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土三调地类划分设施用地标准 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

中国“三生用地”分类及其空间格局

2024-06-12 00: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前言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1-3];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4,5]。上述冲突实际上喻示了土地利用具有多功能性,不同用地之间的竞争则是不同功能与目标的博弈和冲突[6,7]。

从功能的角度看,土地利用可划分为生产用地、生活用地和生态用地三大类,即“三生用地”。生产用地是指进行农业、工业和商业活动获取产品和供给功能的用地,生活用地是提供承载和保障人居功能的用地,而生态用地则是以调节、维持和保障生态安全功能为主的用地。其中,生态用地是基础,它是支撑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实现自身功能的前提。保证生态用地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是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9,10],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1],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12,13]。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本研究拟从土地利用功能的角度出发,构建国家尺度上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三生用地”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确保国家土地利用系统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并重。通过先分区后分类的方法,将“三生用地”分类体系中的各类用地落实到空间上,并分析其空间格局特征,以期科学指导土地管理,协调各类用地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三生用地”的分类原则

土地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相互关联和相互统一的整体[26],每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不是唯一的单项功能,经常表现出多功能性,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相关的使用者,可使土地表现出上述3种功能的主次和高低[6,27],即土地具有主体功能。因此,针对土地的多功能性和主体功能,本研究在国土尺度上综合全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差异,按照区域差异划分功能区进行土地功能分类,主要分类原则如下:

(1)充分考虑土地的多功能性,突出主体功能。任何的用地类型都具有不同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分类中既要突出土地的主体功能,又要考虑其具有的次要功能。为此,分类时将土地的主体功能放在首位,次要功能其后,以反映出土地的多功能性及其功能主次。如耕地的主体功能是生产功能,它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石。同时,耕地也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大片的农作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其周边的生态环境,故耕地的分类应为生产生态用地;又如,草地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生态,但同时又具有发展畜牧业的生产功能,近年来北方草原一系列的退牧还草、禁牧轮牧等措施就是在突出草地的生态功能,故草地的分类应为生态生产用地。

(2)突出分类体系中生态用地的位置。以往土地利用分类中基本不涉及土地的生态功能,是分类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分类中将根据生态用地对维护生态系统安全的能力大小进行细分类,以区分不同生态用地能够提供生态服务功能的差异性。在分类中以重点生态调节用地、一般生态调节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加以表示。

(3)强调从国家尺度上宏观反映土地的“三生用地”功能。分类着眼于整个国土的生态环境安全,以生态防护和人居保障为主导,既重点考虑生态脆弱、生态环境恶劣或者生态保护意义重要的地区,又要反映保障人类生活、生产活动的区域。为将分类的“三生用地”全部落实到空间上,本文避免细分一些生活、生产用地交错镶嵌的用地,如城镇建设用地中既有居民生活用地,也有工业生产用地,这种类型的土地一律以生活生产用地来表示。

2.2 “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

本研究依据上述分类原则,以土地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同时兼顾其多功能性,建立了“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该体系包括三级分类,第一级由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等四大类构成,体现了土地的主体功能和次要功能的方向;第二级分类是一级分类的进一步细化,主要明确了土地能够提供的具体服务功能及其重要程度;第三级分类则是组成上一级分类的土地利用类型(表1)。

生态用地由重点调节生态用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等三大类组成。其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包括水源涵养用地、土壤保持用地、防风固沙用地、洪水调蓄用地、河岸防护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是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土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是人类利用相对较少、由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林地、草地、湿地、冰川构成;生态容纳用地主要包括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这类人类不宜利用的土地是否为生态用地,以往研究有较多讨论[10,11,17,28],我们认为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应划分为生态用地以明确其作用和地位。这些荒漠类型的土地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也从最开始的无价值[29]到逐渐引起重视[30]。因此,本研究将这类用地定义为生态容纳用地,即是容纳严重退化土地(如沙、盐和砾石等)的空间,不能被随意扰动,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此外,海岸防护用地、农田防护用地和城市生态用地等重要的生态用地由于尺度问题,难以落图,暂不纳入本研究的分类体系。

Table 1 表1

表1   “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

Table 1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一级二级三级生态用地重点调节生态用地水源涵养用地林地、草地、湿地、冰川土壤保持用地林地、草地、湿地防风固沙用地林地、草地、湿地洪水调蓄用地林地、草地、湿地河岸防护用地林地、草地、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林地、草地、湿地、冰川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林地、草地、湿地、冰川生态容纳用地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生态生产用地牧草地草地用材林地林地渔业养殖地水域生产生态用地耕地耕地园地林地生活生产用地城镇建成区用地城镇用地农村生活用地农村居民点工业生产用地工矿建设用地

