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城门的历史 武昌·城记

武昌·城记

2023-08-21 10: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武昌古城 9 座城门方位

城门是城之门户,它在历史长河中迎来送往过无数行人与车辆,沉默地看着所有希望失望、死亡新生在眼前缓缓经过。

与城门连接的城墙,外形稳固。它的强大之处不在于其中某块砖石多么耀眼,而是连贯、重复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坚韧,如同墙内人们日复一日的生活。

今天,各种住宅院落的围墙,让人能处于舒适的距离中,在心理上或多或少感到安全。这大概是“城墙”的现代微缩版吧。

门与墙慢慢演变,已经不同于以往,如今二者的意义变得更加开阔,但与过去相似的是,它们依然在提醒着人们从哪里来,又将走向何方。就像前面提到的“长江之门”,未来是生命力,历史是养分,其中也包含古城之根。

翻看武昌老城门与古城墙的照片,由于年代久远,画面难以辨识,所有都如同笼罩在冬天窗户上的雾气中。不太能想象这些都曾出现在武昌的土地上,然而它们确实真实存在过,如果想寻找古城过往,城门与城墙或许就是最好的线索和凭证。

“门”不仅仅是一张脸面

武昌古城基本定型于明朝,但要知道,它并不是那个时期突然形成,而是逐渐叠加起来的。它之所以是现在的样子,也并非一时之功。

冷兵器时代风光无限的武昌老城墙,在工业化时代日益成为武汉快速发展的阻碍因素之一。上世纪20年代武昌曾通过议案,经历了一次大面积拆城,有议员说:不拆城放屁都不易散去,会闭死人的。

可惜归可惜,遗失的无法恢复原样。这里想说的是,辉煌与拆毁,其实每次的变化都保留在了建筑、街区和市井民俗中。

就像画一幅水彩作品,你得将颜料一层层渲染叠加。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历史的延伸性和真实性,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九三学社武昌区工委在《关于加强武昌古城保护建设,凸显“历史之城”综合魅力的对策研究》中写道:城门已不存,位置尚在,缺乏提示,感知困难。建议强化“武昌古城”的“边界”意象,结合古城的城墙、城门、城壕等标志性的意象元素在古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结合现状进行局部关键元素的复建,勾勒出武昌古城的边界感,增强古城的识别性。

同时这篇文章中也提议重视“人”的存在。因为武昌古城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的物质载体。

确实如此,我们所有人希望看到的武昌古城,并不仅仅是一张脸面,而应该是有血有肉、舒展丰富的城市。或许将保护古城与民计民生结合起来,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才能真正实现古城复兴,让城市之“门”重新立于时代之中。

在湖北红安县陡山村吴氏祠戏台“观乐亭”的楼檐台裙上,有一幅平面浮雕的“武汉三镇江景图”。长卷画左边的武昌古城里,蜿蜒的城墙间或出现,高大坚固。那应该是光绪初年的场景,武胜门前有两座高台式的堡垒,为清军驻扎的营盘。两座营盘面临长江,营外有靠岸的船只。烟波楼与武胜门之间的城外,两层西式风格的建筑格外引人注目,那是武昌关,而黄鹤楼在汉阳门后,是城市的中心与标志。

古城武昌,开门见山,举步遇水,就像一座城市大花园。在它近2000年历史的城市布局里,都是城内以官署、书院、商号、住宅为主,商贸集市集中在城外。

从三国时期孙权建立的军事城堡夏口城,到唐宋时期的东南巨镇鄂州城,再到元明清时期的湖广会城武昌城,它一直都是县、州、府和省治所在地。

我们眼前看到的武昌城,依旧位于长江和汉水交汇之滨,每日有无数游人来黄鹤楼登楼远眺。它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在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嘈杂的老城区布满了城市变迁的痕迹,折射出了城市最生动的一面,而另一方面,也展现出赏心悦目的现代城市空间景观。

城池雏形与繁华街市

从孙权建城以来,城址几乎没有变迁过,直到明代初年,作为湖广会城的武昌才有了较大规模的拓展与建设。

当时的武昌城在宋、元时鄂州旧城的基础上,向蛇山南侧展开,城区面积扩大了很多。根据1512年明《湖广图经志》记载:“洪武四年江夏侯周德兴因旧城筑之,城周围三千九十八丈,城垣东南高一丈阔二丈五尺,西北高三丈九尺阔九尺。”按现代的方法来计量,城内面积超过了6平方公里。武昌城虽然在明清时期多次维修,但城池规模在明初洪武年间便基本定型。

武昌得胜桥——深夜里的兰州拉面馆散发着温暖迷人的气息,这里因曾是明清时期通往武昌城唯一的北门武胜门的主要街道而得名,寓意“得胜宜扬,太平全安”。

明清时期武昌城西的长街是城内最繁华的街市,十里青石铺路,两旁店铺林立。司门口拆洞扩路,十里长街一线贯通,市场更加扩大,商业经营拓展到与长街相连的街区之中,形成司门口商业片区,维新、伍亿丰、金同仁、金城银行等知名商号在这儿扎堆经营。而本地产业中,曹祥泰的肥皂、筷子街的筷子、胡开文的墨、胜兰斋的香、老马入和的香粉、亚新地学社的地图等,也势头正旺。到1935年底,武昌共有商户4015户,大部分就位于长街与司门口商业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了满足城市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近代武昌城市中出现了一些大体量与大空间的建筑,如工业厂房、体育馆、行政办公楼等。建筑的尺度加大,带来了大尺度的城市空间,有别于传统城市中主要由院落与小型建筑组合而形成的小尺度空间,使城市空间肌理产生了由细腻向粗糙特征的转化。

