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次元壁,看《圣传》背后的印度神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圣传阿修罗王 如何突破次元壁,看《圣传》背后的印度神话?

如何突破次元壁,看《圣传》背后的印度神话?

2023-11-03 08: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如何突破次元壁,看《圣传》背后的印度神话?

封面新闻 2017-01-11 10:00 5672

CLAMP是日本家喻户晓的畅销漫画作家。这是一个由多名漫画师和脚本作者组成创作团体。自1989年首次在漫画专门杂志上刊登长篇连载以来,截止到2017年初,她们的书籍总销量在日本国内已经突破1亿册。

她们的成功甚至突破了次元壁,在中国社会引发了一桩曾轰动一时,到现在依然没有结论的“山寨文奇案”。

这部被叫了14年的“山寨文”名叫《幻城》,2016年,作者郭敬明投资3亿,将它搬上了电视荧幕。而把郭敬明捧上他职业生涯第一个高峰的那部“原作”,名叫《圣传》。正巧也就是CLAMP团1989年第一部成功运作的畅销漫画。

《圣传》日本版封面

这部日本漫画界的传奇作品最成功之处,也是郭敬明被诟病最多的地方,就是它庞大的世界观和宿命论主题。

事实上这个主题也不是原创,而是CLAMP的脚本作家大川七濑对古印度神话的再创作。

但与前辈作品《圣斗士星矢》不同的是,大川七濑并不仅仅借用了外国神话的异国情调带来的新鲜感,而深入到了印度神话的哲学观中。

《圣传》中装饰风格的插图,受到新艺术运动代表阿尔丰斯·慕夏的影响。

《圣传》另一大看点就是骈俪的画风。妖娆的人物线条、繁复的细节、壁画般华丽的场景,带着浓厚中亚宗教画的氛围。

由于大川七濑对印度传说忠实、准确的掌握,《圣传》中的神祗形象,几乎称得上CLAMP式的经变画。

如果说敦煌壁画上的神的形象,是当时人们对于宗教人物的想象,CLAMP笔下的印度诸神也可称得上现代人对古代宗教人物的通俗理解。

诸神的世界

由于中国人习惯于通过汉译佛教经典来了解印度文化,误以为帝释天、夜叉等《圣传》涉及的主要神祗就是佛教经典中的神。

《圣传》中对诸神形象和关系描绘来源主要是印度神话,并不是佛教中的护法神。

《圣传》英文副标题叫RgVeda,即《梨俱吠陀》(印度4部吠陀经本集之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出现于公元前10世纪左右,比佛教诞生早500年。

成都博物馆展出的新疆龟兹库木吐喇石窟新1窟,一佛一菩萨(公元5世纪)。人物面貌、发型、衣冠都保留古印度犍陀罗风格。

不过印度神话的哲学观是宿命论的,讲求趋利避恶。

《圣传》的主人公虽然也有各自的命运,但主题却是要追求把握自己的命运,这种反宿命论的观念和佛教是一致。也说明大川七濑并没有完全因袭印度神话的思想,而加入了自己或者是人类晚期的一些哲学观念。

阿修罗(Asuras)

《圣传》的主角,前任阿修罗王的孩子,亦男亦女,背负残酷命运的预言核心人物。

阿修罗是一类天神的总称,是出现在《梨俱吠陀》中的早期印度教神祗。

在吠陀神话的早期,阿修罗与帝释天(因陀罗)等天神一样是善神。在晚期的印度神话中阿修罗堕落成“非天”(唐吉藏《金光明经疏》:“外国呼神为天”)或者“天魔”,成为其他诸天的敌人。

此后双方发生无休无止的战争。这些战争动辄千年,牵扯三界众生,“几乎成为天界编年史的全部内容。”与天神的争斗失败后,阿修罗从天界被驱赶到地下界居住。

觉醒后的阿修罗与父亲阿修罗王。《圣传》为阿修罗设定了善恶两分的属性,当阿修罗完全觉醒时便会失去人性,变成嗜血的杀戮之神。

吠陀神话典籍中,虽然有天神们反对天魔进行战争的故事,但这些恶鬼并没有像其他宗教中的魔鬼一样,是完全的邪恶化身。

印度神话思想并不倾向于善恶两分的二元论,而是善恶都包含在一个更高统一体下的泛神论。

因此阿修罗并不是没有智慧,也不是不晓正法。后期印度教典籍对阿修罗的轻蔑主要认为他们“分不清欲望和自制”,“没有清净和道德”,“善嫉而骄傲”。

敦煌莫高窟第249窟窟顶,阿修罗。

佛教出现后,将阿修罗吸收为佛陀的护法,成为八部众(天龙八部)之中的战神。所有后世也常称战场为“修罗场”。

夜叉(Yaksa)

