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化深耕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圈层效应含义 圈层化深耕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圈层化深耕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提升铸魂育人实效

2024-07-01 22: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五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上海电力大学坚守办好思政课初心,恒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紧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主业,依托“三级圈层”化的高质量课程群建设,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阵地,切实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强化问题导向,不断选题破题解题,为思政课守正创新提供重要基础

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也是高校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十多年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和思政课主阵地建设,不断“配强做优”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出一条以问题式、讨论式、论坛式、观感式、启发式、反思式为主体的多形式结合的实践教学道路。其中,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每年举办的“上海电力大学(学院)思政课创新论坛”就是在问题导向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政课建设所寻找出的一条有效路径,迄今该论坛已经举办十三届。

学校以此为平台,邀请专家学者把脉学科建设、研讨思政课教学改革、指导思政课教师学术研究、深化思政课教师理论学习,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增强学生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获得感和成就感。

上海电力大学举办思政课创新论坛

上海电力大学第十三届思政课创新论坛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政课教学研讨会成功举办

全面开设开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

学校一直把开好建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困难,第一时间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了开好这门重要课程,学院认真制定科学开课方案,严格落实教学内容学分,独立设置基层教学组织,遴选优秀师资成立教研室,组织教师参加集中统一培训,开展集体备课、邀请专家指导、严格讲授内容,努力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和价值塑造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教学实效。

通过集体备课这种形式,积极探寻思政“金课”的密码,将“新思想概论”课程讲深、讲透、讲活,已经成为每位思政课教师的自觉追求。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同课异构,推出课程“云讲坛”“行走的思政课”等,从线上线下两方面着力打造“金课”,推进该课程实践教学的立体化和多样化。

上海电力大学第十二届思政课创新论坛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集体备课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集体备课会

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

高质量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大主题,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路。上海电力大学在进行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时,坚持运用问题导向、系统观念,以学科体系提能,以教学体系增效,以评价体系保质,打造“三级圈层”化的高质量课程群建设模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设置为第一圈层,分领域分专题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创新观点,突出理论阐释的体系化。将现有思政课必修课及校外课堂设置为第二圈层,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的上海足迹、在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创新实践教学,并探索在哲学社会科学传统学科中融入中共党史、红色文化等,比如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课程中的《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将传统思政教育现场化、具象化、形象化,突出思政教学的鲜活性。第三圈层以选择性必修课为主,将自主知识体系转化为思政教材,打造《能源中国》《能源情怀》等特色思政课程,突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目前,学校的思政教育选择性必修课程数量达到了14门。

在“圈层”化学科群的总体规划下——

以学科体系提能

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先发展、优势发展、优质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构建马克思主义学科群,引领和带动其他学科创新发展,以此构建起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统领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格局框架。

以教学体系增效

在教学内容上,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让专业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圈层效应。在教学方法上,采用“集中研讨提想法,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的方法,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学院每年还通过项目立项方式推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积极运用情景展示、课堂辩论、主题演讲等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教学实践上,善用“大思政课”的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深领域的引导师生在认识国情中坚定“四个自信”。

以评价体系保质

学校在教师引进考核时,不唯科研成果,把教书育人能力作为聘用的必要条件;以教书育人贡献为核心导向改革岗位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鼓励教师将教书育人优秀成果作为代表性成果;打通育人评价体系,将第二课堂育人工作纳入教师评价范畴,完善推优评奖制度和激励计划。

在一系列措施的加持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思想道德与法治》获评市级一流课程、市级重点建设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获评市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入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中国系列”思政课选修课程“能源中国”,在“学银在线”建成线上课程,出版《能源中国》配套教材,线上学习人数达1万多人次,获批市党员干部精品课,被光明日报、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大学生思政理论实践》等入选市级重点建设课程。学生学思践悟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产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成果荣获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胜奖、大学生讲思政课优胜奖,获“知行杯”上海市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大赛一等奖、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优秀项目报告”等荣誉。

党委宣传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