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学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铁上的英语编写故事对话怎么写 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学故事?

中小学教师如何写教学故事?

2024-07-14 11: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学生主角型故事,记述的主要是学生的活动,或者讲学生学习实践,或者讲学生之间交流,较多的是展示学生的才华,并通过学生的活动来揭示故事的主题。

3、从题材的容量看,有特写型、全景型和综合性。特写型故事记叙的是一次教学活动的一个片断,叙述详细具体,但表现的却是有较大价值的主题。

4、从主题的性质看,有宏观理念型、中观策略型和微观方法型。宏观理念型故事主题阐释的某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或课程理念等宏观问题。

5、从时间上看,有课前型、课中型和课后型。

课前型故事讲述的是教师、学生或师生在正式上课前进行的相关准备活动,如学生预习,查阅资料,准备学具等,教师备课,准备教具,查阅资料等;或者师生合作进行上述准备工作。

课中型故事记述的主要是课堂教学进行中发生事件。课后型故事主要是记述教师课后进行的反思,对作业的批改,或者师生对作业或就与课堂教学有关问题的进行的研讨等。

6、从表达方式看,有单纯叙述型和叙议结合型。

单纯叙述型故事只客观如实地记叙教学事实,作者的观点、看法、主张等自然地蕴涵于对事实的记叙之中,没有明显的议论成分。

这种教学故事记叙的事实一般比较简单,主题也比较明显,读者能一目了然,没有必要再用议论来加以阐明。

叙议结合型故事除了有对事实的记叙,还有明显的议论成分。

当事实比较复杂,或者主题不易为读者把握或可能产生歧义时,为了让读者易于并准确理解主题,作者用议论的形式直接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看法和主张,力求给读者以最大的影响。

议论成分通常放在文章的结尾处,也有的设在文章之中。

7、从使用的人称看,有第一人称型和第二人称型。

第一人称型故事一般是写教师自己的故事,自己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第三人称型故事记叙事件时,“我”是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活动的参与者。

这种故事表现的是自己看到或听到的事实,相当于听课记录。教学故事的类型是多种多样。

只要是教学事实,只要事实能给人以新的启示,只要能把事实叙述清楚,鲜明地揭示主题,就是好的教学故事。

教学故事的阅读

1、广采博览。教学故事专著目前还比较少见,但是教育报刊却经常刊登这类文章,稍加留心就可读到新鲜有趣的教学故事。

教学故事篇幅短小,内容单一,语言流畅,阅读不需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而读后总会受到一定的启迪,从而引发一些思考,激起探究兴趣,促进教学改革。

教学故事类型多样,涉及教学的方方面面,所以,越是广采博览,收获就越是丰富多彩。

到一定的时候,对学习所得进行整理概括,就有可能形成比较完整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体系。这对于自己的专业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2、联系实际。教学故事不像教学论文那样艰深难懂,阅读时最重要的是把握文章的精神实质。

教学故事,都要记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阅读不能停留在弄懂“是什么”上,只是机械地模仿别人怎样施教某一教学内容,而要在“为什么”上下工夫,抓住故事蕴含的新课程的理念、策略和方法。

阅读时,要尽可能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对照反思,提出新的设想,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修正,扩展,深化。

阅读时拿起笔来,写一点批注、评析之类,对把握故事的精髓促进自己思考很有好处。

3、研究表达。阅读教学故事除了要把握内容,还应要研究表达的方式方法,这不仅有利于深刻理解故事的实质,而且可以提高我们撰写教学故事的水平。

一是要研究立意和选材。教学故事由于篇幅短小,题材容量有限,往往从一个侧面来表达某一理念、策略、方法,但这一侧面由于平时被忽视,因而一提出来就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二是研究表现手法。教育故事的情节既要简洁,又要具体,因此需要有一定的细节描写。在人物方面,有适度的刻画会让故事更生动感人。

教学故事的撰写

1、精选材料。

撰写教学故事的第一道工序是选材(事实}。我们站在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几乎每天都在上课,也经常听别人上课,拥有丰富的素材。

素材不等于题材,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把上过或听过的每堂课中的事实都写成教学故事,所以,要对素材进行分析取舍,筛选出最有价值的材料作为写作的题材。所谓有价值,就是材料蕴涵着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等。

选用这样的材料演绎成教学故事,才能给人以启迪,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前面列举的教学故事,其题材大多有较大价值。有些老师撰写的教学故事虽然也有一定的意思,但观点比较陈旧,或者策略、方法一般化,缺少新意,难以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这大多由于选材不精所致。

选出的材料对于作品来说还只是一个毛坯,要成为教学故事,还需要下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改造功夫,将那些与表现主题无关的材料删去,将那些对表现主题作用不大的材料删繁就简,将那些特别有助于表现主题的材料适当地进行增益、润色和改造。

这样,写出来的教学故事材料精炼,而主题又鲜明突出。

2、提炼主题。

教学故事必须有“事实”,但是仅有事实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主题。有主题,而且主题越新越有价值越好,这样故事才有灵魂,才能给人以启发。

3、走出误区。

误区之一是没有“故事”。所谓“故事”就是“事实”或者说情节。

教学故事,必须有教学事实,有人物的言行、神情、心理等,还可以有细节描写和环境气氛的渲染,不能只有师生的谈话,不然就可能成为教学实录。

教学故事可以谈自己的感受、感想,也可以有一些议论,但是不能只是空泛的议论,它必须以事件为依托,整篇文章必须以时间为主体,否则,就可能成为教学反思、教学经验或教学论文。

误区之二是没有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文章只有教师和学生对话,没有当事者的陈述,很像是教学实录。

教学故事不管是记叙自己还是他人的教学活动,一般都要把活动参与者的姓名直接写出来(作者本人用“我”),比较详细地记叙他们在活动中的种种表现,除了人物的对话,还要写细节,写环境,这样才能使人产生身临其境一般的感觉。误区之三是缺少新意。

有一部分教学故事有主题,但主题显得陈旧,一般化,没有新意。没有新意,也就不能给人以启迪和指导,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

要使“故事”具有新意,一是要树立新的教育思想,着意表达“课程标准”提出的理念、要求和建议。

二是要对基本的教学“事实”进行开掘,展开发散思维,看其可能蕴涵着哪些意义,经过反复比较、掂量,提炼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主题。

老师您有什么写教学故事的小妙招,欢迎与我们分享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