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永生》:“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在烈火中爱你资源 《烈火中永生》:“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烈火中永生》:“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2023-11-26 16: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烈火中永生》:“红岩精神”永放光芒

黑白的画面、没有字幕,却让人热泪盈眶、心灵震撼。重温电影《烈火中永生》,再一次追忆革命先烈们,回溯70多年前那段峥嵘岁月,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历史永远无法抹去惨绝人寰的一幕:1949年的11月27日,185位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含恨饮弹,血染歌乐山。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57天,距离重庆解放只差3天。

电影《烈火中永生》是根据知名度极高的革命题材小说《红岩》部分情节改编的。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的《红岩》是一部以共产党人为争取人民解放而壮烈牺牲为故事原型的长篇小说,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于1948年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并囚禁在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里,他们亲身经历过敌人的种种野蛮暴行和共产党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把这里的斗争告诉后代”,作为幸存者和直接的见证人,他们先后写了《圣洁的鲜花》《江姐》《小萝卜头》等报告文学与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之后,又在这些叙写真人真事作品的基础上,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进行加工、提炼和艺术概括,历时十载,满纸血泪,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红岩》。

小说的结尾是一场枪林弹雨、血火交织的越狱行动,并以革命者的胜利告终;而电影的改编则更为雄壮,当《国际歌》歌声响起之时,许云峰和江姐恰如一百多年前被梯也尔政府屠杀的巴黎公社战士一样,站在那段墙的角落里,最终遍体鳞伤、血污满身却毫不狼狈。

影片以许云峰、江姐的斗争活动为中心,表现出当时艰难的地下革命斗争和严酷的狱中斗争的情景,以及身陷囹圄的共产党人坚贞不屈的革命信念和献身精神。被特务秘密处决前,许云峰拖着锈蚀的铁镣,坚定地移动着脚步,他神色自若,以胜利者的口吻朗声命令特务匪徒:“走!前面带路”;在面对敌人严刑拷问时,江姐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而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她宁死不屈,始终不透露党的半点秘密。影片充满凝重、刚烈、昂然的格调,浮雕般地凸显英雄群像,洋溢着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有学习志坚,为狱友送信,八岁遇害的“小萝卜头”宋振中;有伪装疯癫,忠贞不屈,为越狱作出巨大贡献的“疯老头”华子良;有擅长使用双枪,一枪击毙叛徒甫志高的“双枪老太婆”。影片并没有过多豪言壮语式的表现,却在真实感人的细节中展现了这些英雄人物崇高的精神风貌,让人不自觉地泪流满面。

据《红岩》作者之一的杨益言回忆,当年毛泽东观看空政文工团演出的歌剧《江姐》时,看到壮烈牺牲那场戏,禁不住动了感情,曾感慨而又不无遗憾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为什么不把江姐写活?我们的人民解放军为什么不去把她救出来?”江姐就像红岩上傲立雪中的红梅花一样,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永放光彩。

央视一档节目《故事里的中国》在播出《烈火中永生》这一期时,邀请了《红岩》作者之一罗广斌的女儿胡波、罗广斌的孙子罗际、著名作家和革命家马识途、“江姐”原型江竹筠的孙子彭壮壮,以及《红岩》英烈的后代们,共同带领观众走进“烈火”,去探寻隐藏在感人至深的文字背后的残酷岁月。

在节目播出的当天,江姐的托孤信上了微博热搜。这封托孤信写于被处决前,是江姐在狱友们的帮助下,将吃饭时偷偷藏起的筷子磨成竹签,拖着受刑后还没有完全康复的右手,蘸着由烂棉絮灰与水调和在一起制成的墨水,在如厕用的毛边纸上,艰难写下的。书信里满载着江姐作为一名母亲,对年幼的儿子浓浓的思念之情。字里行间留下的只是朴实的愿望,但透露出来的,不仅是江姐的挂念,更是所有革命英雄的挂念。他们心中有小家,但更有大爱。支撑他们面对敌人无所畏惧的,是对信仰的坚持。

“我们愿意在新中国的黎明,为着新中国死去。”新中国,便是他们的信仰。因为信仰,给予他们坚实的铠甲;因为信仰,赋予我们前行的力量。

“晨星闪闪,迎接黎明。林间,群鸟争鸣,天将破晓。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透出一派红光,闪烁在碧绿的嘉陵江。湛蓝的天空,万里无云,绚丽的朝霞,放射出万道光芒。”这是长篇小说《红岩》对解放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黎明的描写。这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是无数的英雄志士用鲜血换来的,让我们铭记这些英烈,带着他们的殷切希冀坚定地走在奋斗的道路上!

张雅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