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课堂专栏(004)地表形态的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质结构与地表形态有何不同点 地理小课堂专栏(004)地表形态的变化

地理小课堂专栏(004)地表形态的变化

2024-07-17 0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一部分 知识结构图

第二部分 电子课本

探究 Inquiry

  野柳地质公园地处我国台湾岛北部海岸,大自然在这里造就了许多奇特的地质景观,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岩石就是“女王头”。“女王头”的颈部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形象犹如昂首静坐的女王。从图2-26可以看出,经过18年时间,“女王”的颈部明显变细了。过去人们还能依偎在“女王”的肩上合影留念,而现在“女王”已经被保护起来了,游人不能再接近。

图 2-26 1998年和2016年台湾野柳地质公园“女王头”对比

  1. 是什么原因使得“女王”的颈部在短时间内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

  答:长期遭受风化、侵蚀导致颈部明显缩小。

  2. 目前,“女王头”面临着“断颈危机”。到底是通过人为手段保存,还是让她自然逝去,一直存在着争议。对此,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人为手段保护:独特的地貌景观,科研价值大;在加固保护过程中会形成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对游客有较强吸引力;是当地的重要标志,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自然逝去:应遵循自然规律,减少人为干扰;自然风化、侵蚀后,还会有新的地貌景观形成;加固保护成本高,形象也不再自然,跟竖个雕像没什么区别。

  出门旅游,常常可以看到千姿百态的地形:一望无际的平原、高大连绵的山脉……这些地形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包括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以及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等,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各种地表形态,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都是内力与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地球漫长演化历史中的一个片段。

图 2-27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是近几十年来解释大地构造运动和海陆分布规律较为盛行的一种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断裂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六大板块, 而且每个大板块内部还可以划分为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

  板块运动形成了板块之间的两种基本关系:板块与板块之间互相碰撞,或者相邻板块彼此分离。它们对于宏观地形的形成和变化具有重大影响。

图 2-28 六大板块分布

  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或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则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图 2-29 喜马拉雅山脉形成示意图 2-30 东非大裂谷地理位置

活动 Activity

  1. 读图 2-28、图 2-29,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说明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答: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后,因都属于大陆板块,地壳受挤压后褶皱隆起,形成高大山脉。

  2. 设计模拟实验或绘制示意图,说明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是怎样 形成的。

  答:模拟实验略,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太平洋西部边缘处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碰撞挤压时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俯冲带形成海沟,在大陆板块一侧受挤压后上拱形成岛弧链。

(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

  在山区河谷或公路两侧的裸露岩壁上,经常可以看到岩层倾斜弯曲,甚至是断裂错开的情形。这些由地壳运动留下的“痕迹”,叫作地质构造。从地质构造与地形的关系中,能够看出地质构造对地形的形成和发育的影响。

  岩层在形成时一般是水平的。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叫作褶皱。地壳发生褶皱隆起,常形成山脉。世界上许多高大山脉都是褶皱山脉。

  褶皱的基本单位是褶曲,即褶皱的一个弯曲。褶曲有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从形态上看,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在地形上,有时候背斜成为山岭,向斜成为谷地。但是,在野外,我们常能见到背斜成为谷地、向斜成为山岭的情况。这种地形与褶皱构造不相吻合的现象,称为地形倒置。

  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作用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层就会破裂。岩层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块沿破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在地形上,有些断层常形成平直的陡崖。

图2-31 华山

  两条平行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的岩块叫作地垒,它常形成断块山,如我国的华山、庐山、泰山等。两条平行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两边岩块相对上升,相对下降的岩块叫作地堑,它常形成狭长的凹陷地带,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渭河谷地、汾河谷地等。

图 2-32 断层示意图 2-33 地垒、地堑示意

活动 Activity

  读图 2-34、图 2-35,完成相关任务

图 2-34 发育在背斜构造上的谷地示意图 2-35 发育在向斜构造上的山岭示意

  (1)在图2-34中,用虚线绘出背斜部位缺失的岩层。

  答:按照岩层走向顺势绘制。

  (2)议一议,背斜谷和向斜山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答:岩层受挤压后向上拱起,形成背斜,背斜顶部受张力,亦被外力侵蚀成谷。岩层下凹形成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2. 读图2-32,完成相关任务。

  (1)断层面是指岩体断裂错开的面,断层线是指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在图中找到断层面、断层线,并将它们标注出来。

  答:略。

  (2)想一想,岩体发生破裂就会形成断层吗?

  答:岩体破裂不一定形成断层,断层是在岩层破裂基础上两侧岩块沿破裂面产生了明显的位移。

  (3)议一议,沿断层线常发育成什么地形?

