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研究所,寒窗苦读12年,职业规划一脸懵!怎么选专业真得开门课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在高一时对自己的规划 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研究所,寒窗苦读12年,职业规划一脸懵!怎么选专业真得开门课吗?

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研究所,寒窗苦读12年,职业规划一脸懵!怎么选专业真得开门课吗?

2023-03-13 2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读北京日报 | 师悦大一新生很快就要去学校报到了,他们对自己所选的专业都满意吗?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许多人因为对大学专业及职业规划缺乏了解,填报志愿时十分迷茫。近日,“张雪峰建议高中开设专业规划课”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多位专家...

北京日报 | 师悦

寒窗苦读12年,职业规划一脸懵!怎么选专业真得开门课吗?

大一新生很快就要去学校报到了,他们对自己所选的专业都满意吗?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许多人因为对大学专业及职业规划缺乏了解,填报志愿时十分迷茫。近日,“张雪峰建议高中开设专业规划课”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也表示,与其让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犯难,不如提前对孩子进行职业教育,及早帮助孩子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职业。

盲目跟风报热门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卢萌悬着的心算是暂时放下了。回想起填报志愿时焦头烂额的经历,卢萌直呼“费了老劲了”。

在百度上搜索热门专业排行,通过知乎、B站上的相关话题“恶补”各行业的知识……填志愿那几天,卢萌一家吃不好睡不香。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卢萌只好“广撒网”,可越检索她的脑子越乱。“网上搜索虽然能增进对一些专业的了解,但大家的意见不一,每个专业都有网友说‘别来,快跑!’我经常被网上的言论劝退,非常纠结。”

为了弄明白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卢萌的父母给亲戚朋友打了十几个。亲朋你一言我一语地建议:“小语种自带光环啊,将来做外交官、外企高管,多好!”“学汉语言文学吧,毕业能当老师,还能考公务员,女孩子稳定点儿好。”过了两天,又冒出来个搞金融的亲戚,说学金融能挣钱,将来还能帮着推荐工作……

最后,本着“分数最大化”原则,卢萌在系统关闭前匆忙提交了志愿,录取到了她从没了解过的德语专业。“谈不上感兴趣,至少不排斥,至于今后干什么,上大学后再说吧,再不济还能考虑转专业。”卢萌说。

卢萌坦言:“高中这三年光顾着埋头学习了,要是早点儿想想将来干什么,也不至于这么措手不及。”对于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课程,在卢萌的印象里,他们在高一刚入学时做过性格测试,后面还零星组织过班会和讲座,但她已经完全不记得老师讲了什么,只记得很多人都在低头写作业。

咨询机构趁势兴起

焦虑而迷茫的考生和家长转而投向服务机构寻求帮助,志愿咨询规划市场的热度也随之“水涨船高”。既有志愿规划师“一对一服务”,也有“AI志愿”助手一键搞定,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动辄收费上万元。

“来找我咨询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普遍比较迷茫,基本是趁水和泥,就着分数报志愿。”田旭东已经做了6年的高考志愿规划师,累计服务考生近千人。他坦言,自己遇到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想学什么专业、未来想干什么都没有清晰的认知。

“有不少学生和家长自己在家研究了很久,拿着填好的志愿过来找我帮着看一看。打开一看,金融、会计、法学、工科、医学、师范什么专业都有,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填得五花八门,思路很乱,明显没有合理的规划,不知道孩子未来该干什么。”田旭东无奈地说。

田旭东说,也有家长大包大揽,认为孩子的心性不太成熟,从第一次见面沟通到最后报完志愿,一直是家长出面,孩子全程没露面。家长们大都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社会经验帮孩子选择,其实他们也不是特别懂到底哪个专业更适合孩子。

现实中很多人对专业一知半解,仅凭专业名“望文生义”,草草填报了志愿,到头来却后悔不已。“比如金融学、经济学和会计学,听起来都是跟‘钱’打交道的专业,但就业方向和工作性质却完全不同。再如风景园林专业、园林专业和园艺专业,这三个专业看似名称相近,可实际上一个属于建筑学类,一个属于林学类,一个属于植物生产类,课程设计和培养目标差别较大,未来发展自然也截然不同。”田旭东说。

还有考生看似对未来有明确目标,但可能只是因为某部电视剧的演绎产生的片面“职业想象”,以为学了外语就能当翻译,看了几部特种兵电影就要去军校,“头脑一热”决定报考方向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新高考倒逼职业规划前置

