子交换机制

5月26日,生物医学研究院陈振国课题组、孙蕾课题组和眼耳鼻喉科医院舒易来课题组于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Asymmetric Pendrin Homodimer Reveals its Molecular Mechanism as Anion exchanger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通过冷冻电镜解析了pendrin在单一阴离子缓冲条件和双阴离子缓冲条件中和不同阴离子结合的多种构象的高分辨率结构(最高分辨率达3.2 Å),并通过离子交换荧光实验和疾病相关突变分析,揭示了pendrin蛋白结构与功能失调之间的紧密联系。最后提出了协同反向交替开放的离子交换分子机制。

洪佳旭等合作探索细菌性眼部感染诊疗“木马”策略

日前,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主任医师、苏州大学何耀教授、王后禹研究员等在Advanced Meterials(《先进材料》)期刊发表了题为“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s Selectively Enter Human-derived 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 through bacterial-specific ATP-binding Cassette Sugar Transporter”(《反义寡核苷酸通过ATP结合盒糖转运蛋白选择性治疗人源性耐药细菌的研究》)的研究论文。本次研究发现可以特异性和有效地杀死几乎100%的抗生素耐药(ABR)细菌。此外,该治疗策略对细菌性角膜炎和眼内炎均有明显疗效。这一策略成功地将ASO技术扩大到了哺乳动物细胞以外的细菌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