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京九线·聚焦|商丘站:商丘南站的前世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坐高铁去商丘南站还是商丘站方便 重走京九线·聚焦|商丘站:商丘南站的前世今生

重走京九线·聚焦|商丘站:商丘南站的前世今生

2024-07-05 07: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京九铁路北起北京西客站,跨越京、冀、鲁、豫、皖、鄂、赣、粤九个省级行政区的103个市县,南至深圳,连接香港九龙。于1996年9月1日建成通车,是一次性建成双线线路最长的一项宏伟铁路工程。京九铁路的建设对完善我国铁路布局,缓和南北运输紧张状况,带动沿线地方资源开发,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加快老区人民脱贫致富,促进港澳地区稳定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京九线经过商丘并建有站点——商丘南站。为了解京九线建成通车后商丘地区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我们小组在商丘进行了为期5天的实践调研。通过走访商丘南站、正在建设的高铁站以及城市规划局等地,我们了解到京九线通车以来商丘市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变迁,深切感受到了现代铁路建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走访商丘南站

8月2日,商丘之行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商丘南站,对南站旅客和车站工作人员进行了面对面采访。

京九线与陇海线在商丘交叉而过,但并没有并站,陇海线设站商丘站,京九线设站商丘南站。简单参观商丘站后,我们立即前往商丘南站。

我们采访的对象有外出看望在深圳定居的女儿的老人家,也有结伴外出前往阜阳打工的亲友团;有与朋友一起到北京游玩的年轻小伙子,也有到东北出差的青年;还有去年刚来到商丘南站,在小型行李寄存处为来往行人服务的年轻工作者……在愉快的聊天氛围中,我们了解到了本地人对于商丘南站及周围环境变化的直观体验、对京九铁路线的体验感受,同时也感受到了商丘人的直爽和敦厚。

(商丘南站)

01 去深圳探亲的赵新民爷爷在南站售票处,我们采访了早早来到商丘南站取票等车的赵新民爷爷,他即将前往深圳,和在那定居的女儿生活。赵爷爷是1941年出生的商丘本地人,他提了许多行李,还有大件的棉被,却一点不怕麻烦的翻开包裹,向我们展示他的车票和深圳市暂住老人乘车证。谈到女儿,赵爷爷话语中流露出浓浓的自豪:“我闺女毕业后考上公务员,在深圳安家了,我就能经常过去看她。”他还表示自己四年前第一次来商丘南站坐火车,感觉挺舒适的,买卧铺票第二天中午就能见到女儿。乘坐火车,夕发朝至,比以前他女儿上学时先坐汽车到郑州转车方便多了。

(赵新民爷爷的乘车证)

02 去阜阳打工的四人亲友团

在候车室,我们遇见了一起前往阜阳的四人打工亲友。商丘外出打工的人很多,“什么时候出去的都有,过完年、收完棉、收完玉米就出去找活”,一出门就是好几个月,等到农忙和过年才会回家,而这四位扛着大包小包准备乘车的务工者,刚结束田间工作不久,就又踏上了外出的路。以前铁路交通不便时,许多人外出打工只能选择闷罐车,而现在的火车“都挺快的,也挺舒服的”,在商丘坐车往各个方向,不管远近都有火车通行。他们准备前往阜阳寻找建筑相关的工作,这样炎热的夏天,曝晒在工地的滋味可想而知,但四位可爱的商丘人都热情且阳光——他们对未来的生活一定有许多美好的愿景,不悔于用汗水将它们实现。

03 采访商丘南站站长郑晓刚下午,我们联系到商丘南站站长郑晓刚先生,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了解到了商丘南站的变迁和未来发展的大量信息。“南站刚建的时候一天只有6、7次列 车,现在每天有57趟车,平常一天有四、五千的客流量。”郑站长向我们介绍,“南站修建之前,这片区域也是个站点,是一个叫平台集站的小站,旁边是马楼村。1996年京九线全线开通之后正式改名商丘南站,进行了翻修,也对马楼村进行了搬迁,修建了一个较大的站前广场。南站通行的第一趟车就是从北京发往深 圳的K105,京九线开通之后,商丘市民才能坐火车去往深圳,许多老人选择从商丘南站坐火车去深圳看望自己的儿女。”除了探亲,京九线的开通还在商丘引起 了南下的打工潮,许多人纷纷坐上火车,希望能在海边拼出一个新未来。