“寒窗苦读12年,报考志愿两三天。”“让一个高中生对专业啥都不了解,就看那几个字判断他将来到底是干吗的,这合理吗?”近日,“张雪峰建议高中开设专业规划课”的话题冲上热搜。张雪峰谈及,有七成学生都曾后悔自己选择的专业,因此他建议在高中就开设专业规划课。

曾有机构对1807名高考考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3%的受访高考生纠结选热门专业还是感兴趣的专业;91.3%的受访高考生希望大学所学专业在未来能够令自己受益一生;54.9%的受访高考生希望老师加强招生政策解读,指导学生填报。

与此同时,新高考“3+3”的选科模式,令职业教育前置显得更为重要。“高考选科在高一年级就要完成,如果选科时没考虑高考专业科目报考需求,高考时可能出现某些专业想报但无法报考情况。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大部分专业都要求高中生须选考“物理+化学”后才能报考,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一就要了解大学专业需求,而大学专业又和学生未来的职业挂钩。”北京一零一中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翔宇学院院长杨双伟介绍说。

“另外,学校搭建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有能力对未来进行规划,还有助于学生真正获得学习动力,对课内学习也是有益的辅助和补充。”杨双伟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认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规模逐年增长,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尽早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内容和方式尤为重要。已有经验表明,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其人力资本积累和投资回报率越大。

职业教育课令学生受益

暑假里,北京一零一中学“模拟商战工作坊”的21名学生除了学习资产负债、供需曲线、规模效益、市场营销策略等企业经营相关知识,还组建了7家“公司”,在企业经营模拟软件中进行了数轮经营决策,打起了“商战”。

课程进入尾声,为了扭转局势,王睿智小组的三位同学午休时就赶到了教室,召开“公司会议”,研究市场行情,调整经营策略。每轮决策后,各“公司”在市场中的变化都挺大。等待分析结果的间隙,同学们还在激烈地讨论着。最后一轮决策,出现了令所有人意外的随机新闻事件:“芯片供应不足,所有‘公司’无法进行生产”。原本雄心勃勃、一直稳坐第一的“公司”,由于没有存货,“难为无米之炊”,同学们连连叹气挠头……而王睿智小组所在的“公司”却经历了从最后一名到第一名的逆袭。“这次的学习实践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还为我未来选择大学专业提供了参考。”小组成员说。

利用暑假开设的“模拟商战工作坊”只是北京一零一中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医务室学习如何消毒包扎、整理档案;在投喂站包装清点动物饲料;在湖边看护游船;亲手为同学们榨西瓜汁、冲调咖啡、做奶盖……除了书院课程,学生们还化身校园“打工人”,走上不同的校园岗位,进行职业体验。

上课的老师也都来自一线。“比如建筑设计课程,我们找了设计院的总工程师给孩子们上课,机械维修的老师是学校后勤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营销策划课程老师曾是某企业的总经理。这样就盘活了校内外资源,老师们上课特别用心,学生也觉得很有意思。”杨双伟说。

尽管学生早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但毛宇飞认为,由于部分地区教学资源限制,以及可能与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是否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高中课程仍有待论证。毛宇飞建议,可以将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设定在学期末或寒暑假开展;另外,可由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牵头,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专设相关板块,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让考生和家长结合不同时期的就业形势研判,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强基计划"不建议报考指南": 这几类孩子避免掉坑

:张雪峰老师

有很多家长朋友并没有对强基计划进行深入了解,只认为这是一条“低分上名校的捷径”,就想让自己家的孩子报考。

可对于很多人来说,现实并不想他们想象的那么“美好”,强基计划并不是低分上名校的捷径,而是国家集中优势资源选拔、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计划,所以无论是考核录取还是培养模式都比较特殊。这也就使得强基计划实质上并不适合所有人,尤其是有几类学生,如果没有对强基计划有清晰的了解,盲目报考,搞不好反而会打乱自己原本的备考节奏和学业规划。

今天,就为大家细数一下究竟哪些学生并不适合报考强基计划,希望这个“不建议报考指南”可以成为更多学生和家长判断是否应该报考的依据。

高考成绩不匹配者

强基计划与原自主招生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要以学生的高考成绩作为入围标准和综合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首批展开强基计划招生的高校全部为“双一流高校”,这就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要与这些高校的层次相匹配。

因为自招最高优惠为“降一本线录取”,所以实质上要求考生高考分数只需要超“一本线”即可,在多数省份也就是500分上下;强基计划中,高考分数作为重要入围条件,其标准应在600分左右,这就比原自主招生门槛提高了很多。

