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领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圆领袍制作方法 曲领衫

曲领衫

2024-07-14 02: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名称:曲领衫适用性别:男 / 女适用年龄:成人适用身份:官服类型:汉服科普术语 术语简介

曲领衫,又称交领衫、盘领衣或圆领袍,是中国古代汉服中常见的一种服饰款式。其主要特点是领型设计独特,领子呈半圆形,左右交叉于胸前,故称“交领”或“曲领”。这种款式的衣物在隋唐时期非常流行,尤其受到士人阶层的喜爱,是当时男子常服的主要款式之一。

到了宋明时期,曲领衫进一步发展并普及,成为官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明朝时的公服和常服,多采用圆领或交领形式。明代的圆领衫一般配以补子(绣有飞禽走兽图案的布片),用以标识官员的品级身份。

现代汉服复兴运动中,曲领衫作为一种传统服饰元素,也得到了广泛的复兴与传承。 目录 1 术语简介 2 发展历程 3 结构 4 文献记载 发展历程

曲领衫,或称圆领袍、交领衣,在中国古代服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下是其发展历程的简要概述:

1. 汉代起源与初兴: ○ 曲领概念最初出现在汉代,是作为内衣以防止外衣领部勒颈的设计。《释名·释衣服》中提到的“曲领在内”,说明了曲领的原始功能和形态。 ○ 随着时间推移,曲领发展为一种独立的领型设计,并逐渐应用到外衣上,即所谓的圆领外衣或者曲领袍。 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在这个阶段,服饰风格多样化,曲领衫继续演变,领型更加丰富,且衣物整体剪裁趋于宽松自然,符合当时追求飘逸洒脱的时代审美。 ○ 这个时期的曲领衫可能更加注重穿着者的舒适度以及与袍服的整体搭配效果。 3. 隋唐时期: ○ 隋唐时代,曲领衫进一步规范化并成为官服体系的一部分。隋代七品以上官员的朝服中,方心曲领作为象征身份地位的元素被引入,是一种在颈部压贴、方形的内领装饰。 ○ 唐宋时期的公服继承了这一传统,三品至九品以上的官员所穿的公服多采用曲领大袖的设计,圆领衫此时已经成为正式场合及日常生活中普遍流行的服装款式。 4. 宋明以后: ○ 宋代以后,尤其是到了明代,圆领衫(包含曲领)成为文武百官常服的标准样式之一,并且通过绣有飞禽走兽图案的补子来区别官阶等级。 ○ 明代圆领衫的形制更加规范,领口处的设计也更为精致,而民间服饰中,曲领衫仍保持着一定的影响力。

总的来说,曲领衫从最初的实用设计逐渐演变为具有文化象征和社会地位标识作用的服饰元素,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独特的印记。

结构

曲领衫的结构主要特点在于其领部设计。曲领,顾名思义,指的是衣领呈弯曲或弧形的设计,不同于直领(即从颈部两侧垂直向下延伸的领型)和交领(左衽右衽交叉在胸前形成的V字形领口),曲领通常是半圆形或者环状围绕颈部的领型。

具体到古代汉服中的曲领衫,其结构特征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领部:曲领部分宽大且有一定弧度,环绕于颈部,可以是内嵌式的,也可以是外露的装饰性领圈。 2. 裁剪与缝制:曲领衫的主体通常采用传统的分裁拼接方式,根据时代的不同,上衣部分可能有直裁、斜裁等多种形式,并配以对襟或大襟开合。 3. 袖型:袖子可能是窄袖,符合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士人服饰流行的风格,也可能随着时代变化为其他类型的袖型,如宽袖或琵琶袖等。 4. 腰部处理:古时的曲领衫在腰身部位可能配有束带,以便调节松紧;有的款式还会有腰襕等装饰细节。 5. 内衬与穿着搭配:在某些历史阶段,曲领衫可能作为官服的一部分,内部会配戴方心曲领作为身份象征;日常穿着时,也常与其他内搭衣物如褶衣等组合穿用。 文献记载

隋唐·颜师古《急就篇》注解:“著曲领者,所以禁中衣之出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