文化之都 四方求学者闻风麇集

对武昌而言,近代是一个经历剧烈转型的时期。1861年汉口开埠,1889年张之洞督鄂后,武昌便开启了城市近代化历程。

开埠后,西方商人和传教士络绎不绝,作为帝国主义的“文化租界”,武昌成为西方教会兴学的集中区域。1871年美国圣公会在武昌开办文华书院,1885 年英国传教士在武昌设立博文书院。

但大规模的近代教育,始于1889年的“湖北新政”。经过张之洞等近20年的经营,武昌作为区域教育中心的地位形成,以至于“四方求学者闻风麇集,各省派员调查以便仿办者亦络绎于道”。张之洞门生张继煦称:“当清季兴学令下,各省考察学制者必于鄂,延聘教员者必于鄂,外地学生负笈原来者尤多”。

他推行新式教育改革,创建新式学堂100余所,包括普通教育、职业教育、高等学堂人才的培养等。这些教育机构多位于城内,有的在空地上新建,有的利用旧建筑改建,大量教育空间的插入与替换,使城市内部空间形态发生了改变。

民国时期武昌巩固了在中部地区教育中心的地位,在高等教育、私立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领域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为现代武汉成为华中地区重要的教育、科技中心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社会公共图书馆、图书出版发行机构、各具特色的书店也是城市文化教育职能强大的特征。1902年,武昌文华书院美籍女教师韦棣华(Wood·MaryElizabeth)在学校内办起一个小图书馆,首次在师生中流通借阅,发展成“我国第一所美国式的公共图书馆—文华公书林”。到1908年,馆藏书共11771本,每季度阅书人数达7238人。服务面涉及到岳阳、南昌、上海、西安、北京等地,成为中国近代影响较大的首批公共图书馆。

1904年湖北省图书馆(初名“鄂省图书馆”)开办于武昌兰陵街,武昌私立图书馆也陆续出现,由于武昌革命团体兴盛,社团内也设立了图书室。看报,对革命文化的传播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城市建筑 中西合璧

1860年《北京条约》的签订,规定中国内地向传教士开放。汉口开埠后,一直在上海附近活动的英国伦敦会传教士杨格非(John Criffith) 成为第一个进入华中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士。1864年,杨格非在武昌城北戈甲营创建基督教崇真堂,那是湖北省城的第一座教堂,建筑中山面马头墙与入口披檐处理借用中国传统做法,入口大门的装饰物和尖券拱窗又带有西方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特征,为武昌古城带来不一样的景象。

19世纪80-90年代,武昌的教会设施建设进入高潮时期。意大利天主教会传教士明位笃(Eustachics Zanoli)首先在城北花园山修建了规模宏大的鄂东代牧区主教公署,由此展开了天主教在武昌的活动。随后,意大利教会又修建了教堂、学校,设立了圣约瑟医院、天主堂医院等,形成了以花园山为中心的意大利教区。与此同时,瑞典行道会也在花园山附近的凤凰山南麓螃蟹岬购地进行建设,形成瑞典教区。

除了在城北昙华林街区成片修建的教会建筑外,武昌城的一些居民密集点也散布着教堂与学校,比如圣公会三一堂、抚院街基督教青年会教堂、复兴路圣公会复活堂等。

昙华林街区内建筑类型除居住外,以文化教育和宗教建筑为主,体现了其多元文化并存的历史文化街区性质。街区内的建筑有西方古典式、哥特式、意大利文艺复兴式以及中国南方传统民居风格等多种建筑风格,还有更多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中西合璧式建筑风格。整个街区就像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代建筑史,改变了武昌城市传统面貌。

首义之城的璀璨

1911年,辛亥革命将武昌从中国一个普通的省会城市变成世界瞩目的焦点。而现在,武昌古城正充满活力地展现魅力,不做千城一面。

武昌古城的建设目标,是要通过对城市肌理的保护性改造,保留城市韵味,按照“风貌为表、产业为里、特色为本、创新为魂”的理念,将武昌古城打造成全国一流的文创特色小镇。

滨江文化商务区正打造江南最美亮点,以中山路为界,北部代表新经济、新生态、新成就的滨江商务区,南部代表城市历史文化的武昌古城区, 将实现绿水青山和谐共生、现代与历史交相辉映。

华中金融城地处武汉2049远景规划双核之一的江南主中心,是武昌集中发展金融产业的重要区域,华中金融城由“一轴”、“一片”组成。

“一轴”是指金融机构林立的中南路中北路金融主轴,定位为华中金融城的大型金融机构总部集聚区。紧邻的“城中明珠”沙湖,则是金融主轴的后花园。“一片”是指中北路金融主轴沿洪山广场西向拓展至华中金融城核心片,它将定位成为华中金融总部集聚中心、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高尚生活社区中心。并以洪山广场、沙湖滨水公园、城市公交门户为节点,形成沿体育馆路生活走廊、沿民主路综合发展走廊和休闲景观步廊。

老字号

是一座城市、一种商业文化、

一个时代的最佳记录者

武昌老字号深入市井生活的方方面面

是武昌人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的不灭记忆

同时,它们也是武昌城市变迁的见证者

和城市历史的承载者

成为这个历史名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历史上,无数年轻人曾经来到武昌

用双手打拼出一片天地

年轻的新武汉人

在这片开放而活力满满的土地上

创业、拼搏

未来的武昌故事,正在书写

来源 | 《武昌城》杂志总第二期、长江日报、

认识武汉

监制 | 项菡颖

编辑 | 玺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转载请标明来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