如果考生本身高考成绩与36所双一流A类高校差距较大,那么花了很多心思去研究志愿、备考,最后却没能入围,成了“炮灰”,不仅是浪费时间,而且对考生心态也有较大影响。

以山东省理科为例:总的来看,600分以上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分数及对应位次,考虑报考不同层次高校的强基计划;580-600分左右的考生则要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为此付出一定时间成本;580分以下的考生建议还是以高考为重。

对专业有执念者

由于强基计划招生聚焦国家人才紧缺的专业,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有些考生其实对这些基础学科专业并不“待见”。

同时,教育部和高校招办也都曾表示: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也就是说“想借着强基计划做踏板,被录取后再想办法转入金融、经济、管理学等热门专业”的路子行不通了。

强基计划"不建议报考指南": 这几类孩子避免掉坑

再加上强基计划特殊的本、硕、博一体化培养模式,相信未来通过强基计划被录取的学生很大概率要选择硕士、博士阶段深造,虽然专业本身并无高低冷热之分,但如果是在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学习、研究很多年,对于学生来说还是很痛苦的。

所以那些对专业有比较强执念,同时志愿专业又不在强基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就要谨慎考虑是否报考了。

高考“考霸”校考小白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在高考高分段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群“考霸”:他们对于高考有着独特的心得,无论是考试内容、题目风格还是应试技巧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可他们也同样拥有很大的劣势:因为这类学生把所有精力和时间都用来学习和研究高考内容和题目,所以对于超纲内容和非高考题型的解答能力非常有限。

在强基计划综合成绩中,考生高考成绩占比85%、校考成绩占比15%,虽然校考在总成绩中只占比15%,但真正决定“生死”的,恰恰是这15%。

所以说,这类同学其实和前面提到的高考成绩不匹配的同学情况很类似:高考成绩和校考成绩同样是综合成绩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注重其中一方面的考生,很难取得最终的胜利。

除了以上3类考生之外,其它同学在报考强基计划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以下3个方面小心谨慎。

报名要谨慎

根据目前十余所高校招办负责人透露的信息来看,今年将有一批高校在强基计划中实行较为严苛的限报政策,可能会有很多高校强基计划仅限报1所,这就要求考生们在报名前一定要根据自己模考成绩、专业志向、高校层级严谨、客观的评估和规划。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还是建议同学们尽量选择限报条件比较宽松的高校报名,以增加入围和通过的几率。

填志愿要谨慎

在报考强基计划过程中,考生是有2次“反悔”机会的:

1、报考强基计划的考生在成功入围后,如果反悔,只需放弃校考即可;

2、通过校考后,如果反悔,只要不填强基计划批次志愿即可。

这里要注意,放弃填报强基计划志愿是考生最后一个主动反悔的机会,因为一旦填报了相应批次志愿,被高校提档后,考生就不会再参加后续其它批次的录取了。所以考生在确认志愿时,一定要谨慎再谨慎。

强基计划"不建议报考指南": 这几类孩子避免掉坑

学习竞赛要理性

学习竞赛或接受竞赛训练,是顺利通过强基校考的重要手段之一,不过也不能过分鼓吹和神话竞赛学习。

首先,要强调的是“学习竞赛”“接受竞赛训练”和“系统学习竞赛”是有本质区别的,系统学习竞赛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学科天赋,而且还有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才有机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如果是为了参加强基计划校考,其实是不需要长时间、系统学习竞赛课程的,而只需要有针对性的去学习和训练相关内容即可。

其次,有一部分考生十分“破格入围”,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希望大家一定要在战略上无视“破格”。

因为无论是教育部还是高校招办,都曾多次强调:“破格入围”只是针对极少数人,绝大多数人入围途径依然要依靠高考分数。

综合以上两点来看,在规划是否要学习竞赛或系统学习学科竞赛时,一定要理性,如果是为了应对强基计划校考,完全可以进行一些浅层次的学科竞赛内容学习和训练,关键是要在高考知识和学科竞赛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

提前了解强基各专业就业前景

此外,还给大家整理了强基相关专业就业情况,以帮助广大师生、家长在招生简章正式出台前,提前为孩子进行专业定位、院校定位。

1.数学专业就业方向

据统计,毕业后收入较高、工作相关度高、提升较快的专业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金融、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等相关行业领域。而数学专业毕业生大多从事相关行业的技术岗位,如精算师、银行、证券业工作、程序员、数据分析师等。

2.物理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在高校、国防部门、科研机构等从事教学研究及相关科研管理工作。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在就业领域,许多以物理为基础的学科领域都闪烁着该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如信息、能源、航天、军工、材料、交通、经济、生命科学等等。

