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心》丨时代下“利己主义”的抨击,直击“人性”阴暗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国产的榴莲有卖的吗 夏目漱石《心》丨时代下“利己主义”的抨击,直击“人性”阴暗面

夏目漱石《心》丨时代下“利己主义”的抨击,直击“人性”阴暗面

#夏目漱石《心》丨时代下“利己主义”的抨击,直击“人性”阴暗面|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丨沐童

字:4032

“我连自己都不信任。就是说连自己都不信任,也就谈不上信任别人了。只能诅咒自己,别无他法。-摘自《心》

《心》是有着日本“国民大作家”之称的夏目漱石,于大正三年(1914年)4月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夏目漱石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夏目漱石出生于1867年江户(现在的东京)的一个小吏家庭。他的人生几乎贯穿于整个明治时期(1868-1912年),所以他深刻的感受到明治时期的社会状况,并穷极一生对明治社会进行批判。

夏目漱石

夏目漱石较早期的作品《我是猫》与《心》相比,其文章对明治社会的批判就显得要隐晦很多。其将人隐喻成“猫”,以猫的形象对明治社会的怪相进行了抨击。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心》中则是直接以第一人称的“我”对“先生”的回忆,最终将重点落在“先生”的遗书上,对“先生”关于对爱情、友情的内心描写,惟妙惟肖的反应了“利己主义”与道义主义相互冲突。

《心》新封面

并且《心》一改原先他所擅长的诙谐幽默、侧面讽刺、嘲噱、轻松的创作风格,从正面探求人生,着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分析,把笔锋直接转向剖析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可恶、可悲、可叹的孤独内心世界,描写了在明治时期从国家到人民是如何深受“利己主义”所毒害的,更是通过对掩藏在“先生”内心深处秘密的揭露,直击人性的阴暗面。本文将上述内容作为立足点,进行分析《心》中的“利己主义”

01背景:“利己主义”的侵入

19世纪中叶,西方由于工业革命出现了一大批资本主义军事化强国,西方列强开始对亚洲这个富饶的亚洲大陆开始进行了侵略。其中我国首当其冲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的对象。1840年,西方列强用“鸦片”撬开了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随之爆发。作为亚洲国家的一份子,日本当然也免不了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凌。

黑船事件图

1853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MatthewCalbraithPerry)和祖·阿博特(Joel Abbot) 等率领舰队进入江户(今东京)岸的浦贺,把美国总统米勒德·菲尔莫尔写给日本天皇的信交给了德川幕府,要求同日本建立外交关系和进行贸易。史称“黑船事件”(亦称“黑船开国”)。这便是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第一次被西方列强敲开了大门。

由于德川幕府统治下,人民的利益和国家主权受到西方列强的威胁,内因和外因导致幕府统治危机爆发。日本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最终幕府统治被以日本武士为领导的“明治维新”所推翻,最终日本开始向资本主义迈进。

日本武士

因为“明治维新”取得的胜利,使得日本快速进入了与西方列强并驾齐驱的资本主义强国。但是大量的问题随之而产生,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1、出现了极端民族主义和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从《心》中小姐的父亲是军人遗孀也可以判定,描写的正是日本此时正处于军国主义扩张期间的故事。)

2、地主阶级对于农民阶级的剥削更加趋于明显。

3、盲目的“天皇”崇拜论出现在日本社会。

4、日本文学开始出现以“文明开化”为幌子打击传统日本“江户文学”的怪相。

在明治时代,无论从国家还是到人民都已经悄然的被“利己主义”侵入。

02典型人物的描写-“利己主义”已然扎根在社会最深处

夏目漱石创作的年代正是日本自然主义文学创作的巅峰时期,自然主义大有取代一切流派的趋势,漱石却在文学创作上独树一帜。他的创作不同于当时任何一个流派,可以说被人称为另类来说。他与森鸥外代表了不同于自然主义文学的“高踏派”、“余裕派”,但也有些许不同。

《行人》封面

《心》作为区别于当时盛行流派的非自然主义文学小说,与漱石的其他两部小说:《春分之后》《行人》都是以对知识分子作为对象进行描写、刻画。他尤其喜欢抓住社会典型来反映、批判社会问题。《心》中无论是“我”、"K"以及“先生”都是可以被定为知识分子的。知识分子本应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的新生力量,一个民族的未来,而不应该成为“利己主义”下的牺牲品。

