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巨头“重回老路”?壳牌中国区主席:净零转型的“北极星”目标并未改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壳牌中国区总裁年薪 油气巨头“重回老路”?壳牌中国区主席:净零转型的“北极星”目标并未改变

油气巨头“重回老路”?壳牌中国区主席:净零转型的“北极星”目标并未改变

2024-07-11 05: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际石油巨头们数年前路径各异的能源转型战略,正回归同频轨道:油气勘探开发主业重获聚焦,低碳投资在持续增长中变得愈加务实。

这种集体行动并非出于对“旧能源时代”的留恋,而是2022年以来地缘政治冲突给全球能源行业带来深层次冲击后,石油公司在能源安全和能源转型之间作出的再审视与再平衡。低碳资产看似诱人、前景广阔,但石油和天然气保障世界能源供给安全的主体地位短期内仍难以撼动。

“如何在实现净零排放、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兼顾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和可负担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这是我们共同面对的难题。而解决这道难题有三个关键点,均衡、稳健、合作。”壳牌集团执行副总裁、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陈琳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壳牌赋能进步高峰论坛上表示。如其所述,世界正陷入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转型和保持能源可负担性的“三难困境”,全球能源领域仍朝着净零目标迈进,但需要更可持续、更为稳健的解决方案。

陈琳认为,能源结构调整难以一蹴而就,壳牌对此的认知与中国提出的“先立后破”思路相契合,“在尚未搭建出新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之前,不能把现有的能源体系摧毁。”在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及清洁能源市场中国,壳牌正在进行更多元化的探索。

壳牌中国集团主席陈琳

业务转型的“北极星”目标没有变

身为跨国油气巨头,近来壳牌的低碳转型步调备受瞩目。一边是利润依然丰厚的油气业务,另一边是氢能出行业务的收缩,一时间导致“壳牌放弃可再生能源业务”“放缓能源转型”的论调甚嚣尘上。2021年,该公司的“赋能进步”战略提出到2050年成为净零排放能源企业的目标。“赋能进步”战略是否受到扰动、壳牌在华发展策略是否有所调整,也成为今年7月起出任壳牌中国集团主席的陈琳被频繁问及的问题。

受访时,陈琳谈及其带领壳牌中国实现“2050净零”目标过程中的变与不变。“首先,壳牌‘赋能进步’的战略不会变。”她表示,自2021年2月壳牌集团推出“赋能进步”战略以来,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的天然气、出行、润滑油、化工及碳捕集、碳封存等领域均有所进展,“我们将秉承‘赋能进步’的战略,在中国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枝繁叶茂。”她还强调,壳牌对于中国的承诺、信心和决心,以及与社会各界合作共赢的决心不会变。三个“不变”之下,壳牌将继续为中国市场和中国客户提供更多更清洁的能源产品和解决方案。

与之相对应的是两个方面的变化。其一是6月中旬壳牌资本市场日强调的“业绩、纪律、简化”三大原则。在该指导原则下,壳牌将“以质而非量”作为业务落脚点,同时更多专注于所擅长的领域。另一个变化是与庞大的中国市场需求与时俱进,灵活提供更多样化、更具功能性和差异性的产品及解决方案。

能源转型不会凭空自发实现,要仰望星空,也必须脚踏实地,过去三年剧烈的市场波动深刻昭示了这一点。

壳牌在上述资本市场日上公布的更新战略显示,该公司将发展其领先的综合天然气业务,并保持在全球液化天然气市场的领导地位;将液体石油产量稳定至2030年,扩大在上游的优势地位,以实现长期现金流;在低碳燃料和电动汽车充电领域建立领先地位,有纪律地投资氢能和碳捕集和封存,有选择性地投资电力。

“作为国际能源公司,既要加快低碳能源体系的建设以实现净零目标,也要在保障能源安全方面继续作出贡献。壳牌希望到2050年能够成为一家净零排放的能源企业,这是我们整个集团的‘北极星’,并没有改变。”陈琳进一步阐述道,在上游油气领域,提供安全可持续的能源是一家能源企业的使命,壳牌将在继续稳定现有石油供应的同时加大对液化天然气的投资。在下游及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板块,更多立足于现有客户群,尤其在工业以及交通运输领域,提供更多低碳解决方案。

她还特别提及,2023年至2025年,壳牌在低碳能源解决方案的投资计划达100亿-150亿美元,充分展示了在可再生能源及低碳解决方案领域的投资决心,生物质燃料、氢能、电动汽车充电、碳捕集和碳封存是其中特别聚焦的领域。

在华低碳版图持续扩张

在壳牌的全球低碳版图中,中国是个特殊的存在。

“中国明白需要在可靠和负担得起的能源安全与走向净零排放的能源系统转变之间,取得很好的平衡。”壳牌集团幕僚长努南(Tony Nunan)在前述赋能进步高峰论坛致辞中说道,在可再生能源领域,中国正在以领先世界的速度前进,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能力方面呈现出惊人的增长。在2023年上半年,中国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资总额的一半,据估计金额为1770亿美元。到2024年,国际能源署预计中国将占全球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量的40%。“这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力加上燃气发电将有助于提供更加清洁、更加可靠的能源,继续赋能中国的进步。”

 壳牌集团幕僚长努南(Tony Nunan)致辞

在中国“双碳”目标之下,基于对中国的交通运输和工业领域清洁能源转型的深入理解,壳牌看到了更多机会。

今年9月,壳牌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充电站在中国开业。该充电站距深圳机场航站楼2.5公里,共配置258个公共快速充电终端。壳牌和比亚迪共同成立的合资企业——深圳壳牌比亚迪电动汽车投资有限公司负责该站的运营。在试运营期间,该站每天为超过3300辆电动汽车充电。除充电外,该站还为顾客提供壳牌优选便利零售、壳牌咖啡、餐饮、自动贩卖机和休息室等服务。场站屋顶铺设的太阳能光伏板年发电量达30万度,将全部被用于为顾客的车辆充电。

壳牌深圳机场充电站

目前,壳牌与比亚迪的合资企业在深圳运营着超过13000个电动汽车充电终端,并计划未来扩展其充电网络至中国其他城市。

陈琳介绍,到今年底,中国电动车渗透率有望达到36%。壳牌在中国运营着超过25000个充电终端,随着中国电气化进程加速和电动车渗透率不断提升,该公司正迅速由向燃油车提供产品和服务转向为电动车提供产品服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三季度,壳牌在华充电业务已实现正向现金流。

壳牌近期在武汉落成的盘龙综合能源站,实现了传统加油站的进一步升级:它能提供“十合一”服务,包括加注汽油、柴油、充电、加氢,以及便利店、餐饮、咖啡、洗车、车主服务等。

要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仅靠清洁能源和节能技术还不够。

在广东大亚湾,壳牌、中国海油、广东省发改委以及埃克森美孚正在推进一项更具脱碳雄心的计划:四方将共同建设中国首个海上规模化碳捕集与封存集群,其储存规模可高达1000万吨/年。建成后,该项目将帮助大亚湾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以期满足该地区企业的减碳需求。对于全球方兴未艾的碳捕集与封存而言,如此体量的项目也将显著助推其商业化进程。

要找到减碳和增长共赢的发展道路,各方合力是关键。“在实现净零目标的途中,搭建朋友圈、合作共赢至关重要。”陈琳说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