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境寻踪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圣约翰大学为什么拆了 秘境寻踪

秘境寻踪

2024-07-17 1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山公园轨交站,这里有三线换乘,更是上海西区最为繁华的地段之一,多座庞大而华丽的商业综合体聚集在此,平日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就在长宁来福士的中庭广场内,有几栋老建筑格外引入注目,虽然部分已改建为餐饮场所,但其独特的外形,仍然不免让人产生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镜头回溯到2008年前后,如果你经常搭乘3、4号轨交线,途径中山公园站的时候一定会注意到西边有块大空地,其中有些残留的老建筑,无奈地等待着未卜的前途。

经过多方协力,奔走相告,几栋老楼的命运也有了转机。里外大修,面目一新之后,移作他用,增添了不少时尚气息。

这些建筑的前身就是在上海具有重要地位的圣玛利亚女校的部分馆舍。近百年之前,在此学习的师生们或许不会想到他们的校园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延续下来。

2008年,原圣玛利亚女校教堂钟楼外立面爬满青藤

01

鸦片战争之后,清廷被迫打开国门。五口通商,西方商人及传教士借机纷纷来华,或为贸易寻求商机,或为传播教义广纳教徒。在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历史深厚的国度里,“奇技淫巧”总是受到排斥。然而正是借着西方宗教的传播,原本封闭的思想,特别是在对待女子教育问题上的禁锢正在悄悄地被掘开。

1850年4月15日,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l801一l861)与夫人格兰德女士(Eliza Jane Bridgeman [Gillett])在上海创办的裨文女塾(又称裨文书院)开学了,这是上海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校址就设在现今黄浦区(原南市区)方斜路西林后路102号,毗邻著名道观——白云观。

注:白云观现址位于大境路,为2005年迁建

裨治文夫妇肖像

裨文女塾此后更名为裨文女子中学。1950年改名为私立沪南女子中学,1953年改公立,更名为上海市第九女子中学,1969年改名为上海市第九中学。图为1987年拍摄的校门。旁边就是著名的白云观

学校初办时,由于中国妇女长期以来所受的封建教育,也从来没有见过世界上还有女子学堂,女子还能和男子一样的去上学读书,再加上“男女授受不亲”的影响,学校根本收不到学生。裨治文夫妇俩只得派人,甚至自己出去四处游说,动员百姓把女孩送到这所洋学堂读书,但是收效甚微,于是他们只能在马路上找一些无家可归的孤儿或穷人家的孩子,动员她们来上学,开始有学生20余人,以后逐渐增多。

正是因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人们看到在外国人办的女子学校里读书的中国女孩子们也没出什么事。而且这些女孩通过读书可以在洋行里找到一份合适的职业,最差的也可以到洋人家中做佣工,过上一份比较安定的生活,慢慢地使这个学校的地位上升了,少数有识见的知识分子家庭也开始把女孩送到学校来读书,紧随着,一些有钱人家纷纷把女儿送到学校里来,学校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

裨治文夫人在她的自传体著作《中国的女儿》(Daughters of China )一书中有专门的章节提及这所他们夫妻倾注心血的学校

1870年前后,裨治文夫人与裨文女塾学生合影

图片来源 | 波士顿大学数字图书馆

1871年裨治文夫人去世,学校由美国圣公会和公理会共同管理。 在1881年时,美国基督教的公理会与圣公会发生分歧,于是一部分师生并到圣玛利亚书院(St. Mary's Hall)。

注:关于学校的名称有多种称法,早期一般为“圣玛利亚书院”“圣玛利亚女学”,后期主要称为“圣玛利亚女校”“圣玛利亚女中”

另一所与圣玛利亚书院有着深厚渊源的就是文纪女校(Emma Jones School)。咸丰元年(185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传教士琼司(Emma Jones)女士在文惠廉主教租地设于虹口的布道堂边开设文纪女校,旨在办义学以收容灾民,培养学员有一技之长以谋生计。学校以设纺织、缝纫、烹调、园艺等女红职业科目为主。

1870年拍摄的文纪女校师生合影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由于文化基础等原因,女生只在上午略读《圣经》和《四书》,只有优秀学生才能有机会学习英文。1861年,琼司女士因病归国,校务交由甘女士(Catherine Jones)接办。不久之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学校经费没有着落,甘女士令学生停课,专事女红,销售给洋商,以维持校用。1863年,文纪校内流行天花,病者占了全校的一半,甘女士亦因染病去逝,校务无人主持,文纪遂停办。1872年l月8日,文纪复校,校务由纳尔逊(MissM.C.Nelson)主持,黄素娥女士协助。

说起这位黄素娥女士,其家庭背景小编在这里有必要赘述几句。她的父亲名为黄光彩,又名黄近霞。这位黄先生又是何许人也?

