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宝鸡市农民(工)城镇化区域认知差异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家的户籍政策方向 【宝鸡】宝鸡市农民(工)城镇化区域认知差异研究

【宝鸡】宝鸡市农民(工)城镇化区域认知差异研究

2023-04-01 09: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提出“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所谓农业转移人口既包括农民工,也包括仍旧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因此,本文的研究以农民(工)进行表述[1]。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农民生活观念的改变,农业不再是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农民工进城潮流不仅已不可逆转,而且农民工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主要途径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2,3]。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镇化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使城乡间差距拉大,农民进入城市的门槛越来越高[4],生活在城市中的众多农民(工)无法平等享有城市的公共产品、服务和政策等,处于“半城市化”或被动城市化状态[5-7]。

农民(工)在城市中对于自身城市身份的认知,是其能否真正成为城市市民的重要因素[8,9],其对所生活区域的认知维系着区域发展,并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十八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聚集功能。”因此,对中小城市农民(工)城镇化自我认知研究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市位于关中城市群,是国家规划建设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省第二大城市,陕甘川宁毗邻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根据《宝鸡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到2020年宝鸡市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为105万人。目前,宝鸡市中心城区人口为80多万,要达到百万城市人口目标,便需要承接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

2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区概况

宝鸡市辖3个市辖区,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宝鸡市总人口约372万人,城镇人口153.83万人,城镇化率为41.39%,宝鸡市辖区内总人口约142万,其中渭滨区43.45万,金台区37.85万,陈仓区60.7万。宝鸡市内城镇化水平发展很不平衡,渭滨区的城镇化率为78.61%,金台区为76.84%,而陈仓区只有43.96%。陈仓区和其余两区城镇化率差别较大,其原因在于渭滨区和金台区是宝鸡市的老城区,发展时间长,区位优势明显,主要区域属于市中心所在区,而陈仓区是宝鸡市新设市辖区,大部分区域属于市郊。

2.2研究方法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宝鸡市渭滨区、金台区和陈仓区的农民(工)进行,在发放问卷时将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市区作为一类调研区,将城镇化水平较低的市郊作为一类调研区。首先进行问卷调研,并在问卷调研后和部分调研对象进行了访谈。在市区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问卷141份,有效问卷126份,有效率84%;在市郊发放问卷150份,回收138份,有效问卷129份,有效率86%,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有效率85%。问卷从影响农民(工)城镇化角度进行设计,内容涵盖个人基本信息、在城镇工作生活情况和对城镇生活的认知三个方面。本文选取了几个指标进行分析研究。

3 宝鸡市农民(工)城镇化现状

从调研分析情况来看,宝鸡市农民(工)城镇化的整体状况和我国其他城市农民(工)城镇化状况基本相同,处于城镇化的边缘化状态。

3.1经济收入状况

在农民(工)的收入来源中除工资性收入外,务农收入也占了一定比重。另外在调研中还发现有57.6%的人自己耕种土地。可以看出宝鸡市的农民(工)大多还没有完全从农业生产中脱离出来,而是出于半工半农状态。在谈及城市生活面临的最大问题时,城市高消费居于首位。这反映出农民(工)整体经济收入水平不高。

3.2就业与工作

因为长期以来生活在农村,农民(工)的社会关系网络是建立在地缘基础上的[10],其在城市中找工作首选亲友介绍。在本次调研中宝鸡市农民(工)选择亲友介绍工作的占到36.8%,其次为劳务公司,而通过电视网络媒体和政府组织等获得工作的比例较低。这也反映了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关系网络和资本匮乏。工作超时和缺少节假日休假现象在农民(工)较为普遍,有33.2%的调研对象不休假,47.7%的调研对象只休一半假期,而且没有加班费的人数占到29.3%,甚至有60.9%的农民(工)遇到过工资拖欠问题,这些都和城市市民有较大差别。

3.3社会福利保障

目前在宝鸡地区新型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已经普及,因此调研区的调研对象绝大多数都参加了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除医保养老保险外,享有的其他社会福利保障均较低。大多数农民(工)都属于低收入群体,只能住条件差、距离远、租金低的房屋。目前的经适房、公租房等虽已允许对农民(工)申请,但是建设和分配入住数量有限,多数农民(工)游离于城市的住房保障体系之外。在对农民(工)或其子女的疫苗接种地调研数据显示71.2%的人在老家接种疫苗。这主要和目前的户籍管理制度有关,农民(工)为农业户籍,归属于其农业户口所在地,受这一因素制约,一般进行疫苗接种和其它卫生防疫都是在其户口所在的乡镇所属卫生医疗机构,由此可以看出宝鸡市农民(工)目前难以公平享有城市医疗卫生保障。

[!--empirenews.page--]副标题[/!--empirenews.page--]