  答:断层线上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

(三)火山活动与地表形态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能量强烈的释放形式,岩浆喷出地表即为火山喷发。根据喷发状况,可分为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两种类型。裂隙式喷发的火山,熔岩物质往往形成宽广的玄武岩高原,如美国哥伦比亚高原、印度西部高原等。中心式喷发的火山,常在地表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如富士山、长白山主峰等。没有破坏的火山口是一个中央低凹的封闭洼地,有时候会积水成湖,如长白山天池。

活动 Activity

  1. 世界上的火山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和洋中脊带。读图2-28,试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进行解释。

  答:火山是岩石圈断裂而导致岩浆喷出地表的现象。这些地带处于板块的边界处,地壳活跃,板块在碰撞挤压和张裂过程中,容易造成火山喷发现象。

  2. 根据活动情况,火山可分为三类:一是现代尚在活动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称为活火山;二是保持有火山形态和喷发物,但无喷发历史记录,也无活动性表现的火山,称为死火山;三是长期没有喷发,但将来还会喷发的火山,称为休眠火山。查阅相关资料,举出上述三类火山的实例。

  答:活火山: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夏威夷岛基劳埃阿火山,意大利维苏威火山,印度尼西亚喀拉卡托火山,非洲刚果(金)尼拉贡戈火山,日本富士山等。死火山:中国山西大同火山群,阿根廷阿空加瓜山。休眠火山:中国长白山天池、黑龙江五大连池。

  3. 读图 2-36、图 2-37,议一议,火山地貌在形态上有何特点?尝试用等高线绘制一幅有火山口湖的火山地形图。

图 2-36 日本富士山图 2-37 火山口湖形成过程示意

  答:火山多由熔岩组成,从地貌形态看有盾形、穹形、锥形等火山锥,另外有些火山只有低平火山口,没有形成火山锥,还有形成熔岩高原。在火山口里常积水成湖。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内力作用下地表形态的“本来面貌”,因为地表每时每刻都受到外力作用的塑造。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等。

  塑造地表形态的外力主要有流水、风、冰川等。风化侵蚀的产物,经搬运作用离开原来的位置,随着河流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冰川融化等,这些物质又在地表沉积下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地表形态。

(一)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塑造地表形态始于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风化作用分为三种类型,即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物理风化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化学风化则伴随着岩石化学成分的改变。生物风化是生物参与下的风化作用,是通过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进行的。

图 2-38 植物根系生长撑开岩石裂隙

阅读 Reading

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主要是因温度变化引起的。寒暖季节和昼夜之间的温度变化,可使岩石膨胀和收缩。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白天受太阳光曝晒,温度升高,表层体积膨胀,但内部很少受到热力的影响;夜间,岩石表层逐渐冷缩,内部却因受到白天传导进来的热力影响而膨胀。岩石表里反复地、不均匀地膨胀与收缩,会使岩石产生裂隙,彼此脱离,层层剥落,岩石就破碎了。填充于岩石裂隙和孔隙中的水分,因冰冻使岩石发生机械破碎,称为寒冻风化。在高寒、高山及季节变化显著的地区, 常在一年或一日之内,发生冰冻及解冻现象。水结冰后体积约增加 1/11,在裂隙或封闭孔隙中会产生约960千克/厘米²的巨大压力,从而可以撑开和扩大裂隙;气温上升,冰融成水,继续向裂隙深处渗透,这样一冻一解,反复进行,足以使岩石崩解破碎。因此,裂隙中的冰冻作用犹如一把凿石利斧,也称为冰劈作用。

图 2-39 寒冻风化过程示意

活动 Activity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风化壳是指由岩石风化产物在大陆岩石圈表层所构成的、呈不连续分布的疏松表层。它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产物。物理风化的产物是粗细不等、棱角分明的碎块。在干旱地区或寒冷地区,物理风化产物常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形成倒石堆(岩屑堆)。化学风化的产物一部分溶解于水,随水流失;部分难溶物质,如Al2O3、Fe2O3等,则多残留在原地。

图2-40 西藏定结附近物理风化产物形成的倒石堆

  1. 风化作用与气候有什么关系?哪些地区物理风化比较强烈, 哪些地区化学风化比较强烈?

  答:风化作用深受气候影响(如上图),气温、光照、降水、风等气候要素不同,风化 方式与风化强度各不相同。

  气候决定了风化作用的类型,冰冻气候带:冰劈作用,基本无化学风化;干旱、半干旱区:温差风化(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作用微弱;温暖潮湿区:化学风化显著,生物风化 发育;炎热潮湿区: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强烈、彻底。

  2. 风化壳的厚度与哪些条件有关?哪些地区的风化壳比较厚?为什么?