新窗口打开

生态生产用地包括牧草地、用材林地和渔业养殖地。这些草地、林地和水面具有生态与生产双重功能,但其提供的生态功能强于生产功能,故称之生态生产用地。

生产生态用地包括耕地和园地。这类用地具有较强的生产功能,是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基石,也具有部分生态功能,故谓之生产生态用地。

生活生产用地由城镇建成区用地、农村生活用地、工业生产用地构成。这类用地生产和生活功能交互在一起,在空间上难以区分,故将其统一归类为生活生产用地。

2.3 分类提取方案

在上述原则和分类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先分区再分类的方法,提取“三生用地”的分布范围。具体分区和提取方案见表2。

(1)生态用地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的提取。参照综合生态功能区划1)(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的重点功能区分布范围、国家级公益林区划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的划分区域、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和WCMC自然保护区分布范围,分别提取包括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洪水调蓄、河岸防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的6个重点区域。

(2)生态生产用地中牧草地、用材林地和渔业养殖地以及生产生态用地中园地的提取。牧草地的提取首先需划定中国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的分布范围,然后在此范围内提取出草地作为牧草地。用材林地是在现有土地利用的林地范围内,依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制的“林业科学数据集”提取出用材林地的分布区域。渔业养殖地则是在划定渔业重点县(市)分布范围的基础上,提取此范围内的水面作为渔业养殖地。园地则是依据中国 1∶100万植被数据集确定分布范围。需要说明的是,若上述区域与重点调节生态用地相互重叠,则依据生态功能优先保护的原则,将这些重叠区域依然划分为生态用地范围。这样最终划定了牧草地、用材林地、渔业养殖地和园地等的分布范围。

Table 2 表2

表2   “三生用地”的提取方案

Table 2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用地类型用地定义数据来源水源涵养用地重要的江河源和水源补给的分布区域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土地利用图2)土壤保持用地主要的水土流失和治理区域生态功能区划1),全国水土保持规划3),土地利用图2)防风固沙用地主要的风沙源及重点控制区域生态功能区划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34],土地利用图2)洪水调蓄用地具有滞纳洪水、调节洪峰的湖泊湿地区域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河岸防护用地重要江河干流两岸干堤以外2km以内的区域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3),中国水系分布4),土地利用图2)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主要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WCMC自然保护区分布5)一般调节生态用地除上述对国土生态安全维护有显著作用外的以生态调节功能为主的用地土地利用图2)生态容纳用地指传统概念认为的未利用地(沼泽除外)的分布范围土地利用图2)用材林地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重点建设分布的范围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34],土地利用图2)牧草地主要提取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分布范围,并剔除禁牧区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35],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渔业养殖地包括渔业重点县(市)的分布范围,剔除重要湿地等保护水域中国渔业年鉴2012[36],土地利用图2)耕地包括土地利用中的耕地分布范围土地利用图2)园地包括果园、茶园和桑园等园地的分布范围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土地利用图2)工业生产用地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分布范围土地利用图2)城镇建成区用地包括土地利用中的城镇用地分布范围土地利用图2)农村生活用地包括土地利用中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土地利用图2)

新窗口打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2013年.5)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

(3)根据近期土地利用图,分别提取林地、草地、湿地和冰川的范围,然后扣除上述(1)、(2)的用地范围,剩余的区域即为一般生态调节用地。依据土地利用图提取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土地,作为生态容纳用地。

(4)对于耕地、工业生产用地、城镇建成区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则按照三生用地分类体系(表1)与土地利用图的对应关系,直接进行归类、提取和重命名。

需说明的是,土地利用图仍然是本研究中“三生用地”的分类基础。土地利用体系包括6个一级类,25个二级类[31]。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地。根据土地生态功能的差异,把未利用地中的沼泽和水域合并作为湿地。冰川的生态功能显著,但比重很低,面积小,故本研究将冰川和湿地归为一类,暂命名为湿地和冰川,以有利于空间落图。

2.4 数据来源

全国土地利用图、中国1∶400万水系分布数据集和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32]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生态功能区划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ecosystem.csdb.cn/ecoass/ecoplanning.jsp),自然保护区分布来自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来自《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研究》[33],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来源于《林业科学数据集(第一卷)》[34],牧业县(市)分布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35],渔业重点县(市)分布来自于中国渔业年鉴[36]。国家级公益林区划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4)作为参考数据用以辅助选取。

