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公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塞罕坝林场第一代务林人是谁 央视公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央视公益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24-07-15 22:2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代人

55年如一日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

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森林

人不负绿

绿定不负人!

假如你错过了塞罕坝的夏天,请你不要再错过它的秋天

今年8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塞罕坝一度成为网络热词

“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林场”

“塞罕坝生态文明”

……

很多人都知道,塞罕坝有着迷人的夏日风光,但你也许不知道,秋天的她,藏有惊艳世界的绝美风光!

中央电视台广告经营管理中心以“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奋斗,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在金色的秋天来到塞罕坝,把镜头对准塞罕坝三代人的筚路蓝缕,推出最新公益广告片《信念篇》,让我们在嘹亮的号子声中感受塞罕坝的秋之美和塞罕坝三代人的信念和坚守!

1 牢记使命 生态兴则文明兴

塞罕坝,位于河北内蒙古交界、浑善达克沙地南缘,与北京直线距离180公里,属高寒地区。

1681年,在辽、金时代帝王狩猎地“千里松林”,如日中天的清康熙皇帝设立了皇家猎苑“木兰围场”。今天的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就建在这里。

清同治二年(1863年),清王朝国力虚弱,“木兰围场”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伐木、垦荒,以补国库空虚 。自此时直到1916年的53年间,130多万亩林地被开垦。

彼时的塞罕坝,黄沙漫天。

1961年,当时的国家林业部派员赴塞罕坝勘探,规划建设人造森林。

为偿还古人欠下的环境债,塞罕坝第一代干部、职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林场建立之初,林业部调集了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24所大中专院校的127名毕业生,加上当地干部 、职工一共369人。

塞罕坝第一代务林人缩影。

2 艰苦创业 春夏秋冬,寒来暑往

到1982年,这里已经绿树成林,但生活和教育条件的改善还是近些年的事情。教育条件不足,致使上世纪80年代以前,林场的子弟中不曾出过一个大学毕业生。

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有诗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塞罕坝人的巨大牺牲换来了荒漠变绿洲的奇迹。

到1982年,林场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万亩,植树3.2亿余株,造林存活率达90%以上。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

世界上很多自然林被毁掉,而中国的人造林却郁郁葱葱!

3 绿色发展 功成不必在我

如今,第三代人接过老一代务林人的接力棒,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为塞罕坝恢复自然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

下面的数字是塞罕坝人“经营”的硕果:从1962年至2016年底,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80%。林木总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

  

秋天的塞罕坝,落叶松林海和草原掩映,白桦林紧紧依偎让秋天的这里,定格在油画般的童话世界里......

寒来暑往, 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 

栽种树木按一米株距排开, 可绕地球赤道12圈。 

我们想记录这个故事,感谢那些打造“绿色长城”的“森林侠”们! 

更多花絮请继续关注“央视公益传播”。

人类可以做到,应该做到,必须做到,并且一定能够做到:为子孙后代留一个美好的家园!

文章来源:央视公益传播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