4 市区和市郊农民(工)的城镇化认知差异

4.1对土地依赖程度较高且不同

在调研访谈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农民(工)都认识到了土地耕种所带来的收益有限甚至是不能带来收益(表1),但是还是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却依旧在耕种土地,不愿舍弃,这是因为长期以来农民和土地之间产生的一种感情联系,是地方感[11,12]的体现。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近现代史上真正意义的城镇化的开始[13],之前的几千年里,一直是以农耕文明为主导,从事农业,依靠土地,是一种长久的根深蒂固的认知,虽然城镇化的发展步伐已开始加快,但是大多数农民依旧对土地有着浓厚的感情,面对新时期产业发展变化,所从事的职业正处在转变过程当中。

表1 市农民(工)土地耕种及其收益情况表

有无土地及其耕种情况                       种地收益情况

没有   自己耕种   亲友耕种  租给别人  撂荒不管    无收益    收益较少   收益较大

市区(%)   26.9     49.6       16.2      3.7       3.6        41.7       53.2       6.3

市郊(%)   22.7     62.5       11.2      2.5       1.3        22.7       61.2       16.1

市郊地区农民(工)自己耕种土地的人数达62.5%,超过市区12.9%,从数据中可反映出市郊地区农民(工)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更大(表1)。这和农民(工)对耕种土地的收益认知有关,相比于市区,市郊更多的农民(工)认为耕种土地有收益,且有16.1%的人认为耕种土地能够获得较大收益(表1)。之所以在市郊有16.1%的农民(工)认为耕种土地能获得较大收益,这主要和城郊地区土地的区域优势相关,城郊地区距城市近,交通便利,是城市主要的农产品供应地,且能及时掌握市场动态进行农产品的生产经营从而获得较高收益。另外,存在这种差异和农民(工)的工作性质有关,市郊农民(工)的工作相比市区更不稳定,这使得农民(工)将耕种土地作为一种重要收入保障。

4.2对转变户口的态度

在调研中有近90%的农民(工)认为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存在区别,认为非农户口在享受社会福利、受教育机会、获得工作机会、工资待遇、社会地位等方面优于农业户口(表2)。但是,有明确意愿想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户口的人市区有42.5%,而市郊只有30.4%,比市区少12.1%(表2)。出现这种矛盾的心理现象和当下的农地征收及其征地补偿政策有关。目前宝鸡地区正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增加、产业发展、城市规模扩大,这些都需要大量的建设用地,征用土地在所难免。而宝鸡市的“百万人口城市”计划对市郊土地的需求量更大。这使市郊农民(工)对征地补偿制度的认识更为清楚和获得征地补偿的愿望十分现实。本人在调研访谈中了解到,当前的征地补偿制度大多是和户籍相挂钩的。另外,国家近年来对农业户口给予的政策倾斜,如农村低保、良种补贴、学生营养餐计划等。在这种情况下,更多市郊本地农民(工)选择保有农业户口。经常在市郊工作生活的宝鸡市外来农民(工)在了解到市郊的这种情况后,其对户口转变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羡慕城市居民,向往城市生活,却又不愿舍弃户籍的这种矛盾心理。

表2   宝鸡市农民(工)户籍认知调研表

问  题                     选  项                    市区(%)  市郊(%)

农业户口和非农户口的区别     享受的社会福利不同                26.1      25.7

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同                19.8      20.3

获得工作的机会不同                15.4      15.2

工资待遇不同                      14.2      14.5

社会地位不同                      13.9      14.1

没有区别                          10.5      10.2

是否愿意将户口转为非农户口   愿意                              42.5      30.4

不愿意                            28.9      37.8

无所谓                            28.6      31.8

4.3城市生活认知差异

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发现,市区农民(工)对居住问题更为在意,其认知程度高于市郊(表3)。这和市区与市郊之间的房价、房租和空闲房屋数量差异有关。市郊房价和房租较低,相对而言所占收入比重低,能够负担,较多的空闲房屋也为农民(工)租住提供了便利条件,而市区则恰恰相反。在提及城市受到的歧视和不平等待遇时,市区农民(工)对此的反映更加强烈(表3),因为在市区农民(工)明显感受到自身和城市居民的差异,他们在收入、文化水平、消费、生活观念等方面和城市居民有更大差距,而且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双方更容易产生摩擦和滋生矛盾。市郊市民多为农民身份转化,由于城市的扩张,郊区化的发展,使得他们失去土地,变为市民。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仍保留着原有农村的生活习惯。农民(工)与其沟通交流差异小,摩擦少,不会存在“文化孤岛”的现象,能够较好地融入市郊的文化和社会网络关系中,归属感和被认同感较强[14]。市郊的城市居民和农民(工)虽然也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相对较小,文化、生活观念排斥弱,反而更容易相处,在市郊农民(工)所受到的生活和居住隔离较弱。

表3   宝鸡市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认知调研表

问  题                     选  项                    市区(%)  市郊(%)

城市生活面临的最大问题       居住问题                         26.1      20.7

孩子上学                         16.2      18.4

人际交往                         12.4      15.3

城市高消费                       26.8      29.3

受到歧视和不平等待遇             12.5      7.1

无法适应城市生活方式              6.1      9.2

5 农民(工)城镇化区域认知相关对策探讨

    从调研和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民(工)对于城市生活的认知,对于区域内其自身与城市市民的认知是存在的,绝大多数人觉得自己没有融入到城市及市民群体当中。农民(工)对于区域的认知、认同和归属感对区域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在其整体认知中缺乏认同和归属,将自己视为“农村人”、“局外人”,则其参与城市活动、和市民间的交流互动、和政府之间的协作配合就会缺乏积极性,甚至产生反作用。政府是城市的管理者、经营者,城市的发展其目的是社会和人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制定政策和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中要重视农民(工)群体的认知,消除、减少群体、区域认知差异,增强认同和归属感。