Table 3 表3

表3   中国“三生用地”面积统计

Table 3   Area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in China

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面积/万km2比例/%生态用地重点调节生态用地水源涵养用地82.638.61土壤保持用地22.782.37防风固沙用地35.463.69洪水调蓄用地2.180.23河岸防护用地10.991.15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84.458.80一般调节生态用地171.5417.87生态容纳用地193.6720.17生态生产用地牧草地97.6410.17用材林地35.233.67渔业养殖地2.510.26生产生态用地耕地180.1318.76园地20.062.09生活生产用地工业生产用地2.220.23城镇建成区用地5.210.54农村生活用地13.301.39

新窗口打开

3 结果分析

中国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等面积分别为603.70万km2、135.38万km2、200.19万km2和20.73万km2,各占国土面积的62.89%、14.10%、20.85%和2.16%(表3)。各类功能用地面积存在明显的差异,承担生态调节功能的用地比重最大,而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即城镇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的比重最小。从二级分类上看,生态容纳用地比重最高,占到国土面积的20.17%,耕地和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比重位居第二和第三,分别达到了18.76%和17.87%,而洪水调蓄用地、渔业养殖地和工业生产用地比重最小,仅为0.25%左右。

从空间分布上看(图1),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分布较为分散。具体来讲,水源涵养用地分布在全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重要的水源地;河岸防护用地广泛分布于 各重要流域的两岸;防风固沙用地皆分布在北方的风沙源地;洪水调蓄用地集中在长江淮河下游和松嫩平原等区域;土壤保持用地则是分布在包括东北黑土、黄土地区和西南喀斯特地区等水土流失重点控制地区;生物多样性用地则是分布在特定的生态系统和生物栖息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一、二级阶梯,而生态容纳用地则集中于西北干旱区。

显示原图| 下载原图ZIP| 生成PPT

图1   中国“三生用地”空间分布图

Figure 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in China

生产生态用地集中分布在中东部,耕地大片分布于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江淮地区、四川盆地、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等地区。园地则分布在上述平原地区以及低缓的丘陵地带。

生态生产用地中牧草地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草原地区,而用材林地主要部分集中在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渔产养殖地则更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这三类用地因其生产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

生产生活用地则更多地积聚在东部地区,是传统的工农业生产分布和人类活动密集的区域,承担着中国主要的生产、生活功能。

4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从土地利用的功能角度出发,构建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并制定了各类用地的提取方案,初步绘制了中国“三生用地”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生态用地、生态生产用地、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等面积分别为603.70万km2、135.38万km2、200.19万km2和20.73万km2,各占国土面积的62.89%、14.10%、20.85%和2.16%。中国生态用地主要分布在中西部,生态生产用地因其生产功能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生产生态用地和生活生产用地则更集中分布在东部地区。

本研究在“三生用地”分类体系中强调了生态用地概念,并定义传统概念里的难利用地(沼泽除外)为生态容纳用地。目前,仅是对“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做了初步的探讨,还需进一步完善,需要与现行的土地分类系统进一步协调,增加“三生用地”分类体系的实用性。另一方面,以土地功能为主的划分,其空间落图存在功能交叉重叠的问题,所提出的用地提取方案需要细化,以便准确测算各类用地,从而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指标控制的科学依据,并且不同用地功能的高低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原文顺序 文献年度倒序 文中引用次数倒序 被引期刊影响因子 [1] 黄季焜,朱莉芬,邓祥征.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J]. 中国科学:D辑,2007,37(9):1235-1241.

[本文引用: 1]     

[2]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2001,16(4):313-319.

[3] 谈明洪,吕昌河.

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

[J]. 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52-58.

[本文引用: 1]     

[4] 刘诚,刘俊昌.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42-47.

[本文引用: 1]     

[5] 雷玉桃,谢建春,王雅鹏.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浅析

[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24(3):222-224.

[本文引用: 1]     

[6] Nelson E,Mendoza G,Regetz J,et al.

Modeling multiple eco- system services,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commodity production,and tradeoffs at landscape scales

[J]. 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09,7(1):4-11.

[本文引用: 2]     

[7] Nelson E,Sander H,Hawthorne P,et al.

Projecting global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ecosystem service provision and biodiversity with simple models

[J]. PloS one,2010,5(12):e14327.

[本文引用: 1]     

[8] 陈百明,周小萍.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解读

[J]. 自然资源学报,2007,22(6):994-1003.

[本文引用: 1]     

[9] 梁留科,曹新向,孙淑英.

土地生态分类系统研究

[J]. 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42-146.

[本文引用: 1]     

[10] 岳健,张雪梅.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

[J]. 干旱区地理,2003,26(1):78-88.

[本文引用: 6]     

[11] 徐健,周寅康,金晓斌,等.

基于生态保护对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未利用地的探讨

[J]. 资源科学,2007,29(2):137-141.

[本文引用: 3]     

[12] 刘晓曼,蒋卫国,王文杰,等.