  答:一般说来,在气候湿热、地形平坦、构造活动比较稳定的地区,风化作用较强,剥蚀作用较弱,风化残余物质易于保存,故风化売厚由较大。(如下图)

(二)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

  在内力作用的基础上,地球表面大多数地区受到流水作用的塑造。在构造抬升区,河流以侵蚀切割作用为主,如青藏高原在抬升的同时,周边区域受流水作用不断下切,造就了高原周边山高谷深、水拍云崖的雄奇景观。在构造稳定区或构造沉降区,则以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开阔的冲积平原,在河口地区出现三角洲。

  1. 水蚀作用

  水蚀作用包括下切侵蚀、溯源侵蚀和侧向侵蚀。下切侵蚀是指水流垂直地面向下的侵蚀,其结果是加深河床或沟床。下切侵蚀多发生在构造抬升的山区,常形成深切的V形谷。

  溯源侵蚀是指在河流或沟谷底部地形变陡之处,因流水冲刷作用加剧,受冲刷的部位不断向上游方向移动的现象。例如,发育在东北黑土区的沟谷,其沟头因溯源侵蚀每年可向源头方向推进数米至十数米不等。溯源侵蚀可使沟谷或河流的长度不断增加。

阅读 Reading

瀑布与河流的溯源后退

  河流中瀑布位置的不断后退,也是溯源侵蚀的结果,如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的尼亚加拉瀑布,在溯源侵蚀的作用下不断向上游后退。观测资料表明,该瀑布在加拿大一侧后退的速度约为 1.3 米 / 年,瀑布形成至今已经后退了 12 千米。我国黄河壶口瀑布也处在不断向上游移动的过程中,其后退速度约为 1.2 米 / 年,但后退速度在逐渐变慢,这可能与黄河水量变小有关。

图 2-41 尼亚加拉瀑布溯源后退示意

  侧向侵蚀是指受横向环流的作用,弯曲河段的凹岸不断受到侵蚀而崩塌后退,形成陡峻的河岸。与此同时,水流从上游搬运而来的泥沙及凹岸侵蚀所产生的碎屑物,被带到凸岸堆积,导致河流侧向发展。在山区,河流侧向发展可使河谷不断展宽。在平原地区, 河流侧向发展导致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前伸,河曲不断向下游移动,形成曲流带。当河床弯曲越来越大时,便会发生裁弯取直, 形成牛轭湖。

阅读 Reading

横向环流

  河水流过弯曲的河谷,其主流线因惯性作用而向凹岸偏移,受到较强离心力作用的上层河水会加速流向凹岸,使凹岸水面变高,产生向下水流。凹岸下降水流沿河床底部向凸岸推移,即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以维持水流的连续性,这样就使河床水流构成连续的螺旋状推进的横向环流系统。底层水流由凹岸流向凸岸时, 把泥沙也带到了凸岸。

图2-42 横向环流示意

  2. 沉积作用

  河流中挟带的泥沙,在流速降低时,会发生机械沉积作用,在河床上沉积下来。河流流速较大时,可挟带比较粗的碎屑颗粒,如山区河床上常沉积有砾石;河流流速较小时,只能挟带比较细的泥沙。从上游到下游,河流沉积物逐渐变细。在构造沉降区,河流可形成冲积平原,如华北平原自新生代以来的沉积物厚度,最大的达5 000米以上,最小的也有1 500米左右。

图 2-43 河流流速与挟带泥沙颗粒粒径之间的关系

活动 Activity

  1. 水蚀作用会造成一些特殊的地理现象。例如,当河流源头向上游溯源侵蚀到达并切穿流域分水岭后,有可能发生分水岭一坡的河流夺取另一坡河流上游段的现象,这种水系演变现象称为河流袭夺。在图2-44中,原来流入另一条河流的支流, 在地淤沟以南突然转向流入恶沟。据此,完成相关任务。

图 2-44 山东省局部区域水系

  (1)读图 2-45,从水蚀作用角度,解释图 2-44 中的水系演变现象。

图 2-45 河流袭夺示意

  答:在河流上游地区,地形落差大,水流速度快,对河床的侵蚀作用强,长期的溯源侵蚀使恶沟切穿分水岭,在地淤沟附近夺取了另一条河的上游河段。

  (2)旋峰峪附近的河谷非常宽浅,径流量很小,却充填着大量的河流冲积沙砾石及亚沙土。试对这一现象进行合理解释。

  答:旋峰峪附近河流上游被袭夺后河流径流量减少,搬运能力削弱,导致大量砂砾石和亚沙土沉积下来。

  (3)议一议,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及地貌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发生袭夺后,恶沟的径流量增大。

  地貌变化:袭夺处形成袭夺湾,在袭夺湾附近有时形成跌水,在被袭夺的哑口处,保留冲积砾石或谷形,称为风口;在原沟谷的基础上发生侵蚀形成反坡,在反坡上会发育形成反流河。使恶沟延长,流域范围变大。

  2. 当河流进入海洋时,河水很快分散,由于流速突然降低而产生沉积作用,同时河水与海水混合,海水中的离子使河水中不易沉积的胶体物质絮凝沉降。在大河河口,尤其是河流泥沙含量高的河口,因泥沙大量沉积而形成三角洲。据此讨论三角洲形成的物质条件和动力条件。

