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国培计划”成果展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培成果展示记录 “校长国培计划”成果展示

“校长国培计划”成果展示

2024-07-10 02: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

南昌师范学院总结报告

 

2013年“校长国培计划”—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助力工程项目开始启动以来,南昌师范学院积极进行项目申报。在2013到2018年连续六年获批承办了6个培训班,共培训了来自云南、贵州、西藏、四川、甘肃、陕西、河北、青海、广西、湖南、河南、山西、湖北、内蒙、安徽、宁夏、江西、重庆、黑龙江、新疆、吉林21个省份, 11个民族的296名学员。

一、培训目标与成效

农村校长助力工程目标在于:全方位提升边远贫困地区初中学校校长领导力,引领校长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拓宽管理视野,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成为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带头人。

我校高度重视项目实施,依托学校长期的教师教育和培训历史经验,整合全国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以塑造品牌为价值追求,为参训校长发展提供专业服务。经过项目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培训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培训效果好。

一是培训目标有效实现,学员整体认同度高。整个培训内容充实丰富,任课教师精心授课,带班教师严格管理,参训学员热情好学。通过对每年该项目的总体质量评估,培训总体感受满意率98.6%,培训需求把握满意率92.5%,培训课程设置满意率98%,培训课程计划满意率93%,培训方式满意率93.6%,基地考察效果满意率91.7%,项目管理团队服务与管理满意率98%,食宿服务满意率70%。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乡村校长的教育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具体包括六大能力: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营造育人文化的能力、领导课程教学的能力、引领教师发展的能力、优化内部管理的能力、调适外部环境的能力。

二是学员提高了能力,增进了友谊。学员的管理理论视野得到了拓展。围绕校长领导力提升等主题,通过理论研修、影子培训与返岗实践三个阶段,学员凝练办学思想,规划学校发展的意识得到了加强,课程领导能力与学校发展问题诊断与解决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许多校长在培训感悟中说,通过培训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提高了能力,增进了友谊,联络了感情。真正做到了学有所思、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如青海的刘英校长在集中培训总结发言时讲到:感谢南昌师范学院主办的这次培训班,为我们提供了充电、加油的机会;感谢各位授课专家的精彩讲学,让我们提升了理论知识,增强了实践的理论指导。感谢一直陪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你们的热心服务,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陕西的向福德校长在培训感悟中写到:此次培训既有启迪智慧的专题讲座,也有发人深省的经验分享,既有如影随形的影子培训,还有切身体验的红色拓展,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培训形式灵活多样,让我们充实了理论,开阔了视野,解放了思想。感谢南昌师范学院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师,你们辛苦了!

四川的李文强校长在学习体会中谈到:这次培训起点高、内容精、管理细、情谊深,让我获得了一种久违的全新体验和收获,使我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又有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也由衷地期盼着更多这样属于我们学习、进步的机会,让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贵州的吴国坤校长在研修日志中写到:项目管理团队服务到位,对学员的管理充满人文关怀;培训项目安排合理,既有高层次的理论学习,也有成功学校的具体经验交流,让学员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红色文化素养培训,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真切的感受到井冈山精神的伟大。

三是培训积累了一批研修成果。培训班采用任务驱动的研修模式,学员带着问题学、带着任务学,编辑制作了培训简报、视频、培训反思、学习日志、学习心得、教育名著读后感、行动研究方案、学校发展规划、学校改进计划、研修总结、管理心得等一批有特色的研修成果。

四是学员自身成长与创新并存。通过专题研究、学术论坛、教学观摩与交流等活动,学员开阔视野、借鉴经验、交流思想、模仿操作。很多校长返岗后都在教育观念和办学行为上有很大改变,尤其是在改善办学条件、创设优美环境、重视教师队伍、关注学生成长、优化考核评价等方面促进学校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广泛好评,也在本区域辐射示范和影响了其它学校的发展。

五是基地学校从中受益大。通过6年的项目实施,基地学校的建设相对固定并基本成型,为了给影子校长提供更加开放和全程自主的培训机会,基地学校从校长的理念提升、管理团队的团结合作、管理流程的科学规范、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校园文化的品牌打造、办学特色的凝炼彰显等方面,都明显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部分基地学校还捆绑承担当地“名校长工作室”职能,进一步形成了资源聚合效应,整体推动了基地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六是形成了校校结对、层层帮扶的长效机制。通过项目实施,部分影子校长与基地校长及其团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相互了解、增进了友好情感,部分学校之间形成了校校结对、层层帮扶的长效机制,影子校长定期派出管理人员或教师去基地学校锻炼学习,基地学校根据需要派出管理团队或教师去结对学校开展帮扶活动。个别学校还联合组织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生精品活动交流,促进了城乡教育的联动发展。