东北地区湿地资源动态分析

[J]. 资源科学,2004,26(5):105-110.

[本文引用: 1]     

[13] 李云成,刘昌明,于静洁.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耕地开垦冲突权衡

[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28(1):39-42.

[本文引用: 1]     

[14] 董雅文,周雯,周岚,等.

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J]. 城市研究,1999,2(2):6-10.

[本文引用: 1]     

[15] 俞孔坚,乔青,李迪华,等.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态用地研究

[J]. 应用生态学报,2009,20(8):1932-1939.

[本文引用: 1]     

[16] 张红旗,王立新,贾宝全.

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概念及其功能分类研究

[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5-8.

[本文引用: 1]     

[17] 邓红兵,陈春娣,刘昕,等.

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

[J]. 生态学报,2009,29(3):1519-1524.

[本文引用: 4]     

[18] 唐秀美,陈百明,路庆斌,等.

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

[J]. 生态学报,2011,31(14):3902-3909.

[本文引用: 2]     

[19] 周焱,蔡学成,谢元贵,等.

典型岩溶地区生态用地研究-以清镇市为例

[J]. 中国土地科学,2006,20(5):38-41.

[20] 张林波,李伟涛,王维,等. 基于

GIS 的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研究

[J]. 自然资源学报,2008,23(1):69-78.

[21] 谢花林,李秀彬. 基于

GIS 的区域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识别方法探讨

[J]. 资源科学,2011,33(1):112-119.

[22] 张颖,王群,李边疆,等.

应用碳氧平衡法测算生态用地需求量实证研究

[J]. 中国土地科学,2007,21(6):23-28.

[23] 关小克,张凤荣,王秀丽,等.

北京市生态用地空间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

[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3):119-124.

[本文引用: 1]     

[24] 韩学敏,濮励杰,朱明,等.

环太湖地区有效生态用地面积的测算分析

[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301-305.

[25] 王利文.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J]. 中国农村经济,2009,(4):80-85.

[本文引用: 1]     

[26] 陈婧,史培军.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536-540.

[本文引用: 4]     

[27] Bennett E M,Peterson G D,Gordon L J.

Understanding relation- ships among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J]. Ecology letters,2009,12(12):1394-1404.

[本文引用: 1]     

[28] 唐双娥.

法学视角下生态用地的内涵与外延

[J]. 生态经济,2009,(7):190-193.

[本文引用: 1]     

[29] Costanza R,d'Arge R,Groot R,et al.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J]. Nature,1997,387(6630):253-260.

[本文引用: 1]     

[30] 谢高地,甄霖,鲁春霞,等.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

[J]. 自然资源学报,2008,23(5):911-919.

[本文引用: 1]     

[31] 刘纪远. 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M].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本文引用: 1]     

[3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被图编辑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被图1:1000000[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本文引用: 1]     

[33] 张荣祖,李炳元,张豪禧,等. 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研究[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3]     

[3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林业科学数据集(第一卷)[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本文引用: 3]     

[35] 中国畜牧业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畜牧业年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本文引用: 2]     

[3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 中国渔业年鉴[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本文引用: 2]     

中国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1 2007 ...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1-3];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4,5].上述冲突实际上喻示了土地利用具有多功能性,不同用地之间的竞争则是不同功能与目标的博弈和冲突[6,7]. ...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0 2001 城市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 1 2005 ...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1-3];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4,5].上述冲突实际上喻示了土地利用具有多功能性,不同用地之间的竞争则是不同功能与目标的博弈和冲突[6,7]. ...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1 2007 ...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1-3];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4,5].上述冲突实际上喻示了土地利用具有多功能性,不同用地之间的竞争则是不同功能与目标的博弈和冲突[6,7]. ... 退耕还林与粮食安全协调机制浅析 1 2003 ...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1-3];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4,5].上述冲突实际上喻示了土地利用具有多功能性,不同用地之间的竞争则是不同功能与目标的博弈和冲突[6,7]. ... Modeling multiple eco- system services,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commodity production,and tradeoffs at landscape scales 2 2009 ...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1-3];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4,5].上述冲突实际上喻示了土地利用具有多功能性,不同用地之间的竞争则是不同功能与目标的博弈和冲突[6,7]. ...

