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坦桑尼亚岛屿 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

2023-04-07 23: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简介

 

基孔肯雅热

(chikungunya 

fever)

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

病,“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

Swahili

土语,意思是

“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

是由基孔肯雅病毒

(chikungunya 

virus, 

CHIKV)

引起,经伊蚊传播,

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1952

年首次在坦

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

1956

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

非洲和东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

行。该病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类似,容易误诊。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

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基孔肯雅病毒

 

中国曾于

80

年代报道在云南人群中发现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

近期检疫部门又在赴斯里兰卡务工回国人员中检出输入性病例。为指

导临床医生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的监

控,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和控制,有效防范和处置疾病的本地传播和流

行,制定本技术指南。

 

病原学

 

CHIKV

属于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的

Semliki forest(SF)

抗原复合群。

病毒直径约

70nm

,有包膜,含有

3

个结构蛋白

(

衣壳蛋白

C

、包膜蛋

E1

E2)

4

个非结构蛋白

(nsP1

基孔肯雅热

 

sP2

nsP3

nsP4)

CHIKV

的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正链

RNA

长度约为

11

12 

kb

。病毒基因组编码顺序为

5’

-NS1-NS2-NS3-

NS4-C-E3-E2-E1-

3’。通过病毒部分

E1

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可将

CHIKV

分为

3

个组:第

1

组包含了全部西非的分离株,第

2

组是亚洲

分离株,东、中、南部非洲的分离株构成了第

3

组。

 

CHIKV

可在

Vero

C6/36

BHK-21

HeLa

等细胞中繁殖并产

生细胞病变。对血细胞如原代淋巴细胞、

T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及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