黄光彩1827年生于福建厦门。1842年,文惠廉主教抵达厦门开展宣教工作。黄光彩15岁时,父亲送他到文家帮工。不久文惠廉妻子去世,黄帮忙照应文家的两个孩子Henry 和Mary。1843年,文惠廉回美国时也带上他作陪。由于长时间与文家人一起生活,黄光彩很快即能说得一口英语。1845年,黄光彩随文惠廉一同乘船返回中国。返程途中,黄对文主教表达了他想成为一个基督徒的愿望。6月17日,文惠廉主教从香港到上海就任后,一再邀请黄光彩来上海,却一直得不到他的消息。

直到1845年底,黄光彩突然来了,且显得虚弱而又凄惨。原来,因其家庭连遭变故,无法脱身。此后,文惠廉收留了他,为他还清一些债务,添置些新衣服,并请会众为他祷告,还特别安排机会让他读书学习。文主教对他寄予厚望,盼他日后能成为华人教会领袖。1846年4月12日复活节,文惠廉亲自为他施洗,使其成为美国圣公会首位华人基督徒。也正是在这一天的施洗典礼上,文惠廉首次用上海话讲道和祷告。

02

裨文与文纪的整合,其背后的主导者亦是圣约翰书院的创始人塞缪尔.施约瑟(Samuel Isaac Joseph Schereschewsky),其父母均为犹太人,生于立陶宛,从小受严格的犹太教教育,曾留居德国,1854年迁居美国。1855年受浸礼加入基督教,1858年从浸会转为圣公会,获俄亥俄州教区神学校神学博士学位,清咸丰九年(1859年)来华。咸丰十年在虹口圣公会救主堂任会长。1877年在美国纽约圣三一堂被祝圣为上海教区主教。

施约瑟是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创办人,当时称圣约翰书院(St. John's College),他通过出租虹口圣公会教产预收15年租金和募捐等方法筹款,在苏州河边梵皇渡购得土地建校舍等,经营计划10余年,终于在光绪五年成立圣约翰书院。施自任校监,又将裨文与文纪两所女校合并为圣玛利亚书院。

晚年的施约瑟(居中者)

1881年圣玛利亚书院成立后,设址梵皇渡圣约翰书院之旁,中国女子黄素娥为首任校长。初创时招收学生40余人,其中由文纪并入者11人,由裨文并入者9人。1885年校内附设育婴堂,黄素娥兼管其事,1888年添建新屋,后任校长孙罗以(Miss.S.L.Dodson)女士也在这年来校担任校员。黄素娥1890年与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结婚后,由孙罗以任校长,当时共有学生32人。

20世纪初,圣玛利亚书院依托梵皇渡圣约翰大学之地利优势,进入稳定发展期。1903年起学校开设琴科,1908年开设二年制师范科,同年还设立图书馆。

1923年12月9日《申报》第十三版有一篇题为“圣玛利亚女学新屋落成礼记”的报道,其中对学校的沿革及新校区建设都有详细记述,如下:

圣玛利亚女学本在梵王渡与圣约翰大学前后为邻,后因校舍不敷,在伯利南路梵王渡车站附近建筑新校舍,共占基地六十亩,上年四月七日动工,至今祇有礼拜堂尙未建筑,余均工竣,今秋开学已迁入。

昨日下午行新屋落成礼,共到中外士女千余人,二时起来宾参观校舍,由该校女童子军领导,计有纪念前校长孙罗以女士之罗以堂·校友会捐助二万元之健身房·家政美术化学室(陈列学生手工成绩)·音乐室(共有钢琴十九座)·学生宿舍二所(每所能容一百二十人)·养病室·中英文敎室·(陈列学生中西课卷)及中西敎员住宅等等,三时开会全体唱赞美诗,聂蒿莱敎士祈祷后,由江苏郭斐蔚主敎主席致欢迎辞并谢认捐建此新屋诸君,次学生唱诗班唱歌。

又次孙罗以女士略述校史谓:圣玛利亚女学创设于一八五一年,初在虹口,曰文记学校,由E.Jones女士办理,祇有学生八人,迨至一八八一年与裨文学生合并迁至梵王渡,乃改今名,先由黄素娥女士办理,至一八九一年乃由鄙人接办,一九二一年辞职请现任校长担任,校务今新屋之落成所费甚大,其中之一万二千元系在梵王渡时由校欵拨出现有学生二百九十二人云……

卜舫济与黄素娥中式结婚礼服合影照

图片来源 | 卜舫济著:《上海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SHANGHAI)

1900年圣玛利亚书院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仅朱静贞一人毕业

20世纪初拍摄的圣玛利亚书院校门及在学生合影。图中中文校名匾额清晰可辨

03

1914年,由于学生增多,校舍不够,校方便在离梵皇渡校区不远的白利南路( Brennan Road,今长宁路)购买基地六十余亩作为建筑新校舍之用,这个地块也就是现今长宁来福士之所在。