... 土地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相互关联和相互统一的整体[26],每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不是唯一的单项功能,经常表现出多功能性,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相关的使用者,可使土地表现出上述3种功能的主次和高低[6,27],即土地具有主体功能.因此,针对土地的多功能性和主体功能,本研究在国土尺度上综合全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差异,按照区域差异划分功能区进行土地功能分类,主要分类原则如下: ... Projecting global land- use change and its effect on ecosystem service provision and biodiversity with simple models 1 2010 ... 中国人口规模庞大,土地资源短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争夺与冲突日趋激烈.例如,城市用地、工业用地空间高速拓展占用大量优质耕地,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资源保护之间矛盾严重[1-3];耕地开垦占用林、草地,或者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实施,导致耕地与林、草地之间同样存在冲突[4,5].上述冲突实际上喻示了土地利用具有多功能性,不同用地之间的竞争则是不同功能与目标的博弈和冲突[6,7]. ...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解读 1 2007 ...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9,10],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1],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12,13].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 土地生态分类系统研究 1 2003 ...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9,10],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1],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12,13].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 关于我国土地利用分类问题的讨论 6 2003 ...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9,10],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1],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12,13].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生态用地由重点调节生态用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等三大类组成.其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包括水源涵养用地、土壤保持用地、防风固沙用地、洪水调蓄用地、河岸防护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是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土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是人类利用相对较少、由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林地、草地、湿地、冰川构成;生态容纳用地主要包括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这类人类不宜利用的土地是否为生态用地,以往研究有较多讨论[10,11,17,28],我们认为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应划分为生态用地以明确其作用和地位.这些荒漠类型的土地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也从最开始的无价值[29]到逐渐引起重视[30].因此,本研究将这类用地定义为生态容纳用地,即是容纳严重退化土地(如沙、盐和砾石等)的空间,不能被随意扰动,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此外,海岸防护用地、农田防护用地和城市生态用地等重要的生态用地由于尺度问题,难以落图,暂不纳入本研究的分类体系. ... 基于生态保护对土地利用分类系统未利用地的探讨 3 2007 ...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9,10],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1],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12,13].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生态用地由重点调节生态用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等三大类组成.其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包括水源涵养用地、土壤保持用地、防风固沙用地、洪水调蓄用地、河岸防护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是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土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是人类利用相对较少、由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林地、草地、湿地、冰川构成;生态容纳用地主要包括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这类人类不宜利用的土地是否为生态用地,以往研究有较多讨论[10,11,17,28],我们认为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应划分为生态用地以明确其作用和地位.这些荒漠类型的土地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也从最开始的无价值[29]到逐渐引起重视[30].因此,本研究将这类用地定义为生态容纳用地,即是容纳严重退化土地(如沙、盐和砾石等)的空间,不能被随意扰动,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此外,海岸防护用地、农田防护用地和城市生态用地等重要的生态用地由于尺度问题,难以落图,暂不纳入本研究的分类体系. ... 东北地区湿地资源动态分析 1 2004 ...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9,10],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1],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12,13].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 三江平原湿地保护与耕地开垦冲突权衡 1 2006 ... 当前,中国新一轮的土地利用规划已经开始从理念上强调土地生态功能的重要性.如《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生态用地与生活、生产用地并行”,要求在城镇发展中要“提高生态用地比例”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2008年.).十八大报告也指出“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有效实施这些国土规划,需要构建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以适应管理和研究的需要.然而,国土资源部现行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主要是按照土地用途分类[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划分更是从用途进行严格的土地管制.这些现行的分类体系更注重土地的生产、生活功能,而对生态特性考虑不够[9,10],把很多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用地归为未利用地,使得“未利用地”向其他地类(“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调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11],如东北地区湿地被大量开垦等等[12,13].因此,亟须构建以土地利用功能为主导的分类体系,强调生态功能在分类体系中的作用,将生态用地纳入土地利用分类体系,统筹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空间. ... 城市化地区生态防护研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1 1999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基于景观安全格局分析的生态用地研究 1 2009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西北干旱区生态用地概念及其功能分类研究 1 2004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区域生态用地的概念及分类 4 2009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生态用地由重点调节生态用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等三大类组成.其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包括水源涵养用地、土壤保持用地、防风固沙用地、洪水调蓄用地、河岸防护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是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土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是人类利用相对较少、由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林地、草地、湿地、冰川构成;生态容纳用地主要包括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这类人类不宜利用的土地是否为生态用地,以往研究有较多讨论[10,11,17,28],我们认为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应划分为生态用地以明确其作用和地位.这些荒漠类型的土地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也从最开始的无价值[29]到逐渐引起重视[30].因此,本研究将这类用地定义为生态容纳用地,即是容纳严重退化土地(如沙、盐和砾石等)的空间,不能被随意扰动,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此外,海岸防护用地、农田防护用地和城市生态用地等重要的生态用地由于尺度问题,难以落图,暂不纳入本研究的分类体系. ... 北京市土地利用生态分类方法 2 2011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典型岩溶地区生态用地研究-以清镇市为例 0 2006 GIS 的城市最小生态用地空间分析模型研究 0 2008 GIS 的区域关键性生态用地空间结构识别方法探讨 0 2011 应用碳氧平衡法测算生态用地需求量实证研究 0 2007 北京市生态用地空间演变与布局优化研究 1 2013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环太湖地区有效生态用地面积的测算分析 0 2010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用地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1 2009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土地利用功能分类探讨 4 2005 ... 在现有的中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的分类已较为明确,而对于生态用地并无确切划分.目前,国内学者已经开始对生态用地的概念和内涵展开相关探讨[10,11,14-17],并涉及到区域的生态用地分类研究[15,16,18-25],同时也从概念上尝试构建了全国尺度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分类体系[10,17,26].但是,国家尺度上“三生用地”的分类体系仅是对原有土地分类体系进行重新归并[10,18,23-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26],提出概念框架,并没有明确落实到空间上,缺乏可操作性[10,17,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26].因此,需要从国家尺度构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

