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当代名剧《红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外经典话剧片段 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当代名剧《红色》

中国国家话剧院创排当代名剧《红色》

2024-07-13 06: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月11日,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王晓鹰导演,陈明昊、刘端端联袂演出的托尼奖大热名作《红色》将于2014年12月26日至2015年1月3日献演于国家话剧院小剧场。新闻发布会上邀请了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石煜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知名美术师霍廷霄现场对谈深度解读《红色》。

图为《红色》海报

    

    《红色》讲述了1958年抽象派绘画大师马克·罗斯科受邀为“四季大饭店”的餐厅作画,商家开出的报酬是让所有画家都望尘莫及的天价。一个想成为画家的“小工”坎,走进了他的画室,正在创作西格拉姆壁画的罗斯科雇用了他担任自己的助理。于是,大师与“小工”在色彩的恣意铺陈和创作的冥思苦想里真诚对话,直言不讳,彼此碰撞,逐渐他们情深如父子,相交是忘年。在这个充满了浓烈油彩味,响着古典乐曲的“空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结果是罗斯科毅然退还了商家给出的天价报酬,没让自己的艺术“沦为豪门饭店的室内装饰”。同时,他“解雇”了坎并给他这样的告诫:走向外面的世界,走入生活的深处,建立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生活。

    王晓鹰导演将这样一部作品搬上舞台,意象化地呈现出一个满溢着艺术气息的奇妙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对于坚持、放弃、探索、传承等一系列关乎艺术,却不局限在艺术的探讨持续进行,最终将回归生活和生命最真挚的命题里去。他在该剧的主题开掘上避开了“画家”、“艺术”的范围局限,而是从两个独特职业的人物身上找寻到了中国社会现实当下存在的问题,将这样一部讲述五十年前的美国故事完全融化在了如今的中国人群里,但在表现形式上它仍旧是原汁原味的外国经典剧作,并未做中国本土化的处理。舞台上冷峻的线条,巨大的画布,血红的油彩;戏剧争论的焦点并未完全定格在关于罗斯柯的绘画艺术及其社会意义上,而是升华到了生命的坚持和传承上来。在一气呵成的九十分钟里,罗斯柯悲剧命运的艺术人格,以及艺术家在严肃艺术与商业娱乐、艺术追求与金钱社会中的抉择与困境,在舞台上得以深刻而淋漓尽致的呈现。

    无疑《红色》在当下的搬演,在现代文明走向异化,在人文精神严重颓落,在商业娱乐甚嚣尘上之时,《红色》中罗斯柯的这席话值得记取:“在我们年青时,艺术是孤独的生存:没有画廊,没有收藏,没有评论,没有钱财。我们没有导师。我们没有父母。我们孑然一身。但那是一个黄金时代,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可失落,却有着一个梦想去追寻。”

    在新闻发布会上,主演陈明昊和刘端端现场展示了《红色》的第二场片段。通过十几分钟的片段展示,陈明昊与刘端端呈现出了两个不同年龄、阅历、资历的艺术家的鲜活形象,陈明昊将罗斯科对当时社会思潮变迁的愤怒演绎得深刻而生动,刘端端饰演的年轻小伙子坎将一抹鲜红的油彩揉在胸口,其颜色鲜明和质感纯粹,都给在场观看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两人通过不断磨合,已经慢慢进入角色状态。

    发布会上还特地邀请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石煜和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知名美术师霍廷霄与剧组主创现场对谈,深度解读《红色》。霍廷霄表示,《红色》具有鲜明的视觉张力与充沛的情感表达魅力,对中国艺术创作现状有诸多启迪。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石煜认为,《红色》不仅关乎绘画,更是指向生命的意义,它也传达了文化传承的普世理念。

    最后,周予援院长总结发言,他对陈明昊和刘端端的精彩表演表示肯定,希望两人继续努力,并且期待最后更完美的演绎。周予援院长说,中国国家话剧院作为中国话剧艺术的引领者,排演《红色》这一世界级的经典剧目,正代表了国家话剧院所应有的文化品位和所肩负的社会责任。《红色》是一部优秀的国外经典话剧,揭示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向度。周予援院长表示,国家话剧院力争站在坚实的“平原”,一步步迈向“高原”,在不断的求索中,努力塑造“高峰”剧作。在跨年之际,国家话剧院将以“世界经典”作品《红色》和“中国原创”剧作《长夜》致敬2014年。

图为合影。孙路/摄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