  答:形成三角洲的物质条件:河流挟带的泥沙。

  动力条件:河水流速、海潮能、波浪能、地売升降等。

(三)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蚀作用

  风蚀作用是指风力对地表岩土的破坏作用。风蚀作用包括吹蚀作用和磨蚀作用。地表的松散沙粒或基岩上的风化产物,在气流作用下被吹扬,这种作用称为吹蚀作用。含有大量沙粒的气流在运动过程中,沙粒对地表物体进行撞击和摩擦,或者在岩石裂隙和凹坑内进行旋磨,这种作用称为磨蚀作用。上述两种作用会造成地表物质的损失,使地表遭到破坏,从而形成各种风蚀地貌。

阅读 Reading

风沙运动

  风沙运动主要有蠕移、跃移和悬移三种形式。蠕移是沙粒沿地表滚动或滑动。跃移是在风力和沙粒的冲击下,沙粒上扬进入空中,顺气流向前运动,达到一定高度再行下落的运动方式,通常90%以上的跃移沙粒在地表30厘米的范围内运动。悬移是沙粒在一定时间内悬浮于空中,顺着气流向前运动。

2.风积作用

  风所搬运的沙粒由于条件改变而发生堆积,称为风积作用。在风沙搬运的过程中,当风力变弱,或遇到障碍物(如山体阻挡,或地面草丛、建筑物阻碍),或下垫面性质改变时,会对风沙流产生影响,导致沙粒从气流中跌落堆积,从而形成各种形态的沙丘。

活动 Activity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黄土呈灰黄或褐黄色,是一种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具有多孔性、垂 直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发育等特点。黄土物质的颗粒以粉沙(0.005~0.05 毫米)为主,富含 CaCO3。全球黄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 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我国黄土区的西面和北面与沙漠相连,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戈壁、沙漠、黄土。

  黄土地貌以地面破碎、沟谷众多为主要特征。它可分为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 (谷)间地地貌等类型。按沟谷的发育阶段,黄土沟谷地貌可依次分为纹沟、细沟、切沟、冲沟四种类型。坡面上最常见的是细沟和切沟。细沟的规模较小,可以横跨耕作;切沟的宽度和深度都较大,不能横跨耕作。黄土沟(谷)间地地貌可分为塬、墚、峁三种类型。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黄土高地,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黄土峁是一种孤立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1)黄土的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反映了黄土的成因。列举黄土是风成的证据。

  答:①黄土覆盖在多种成因的、形态起伏显著的各种地貌类型上,且覆盖的厚度差不多;②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厚度从沙漠边缘向外逐渐变薄;③黄土的矿物成分与所堆积的基岩的矿物种类极不相同,却与中亚、蒙古等地的戈壁、沙漠矿物成分相同,与所在地方的各种岩石成分极不相似,且有在水中不稳定矿物存在;④黄土中有随地形起伏的多层古土壊。

  (2)推测黄土墚和黄土峁的形成过程。

  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使地表面形成许多沟壑,在持久的流水作用下,地面破碎,冲沟进一步发展、深切、变宽,顶部面积减小,此时形成长条形地形称为黄土墚。随着水土流失的继 续,更多的土壊被冲走,地面更加破碎,呈现出更多的沟壑和一块块馒头状的小丘,此时的地 形称为黄土峁。由黄土墚到黄土峁,其实质是黄土高原不断被侵蚀的过程。

  (3)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答: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主要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业生产;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恢复地表植被;合理放牧;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安排生产生活;釆取打坝淤地,修筑梯田;保塬、护坡、固沟;平整土地,修建水库;小流域综合治理等。可以归纳为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三个角度。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整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2. 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随着岁月的流逝,沉积物会慢慢将地表的裂缝覆盖,下一次地震又在地表形成新的裂缝,然后再堆积新的沉积物。经调查,图2-46所示地区的地层无层序颠倒和缺失现象。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图 2-46 某地区地层剖面

  (1)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几次地震? 判断这几次地震发生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答:该地区至少发生过3次地震;这3次地震的顺序是C-B-A,地震从该地区地壳深处发生,之后造成的裂缝会随着岁月流逝慢慢被沉积物覆盖,使在裂缝上面形成新的沉积岩层,然后当下一次地震发生时,新的裂缝穿过的沉积岩层将比前一次更多,再之后裂缝又被上面更新的沉积物覆盖形成更新的沉积岩层,以此类推可判断地震的先后顺序。

  (2)该地区的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该区域处于沉积环境之中,强烈的地震会对岩层产生裂缝,当裂缝产生后,该地区接受了新的沉积,沉积物会慢慢地将地表裂缝覆盖。所以在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

  (3)结合所学知识,议一议,该地区大致经历了怎样的地质演化过程?

