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喜欢用墨色画画,是因为没有其他颜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墨是指什么颜色 古人喜欢用墨色画画,是因为没有其他颜料?

古人喜欢用墨色画画,是因为没有其他颜料?

2024-03-29 05: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接下来,小墨就从这两个角度和大家说一说,为什么黑色能力战“中国红”,一跃而上成为“中国黑”。

1 黑色,承包了文化源头的大佬

我们先从时间上来看看。红色确实很厉害,从周朝开始,汉唐宋明都推崇红色,古代历史上超级厉害的朝代都被它承包了。

▼ 《历代帝王图》,红裤子红鞋,红色是绝对主角

虽然黑色没有红色的时间长,但胜在人家生得早。要知道,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大秦王朝,黑色可是承包了整个文明的源头部分。

在原始社会,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很简单,主要靠感知。比如太阳可以带来成熟的果子,火可以驱赶野兽带来温暖,而它们都是红色的,因而红色就和温暖、生命联系在了一起。

换到黑色上也是一样。从人的视觉来看,黑色是夜晚的来临,它象征着神秘、恐怖、死亡。

对于神秘和不可知事物,原始人往往产生敬畏心理。在原始居民的心中,这片神秘的黑色仿佛是最原始的黑暗,你不知道黑夜中会出现什么,你也不知道看起来平静无波的黑色会产生什么。越不可知,越神秘,也越具有神性,让人产生敬畏。

▼ 龙山文化的黑陶蛋壳杯

中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便是黑色的死忠粉。

首先,重大场合全用黑色。《礼记》中就说过,夏人以黑色为贵,丧事要在昏黑的夜晚举行,征战用黑色的战马,祭祀用黑色的动物。丧事、战争、祭祀全都是神圣场合,这些场合夏朝人全都选用了黑色。

其次,黑色承包了整个礼仪领域。夏朝把尚黑作为服色制度。这个“服色”可不只是我们理解的服装颜色那么简单,它包括了王者的车马、旌旗、衣服,是国家意识的礼仪表现。

再有就是,以黑为美。和现在女孩的粉底恨不得白上N个色号不同。夏朝人心中的美女,都是黝黑黝黑的。

▼ 《易经》中,把黑色上升到“天”的颜色

《左传》中就说过:

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

皮肤黑光可照人,这才叫极致的美女。

随着夏朝的灭亡,这种覆盖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尚黑习俗也渐渐没落,但这并不意味着黑色崇拜的消失。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也同样走的厚重风,崇尚黑色。现在我们在电视剧中也能看到,只要是秦国的背景,从服饰到旗帜,全都是乌压压一片黑色。

所以你看,从原始氏族社会到大秦王朝,黑色一直都是人们崇尚的颜色,可以说包揽了中国文明的源头。

2 比内涵,有谁比得过黑色的大道无形

说完了时间尺度方面,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精神内涵方面黑色为何能和红色比肩,入主“中国色”。

红色不用说,从汉代之后,赤色和黄色逐渐上位,赤色更成为唐宋明几个巅峰王朝的主色。一提起红色,就让人联想到恢弘气象,吉祥华贵。

▼ 《光绪大婚典礼全图册》局部,汉化之后的清朝也非常迷恋红色

而反观黑色,自从汉代之后,黑色仿佛已经没落,没几个王朝会把它当做主色。

黑色真的就这样没落掉了吗?

并没有。它反而以一种更深刻的方式,进入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当中。

这种方式,咱们都知道,就是水墨画。

▼ (传)王维《雪溪图》。王维是水墨山水画鼻祖,迄今没有他的真迹,这幅据说是原图的民国影印版

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非常大。而道家有个很酷的爱好,就是爱黑白不爱彩色。老子自己就说过,“五色令人目盲”,看的太多反而瞎。所以再华丽的颜色都比不上玄黑这种单纯的色彩。

在道家的思想里,玄黑是本源,一切颜色都从玄黑中生长出来。就像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千世界发自于“道”,万千世界的色彩斑斓也都发自于玄黑这种本源之色。

