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的进退,中国五大地貌分别是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地形地貌有什么 海岸线的进退,中国五大地貌分别是什么?

海岸线的进退,中国五大地貌分别是什么?

2024-01-25 06: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的海岸线长达1.8万多公里,分布在亚洲大陆东南部,濒临西北太平洋,大陆海岸线从北到南,蜿蜒漫长,自鸭绿江口至北仑河口,大致呈弧状轮廓。如果再加上5000多座大小岛屿的海岸线,中国的海岸线总长3.2万多公里。

在海岸发育过程中,除波浪作用外,其他如潮汐、海流、海水面的变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原始地形、入海河流以及生物等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海岸类型是十分错综复杂的,海岸线知识点考查在高考地理中也是一个热点。今天小童地理和大家一起来探讨高考地理中最常见的几种海岸线类型。

1.什么是海岸线?

海岸线(coastline)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更确切的定义是海水到达陆地的极限位置的连线。随潮水涨落而变动。由于受到潮汐作用以及风暴潮等影响,海水有涨有落,海面时高时低,这条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因此,实际的海岸线应该是高低潮间无数条海陆分界线的集合,它在空间上是一条带,而不是一条地理位置固定的线。海岸线从形态上看,有的弯弯曲曲,有的却像条直线。

根据海岸底质特征与空间形态,将海岸线划分为基岩海岸线、砂质海岸线、淤泥质海岸线、生物海岸线和河口海岸线。

2.海岸线的类型

(1)基岩海岸线

基岩海岸线曲折度大,岬角突出海面、海湾深入陆地。岬角岸段一般以侵蚀为主,侵蚀下来的物质在波浪和海流的作用下,被输移到海湾岸段堆积。基岩海岸岸坡陡峭,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海水直逼悬崖,海岸景观秀丽。

(2)砂质海岸线

砂质海岸线的潮间带底质主要为沙砾,是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相对平直岸线。砂质海岸线多具有包括水下岸坡、海滩、沿岸沙坝、海岸沙丘及潟湖等。砂质海岸沙滩细软、阳光明媚、海水清澈、环境优美。

(3)淤泥质海岸线

淤泥质海岸线是泥沙沉积物长期在潮汐、径流等动力作用下形成的开阔岸线。淤泥质海岸线多分布在有大量细颗粒泥沙输入的大河入海口沿岸。淤泥质海岸滩涂宽阔,水浅滩平,便于围塘,多被开发为养殖池塘、盐场。

(4)生物海岸线

生物海岸线多分布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主要有红树林海岸线、珊瑚礁海岸线、贝壳堤海岸线等。生物海岸资源丰富,环境脆弱,奇特珍稀,多被选划为海洋自然保护区等保护区域。

(5)河口海岸线

河口海岸线分布于河流入海口,是河流与海洋的分界线。河口海岸线一般从河流入海河口区域的陡然增宽处划过,有些河口形状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地形特征、咸淡水混合区域、管理传统等确定。而且,这些海岸线还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3.海岸线的进退

从自然角度看,海岸线的进退主要取决于海岸侵蚀和海岸沉积的对比,如果陆地河流泥沙来源广、输沙量大河流沉积作用显著,或者说海水侵蚀较弱,使海岸沉积大于海岸侵蚀,那么海岸线会向海洋方向推进。如果受水库工程建设、植树造林、过度引水,甚至无序挖沙的影响,河流泥沙来源少;或者海平面上升、台风、风暴潮等影响,海水侵蚀作用加强,导致海水侵蚀大于海水沉积,则海岸线会发生向陆地方向的后退。

从人为角度看,不合理的海岸开发和建设,比如围海造陆、养殖围塘、红树林遭破坏、城市和港口建设等,都会引起海岸线的破坏和变迁。

4.影响海岸线的主要因素

(1)直接因素:入海河流沉积作用、海平面变化、海岸带性质。

(2)间接因素: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降)、构造运动(海平面相对升降)、天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导致入海河流沉积作用占优势)、入海河流的河道迁移(也是对沉积作用产生影响,比如黄河)。

中国五大地貌分别是什么

中国的五大造型地貌包括: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嶂石岩地貌、张家界地貌、岱崮地貌。

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

嶂石岩地貌

嶂石岩地貌为地貌学按岩性分类确立的一种新型地貌类型,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

张家界地貌

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由石英砂岩为成景母岩,以流水侵蚀、重力崩塌、风化等作用力形成的以棱角平直的、高大石柱林为主的地貌景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岱崮地貌

岱崮地貌(Daigu, geomorphology)是中国山东省沂蒙地区独有的一种特异地貌景观,中国地理学会依据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岱崮镇全国最集中的崮形地貌现象,将原称“方山地貌”正式更名为“岱崮地貌”,成为中国第五大岩石造型地貌。

丹霞地貌

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即以陆相为主(可能包含非陆相夹层)的红层(不限制红层年代)发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目前该定义被大多数学者们接受,也可表述为“以陡崖坡为特征的红层地貌”。

地形和地貌的区别

地形是就宏观范围而言,指的是一个地区地形的总特征,比如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世界上只有五种地形,分别是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

地貌是就小范围内的地质特征而言的,比如我们常说的新疆雅丹地貌,有溶洞或石林的称为喀斯特地貌,广东丹霞山、湖南莨山等地称为丹霞地貌,还有火山喷发地的熔岩地貌等等,所以地貌有很多种。

总之,地貌附属于地形,比地形的范围小多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