《圣传》的主角,阿修罗命运预言中的六星之一,夜叉族王,陪伴年幼的阿修罗讨伐帝释天。有一同父异母的弟弟罗刹。

夜叉又译做药叉,在古印度神话中原是象征丰饶的精灵,半人半神,有强大的力量也能吃人。

在印度神话中,夜叉一族的国王为俱毗罗。俱毗罗也是印度教的财神,“护世者”之一,掌管北方。

《圣传》中夜叉的弟弟罗刹。

夜叉传入中国后被讹为吃人害人的恶鬼,或者在地狱施刑的鬼卒。

其实,在印度神话中与夜叉同级别的小神里,真正恶鬼为罗刹(Raksasa)。罗刹在《梨俱吠陀》便出现了,是“可恶”、“野蛮”的代名词,常常变换形象为非作歹。

后期印度神话中,夜叉与罗刹变成兄弟,都由创世神梵天所生。但夜叉安分守己,罗刹野性难驯。

《圣传》中守护幼年阿修罗的夜叉。

夜叉被佛教吸收后,也成为八部众之一。

守护正法的夜叉常以护卫的形象出现,属于北方毗沙门天的眷属。根据《孔雀王咒经》记载,夜叉在皈依后“常随拥护佛法僧众”,只要求正法的众生,夜叉众都会一心护卫。

敦煌榆林窟第19窟,夜叉与南方天王(中唐)。

帝释天(Sakra-Devanam-Indra)

又名因陀罗(Indra)

《圣传》的主角,隐藏着秘密的众神之主。阿修罗、夜叉等众人讨伐的对象。

帝释天(古称因陀罗)是印度神话中最古老的天神之一,也是印度初始神灵体系的主神,《梨俱吠陀》中的众神之王。

《梨俱吠陀》有近1/4的诗歌在颂扬他的事迹,最早时甚至将他为封为万物的创造者和破坏者,后创世功能弱化,成为战神。他是阿修罗的克星,曾被称为阿修罗劫拿(Asuraghna),即阿修罗的屠杀者。

《圣传》中帝释天吃了前代阿修罗王,得到他的预言能力。在印度神话中,阿修罗族的祭司太白金星有起死回生的神力,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天神祭司的儿子云发。最后太白金星将力量过渡给云发,让云发在自己肚子复活,最后破腹而出。

吠陀宗教最开始就是基于自然力量的崇拜。作为雷雨之神的因陀罗因为力量最为强大,地位便凌驾于其他诸天之上。

但到印度神话的后期,因陀罗的形象逐渐褪色,被不断打败,形象也变得猥琐,跌落为二等神。到现代印度教中,已不太受人崇敬。

舍脂

因陀罗的妻子为舍脂(Saci)。舍脂为阿修罗权势家族的后代,曾被因陀罗解救。舍脂的父亲对女儿的决定大为光火,在诅咒因陀罗时,被因陀罗所杀。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中的雷神。在吠陀诗歌中,帝释天(因陀罗)为司掌雷和雨的神,是丰产的象征。

在佛教兴起之初,本没有神灵部众,首先引入的就是因陀罗和梵天,这两个婆罗门教中为首的神灵。帝释天之名来自纳入佛教时,为他加上了尊号成为“能天因陀罗”,后被译为帝释天。

