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艺术中的“意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画山水意境怎么表现 如何理解艺术中的“意境”?

如何理解艺术中的“意境”?

#如何理解艺术中的“意境”?|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意境理论关键在“镜”,可以和“境界”互用。但一般来说,“”意境”只用在艺术领域,“”境界”除了艺术领域之外,还可表达人生的最高精神世界。虽然“境”字在汉语中本指地域或疆界,但古代思想家大多从心灵所体验到的世界这一意义上来理解的,也就是说,你的心灵有多宽广,你所看到的世界就有多宽广。

意境是中华古典美学的最高范畴。有学者认为这个词是从佛经中借来的,表现佛教徒开悟后精神上的光明粲然之景。但中华美学重含蓄,空灵,气韵,虚实相彰,这些,不难看出是来自道家的影响。庄子说他搞不清他是蝴蝶,还是蝴蝶变成了他自己,,这就是一种“境界”——强调审美或人生的最高状态,既包含主体和客体对立的克服,也包含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唐以后,该理论被用在诗论中,作为诗之优劣的标准。

所谓诗境,就是诗人(我认为心中有诗意的人就是诗人,哪怕他的职业是送外卖的)情景交融的感悟营造的美的精神世界,诗人怀着真性情与现实世界接触,就会产生意境,如照镜子,自然印物成形。

意境,其最基本的创作手法是“比兴”,诗词因为比兴而呈现出一个灵动的感性世界,叫“象”,“”象”背后是诗人的情和义,于是有了“意象”,优秀的意象具有开放性,能引发读者通过想象创造了“象外之象”,这“象外之象”仍有情有义,于是产生了“意境”。诗之美,美在意境。

比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几个意象,让我们沿着千年的时光朔流而上,看见一个美女,遗世独立在两千年前的湿漉漉的黎明里,凝视她的男子,无法掩饰眼里的爱慕和唇边的笑意。这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初的意境,美好至极。而读者也可以把这位窈窕淑女,比喻成心中最高的理想,“汉有游女,不可求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等等,都是对这位“窈窕淑女”的执着的追求。

写诗在于传达情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让人有感而发的,无非是一草一木,自然造化,或一饮一啄,人间悲欢,前者是客观景物,是具象的外景,后者是喜怒哀乐,是抽象的内境,前者实,后者虚。诗人要做的,就是化实景为虚景,虚虚实实,将自己所知所感作鲜明真实的表现,让观者感同身受,如此才算有境界,正如王国维说的【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无境界】。

若诗无境界,则如天空无云,山之无木,良夜无梦,喝酒不醉,是一件乏味的事。

中国人讲书画同源,不仅是指二者同时产生于神明的启示,也指可以用写字的方法来画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指诗中要有鲜明的画面感,画中要有诗意而不是在画上题诗。故此,本用在诗论中的境界,也可用于画评。

唐张彦远把画品优劣定为自然,神,妙,精,谨细五种,以自然为最高等级,就是要达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很重要也很独特的一本著作,用诗的语言写了二十四种诗的境界,风格和写作技法。清代黄钺模仿写了《二十四画品》,两者都以各种物像比喻艺术风格和境界。比如,“含蓄”是“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无论是诗还是画,含蓄简淡是极高的境界。也因此,我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痴迷细节,热衷把画面塞满,比如中世纪的细密画,荷兰风俗画。往往三笔两笔就是一个人,意到笔不到不但不是缺陷反而是可贵的,画面太拥挤,物像过于真实,只能让观者有实景可睹,而无景外之意的联想,都会失了含蓄之美,算不上有意境的作品。

总之,“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都可以看做意境理论的最好阐述,虚虚实实,以虚为本,是中国意境说的精髓。

王国维先生对于提出“境界”一词,似乎很得意。

他说有“造境”和“写境”之别,我看就是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二分。

他说有“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二者并无高低,只是主体对外界的感受不同,无我的主人依然是我,表现的是我和物之间和谐的状态,“我”无意识无欲望,和对象融为一体,不知何为物,不知何为我。有我之境中的“我”充分暴露,物像都被我的情绪移情,以我观物,物皆我之色彩。余秀华的诗,元文人画,梵高的画,是典型的有我之境。

同样画月光下的江水,第一幅为无我之境,第二幅为有我之境。

先生又说有“诗人之境”和“常人之境”。这个就好理解了。人人都会被触动,常人能感不能写,诗人既能感之又能写之。常人说“我愁死了”,诗人说“无边丝雨细如愁”,常人说我想你,诗人说,两鬓可怜青,只为相思老。常人说我好孤单,诗人说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

情景者,境界也。意境的创造,就是情景交融的过程。只有景没有情,不过是实物照搬,仿佛透过摄像头看世界,无聊又无意义。只有情而无景,则情就无所寄托。

境界贵在一个“真”字上,即使作品格调不高,只要发自肺腑,合乎自然性情,亦不失为有境界。反之,若没有真情,调门唱得越高,越讨人嫌。

先生说治学有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为二;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为三。可惜他在灯火阑珊处站了一辈子,终究还是,一缕新欢,旧恨千千缕。

这种将人生和艺术结合起来的看法,倒不是王国维的独创。钱穆先生说西方文化在对物,可谓科学文化,中国文化在人对心,可谓艺术文化。所以有时候很难分清到底是在讲艺术境界还是有审美意义的人生境界。

比如,况周颐在《惠风词话》中说,“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做秋声,与砌虫相和答。…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若有无端哀愁,即尔察之,一切镜像全失,唯有小窗虚幌,笔窗砚匣,一一在我眼前。——此词境也”。本是人生感悟,却也与词境相通。又如,

【世尊拈花,如虫御木,迦叶微笑,偶尔成文,累他后世子孙,一一联芳续焰,大居士就文挑剔,亘千古光明灿然。】这究竟是在谈宗教,还是哲学,还是艺术或人生的境界?其实艺术境界和人生境界在最高处是会相遇的,因为至美必至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