... 土地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相互关联和相互统一的整体[26],每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不是唯一的单项功能,经常表现出多功能性,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相关的使用者,可使土地表现出上述3种功能的主次和高低[6,27],即土地具有主体功能.因此,针对土地的多功能性和主体功能,本研究在国土尺度上综合全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差异,按照区域差异划分功能区进行土地功能分类,主要分类原则如下: ... Understanding relation- ships among multiple ecosystem services 1 2009 ... 土地是一个多功能综合体,是生产功能、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相互关联和相互统一的整体[26],每一种土地利用方式都不是唯一的单项功能,经常表现出多功能性,但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强度和相关的使用者,可使土地表现出上述3种功能的主次和高低[6,27],即土地具有主体功能.因此,针对土地的多功能性和主体功能,本研究在国土尺度上综合全国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土地利用的生产、生活及生态功能差异,按照区域差异划分功能区进行土地功能分类,主要分类原则如下: ... 法学视角下生态用地的内涵与外延 1 2009 ... 生态用地由重点调节生态用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等三大类组成.其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包括水源涵养用地、土壤保持用地、防风固沙用地、洪水调蓄用地、河岸防护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是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土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是人类利用相对较少、由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林地、草地、湿地、冰川构成;生态容纳用地主要包括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这类人类不宜利用的土地是否为生态用地,以往研究有较多讨论[10,11,17,28],我们认为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应划分为生态用地以明确其作用和地位.这些荒漠类型的土地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也从最开始的无价值[29]到逐渐引起重视[30].因此,本研究将这类用地定义为生态容纳用地,即是容纳严重退化土地(如沙、盐和砾石等)的空间,不能被随意扰动,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此外,海岸防护用地、农田防护用地和城市生态用地等重要的生态用地由于尺度问题,难以落图,暂不纳入本研究的分类体系. ... 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 1 1997 ... 生态用地由重点调节生态用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等三大类组成.其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包括水源涵养用地、土壤保持用地、防风固沙用地、洪水调蓄用地、河岸防护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是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土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是人类利用相对较少、由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林地、草地、湿地、冰川构成;生态容纳用地主要包括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这类人类不宜利用的土地是否为生态用地,以往研究有较多讨论[10,11,17,28],我们认为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应划分为生态用地以明确其作用和地位.这些荒漠类型的土地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也从最开始的无价值[29]到逐渐引起重视[30].因此,本研究将这类用地定义为生态容纳用地,即是容纳严重退化土地(如沙、盐和砾石等)的空间,不能被随意扰动,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此外,海岸防护用地、农田防护用地和城市生态用地等重要的生态用地由于尺度问题,难以落图,暂不纳入本研究的分类体系. ...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 1 2008 ... 生态用地由重点调节生态用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和生态容纳用地等三大类组成.其中,重点调节生态用地包括水源涵养用地、土壤保持用地、防风固沙用地、洪水调蓄用地、河岸防护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是维护生态安全不可或缺的土地;一般调节生态用地是人类利用相对较少、由以发挥生态功能为主的林地、草地、湿地、冰川构成;生态容纳用地主要包括沙地、盐碱地、裸岩石砾地、戈壁、高寒荒漠、苔原等.这类人类不宜利用的土地是否为生态用地,以往研究有较多讨论[10,11,17,28],我们认为这些土地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应划分为生态用地以明确其作用和地位.这些荒漠类型的土地在生态服务价值评价中也从最开始的无价值[29]到逐渐引起重视[30].因此,本研究将这类用地定义为生态容纳用地,即是容纳严重退化土地(如沙、盐和砾石等)的空间,不能被随意扰动,具有一定的生态价值.此外,海岸防护用地、农田防护用地和城市生态用地等重要的生态用地由于尺度问题,难以落图,暂不纳入本研究的分类体系. ... 1 1996 ... 需说明的是,土地利用图仍然是本研究中“三生用地”的分类基础.土地利用体系包括6个一级类,25个二级类[31].其中,一级类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未利用地.根据土地生态功能的差异,把未利用地中的沼泽和水域合并作为湿地.冰川的生态功能显著,但比重很低,面积小,故本研究将冰川和湿地归为一类,暂命名为湿地和冰川,以有利于空间落图. ... 1 2007 ... 全国土地利用图、中国1∶400万水系分布数据集和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32]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生态功能区划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ecosystem.csdb.cn/ecoass/ecoplanning.jsp),自然保护区分布来自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来自《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研究》[33],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来源于《林业科学数据集(第一卷)》[34],牧业县(市)分布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35],渔业重点县(市)分布来自于中国渔业年鉴[36].国家级公益林区划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4)作为参考数据用以辅助选取. ... 3 2012 ...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用地类型 用地定义 数据来源 水源涵养用地 重要的江河源和水源补给的分布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土地利用图2) 土壤保持用地 主要的水土流失和治理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全国水土保持规划3),土地利用图2) 防风固沙用地 主要的风沙源及重点控制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洪水调蓄用地 具有滞纳洪水、调节洪峰的湖泊湿地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河岸防护用地 重要江河干流两岸干堤以外2km以内的区域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3),中国水系分布4),土地利用图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 主要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WCMC自然保护区分布5) 一般调节生态用地 除上述对国土生态安全维护有显著作用外的以生态调节功能为主的用地 土地利用图2) 生态容纳用地 指传统概念认为的未利用地(沼泽除外)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用材林地 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重点建设分布的范围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牧草地 主要提取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分布范围,并剔除禁牧区 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35],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渔业养殖地 包括渔业重点县(市)的分布范围,剔除重要湿地等保护水域 中国渔业年鉴2012[36],土地利用图2) 耕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耕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园地 包括果园、茶园和桑园等园地的分布范围 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土地利用图2) 工业生产用地 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城镇建成区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城镇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农村生活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2013年.5)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 ...