  答:该地区经历的地质演化过程依次是沉积层1的沉积,发生第一次地震C,沉积层2沉 积,沉积层3沉积,沉积层4沉积,发生第二次地震B,沉积层5沉积,发生第三次地震A,沉积层6沉积(如下图所示),目前在沉积层6表面表现为外力作用。

  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前述河流弯道横向环流原理,完成相关任务。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的岷江中游,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 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于工程设计科学合理,2 000 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网纵横、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分水鱼嘴位于河流进入弯曲河段处,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宝瓶口位于该弯曲河段凹岸中部,是内江河水进入灌区的入口,入口处窄而深。在宝瓶口的右侧,是宽而浅的飞沙堰,飞沙堰的泄洪水道上建有一座溢流低坝。

图 2-47 都江堰水利工程

  (1)在洪水期,为什么都江堰能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在枯水期,又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答:防洪:首先通过鱼嘴将岷江分为内外江,外江用于泄洪。其次通过位于鱼嘴分水堤尾部、靠着宝瓶口的飞沙堰,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

  灌溉:修筑分水堰鱼嘴,迫使大量江水流入宝瓶口,使内江水流向成都平原。内江窄面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时,部分江水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有足够的生产生活用水。

  (2)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答:通过内江的弯道,让江水形成环流,加强对宝瓶口一侧河道的侵蚀,洪水中夹带的泥石由飞沙堰流入外江,减少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的泥沙。

  4. 大自然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天长日久,岩石被“雕刻”成各种奇妙的地貌,真可谓鬼斧神工。读图2-48,完成相关任务。

图 2-48 世界著名地质景观 澳大利亚波浪岩图 2-48 世界著名地质景观 美国波浪谷

  (1)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上述地质景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答:澳大利亚波浪岩:地质时期剧烈的岩浆活动使部分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花岗岩,后被抬升,外力将其侵蚀而出露。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昼夜温差的变化,花岗岩表层剥蚀,且经风力吹蚀把较下层的外表挖去,留下成卷曲状的顶部。雨水将矿物质和化学物沿岩面冲刷,同时产生化学作用,留下一条条红褐色、黑色、黄色和灰色的条纹。

  美国波浪谷:沉积过程中,下层沉积物不断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覆盖,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砂岩,形成层叠装的结构,后随地壳抬升,砂岩层次逐渐清晰地呈现出来,形成流畅的纹路,宛如波浪一般。

  (2)制作 PPT,向同学介绍若干中外地质美景,并说明其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

  答:略。

第三部分 核心概念

  地质作用:地质作用是指地球上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按照能量来源可以把它们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外力地质作用互有联系,但发展趋势相反。内力作用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组成与结构复杂化,造成地表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壳原有的组成和构造改变,夷平地表的起伏,向单一化发展。一般来说,内力作用控制着外力作用的过程和发展。

  内力作用:内力作用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作用力,其能量主要包括来自地球自转产生的旋转能和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热能。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具体体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内力作用的力量十分巨大,对地貌的影响也最为深刻,是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

  外力作用:外力作用是来自地球外部的作用力,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的表现有温度、流水、风力、冰川、生物、海浪等。总的来说,外力作用不断地破坏和夷平那些由内力作用而产生的隆起部分,同时把这些被破坏了的碎屑物质搬运、堆积到低地和海洋中去。可见,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地貌形成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的,只不过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作用强度不同。

  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在20世纪60年代结合大量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海底地貌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大地构造学说。该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海岭、转换断层、地壳的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以及地缝合线等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作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欧亚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完全分布在海洋,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大块陆地和大面积海洋。大板块还可划分成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地壳不稳定。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产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碰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就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过程中形成的。板块构造学说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但是,是什么力量驱动着板块做大幅度、持续运动的问题,意见还不一致。