1915年绘制的圣玛利亚书院白利南路校区规划平面图(上东下西方位)

1922年,圣玛利亚书院白利南路(今长宁路1187号)校区主体建筑举行奠基仪式时的影像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1923年6月28日《申报》刊发题为“圣玛利亚女校昨日之毕业式”的报道,其中写道:

樊王渡圣玛利亚女学于昨日午后四时半举行毕业典礼,会场在校中草场布置甚佳,中西来宾约八百余人,由江苏圣公会敦斐蔚主敎主席全体唱赞美,时后祈祷祝福乃由前校长,新近来华孙罗以女士以英语演说,略谓今日鄙人与新校长及全体学生晤聚一处,非常欣喜,自后圣玛利亚将迁至新校舍,益将扩充惟对于旣往之事颇有感触,当开校之时,学生寥寥,功课浅近,此为幼童时代,至今巳为青年时代,程度增高,万事进步,自下学期起迁至新校舍则为妇女成人时代,前途希望正无穷尽,同学会常欲母校改为书院,愿同学必须协助之女校有今日之发达,全体敎职员之热心办事,本届毕业生离校后当高尚作事云云……

圣玛利亚女校校徽

1923年,圣玛利亚书院迁入白利南路新校舍,并改名圣玛利亚女子中学(St. Mary's School),学校校风正统保守,校规谨严,学生全部寄宿,每月回家一次。英语和琴科均为办学重点,在当时被视为培养女子成材的理想学校,除上海外,还吸引了外省达官显贵家庭女子入学。白利南路的校区建筑以西班牙风格为主。包括教学楼、理科楼、体育馆、音乐楼、学生宿舍、中外籍教师宿舍、医院、膳堂等11处建筑,典雅、朴实、幽静,具有独特的韵味。这美丽的校园和办学的严谨风格协调一致。

这座三层的小钟楼应该是圣玛利亚校区内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座原本是两层的小钟楼,经过几次翻修改建已经被加到了三层。钟楼的第一层是一间大的礼堂,供学生们礼拜祷告及聚集开会之用。顺着礼堂门口旁的旋转楼梯而上,是一个尖顶的小钟楼。曾经在这里响起的一阵阵清脆响亮的钟声,伴随了女中学生们一年又一年,该建筑2005年10月31日被上海市政府列入“优秀历史建筑”,得以留存

校园内的连廊

圣玛利亚女中1933年班级合影。背景中墙上悬挂的是该校拉丁语校训铭牌。原文是 non ministrari,sed ministrare ,用中国文言文讲就是“非以役人,乃役于人”(释义:不是人家为你服务,而是你为人家服务)

1934年,一群高年级学生在思孙堂(Dodson Hall)前的合影,该建筑是为了纪念学校第二任校长孙罗以(S.L.Dodson)而命名

1936年级高中班在音乐楼前合影

20世纪30年代,在校园草坪上聚餐的高年级同学

正在进行篮球比赛的圣玛利亚中学学生。该校也是中国最早开展女子现代体育运动的学校之一

1920年,第三任校长为傅德女士(C.A.Fullenton)上任,她在任17年(1920—1937)。1924年改12年旧学制为三三新制,并有预备科二年。尽管如此,由于英文部和中文部课程各有相对的独立性,又由于偏重英文科目,数、理、世界史地全属英文部并用英文课本讲授,故对学生英文水平要求甚高。初入学时,有些学生中英文课程可在不同年级,如中文在高年级而英文在低年级。学校重视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例如下午四时后关闭课室和宿舍,要求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圣玛利亚女中办学的特色是严格训练,培养守纪观念、坚定信念和坚强性格;要求学生忠诚、诚实、认真、踏实,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他人友爱关心。

这时的圣玛利亚女校,已经成为一所贵族女子学校,学校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课外,还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传授西方上层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它一年学费一般学生是84元,相当于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专学西文的一年学费是168元,其他伙食、杂费尚且不包括在内。这样高的费用,普通人家显然是难以承受的。此间,学校名称也被称为圣玛利亚女中,这所学校也由此成为继中西女中(McTyeire School)后的上海第二所贵族教会女校。

圣玛利亚女中使用的校徽

提起圣玛利亚女中知名校友,很多人都会说出张爱玲的名字,其实从该校走出的人才何止这样一位作家,还有很多高精尖的各路英才。

1937届毕业生,后排左4为张爱玲

毕业相册上的张爱玲标准照

《凤藻》年刊是圣玛利亚女校最重要的出版物,信息详实, 较为完整地记录学校办学情况。图文1930年版内页

《凤藻》1936年刊发表的张爱玲英语习作“The Sun Parlor

圣玛利亚女中成功的英语教学和优雅气质的培养使一些校友成为杰出的外交人才和外事工作者。1932届的龚普生和1933届的龚澎便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龚普生,新中国成立后任国际司副司长,被誉为“联合国问题专家”。龚维航(龚澎)1938年春赴延安后,历任《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秘书等职。还有一些校友在英文教育及出版领域也是卓有建树。1945届应曼蓉,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为1978年版的我国第一部《汉英词典》副主编;1947届吴其慧担任新华社的大型综合性对外英文刊物 New China Quarterly (《新中国季刊》)副总编;1948届董蔚君,人民教育出版社英文主编,编写了许多中学英语教材。