所以这种道家的思想被应用在绘画中,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墨画五色”的水墨画。管它是名山大川,还是小桥流水,只要有一抹墨色,就可以画出整个世界。

比如你看水墨画中非常著名的一幅,北宋名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

▼ 范宽《溪山行旅图》

先是用深黑的墨勾勒出岩石的轮廓。再用浓淡不同的墨色进行皴擦,画出岩石上的褶皱,

▼ 山体岩石。箭头所指为皴擦,勾勒出岩石的质感

再用浓墨画出山体上几丛树丛。

▼ 树丛

就这么浓浓淡淡几种不同的墨色,就画出了北方之山的巍峨厚重。

再向下看,同样是浓淡干湿不同的笔墨,

画出了山丘,画出了平地,

▼ 山石与平地

画出了正在行走的车马,

▼ 从树林中走出的车队

画出了汩汩而流的溪流…

▼ 从山上一路向下流出的小溪

虽然从头到尾不过只用了墨色这一种颜色,但这么一幅画看下来,你好像已经看到了墨绿的山体,看到了青翠的山林,看到了或褐或白的毛色的马匹,看到了清澈见底的小溪。

所以说“墨具五色”,玄黑虽然没有颜色,但是世界上的万般色彩都由它幻化而生。

3 冯舜文的水墨与书法

直到今天,对黑色的崇拜和喜爱依旧没有停止。

之前看当今画家的国画,小墨常常感到费解:

现在的颜料色彩已经这么多了,为什么画国画的时候,大家依然喜欢用黑色?

▼ 冯舜文 《扇面小品-1》

现在想来,恐怕只有纯正的玄黑才能表达“大道至简”的中国精神。

今天,小墨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位钟情于“中国黑”的艺术家——冯舜文。

冯舜文,齐白石第三代传人和芝圃先生入室弟子;

中国艺术协会会员、辽宁省企业文化学会副秘书长、辽宁名人画院艺术家、辽宁省书协会员、中山金石书画院常务理事,作品被省图书馆、市图书馆、市文联收藏;

《中国地名》、《辽宁企业文化》、《辽宁日报》、《沈阳日报》、《今日辽宁》、《艺术与收藏》等多家杂志、报纸报道;参加全国、省、市书法展并多次获奖,作品被国际友人、企业家、收藏家收藏。

冯舜文的水墨大多画的是怪石与梅兰竹菊,只用墨色描绘所有景物,不带一点其他颜色,寥寥几笔,却能让人将坚韧高雅的文人精神表达地淋漓尽致。

▼ 冯舜文 《梅兰竹菊四条屏》

比如这幅《梅兰竹菊四条屏》,“梅兰竹菊”被人称为“花中四君子”,代表了中国传统孤傲、幽静、坚韧和淡雅的品质。

▼ 冯舜文 《水墨梅花》

用深浅不一的墨色描绘,中通外直的风骨,柔软坚韧的枝叶,弯曲的虬枝便赫然落于纸上,仿佛能让人嗅到清冽的芳香,触摸到粗糙清冷的枝叶,其高洁的品质,不屈的气节,幽雅的情调便呼之欲出。如果换成彩色,那便落了俗。

▼ 冯舜文 《节录》

冯舜文老师除了喜欢作水墨画,也喜欢书法。第一次看到冯老师的书法时,小墨竟然没认出这是同一个人的作品,因为他每幅作品的字体、笔法都不大相同,大概是因为情境不同,作出的书法也不同吧。

▼ 冯舜文 《诗词》

但相同的是,这书法中的浩然正气、坦荡如砥与闲情逸致也只有这庄重内敛的黑色才能展现出来。

▼ 冯舜文 《临帖课件》

如果说,“红色”代表了积极、自信、大气,这些一个人所有外向的性格,那么“黑色”所代表的就是中国精神的另外一面,那可能是我们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中保持平和的养分。

它提醒我们,再复杂的变化,都有一个原点。

▼ 冯舜文 《扇面小品-1》

所以,如果你是黑色的死忠粉,如果你喜欢冯舜文老师画中那高洁幽雅的中国精神,喜欢他书法中的慨然正气,快快扫描下方二维码,把作品带回家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