二、培训特色与亮点

   1、领导重视,责任到位

每年培训班的开办首先得到教育部教师工作司的精心指导,在培训课程的设计、培训活动的组织及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二是省教育厅领导、师资处领导给予了我们的大力支持和指导。省教育厅分管副厅长、师资处处长等领导出席开班典礼并致辞,同时亲临培训班授课指导。三是我们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把该项目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来组织实施。学校分管培训的副校长担任培训项目组长,对项目的招标、方案的设计、培训的实施等进行总体设计规划。项目具体承办单位教育培训学院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策划,组建了一流的培训管理团队和教学团队。正是由于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注、大力支持和指导,各方面的有机配合,才使培训顺利各项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2、训前调研,精准定位

项目设计之初,我们通过网上问卷调查、电话咨询、QQ调查、设计任务、提交任务单、培训内容意向征求稿等方式了解参训校长的培训需求及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多年的培训经验中总结出的培训调研方式,能较快获取第一手需求材料,为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了良好的前提,保障了培训设计的专业性。

3、优化课程,增强针对性

依据每期培训目标、特点和参训校长需求,丛培训的科学性、引领性、前瞻性和长效性出发,以“问题培训”为思路,以解决校长的实际问题为目的,坚持以“提出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提升一项能力”为主线,精心设置课程,如案例剖析、问题研讨、交流互动、影子学习、学校观摩、成果展示等等,切实为学员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4、注重实践,凸显实效性。

培训项目采用“集中学习、影子培训、教学观摩、在岗实践、跟踪指导、网络研修”的混合学习模式。根据培训项目的特点,培训班除了采用专题讲座、交流研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第二课堂等培训方式外,在课前实行微案例分享交流:我的治校一招,与“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支月英面对面交流,进行文化特色考察等。特别在跟岗实践的安排上,改变过去统一的模式,采用了分组跟岗与集中考察、集中学习与跟岗实践交叉进行的方式。在线下学习的同时,利用学校自主开发的网络研修社区进行线上学习交流,QQ群、微信平台等也一直贯穿培训的始终。整个培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专家讲学与互动交流相结合;经验分享与自我反思相结合;现场体验与活动实践相结合。

5、创设平台,扩大参与性。

培训重视学员参与意识,力求形式多样化。培训课程设置了一系列参与互动的环节。如问题研讨、互动对话等,把学员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各组配备指导老师全程参与小组讨论,讨论当今学校管理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各小组组长汇报本组的专题讨论内容。班级还通过QQ群、微信群、公共邮箱等网络互动形式,促进学员间相互交流与学习,让学生有感受、有感悟。

6、优质服务,构建培训文化。

在培训期间多次组织了文体活动,举办了班级卡拉OK歌唱会、师生联欢会,组织参观学校陈列室、八一起义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比赛,以及到井冈山进行红色拓展主题活动等,活跃了氛围、融洽了关系、增进了友谊。

7、精心配置,优化培训资源

我们的培训团队注重从政策、理论、实践三个层面优选国家级、省级高校教育专家、行政管理部门领导、一线名优管理干部和校长合理搭配组成。培训专家团队中一线校长和教育管理干部所占比例占63%。每个层次的专家都有自己的特点。通过各类专家的培训,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员进一步了解明确校长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8、实践指导,延伸长效性

影子培训环节根据学员人数和学员各方面的需求,选择了一批高职称、高水平、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对基础教育有深入研究的教师作为指导,同时选派了一批富有经验的、且有一定影响的校长为影子校长,在理论和实践上来提升学员的管理水平。返岗实践环节,培训团队利用网络研修平台和微信、QQ群等加强与学员联系、解答学员的问题。返岗指导环节通过参观、调查、座谈、互动研讨等形式,对学员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发展以及教师自身成长进行现场诊断、指导。对提升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校长办学理念、管理水平,促进中西部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问题及思考

1、进一步探索完善培训考核制度、激励机制

进一步提升项目影响力,加大培训宣传力度

进一步加强培训研究,实现研训一体化

进一步优化后续跟踪设计。

 

南昌师范学院

2019.4.17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