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国企“一把手”延迟退休 怎么打消公众疑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企领导干部退休年龄 优秀国企“一把手”延迟退休 怎么打消公众疑虑

优秀国企“一把手”延迟退休 怎么打消公众疑虑

2024-01-18 03: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优秀国企“一把手”延迟退休 怎么打消公众疑虑

文丨徐媛

近日,山东提出,将建立国有企业企业家延迟免职(退休)制度。对政治上可靠、经营业绩突出、年满60周岁的党委书记(同时任董事长),确因工作需要延迟免职(退休)的,可延迟1—3年免职(退休)。

山东出台这条规定,是鼓励企业家做事,激励优秀的企业家发挥能力,可视为地方国企改革的一次尝试,但也再次引发了关于国企“一把手”该什么时候退休的争论。

按照中组部和国资委的规定,一般来说,国企领导退休是60周岁,部分重点国企可以放宽至63岁。基本国企领导都要遵循这套硬标准,但近年来,对于一些“特殊人物”,制度上也有所突破。

比如格力董事长董明珠,在2018年5月份任期届满时,当时64岁的她已“超期服役”7个月,但2019年换届时她再次当选。这意味着现年65岁的董明珠将继续执掌格力电器三年,如果干满这一届的话,董明珠到时的退休年龄将是68岁。

董明珠

董明珠的影响力和领导力有目共睹,她的连任也是水到渠成,基本上没有太多非议。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站在市场的角度,优秀的企业家是一种稀缺资源,对于他们能力的评价,不能简单地从年龄上划线,更不能将他们生理年龄同领导力水平简单挂钩。

如果企业家老当益壮,干劲十足,对企业来说有不可替代性,又没有违法违纪的话,理论上就应该让其在岗位上继续作出贡献。这既能让企业平稳运作,也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若因为年龄限制,中途换帅,不仅容易造成军心震荡,也有损企业发展的连续性。

所以,从某种方面来说,让优秀的国企“一把手”延迟退休,是市场经济内在要求使然,也是企业发展需要对现行人事制度的自然冲破,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突破之举。

但另一方面,国企“一把手”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企业家,同时也是国家干部,这使得他们的退休问题,与一般民企企业家自然的权力更迭,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毕竟像董明珠这样能够以出色领导力获得广泛认可的国企领导者相对较少,在舆论语境下,普通人更倾向于将国企老总的延迟退休,视为一种领导干部权力和福利的延伸。

展开全文

“普通人盼早点退休,干部普遍希望延迟退休”,坊间这类声音不绝于耳。毕竟,与普通人相比,国企领导在位时间越长,拿到的“好处”更多,享受的待遇远比退休后丰厚。再加上,除了年龄外,国企领导队伍一般没有其他过硬的退出机制,现在允许退休年龄挪后,人们很难不担心,某些能力一般的领导者会利用政策的弹性,为自己谋取权力和利益,不愿意给后辈腾位置,从而缩窄了年轻人的上升空间。

也就是说,一方面,人们并不反感优秀的国企掌门人超期连任,甚至乐见其成。另一方面,人们担心这一制度在实际运作时背离初衷,成为变相为国企干部谋福利的保护伞,沦为利益固化的新道具。

要破解公众的疑虑,关键是延迟退休的连任者,能让大伙心服口服,其管理水平和能力,不仅能得到组织的认可,也能基本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同。

若要获得广泛的认同,恐怕不是一句“业绩经营突出”的模糊描述就行了,而是要有一套明确的、相对量化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让国企领导者的聘用、管理和退出机制都遵循市场化规律,并能做到严格把关,让延迟退休的名单经得起大众的审视,经得起市场的考验。这样才能避免有人利用政策牟利自肥,才能真正让公众放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