郑站长也提到商丘虽是历史文化名城,但在开发旅游资源这方面还未大力投入,来商丘旅游的人不是很多。但商丘市政府也正在对旅游业进行投入与开发,比如商丘 古城正在进行居民搬迁以方便旅游业发展。相信在铁路干线和千年古韵的配合下,商丘旅游业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郑晓刚站长还向我们提及京九高铁正在商丘境内建设,商丘南站未来可能会被废弃,商丘高铁站将取而代之。京九铁路在十年前进行了电气化改造,火车速度提高, 如今京九高铁也如火如荼的兴建起来。我们决定在之后的行程中前往正在建设的京九高铁一探究竟。

(采访郑晓刚站长)

商丘市城乡规划测绘院

8月3日,商丘之行的第二天,在多个政府部门之间辗转后,我们找到了商丘市城乡规划测绘院。在那里,规划室的边主任接待了我们并接受了访问。在与他的交谈中,我们收获了很多专业人士眼光 下的见解,打开了新的思路。边主任从商丘历史讲起,到商丘市目前正在制定的2015-2030年总体规划,向我们展现了与交通有关的商丘建设情况。

01 正在进行时的整体规划

京九铁路线主要穿过商丘东南部,线路选址时希望能通过铁路带动商丘东南部发展。边主任在谈到商丘市未来发展战略时说:“未来商丘主要也是向东南发展,因为东部距离虞城很近,所以第一步就是打造商虞一体;商丘往西和宁陵相距大概20多公里,第二步战略就是往西和宁陵对接。往北是黄河故道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所以向北发展较少。”

我们还向边主任咨询了之前商丘南站站长提到的商丘南站可能在未来被废弃的问题,他表示商丘交通方面的规划会配合京九高铁等线路建设,所以商丘南站确实可能被废弃,转而修建一个既有高铁又有普铁的新站点。

商丘市2015年到2030年的总体规划工作还在进行当中,边主任近来忙于完善道路建设规划。他也表示商丘市道路会配合铁路尤其是高铁建设,形成交通的良好衔接。

02 发展与环境:铁路是双刃剑吗?

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可能的冲突也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商丘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今年四月因为大气污染问题被环保部约谈,商丘的污染问题因此成为焦点。京九线建设带来了商丘的发展,会不会对环境有所影响呢?对于我们的疑惑,边主任回应道:“污染和铁路方面没太大关系,可能和工业、和周边地区的污染有关,商丘周围有菏泽、徐州、济宁等等,他们的重化工业造成的污染可能对商丘有影响。”的确,之后我们在市区内随机询问的市民也表示,在铁路周围没什么污染和噪音,相比公路扬尘,京九线在经过电气化改造后可以说是“环境友好型运输”了。

(采访边主任)

纪录商丘

8月4日,商丘之行的第三天,“了解一座城市,从它的博物馆开始”,这句话有一定道理。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与历史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今天,我们从商丘的历史出发,一路前行,最后走进它的现实。

01 历史——商丘博物馆商丘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但目前旅游业不算兴盛,在商丘博物馆和博物馆旁的4A级景区华商文化遗产主题公园,我们都没有看到什么游客,只有一些商丘本地市民在参观。

在商丘市博物馆,我们了解了商丘的历史和商丘由古到今的发展状况。从玄鸟生商,到归德府城,商丘一步步走到今天,内里仍留存着文明起源的气韵。在商丘博物馆遇到很多前来参观的商丘市民,我们与他们进行了简单的交谈,了解到他们眼中的商丘的发展变迁。

商丘小分队商丘博物馆前合照(队员姓名由左向右依次为:蒋妍、韦小婉、李佳颖、刘嫣然)

02 现实——行走商丘

细心观察商丘的各个区域,发现商丘是一个多面的城市,华丽的高楼大厦不远处也能看到老旧的低矮楼房,宽敞的马路不远就是正在修建地段的施工废料。随处可见正在施工的道路、楼房。交通正是一个商丘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环节。

我们还在商丘市各处发现了许多“小绿车”,看上去亲切感十足。

(商丘“小绿车”)