... [33],WCMC自然保护区分布5) 一般调节生态用地 除上述对国土生态安全维护有显著作用外的以生态调节功能为主的用地 土地利用图2) 生态容纳用地 指传统概念认为的未利用地(沼泽除外)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用材林地 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重点建设分布的范围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牧草地 主要提取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分布范围,并剔除禁牧区 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35],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渔业养殖地 包括渔业重点县(市)的分布范围,剔除重要湿地等保护水域 中国渔业年鉴2012[36],土地利用图2) 耕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耕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园地 包括果园、茶园和桑园等园地的分布范围 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土地利用图2) 工业生产用地 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城镇建成区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城镇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农村生活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2013年.5)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 ...

... 全国土地利用图、中国1∶400万水系分布数据集和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32]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生态功能区划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ecosystem.csdb.cn/ecoass/ecoplanning.jsp),自然保护区分布来自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来自《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研究》[33],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来源于《林业科学数据集(第一卷)》[34],牧业县(市)分布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35],渔业重点县(市)分布来自于中国渔业年鉴[36].国家级公益林区划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4)作为参考数据用以辅助选取. ... 3 2005 ...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用地类型 用地定义 数据来源 水源涵养用地 重要的江河源和水源补给的分布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土地利用图2) 土壤保持用地 主要的水土流失和治理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全国水土保持规划3),土地利用图2) 防风固沙用地 主要的风沙源及重点控制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洪水调蓄用地 具有滞纳洪水、调节洪峰的湖泊湿地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河岸防护用地 重要江河干流两岸干堤以外2km以内的区域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3),中国水系分布4),土地利用图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 主要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WCMC自然保护区分布5) 一般调节生态用地 除上述对国土生态安全维护有显著作用外的以生态调节功能为主的用地 土地利用图2) 生态容纳用地 指传统概念认为的未利用地(沼泽除外)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用材林地 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重点建设分布的范围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牧草地 主要提取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分布范围,并剔除禁牧区 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35],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渔业养殖地 包括渔业重点县(市)的分布范围,剔除重要湿地等保护水域 中国渔业年鉴2012[36],土地利用图2) 耕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耕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园地 包括果园、茶园和桑园等园地的分布范围 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土地利用图2) 工业生产用地 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城镇建成区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城镇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农村生活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2013年.5)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 ...