3.化学专业就业方向

主要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如化工、生物、医药、材料、环境、农业、食品、检验检疫、环境、国防、能源、信息等行业从事生产与科研工作,从事教师职业、报考政府机关公务员也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有一些毕业生立志当科学家、搞研究,他们就选择在国内外深造,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生物专业就业方向

生物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以到工业、医药、食品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方面有较好的就业前景。这两个领域与信息科学和统计学有交叉。所以,生物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考虑多接触跨学科的知识领域。

5.历史专业就业方向

总的来看,当前历史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在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博物馆、档案馆从事研究工作;在高校、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在出版社、杂志社、网站等从事、等工作;报考政府部门公务员;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等。

6.哲学专业就业方向

公务员。毕业生可在国家、省、市等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或文字性工作,哲学专业的毕业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具有很大的优势;文教事业或新闻出版部门。除公务员外,该专业毕业生还可到学校、科研单位或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研究性、采编类工作,但这些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等条件要求较高;各类企业等。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到企业的党办、文秘、人事管理等部门从事各类实际工作。

7.古文字学专业就业方向

古文字学是以古汉字和各种古汉字资料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历史学等多个学科,有着互相促进的关系。考生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古文字就业方向:与一般学科相比,古文字学人才成长周期更长,培养难度也更大。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虽然成就突出、涌现出多位学术大师和一批学术骨干,但是总体上看研究力量不足、后备人才匮乏依然是一个突出的问题。随着高校度提高,师资力量偏向,未来发展光明。

寒窗苦读12年,职业规划一脸懵!怎么选专业真得开门课吗?寒窗苦读12年,职业规划一脸懵!怎么选专业真得开门课吗?

大一新生很快就要去学校报到了,他们对自己所选的专业都满意吗?高考志愿填报是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许多人因为对大学专业及职业规划缺乏了解,填报志愿时十分迷茫。近日,“张雪峰建议高中开设专业规划课”的话题冲上了热搜。多位专家和业内人士也表示,与其让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犯难,不如提前对孩子进行职业教育,及早帮助孩子找到真正感兴趣的职业。

盲目跟风报热门专业

收到录取通知书,卢萌悬着的心算是暂时放下了。回想起填报志愿时焦头烂额的经历,卢萌直呼“费了老劲了”。

在百度上搜索热门专业排行,通过知乎、B站上的相关话题“恶补”各行业的知识……填志愿那几天,卢萌一家吃不好睡不香。由于缺乏明确的职业规划,卢萌只好“广撒网”,可越检索她的脑子越乱。“网上搜索虽然能增进对一些专业的了解,但大家的意见不一,每个专业都有网友说‘别来,快跑!’我经常被网上的言论劝退,非常纠结。”

为了弄明白各专业的就业前景,卢萌的父母给亲戚朋友打了十几个。亲朋你一言我一语地建议:“小语种自带光环啊,将来做外交官、外企高管,多好!”“学汉语言文学吧,毕业能当老师,还能考公务员,女孩子稳定点儿好。”过了两天,又冒出来个搞金融的亲戚,说学金融能挣钱,将来还能帮着推荐工作……

最后,本着“分数最大化”原则,卢萌在系统关闭前匆忙提交了志愿,录取到了她从没了解过的德语专业。“谈不上感兴趣,至少不排斥,至于今后干什么,上大学后再说吧,再不济还能考虑转专业。”卢萌说。

卢萌坦言:“高中这三年光顾着埋头学习了,要是早点儿想想将来干什么,也不至于这么措手不及。”对于高中阶段的职业规划课程,在卢萌的印象里,他们在高一刚入学时做过性格测试,后面还零星组织过班会和讲座,但她已经完全不记得老师讲了什么,只记得很多人都在低头写作业。

咨询机构趁势兴起

焦虑而迷茫的考生和家长转而投向服务机构寻求帮助,志愿咨询规划市场的热度也随之“水涨船高”。既有志愿规划师“一对一服务”,也有“AI志愿”助手一键搞定,可谓五花八门,有的甚至动辄收费上万元。

“来找我咨询报志愿的考生和家长普遍比较迷茫,基本是趁水和泥,就着分数报志愿。”田旭东已经做了6年的高考志愿规划师,累计服务考生近千人。他坦言,自己遇到的大部分学生,对于想学什么专业、未来想干什么都没有清晰的认知。

“有不少学生和家长自己在家研究了很久,拿着填好的志愿过来找我帮着看一看。打开一看,金融、会计、法学、工科、医学、师范什么专业都有,盲目追求热门专业,填得五花八门,思路很乱,明显没有合理的规划,不知道孩子未来该干什么。”田旭东无奈地说。