从圣玛利亚女中走出的医学、音乐和建筑专业人才也不胜枚举。1920届桂质良是我国最早的女性精神病学专家,1925届章德馨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的创始人,1935届的葛秦生是协和医院妇产科生殖内分泌与不育教授,我国生殖医学的奠基人。她和林巧稚大夫一起工作了40年。同样从事妇产科专业的还有1937届的张佩珠和陈美朴,这两位同班同学又同在上海的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工作,分别担任正副院长。张佩珠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福利会妇幼事业樟树奖。1951届王爱霞是中国艾滋病防治专家,她发现了我国第一例艾滋病人,并在预防医院内部感染问题上做了提前二十年的准备。

此外还有1944届董爱琳是著名女中音歌唱家,1946届的朱雅芬是沈阳音乐学院前钢琴系主任,郎朗的启蒙老师,1952届李世济是著名京剧艺术表演家,京剧程派艺术的传人。在圣玛利亚女中毕业生中还有三位颇有成就的建筑家,她们是1950届朱亚新,1952届李玫和1952年初二的曾点。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成为新中国建设的栋梁。

04

1937年金希姒(F.D.Mackinnon)接任第四任校长。当时学生为308人。由于抗日战争日趋剧烈,在沪西无法开课,于1937年在圣约翰大学协助下,借南京路大陆商场临时上课。1939年在梵皇渡圣约翰大学校园内建校舍,取名斐蔚堂(Grave's Hall),但学生全为走读。1941年美国政府劝告旅华美国人撤退回国,圣玛利亚所有外籍教师均离校返美,仅留顾怀琳女士(G.L.Cooper)任代理校长。1942年由中国人陆朱兰贞女士任校长。抗战胜利后,学校重新迁回白利南路校址。

20世纪30年代,从当时的沪西制高点西园公寓向西眺望,Jessfield Park(兆丰公园 今中山公园)大门位置很明显。白利南路( Brenan Road 今长宁路)的走向及远处的圣玛利亚女中校园清晰可见

1937年,淞沪抗战期间,为防止被误炸,圣玛利亚女校的草坪上铺上了美国国旗

图片来源 | University of Bristol - Historical Photographs of China

1947年航拍图中的圣玛利亚女中校区及周边影像

图片来源 | 上海测绘院 天地图 上海

1949年至1952年由圣公会洪应德任校长。1952年郭秀梅女士任校长。1952年7月与中西女中并校,校址设在原中西女中,圣玛利亚校址作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

自1900年至1952年圣玛利亚女校共有高中毕业生750人左右。此外还有1952年就读于圣玛利亚女校初一至高二的学生434人,这部分学生后来毕业于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

如果从文纪女校算起(裨文女校不属圣公会,故作并入),再以现今市三女中的传承关系计算,圣玛利亚女校可追溯170年历史,如果从1881年计算至1952年合并,也有71年的历史。纵观这百余年历程,毕业生中,尤其在教育、外事、医学、文学、音乐、艺术、科技、建筑等各行各业出了不少人才,可谓桃李芬芳,硕果累累。

1952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部门接管了圣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把两校合并成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原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址办起了上海纺织专科学校。1999年,该校被并入东华大学,成为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由于长期为学校使用,原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园得以长期比较完整地保留了昔日的风格,有爬满常青藤的钟楼、环绕操场一圈的走廊等。被列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当年的东华大学长宁分校区正门

2011年,原圣玛利亚女校部分建筑状况

2020年,长宁来福士中庭广场内的原圣玛利亚女校部分建筑现状

2005年—2006年,校园的命运出现波折,东华大学迁出后,部分教学楼和一幢宿舍楼乃至回廊均被开发商拆除,另外四幢保留建筑的屋顶亦被拆除,只有钟楼幸存。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此后,校园残存建筑的命运就如本文开头所讲到的,能够融入新兴的商圈时尚氛围,也不失为一个较为妥善的结局。END

参考资料

《上海通志》《上海宗教志》《上海普教志》《长宁区志》等

《追忆圣玛利亚女校》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4年出版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申报》资源:爱如生申报数据库

“申知沪志”小组 诚意奉献

如需转载 烦请标明出处

原标题:《秘境寻踪 | 圣玛利亚女校在哪里?》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