建设中的京九高铁

8月5日,商丘之行的第四天,我们实践小组乘出租车前往了商合杭高铁正在建设的工地现场。商合杭高铁客运专线北段,也就是京九高铁线路的商丘到阜阳段。在施工现场,我们参观了建设工地和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商合杭铁路河南段工程指挥部第三分部。第三分部管理人员有八十多人,加上工人的话就是三百多人。几位工作人员接受了我们的采访,向我们介绍了商合杭高铁建设有关情况。

( 商合杭铁路河南段工程指挥部)

01 施工负责人赵先生

负责按图施工的赵先生于2016年3月18号来到商丘开始施工,8月时正在进行第一次桩基施工,第三分部管段的桩基工作会在明年的三月或者四月全部完成。 “我们这里是一工区,主导线上施工,一共是393个堆深,一个桥台。现在就是进行到了桩基,承台和埋深。”在谈到工程进度时,赵先生不停在纸上写写画画,用图解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高铁建设的专有名词,工科的严谨范儿十足。

至于生活条件,赵先生说搞铁建就不能想节假日,“我们现在的施工是24小时的。你比如说我们白天是在施工现场,晚上就是在研究一些内部资料。商丘这边环境算还行的,还有篮球场之类的可以供活动的设备,比起其他项目还是可以的。有的项目在山沟沟里面的,有人半年没有理发,你们肯定不能相信。”

(第三分部生活区篮球场)

02 综合办公室刘先生&李小姐

综合办公室的刘先生是陕西人,15年12月底被派到商合杭高铁第三分部工作。他告诉我们,商合杭第三分部管段整个工程就是一座桥,“现在的高铁建设有长时间的经验积累,特别简单。高铁选段尽量不采用路基,都是一座桥。”我们好奇的询问原因,刘先生向我们介绍,尽量不采用路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路基沉降影响很大;二、不占地。

“以前进行建设的一个高铁路段,路基自然沉降了50cm(过去对普通铁路路基沉降要求不高,路基沉降量单位一般是厘米,现在高铁的路基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追求“零沉降”理念,沉降量的单位都改用毫米),不好控制。高铁运行速度很快,稍微改变高差,就可能影响行程安全。按德国标准,路基需要先自然沉降 5-10年再进行建设,我国高铁建设速度快,一般两三年就要完工,没有那么多时间等路基自然沉降。”为兼顾速度与质量,铁建人员用心良苦。

西安高校路桥专业毕业的刘先生早就习惯了任务到哪人到哪的工作模式,一年也没几天能在家,一到外地进行工程建设就是好几个月;生活上也早已习惯“就这么个小圈子”,每天都差不多,“到公路上想跑步都不安全、还脏”,偶尔的娱乐活动就是打打篮球、乒乓球。

刚来到商丘一个月的李小姐也是综合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之前她在云南进行铁建相关工作。我们好奇在施工工地生活有没有什么不方便,李小姐表示都已经习惯了,觉得商丘的建设工地条件已经很好,“我已经工作两年多了,毕竟不是刚出来的学生了。”

(综合办公室办公桌)

03 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商丘段高铁建设近期因为商丘环境整治和全国范围的暴雨天气遇到了一些问题,商丘高架限制拌罐车不能通行,碎石、砂石料等建筑材料进不来;很多砂石料需要从河里捞取,今年下雨洪涝的地方很多,影响了原料供给 ,延后了工程进度。此外拆迁和征地款的发放问题也处于解决过程中。

04 铁建工作者的坚守

从访问中,我们也了解到铁建人员工作的辛苦,采访的几位工作人员都总是不停被调往全国各处,在每个建设现场一呆就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多,没有节假日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还经常到山区、农村,连对外联系都十分不便。即便如此辛苦,他们也没有抱怨,在回答问题时都十分淡然,因为“早就习惯了”。说者无心,听者心酸,向祖国奔忙辛劳的铁建工作者致敬!