敦煌莫高窟第159窟中的《文殊变》(中唐)。右图为《文殊变》下方局部,护法帝释天,雍容华贵俨然古代帝王。

皈依佛教后,帝释天被尊为须弥山三十三天之王,成为四大天王、八部众之首。常以佛陀的侍者出现佛教壁画中。

六星来汇

《圣传》副标题Rig Veda,即《梨俱吠陀》是印度最古老的文学作品。它和其他3部吠陀文集统称为4本集,是印度教和佛教的起源。

佛教经典中的神祗大多来自印度婆罗门教,甚至更早的古印度吠陀神话中的人物。

根据木村泰贤《印哲学宗教史》所述,“佛教尤以梵天、帝释天、忉利天 ( 三十三天) 、毗舍门天等为皈依者,而山神、树神、鬼神等也被列入其中”。

敦煌榆林窟第4窟中的《释迦多宝说法图》局部(元代)。该画人物造型表现了藏密、尼泊尔和印度画风的特点。绘工细腻,是敦煌佛教壁画晚期的优秀之作。

在佛教之前,印度没有给神开窟造像的习惯。佛教产生后,为了普法和传播,描绘了许多众神与佛陀的故事。而佛教中的古印度诸神们,也随着佛法的传播,由丝绸之路进入了中原石窟壁画中。

1989年,CLAMP将印度教诸神画入处女作《圣传》中。原汁原味的印度神话和一些后期佛教理念,为这部畅销长篇漫画塑造了一个宏大迤逦的世界观。

她们依托宗教式的绘画风格,对这些古代神灵进行了现代化的描绘。这些画作跨越时间和语言隔阂,与千年之前古人对于宗教的想象,交汇成奇妙的画卷。

善见城(Sudarsana)

CLAMP笔下的善见城

吠陀经中,将世界分为天、空、地三界,后期佛教宇宙论所说的三界也来源与此。

佛经中诸如帝释天、阿修罗、夜叉等神灵,早在佛教出现之前就活跃在此三界中。

《圣传》中阿修罗城在善见城之下,与其互为倒影。印度神话中阿修罗被天界驱逐到地下界。阿修罗族在地下界的城堡同样巨大辉煌,以宝石来代替日月的光辉。

这个世界中间是弥卢山(须弥山),围绕它上下左右有无数世界。从地面向上的空界,又分为无数层,层次越高,境界越高。

众神之首帝释天(因陀罗)居住在第三天,又被称为天国。他的城位于天国正中间,被称为阿摩罗婆提。在帝释天被佛教吸收后,该城被称为善见城。所有天神、半神、仙人以及有德的凡人,都可以在这里朝见天帝帝释天。

苏摩(Soma)

《圣传》中的苏摩,六星之一,一族被帝释天所灭。与阿修罗一起踏上讨伐帝释天的旅程。

印度神话中,三界主神有三十三位,即十二阿提迭、十一楼陀罗、八婆苏和双马童,合称“三十三天”(即提婆)。三十三天之主为因陀罗(帝释天),苏摩则属于八婆苏之一。

在早期吠陀神话中,苏摩原是一种蔓草。这种植物制成的酒被封为神饮。苏摩象征永生,饮者可以长生不死。在举行隆重的祭祀的时候,便会奉献苏摩酒。

吠陀诗歌中一些最优美的段落便是献给这种酒,并把这种酒做了拟人化的表达。印度神话中著名的阿修罗与天神合力“搅动乳海”,寻找永生甘露,这个甘露就是苏摩。

《圣传》中的苏摩与乾闼婆王,在书中苏摩是女性形象。

在吠陀神话的后期,苏摩演变成月神(男性)。满月时当中就会充满了苏摩酒。而后佛教中的月天,也被称为苏摩或者苏摩提婆。

龙王那迦(Nagaraja)

《圣传》中的龙王,六星之一。阿修罗的朋友。

那迦是在印度被广泛信奉的蛇神一族,有着自行愈合的不死肉体,作为司掌生与死的神受到崇拜。

在天界战役中,那迦有时在诸神一方,有时在反方。他们和阿修罗一样住在地下界。

敦煌莫高窟第36窟,龙王礼佛图局部(五代)。壁画中龙王手捧报盘、盘中供瓶。龙子、龙女、夜叉随其前后,奔驰在汹涌大海之上。

后目睹佛陀解脱而皈依佛教,被称为“龙众”,作为八部众之一。他们的天敌是金翅鸟迦楼罗。

迦楼罗(Garuda)

《圣传》中的迦楼罗王,六星之一,妹妹被帝释天所杀。

迦楼罗又称为大鹏金翅鸟,来源于早期印度河流域对鸟与蛇的崇拜。《梨俱吠陀》里也有“绚丽妙翅鸟,照临大地上。”