  褶皱:褶皱是指水平岩层在外力作用下由原来近于平直的各种面发生了倾斜、弯曲或变形,但仍能保持岩层连续性和完整性的构造。褶皱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构造形式,也是地壳中非常引人注目的一种地质构造。褶皱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褶曲称背斜,形成时间越早越靠近中心,岩层向下凹陷的褶曲称向斜,形成时间越晚越靠近中心。褶皱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力量造成的。有些褶皱并不明显,有些褶皱很显著。它们的大小也相差悬殊,大的绵延几千米甚至数百千米,小的却只有几厘米甚至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断层:断层是指地壳受力发生断裂,沿破裂面两侧岩块发生显著相对位移的构造。岩层断裂错开的面称断层面。两条断层中间岩块相对上升、两边岩块相对下降,相对上升岩块叫地垒,常常形成块状山地,如我国的庐山、泰山等。两条断层中间岩块相对下降、两侧岩块相对上升形成地堑,即狭长的凹陷地带。我国的汾河平原和渭河谷地都是地堑。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物理风化是最简单的风化作用,在沙漠地区尤其明显。因为那里昼夜温差大,岩石热胀冷缩,这种胀缩在岩石表层与内部差异明显,加上不同矿物的膨胀系数不一样,久而久之,岩石出现了裂隙,由大块变成了小块,由小块变成砂,由砂变为土。在有化学和生物作用参与的情况下,风化作用进行得更快,风化的过程和产物也更丰富。风化作用的产物广泛分布在地球表面,地表不连续分布的疏松表层为风化壳。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侵蚀作用指流水及其携带的泥沙和硬石对地表的冲刷、破坏作用。它可分为坡面上的片蚀作用和沟谷、河流的线蚀作用。而线蚀作用又分为溯源侵蚀、侧向侵蚀和下切侵蚀。广义的侵蚀作用包括流水侵蚀、冰川侵蚀、海蚀(波浪、洋流和潮汐)和风蚀等。在地貌学上,侵蚀作用是缓慢、长期的,是风力、流水、冰川、波浪等在运动状态下的各种外营力,对地表岩石和风化产物进行的破坏作用。侵蚀作用可分为机械侵蚀作用和化学侵蚀作用。机械侵蚀作用指风、流水、冰川、海洋靠其本身的动能对岩石的机械破坏;化学侵蚀作用指流水、地下水、海洋等以溶解的方式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沉积作用:沉积作用是指被运动介质搬运的物质到达适宜的场所后,由于条件发生改变而发生沉淀、堆积过程的作用。按沉积环境它可分为大陆沉积与海洋沉积两类,按沉积作用方式又可分为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三类。地面流水的沉积作用以机械沉积作用为主,由于地面流水总是处于较快的运动与循环状态,其中的溶解物在搬运过程中一般不具备沉积条件,故化学沉积作用微弱。河流的沉积作用,自上游至下游普遍存在。发生沉积作用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三点:一是流速减小,二是流量减小,这二者都会使河流活力降低而发生沉积;三是进入河流的碎屑过多,超出河流的搬运能力而发生沉积。据此分析,河流发生沉积作用有三个主要场所:一是河流汇入其他相对静止的水体处,如河流入海、入湖以及支流入主流处;二是河床纵剖面坡度由陡变缓处,一般来说河流中下游地势较平坦,沉积作用明显;三是河流的凸岸,由单向环流侵蚀凹岸,其产生的碎屑在凸岸沉积。地下水的沉积作用以化学沉积作用为主,一般只在地下河、地下湖才发育一定数量的碎屑沉积,另外还可形成一些洞穴崩塌碎屑堆积。冰川的沉积是机械沉积,冰川消融是冰川堆积的主要原因。由冰川形成的沉积物统称为冰碛物。

第四部分 参考资料

1. 地壳运动的理论阐释——地壳运动学说

  地壳为什么会发生运动?运动的力量从何而来?为了解答这些问题,科学家曾提出过许多学说。比较盛行的学说有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板块构造学说。

  大陆漂移说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提出的,并在1915年发表的《海陆的起源》一书中作了论证。他根据大西洋两岸非洲和南美洲两个大陆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包括海岸线的形状、地层、构造、岩相、古生物等,以及古气候、大地测量、地球物理的证据,认为由硅铝层组成的大陆能够像船一样在较重的硅镁层上漂浮。由于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有些证据说服力不强,理论上也不够完善,所以存在着漂移和反漂移的争论。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随着古地磁与地震学、宇航观测的发展,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并为板块构造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海底扩张说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由美国的赫斯和迪茨提出的。赫斯于1960年首先提出洋盆的形成模式,随后迪茨于1961年用海底扩张作用讨论了大陆和洋盆的演化。1962年赫斯对洋盆形成作了系统的分析和解释,并阐述了洋盆形成、洋底运移更新与大陆消长关系。他们根据大量的大洋地质、地貌和地球物理调查资料分析,发现地壳厚约70~100千米的岩层下部为厚几百千米的软流层。对流作用发生在软流层内,对流速度每年约1厘米至几厘米,对流所产生的拽力作用于岩石圈的底部,而不是地壳的底部。深部物质在大洋中脊处涌升,形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它们从中脊的轴部向外做对称运动或扩张运动,到汇聚区又沉入岩层下,熔化在软流层中。海岭是岩浆对流的上升区,离海岭愈近,沉积物愈薄,基底地层愈年轻;海底死火山和平顶山离海岭愈远,年龄愈老。由于海底的扩张,整个海底每三四亿年就要更新一次。这一理论为板块构造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并触发了地球科学的一场革命。但扩张说在扩张机理方面还存在有待解决的难题。

  板块构造学说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申。1965年加拿大J.T.威尔逊建立转换断层概念,并首先指出,连绵不绝的活动带网络将地球表层划分为若干刚性板块。1968年,剑桥大学的麦肯齐(D. P. Mckenzin)和派克(R. L. Parker),普林斯顿大学的摩根(W. J. Morgan)和拉蒙特—多赫蒂地质观测所的勒皮雄(X. Lepichon)等人联合提出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活动带如海岭、岛弧构造、水平大陆断裂等所割裂,形成不连续的单元,叫板块。勒皮雄把岩石圈分为欧亚、美洲、非洲、太平洋、大洋洲和南极洲六大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这些板块的界线是海岭、岛弧和大断裂,而不是大陆的边缘。板块由于软流层物质(岩浆)对流的带动由海岭向两边扩张,在岛弧地区或活动的大陆边缘处沉入岩层下,通过软流层完成对流循环。大地构造活动的基本原因是几个巨大的岩层板块相互作用所引起的。这些板块的强度很大,主要的变形仅发生在它们的边缘部分,如喜马拉雅、阿尔卑斯等山脉就是板块相撞后缝合线上的产物。由于火山、地震是大地构造活动的表现之一,所以世界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就分布在板块的边界线附近,以及矿产的生成和分布等可以通过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但是,是什么力量驱动着板块做大幅度、持续运动的驱动力问题,意见还不一致。