建设中的商丘高铁站

8月6日,商丘之行的第五天,我们实践小组前往了在之前采访中大家多次提及的商丘高铁站(在建)。乘出租车穿过商丘道北城区,我们看到了正紧张施工建设的商丘高铁站。

01 工地安全最重要

在工地外围,我们对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并拍摄了许多照片和视频。为了进入施工工地现场,我们向商丘高铁站旁的胜利路施工工人借到了四顶安全帽。虽然有了安全帽,工地安保负责人出于安全方面的担忧,并未允许我们进入高铁站施工工地。怕我们失望,这位尽职的保安选择耽误晚饭时间,回答了我们提出的一些问题。从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了商丘高铁站建设的基本情况。

郑徐高铁客运专线预计九月一号正式通车,作为重要站点的商丘高铁站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之中。随着郑徐高铁的通车,京九高铁、商合杭高铁的建设,商丘高铁站将在未来成为陇海铁路、郑徐高铁、商杭高铁、京九高铁相互交汇的枢纽。

02 施工现场纪录

(询问胜利路施工人员)

戴着安全帽的商丘小分队(队员由左向右依次为:韦小婉、李佳颖、蒋妍、刘嫣然)

实践总结与感悟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面对面的采访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最深、启发最大。在商丘南站,我们有幸与各类人士进行了深入交谈。

与出外探亲的老人聊天,我们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欣慰,交通的便利使得相隔千里的距离不再难以跨越,无论是看望在外工作的儿女还是回乡探亲都十分方便,既不用忍受长途颠簸和转车的不便,又可以聊解相思的苦楚。

与站内的工作人员交谈时,我们能获得最专业最权威同时也是最“新鲜”的信息,尤其是与郑站长的对话。由于在商丘南站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他几乎解答了我们关于现在的商丘南站的所有问题,也能在历史和未来发展的问题上给予我们一些个人见解,对我们的帮助十分巨大。

而当我们与在建高铁站的工作人员进行交流时,我们又有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无论是设计师、工程师还是工人,他们的工作经历在我们看来都是非常艰辛的, 但他们言语之间表达却是习以为常,直白而坦然。近年来高铁建设难度不断缩小的原因,除了技术攻关和器具改进以外,离不开这些工作人员日复一日的坚守。

不得不说的是那位负责城市规划设计的边主任,他学识渊博,同时对商丘的历史、现状和规划甚为了解。不仅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解答,同时还能在回答中拓展我们的思路,给予新的启发。当然必须承认的是,由于我们专业知识的欠缺,在理解上和提问中难免有疏漏和误解之处,这时边主任的指正和解释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及时,我们的调研方向也因此变得更加明确。

除了倾听和交谈,这次实践活动中我们一直重复的事情就是四处奔走。走访政府部门、铁路站点、博物馆、档案馆自不必多说,我们还去到了正在施工的商丘高铁站。虽然出于安全因素的考量,我们并未获准进入工地内部,但是我们得以在工地外围远远观看施工现场。我们看到了挖土机挖出深坑然后吊机吊起管道将其填埋的全过程,空气中还弥漫着混凝土和施工材料的味道。工地上机器轰鸣,三两个工人在施工间隙聚在一起高声谈论,其中几位大爷在得知我们想要进入工地时,热情地借出了他们的安全帽。在大学这个象牙塔中学习生活的我们都是第一次走进工地,这些场景让我们十分兴奋。

我们相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实践调研活动尤其如此。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力:一些乘客不愿接受采访,我们就改变采访形式,从聊天拉家常开始,引导话题一步步深入;某些政府部门开始不允许外部人员进入,我们就多方打听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向他们表明我们的来意并保证不干扰工作秩序,以求获得批准;我们也体会到了被当做皮球踢来踢去的痛苦,在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辗转。

但是总的来说,我们小组仍然是收获多于遗憾,感恩胜过困扰的,因为我们受到了大部分采访对象的热情接待和耐心配合,因此获得了许多宝贵资料,同时商丘人民的热情和率直也让我们时时感到心情舒畅,采访中也倍有干劲。更难得的是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一定的技巧与人交谈、进行采访,懂得了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收获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可以说虽历经挫折,但此行不虚。

最后回望此次实践调研之行,我们小组成功了解到了京九线的建设给商丘带来的影响、商丘铁路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规划,京九铁路建设二十载,商丘发生了巨大变化,京九高铁的修建更是为商丘的发展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商丘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

作者 | 商丘小分队(蒋妍、李佳颖、刘嫣然、韦小婉)

运营 | 珞新传媒 新媒体部 谭悦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