迦楼罗之名最早出现在印度神话的史诗时期的巨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据《摩诃婆罗多》的记载,迦楼罗与那迦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是他的母亲因为赌博输掉,而成为那迦母亲的奴隶。为了救出母亲,迦楼罗前往天宫在因陀罗(帝释天)处盗取了苏摩神酒,救得母亲,成为那迦永远的天敌。

印度教神灵被佛教融合后,迦楼罗也成为护法神八部众之一。在藏传佛教中,迦楼罗是天空之主,百鸟之王。

《圣传》伽陵频迦(Kalnvirika)和姐姐迦楼罗

迦陵频伽来源于印度神话中,一种栖息在雪山(喜马拉雅山)的人首神鸟“美音鸟”,它的“嘴上有七个音孔,每个音孔都能发出不同的音”,寿命长达千年。印度人将迦陵频伽供为乐神,认为是音乐的祖师。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中的伽陵频迦

后被佛教吸收为供养神,赐名迦陵频伽,生于极乐世界,形象以人类儿童形象为主,保留了双翅。有考古专家周伟洲认为迦陵频伽这种有翼天神的形象,可能与西方爱神丘比特有关联。

乾闼婆(Gandharva)

《圣传》中的乾闼婆王,六星之一,同时为东方持国天的继承者。帝释天的乐师。

乾闼婆与夜叉、天女等,在印度神话中都是半人半神的小神。

根据《梨俱吠陀》的描述,乾闼婆居于天界,与太阳相关联,为众神准备苏摩,是苏摩酒的守护者。到吠陀神话后期,乾闼婆成为乐师的统称,在宴饮时为众神奏乐,被称为伎乐天。

《圣传》中的乾闼婆王。乾闼婆常使用的飞天姿势,是CLAMP热爱的造型。

在晚期的吠陀经中,描述乾闼婆的数量超过6000名。这些乾闼婆精于医术,好女色又被称为“寻香主”。乾闼婆居住的天空之城被称成为海市蜃楼,但却是不详的征兆。当旅人看到这些城堡时,意味着大难临头,甚至死期将至。

新疆龟兹克孜尔石窟新1窟,飞天(约公元7世纪)。

乾闼婆的妻子,是阿布莎罗一族,也是天界的舞女,又被称之为天女。在印度神话中,这些美貌的天女被帝释天利用为对付苦修者的利器。天女阿布莎罗也是敦煌飞天的雏形之一。

四大天王

印度神话中,帝释天分封八方,有八方位护世天王。这个概念被佛教吸收,成为东、南、西、北四大天王,或者四大金刚。

《圣传》中的四大天王

东方持国天,佛经中为主乐之神,侍从为乾闼婆。

西方广目天,原为湿婆的名号之一。在佛教中,为龙族的部主,天龙是他的侍从。

南方增长天,为小魔鬼的统领。一般手持宝剑,意为以智慧斩断愚痴与邪恶。

敦煌榆林窟第15窟,北方天王(中唐)。手托宝塔是多闻天的标志。

四大天王以北方多闻天王毗沙门的地位最高。在印度教时期,毗沙门就是北方守护者,夜叉的统领,又名俱毗罗。由于夜叉是地下宝藏的守护者,他又被称为财富之王。在中国民间又有“托塔天王”的形象。

《梨俱吠陀》诞生于古老的人类文明初期。虽然当中掺杂着神话、咒语、宗教仪式,但考古界认为这也是记录印度早期历史的著作。阿修罗的“堕落”也被认为是当时印度河流域部落之争的经过。

只是历史从来都是由赢家书写,阿修罗便成为的悲剧的主角。但文学中的阿修罗,却在后人的想象中,以千般面貌阐述当下人们的心声。

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记者 何晞宇

(本文佛教壁画均来自于成都博物馆《敦煌.丝路》大展展品。文字资料来源:《印度神话》杨怡爽著、《摩诃婆罗多的故事》拉贾戈帕拉查理著、《印度神灵探秘》马维光著、《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查尔斯·埃利奥特著)

评论 4

冰岛不在了 2017-01-11

好能写啊

xx6 2017-01-11

每次看何老师的文章,都会有一种她在耳边细细跟你讲来的赶脚(哈哈哈哈哈可能是曾经朝夕相处了好几天的原因

七歌 2017-01-11

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