5.1从整体区域考虑和改变农民(工)城镇化认知现状

一定的经济收入、生活条件、社会会保障水平,较多空闲时间。能够为农民(工)改变认知提供和良好条件;工作环境、学习、技能培训、社区居民相互监督和言行影响、政府引导教育都是提高农民(工)素质,改变其认知状况的有效途径。

首先,应加大教育与培训力度,广开就业途径。农民(工)文化水平整体不高,从事的大多是劳动技术含量低的工作,这对于其获取较高的经济收入有直接影响。应加强对农民(工)的文化素质和技能培养,以专业操作技术为主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另外,政府应鼓励用人单位招用进城农民,通过对农民(工)组织专场招聘会、并通过电视媒体广告等现代信息手段促使其更易获得工作,公益性岗位要向他们倾斜。对于用人单位进行相关引导和监督,使农民(工)的工作更为稳定是使其脱离土地更好定居城市的改变认知的关键。其次,进一步完善和缩小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差异。监督和完善用人单位的医疗、养老、工伤等保险的实施;不断扩大农民(工)享有廉租房、公租房和经适房等城市住房保障的权利;增加医疗卫生等城市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放宽医疗卫生保障面,为农民(工)获得城市医疗卫生保障提供平等机会;增加教育投入,让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再次,完善土地流转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大量农民已涌入城市,投入到城市的生产生活中,原有的农村土地制度却依然未变,甚至更是严格限制农村土地的流转,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束缚了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15]。土地作为农民的财产,其本身具有投入产出收益和增值收益,通过土地流转使农民的土地产出收益进一步提高;另外通过土地流转把在农村的固化的农业资产转变成具有流动性的社会资产,使其具有市场经济价值。这对于农民,尤其是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是一种提升其资金收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式。

5.2从农民(工)城镇化区域认知差异,探求针对性政策措施

首先,提升市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和市区的差距。市区发展早,基础设施完善,优势资源集中。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应对城郊进行政策和资金倾斜,提升市郊的整体环境,让市郊对项目、资金和人才的吸引力不断提升。其次,发挥市郊农业用地的区位优势。作为城市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地,市郊农用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应通过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和项目引导使市郊农用地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让农业生产向着产业化方向迈进,不但增加市郊农民的收入,而且能够为市郊农民(工)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第三,改进政策,消除户籍导致的利益牵连。充分尊重农民(工)的自主选择性,通过调整政策,优化征地补偿制度,改变原有制度的缺陷,去除农地补偿和户口之间的连带关系。结合当前的户籍改革政策,对于放弃耕地和宅基地的农民提供相应的补偿和入城安置,让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有保障、工作有着落。第四,更好的发挥城郊地区农民(工)容纳能力。城郊具有住房和文化归属认同优势,一方面应通过教育、管理和引导增强其城镇化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提升处于城郊的农民(工)生活环境质量。

6 结论  

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宝鸡市农民(工)认识到自身与城市居民之间存在差异,且该群体本身存在区域认知分异,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面对宝鸡市农民(工)城镇化的区域认知现状,首先应重视该群体认知对城镇化的影响,根据其认知状况制定政策措施,同时更要注重空间认知差异,对不同区域还应制定针对性的政策实施,发挥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减少政策制度障碍,通过多种途径,逐渐消除认知差异,改变不利认知,培养和发展积极的认知态度,合理引导农业人口区域转移,使区域农民(工)城镇化发展更有效和更深入。 

[!--empirenews.page--]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参考文献:

[1]李强.西部地区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及空间分异研究[D].外国语大学,2012

[2]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中国人口科学,2007(2):2-7.

[3]李开宇,李九全,王锴.基于城市社会地理学视角的农民工城镇化研究[J].人文地理,2011(5):39-42

[4]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76-81

[5]刘传江.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边缘化与市民化[J].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4(11):44-47

[6]周建国.从“半城市化”到城市化:农民工城市化路径选择探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9(11):181-186.

[7]章光日,顾朝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J].城市规划,2006(5):48-54

[8]李艳,孔德永。农民工对城市认同感缺失的现状、原因与对策分析[J].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5)

[9]李昱,倪明胜。农民工“融城”心理障碍的消解路径与策略选择—以长沙、株洲、湘潭的访谈记录文本为样本的分析[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10]周小刚,陈东有.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理论阐释与政策选择:农民工市民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9(12):142-48

[11]段义孚.人文主义地理学之我见[J].地理科学进展2006(2)

[12]朱竑,刘博.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1—8

[13]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3)

[14]张建丽,李雪铭,张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与空间分异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82-88

[15]李琳,张竟竟.城市化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J].科技信息,2010(11):441.

李强 陕西省委组织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