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经典传承:《塞下曲》唐 卢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塞下曲唐卢纶林暗草惊飞 古诗文经典传承:《塞下曲》唐 卢纶

古诗文经典传承:《塞下曲》唐 卢纶

2024-06-30 23: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其五

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奔狐将迸雉,扫尽古丘陵。

逐猎前将军调好弓箭,召唤猎鹰来助阵,将军一亮相,周边就感受到他超世的威风。逐猎者赶得那些野鸡胡飞乱窜,在这片古老的丘陵上,把狼狈逃窜的猎物一扫而空。

其六

亭亭七叶贵,荡荡一隅清。

他日题麟阁,唯应独不名。

为国戍边希望能建立永久不朽的功业,保证一方清平。就算有一天功成名就题名麒麟阁,也不借此钓誉沽名。

《塞下曲》组诗共六首,卢纶虽为中唐诗人,其边塞诗却依旧是盛唐的气象,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卢纶早年多次应举不第,后经元载、王缙等举荐才谋的官职。朱泚之乱过后,咸宁王浑瑊出镇河中,提拔卢纶为元帅府判官。这是卢纶边塞生活的开始。在军营中,卢纶看到的都是雄浑肃穆的边塞景象,接触到的都是粗犷豪迈的将士,在这种背景下创作了这组边塞诗。

这六首诗通过写将军发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慑敌、奏凯庆功、宴舞狩猎等场面,表现了边塞真实生动的军旅生活与将士们英勇无畏的性格情怀,将边关将士英勇善战豪情满怀的磅礴气势描绘得生灵活现,跃然纸上。全组诗既是一个整体,而每一首又都能独立成章,内容丰满,寓意隽永,气势雄阔。

卢纶是很善于捕捉形象、捕捉时机的。他不仅能抓住具有典型意义的形象,而且能把它放到最富有艺术效果的时刻加以表现。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并不是战斗的高潮,而是迫近高潮的时刻。

卢纶的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多唱和赠答之作。但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如《塞下曲》等,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他年轻时因避乱寓居各地,对现实有所接触,有些诗篇也反映了战乱后人民生活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萧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