... [34],土地利用图2) 牧草地 主要提取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分布范围,并剔除禁牧区 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35],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渔业养殖地 包括渔业重点县(市)的分布范围,剔除重要湿地等保护水域 中国渔业年鉴2012[36],土地利用图2) 耕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耕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园地 包括果园、茶园和桑园等园地的分布范围 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土地利用图2) 工业生产用地 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城镇建成区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城镇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农村生活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2013年.5)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 ...

... 全国土地利用图、中国1∶400万水系分布数据集和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32]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生态功能区划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ecosystem.csdb.cn/ecoass/ecoplanning.jsp),自然保护区分布来自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来自《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研究》[33],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来源于《林业科学数据集(第一卷)》[34],牧业县(市)分布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35],渔业重点县(市)分布来自于中国渔业年鉴[36].国家级公益林区划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4)作为参考数据用以辅助选取. ... 2 2012 ...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用地类型 用地定义 数据来源 水源涵养用地 重要的江河源和水源补给的分布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土地利用图2) 土壤保持用地 主要的水土流失和治理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全国水土保持规划3),土地利用图2) 防风固沙用地 主要的风沙源及重点控制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洪水调蓄用地 具有滞纳洪水、调节洪峰的湖泊湿地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河岸防护用地 重要江河干流两岸干堤以外2km以内的区域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3),中国水系分布4),土地利用图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 主要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WCMC自然保护区分布5) 一般调节生态用地 除上述对国土生态安全维护有显著作用外的以生态调节功能为主的用地 土地利用图2) 生态容纳用地 指传统概念认为的未利用地(沼泽除外)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用材林地 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重点建设分布的范围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牧草地 主要提取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分布范围,并剔除禁牧区 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35],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渔业养殖地 包括渔业重点县(市)的分布范围,剔除重要湿地等保护水域 中国渔业年鉴2012[36],土地利用图2) 耕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耕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园地 包括果园、茶园和桑园等园地的分布范围 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土地利用图2) 工业生产用地 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城镇建成区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城镇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农村生活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2013年.5)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 ...

... 全国土地利用图、中国1∶400万水系分布数据集和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32]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生态功能区划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ecosystem.csdb.cn/ecoass/ecoplanning.jsp),自然保护区分布来自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来自《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研究》[33],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来源于《林业科学数据集(第一卷)》[34],牧业县(市)分布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35],渔业重点县(市)分布来自于中国渔业年鉴[36].国家级公益林区划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4)作为参考数据用以辅助选取. ... 2 2013 ... The extraction method of ecological-living-industrial land 用地类型 用地定义 数据来源 水源涵养用地 重要的江河源和水源补给的分布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土地利用图2) 土壤保持用地 主要的水土流失和治理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全国水土保持规划3),土地利用图2) 防风固沙用地 主要的风沙源及重点控制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洪水调蓄用地 具有滞纳洪水、调节洪峰的湖泊湿地区域 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河岸防护用地 重要江河干流两岸干堤以外2km以内的区域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3),中国水系分布4),土地利用图2) 生物多样性保护用地 主要的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 生态功能区划1),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33],WCMC自然保护区分布5) 一般调节生态用地 除上述对国土生态安全维护有显著作用外的以生态调节功能为主的用地 土地利用图2) 生态容纳用地 指传统概念认为的未利用地(沼泽除外)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用材林地 包括速生丰产用材林重点建设分布的范围 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34],土地利用图2) 牧草地 主要提取半牧业县(市)牧业县(市)分布范围,并剔除禁牧区 中国畜牧业年鉴2012[35],生态功能区划1),土地利用图2) 渔业养殖地 包括渔业重点县(市)的分布范围,剔除重要湿地等保护水域 中国渔业年鉴2012[36],土地利用图2) 耕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耕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园地 包括果园、茶园和桑园等园地的分布范围 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土地利用图2) 工业生产用地 独立于城镇以外的厂矿、工业区、油田、盐场、采石场等用地、交通道路、机场及特殊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城镇建成区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的城镇用地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农村生活用地 包括土地利用中农村居民点的分布范围 土地利用图2)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 全国生态功能区划,2008年. 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国家级公益林区划界定办法,2009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划,2013年.5)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 ...

... 全国土地利用图、中国1∶400万水系分布数据集和中国1∶100万植被数据集[32]来自于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resdc.cn),生态功能区划来自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http://www.ecosystem.csdb.cn/ecoass/ecoplanning.jsp),自然保护区分布来自WCMC(http://protectedplanet.net/),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来自《中国自然保护区区划系统研究》[33],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分布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分布来源于《林业科学数据集(第一卷)》[34],牧业县(市)分布来源于中国畜牧业年鉴[35],渔业重点县(市)分布来自于中国渔业年鉴[36].国家级公益林区划3)、全国水土保持规划4)作为参考数据用以辅助选取.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