田旭东说,也有家长大包大揽,认为孩子的心性不太成熟,从第一次见面沟通到最后报完志愿,一直是家长出面,孩子全程没露面。家长们大都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社会经验帮孩子选择,其实他们也不是特别懂到底哪个专业更适合孩子。

现实中很多人对专业一知半解,仅凭专业名“望文生义”,草草填报了志愿,到头来却后悔不已。“比如金融学、经济学和会计学,听起来都是跟‘钱’打交道的专业,但就业方向和工作性质却完全不同。再如风景园林专业、园林专业和园艺专业,这三个专业看似名称相近,可实际上一个属于建筑学类,一个属于林学类,一个属于植物生产类,课程设计和培养目标差别较大,未来发展自然也截然不同。”田旭东说。

还有考生看似对未来有明确目标,但可能只是因为某部电视剧的演绎产生的片面“职业想象”,以为学了外语就能当翻译,看了几部特种兵电影就要去军校,“头脑一热”决定报考方向的现象也比比皆是。

新高考倒逼职业规划前置

“寒窗苦读12年,报考志愿两三天。”“让一个高中生对专业啥都不了解,就看那几个字判断他将来到底是干吗的,这合理吗?”近日,“张雪峰建议高中开设专业规划课”的话题冲上热搜。张雪峰谈及,有七成学生都曾后悔自己选择的专业,因此他建议在高中就开设专业规划课。

曾有机构对1807名高考考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3%的受访高考生纠结选热门专业还是感兴趣的专业;91.3%的受访高考生希望大学所学专业在未来能够令自己受益一生;54.9%的受访高考生希望老师加强招生政策解读,指导学生填报。

与此同时,新高考“3+3”的选科模式,令职业教育前置显得更为重要。“高考选科在高一年级就要完成,如果选科时没考虑高考专业科目报考需求,高考时可能出现某些专业想报但无法报考情况。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大部分专业都要求高中生须选考“物理+化学”后才能报考,这就要求学生在高一就要了解大学专业需求,而大学专业又和学生未来的职业挂钩。”北京一零一中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翔宇学院院长杨双伟介绍说。

“另外,学校搭建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有能力对未来进行规划,还有助于学生真正获得学习动力,对课内学习也是有益的辅助和补充。”杨双伟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研究员毛宇飞认为,近年来高校毕业生供给规模逐年增长,就业竞争愈发激烈,尽早让学生了解职业规划的内容和方式尤为重要。已有经验表明,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同学,其人力资本积累和投资回报率越大。

职业教育课令学生受益

暑假里,北京一零一中学“模拟商战工作坊”的21名学生除了学习资产负债、供需曲线、规模效益、市场营销策略等企业经营相关知识,还组建了7家“公司”,在企业经营模拟软件中进行了数轮经营决策,打起了“商战”。

课程进入尾声,为了扭转局势,王睿智小组的三位同学午休时就赶到了教室,召开“公司会议”,研究市场行情,调整经营策略。每轮决策后,各“公司”在市场中的变化都挺大。等待分析结果的间隙,同学们还在激烈地讨论着。最后一轮决策,出现了令所有人意外的随机新闻事件:“芯片供应不足,所有‘公司’无法进行生产”。原本雄心勃勃、一直稳坐第一的“公司”,由于没有存货,“难为无米之炊”,同学们连连叹气挠头……而王睿智小组所在的“公司”却经历了从最后一名到第一名的逆袭。“这次的学习实践不仅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还为我未来选择大学专业提供了参考。”小组成员说。

利用暑假开设的“模拟商战工作坊”只是北京一零一中学实施生涯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医务室学习如何消毒包扎、整理档案;在投喂站包装清点动物饲料;在湖边看护游船;亲手为同学们榨西瓜汁、冲调咖啡、做奶盖……除了书院课程,学生们还化身校园“打工人”,走上不同的校园岗位,进行职业体验。

上课的老师也都来自一线。“比如建筑设计课程,我们找了设计院的总工程师给孩子们上课,机械维修的老师是学校后勤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营销策划课程老师曾是某企业的总经理。这样就盘活了校内外资源,老师们上课特别用心,学生也觉得很有意思。”杨双伟说。

尽管学生早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很有必要,但毛宇飞认为,由于部分地区教学资源限制,以及可能与学习时间发生冲突,是否需要将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门高中课程仍有待论证。毛飞宇建议,可以将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课设定在学期末或寒暑假开展;另外,可由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牵头,将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专设相关板块,通过网络平台传播,让考生和家长结合不同时期的就业形势研判,提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提问者:我爱哆基朴 张雪峰为什么不建议考研究所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