  1969年加拿大的J.T.威尔逊把海底扩张大洋盆地的发展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红海)、成年期(大西洋)、衰退期(太平洋)、残余期(地中海)和消亡期(地缝合线,如喜马拉雅山脉)等六个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显示大洋的扩张和生成,后三个阶段代表大洋的收缩和关闭。

2. 构造运动

  构造运动是指地球内动力引起岩石圈地质体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包括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的变位、变形以及洋底的增生、消亡的机械作用和相伴随的地震活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构造运动产生褶皱、断裂等各种地质构造,引起海陆轮廓的变化、地壳的隆起和凹陷以及山脉、海沟的形成等。构造运动在造成地壳演变的过程中起着重大作用。

  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地壳的机械运动,但不仅仅局限于地壳的运动,通常还涉及岩石圈。一般情况下,构造运动缓慢不易被人察觉。特殊情况下,构造运动剧烈而迅速,表现为地震,由此还可能引起山崩、海啸等,在这些情况下,人们可以察觉到构造运动。

  按照地壳运动方向划分的类型可分为垂直运动(“升降运动”“造陆运动”——沿地球半径方向)和水平运动(“造山运动”——沿地球切线方向)。

  (1)水平运动:指地壳在水平方向起主要作用的力,即与地面成切线方向的力(包括地壳的压缩和拉张)作用下,地壳岩层所发生的运动,这种运动使相邻块体受到挤压,或者被分离拉开,或者剪切错动,甚至旋转。水平运动主要使地壳的岩层弯曲和断裂,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和断裂构造。因此,水平运动又称为造山运动。

  (2)垂直运动:地壳的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块体沿着地球半径方向发生的上升或下降的运动。垂直运动常常表现为规模很大的隆起或坳陷,从而造成海陆变迁和地势高低起伏。由于地壳上升使海水退却,一部分海底成为陆地;地壳下降,海水侵入,原来的陆地变为海洋。因此,垂直运动又称为造陆运动。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是分析地形形成的基础,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两种运动常常相伴而生,运动的结果都不能任意地加以分割和区分,实际上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3. 背斜与向斜构造的判断方法

  当岩层受到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时便会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褶皱的基本单元是褶曲,它有两个基本形态,即背斜与向斜。判断背斜与向斜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形态来区分,二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

  形态上的差异: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的新老关系:背斜中心部分的岩层较老,两翼较新;向斜中心部分的岩层较新,两翼较老。

4. 主要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及其分析

5. 火山地貌

  火山地貌是指火山喷发物形成的各种堆积体。火山喷发时,有大量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通过火山通道(火山喉管)从地球深部喷发出来。火山的规模大小不一,大的火山相对高度可达4 000~5 000米,火山口的直径为数百米。例如,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克留契夫火山相对高度4 572米,火山口直径675米。一些规模较小的火山,相对高度不及百米。火山有时成群分布,称为火山群,如大同的火山群。火山一般由火山锥、火山口和火山喉管三部分组成。

  火山锥:由火山碎屑物和火山熔岩堆积而成。火山碎屑物包括火山灰、火山渣和火山弹。完全由火山碎屑堆积的称为火山碎屑锥;由火山熔岩形成的火山锥叫熔岩锥,其锥体坡度缓,又称盾形火山;由火山碎屑和熔岩交互成层组成的火山锥,称为混合锥;如果火山锥是由黏性很高的熔岩喷发后急剧冷却形成,且坡度很陡、体积不大的锥体称为熔岩滴丘。

  火山口:火山锥顶部的凹陷部分。它位于火山喉管上部,是火山喉管顶部爆破而成的,平面近圆形。火山口常能积水成湖,成为火山口湖,或叫天池。如吉林省东南中、朝边境的长白山天池就是一个火山口湖,面积98平方千米,湖面海拔2 194米,最大水深373米。许多大火山口由于火山喷发过程中的猛烈爆发,喷发后的崩塌以及流水侵蚀等原因造成破坏,称为破火山口。

  火山喉管:岩浆喷出的中央通道。经侵蚀将火山锥上层熔岩和碎屑物剥去,露出的火山喉管及填充物称为火山颈或火山塞。在火山颈的超基性岩中,可能发现金刚石晶体。

  根据火山喷发的特点和形态特征,可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马尔式火山:火山气体以强大的压力从地下迸发出来,并产生爆炸将其上覆岩体碎屑冲至高空,但是却没有熔岩和火山碎屑喷出,所以地面不形成火山锥体,只留下一个巨大的漏斗状洼地,有时洼地积水成湖。如欧洲的马尔火山和南非的金伯利火山。

  维苏威式火山:由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和火山渣、火山灰互层堆积的火山锥体。熔岩多呈中性或酸性,黏性大,爆炸力强,经常是在老火山口形成的环形山中间,再发生新的喷发,形成新火山锥,称为寄生火山,这类火山以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最为典型。

  夏威夷式火山:这种火山喷发时表现为熔岩平静地溢出火山口,没有爆炸和喷射现象,固体和气体喷发物很少。所以,在岩浆溢出缓慢流动中冷凝堆积的火山锥为平缓的穹隆状,火山顶部平坦开阔,有一宽浅的洼地,即是火山口;火山锥全由熔岩组成,山坡倾角只有3°~ 10°。这种火山在夏威夷群岛分布最广。

  熔岩流从火山口或地壳裂隙溢出地表,不但能在火山口周围形成低缓的火山锥,而且在沿地表缓坡继续流动中还能形成熔岩丘、熔岩垄岗和熔岩台地等不同地貌形态。如我国山西大同火山群的熔岩垄岗长几千米,高几十米,宽几十米至百米。在平缓地区大量熔岩流出地表,形成面积广大的熔岩盖层,称熔岩台地。如我国雷州半岛、海南岛北部、江苏盱眙和六合等地广泛分布着熔岩台地。其中范围更大、地势更高者又可称为熔岩高原,如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熔岩高原,面积达50多万平方千米,厚达1 000米。我国的藏北高原和印度的德干高原等都是著名的熔岩高原。熔岩流往往能使河谷堵塞,造成上游积水,成为熔岩堰塞湖,如牡丹江上游的镜泊湖和黑龙江北部的五大连池都是著名的熔岩堰塞湖。

  火山活动也是一种地质构造运动,它的时间间隔很长,为了表明它的活动性,并以此来衡量它对人类可能构成的威胁程度,人们把有史以来有过活动的火山叫活火山,把晚第四纪以来没有活动的较古老的火山称为死火山,晚第四纪有过活动但有史以来没有活动的火山叫休眠火山。

6. 地震的产生和分布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发生极其频繁,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的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地震为浅源地震,70~300千米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千米的地震为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力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振动,但能感觉到水平晃动。

  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的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震级每相差1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比如说,一个7级地震相当于30个6级地震,或相当于900个5级地震,震级相差0.1级,释放的能量平均相差1.4倍。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断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

  经科学家研究,全球主要地震活动带有三个:

  环太平洋地震带:指太平洋的周边地区,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鲁,北美洲的危地马拉、墨西哥、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岛、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球约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欧亚地震带: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土耳其、中国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也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这个带全长20 000多千米,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

  海岭地震带: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岭(海底山脉)。

  我国处在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地带,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

  (1)台湾及其附近海域;

  (2)西南地区:主要为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3)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天山南北麓;

  (4)华北地区: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京津地区、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5)东南沿海:广东、福建等地。

  上述五个地震区中,以台湾和西南地区的地震活动最为强烈。

7. 外力作用的典型地貌

第五部分 基础训练

1. 下图是某地质学家绘制的板块碰撞及其影响示意图。与图中板块A、B对应恰当的是

A. 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      

B. 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C.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D. 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2~3题。

2. 大洋中脊处的板块运动方式及边界类型,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挤压—生长边界

B. 碰撞—消亡边界

C. 张裂—生长边界

D. 分离—消亡边界

3. 如果在非洲的纳米比亚沿海发现了形成于2亿年前的石油,下列区域中最可能发现同期石油的是

A. 墨西哥湾

B. 非洲北部海域

C. 南美洲东北部海域

D. 南美洲东南部海域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据此完成4~5题。

4. 甲地所在地形区的地质构造是

A. 地垒

B. 地堑

C. 背斜

D. 向斜

5. 按成因分类,乙处岩石属于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西岳华山是岩浆侵入到地表以下冷凝后在断层基础上发育而成的,下图为华山斧劈石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

6. 斧劈石属于

A. 玄武岩

B. 花岗岩

C. 石灰岩

D. 大理岩

7. 导致斧劈石破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作用

C. 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

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晋陕间黄河峡谷某地段观察地质地貌景观。下图为黄河峡谷地貌景观。在峡谷西侧的公路边观察由黄土层、砂砾石层和砂页岩层构成的地层剖面。在峡谷东侧的峭壁上观察到砂页岩层中的褶皱构造。据此完成8~9题。

8. 此地地层和地质构造的形成时间,从老到新的顺序为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④③

D. ③④②①

9. 此地地层与构造的形成与黄河有关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参考答案:

1. A  2. C  3. D  4. A  5. D  6. B  7. A  8. D  9. B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