《心》中对于“我”的描写以我是一个学生为背景,俨然一副知识分子模样。从遇见“先生”再到与“先生”熟络起来。慢慢的受到先生的影响,开始思考能否像先生那样“洒脱”。

在原文中有一段描写“我”与“先生”以及“夫人”的对话:

“太太,府上是相当有财产的吧”“怎么问起这个?”“问先生,先生不告诉。”太太笑着看先生。“因为达不到可以告诉的程度吧”“可我想做参考,看看多少才能像先生那样,回去好跟父亲谈判。”

在未对文章进行全文阅读的时候,实际上作为读者只是把漱石的这段富有深意的描写当成“我”的玩笑话罢了,但是纵观全文我们会发现“先生”是一个饱受“利己主义”折磨的人。“先生”从讨厌“利己主义”者,变成“利己主义”者。使得先生饱受痛苦。说明在那个“利己主义”盛行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被感染,“利己主义”已然贯穿于整个社会。包括《心》中的“我”貌似也快要步入先生的后尘,从一个懵懂少年到说出“回去好跟父亲谈判”找父亲谈判以求的财产的状态。

夏目漱石

作为近代日本文学的代表,漱石尽管已经他形成了自己的文学流派,但实际上他是偏向于现实主义文学的,因此丝毫不影响他对现实典型的的描写。知识分子作为明治时期“利己主义”典型代表,充分的表达了漱石对“明治时期”整个社会黑暗的揭露和批判。无论从漱石其他的小说,还是《心》来看,漱石又仿佛在为知识分子在社会摧残下,对于现实无可奈何的“呐喊”。

03“人性”的对比描写-写尽“利己主义”下的阴暗面

对比描写意在,描绘两种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情况,将其特征鲜明地层示出来,以便互相对照、映衬,并在这种对照、映衬中反映出事物的本质,透露出作者的倾向,评价和思想感情。比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从不同角度将洞庭湖雨天的景象和晴天的景象对比起来描写,以突出其不同特点和旅人的不同感受。

岳阳楼记

夏目漱石作为“明治时期”的大作家,由于当时日本政治的影响,大肆引进西方文化,同时由于日本文学最初源于中国的缘故。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所以对于中西方文学的运用都是达到了大部分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因此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善用的对比描写用起来也是格外的轻车熟路。

分析《心》中的对比描写可以分为以下两点:

①被“利己主义”蒙蔽的“亲情”

漱石笔下的“先生”原本有一个富足的家庭,生活上是无忧无虑,至少从未为了生计而烦恼过。但随着父亲、母亲因患伤寒相继离世,留下“先生”孤独一人生存在世界上。庆幸的是“先生”有一个他自己觉得“值得相信”的“叔父”作为自己能够继续无忧生活下去的保障。“叔父”是一个实业家,还当过县议员。这是当时在日本社会,被归于社会优秀分子之列的那群人。同时在“先生”双亲已故后,确实也给“先生”带了家的温暖。直到被“叔父”抢夺了大量家庭财产,“先生”才幡然悔悟。“利己主义”思想已经侵入到优秀如叔父一样的人。已经掩盖了“先生”那无比渴望的亲情,蒙蔽了叔父的内心,将亲情置若罔闻。从此“利己主义”在“先生”的内心深深的插下了那看不见鲜血的一刀。为后来先生的矛盾心理埋下了伏笔。这前后对“叔父”的对比,无疑是将“人性”的阴暗面描写又上升到了另一高度。

人性

②被“利己主义”蚕食的“友情”

《心》中对于爱情、友情的描写也是花费了漱石大量的文笔的,毕竟《心》本就是漱石“后爱情三部曲”之一。“先生”的遗书也正是大篇幅的描写了在爱情、友情面前一个知识分子做出了“利己主义”式的选择,为了爱情抛弃了自己那珍贵的友情。最后陷入“利己主义”长期的折磨中的故事。

这让我想起了《人性的弱点》中的一句话:

竞争,实在就是一种友谊,在对手的帮助下进步你的聪明度,害怕竞争的人已经输给了对手。

“先生”对于爱情失去的害怕,早已从竞争中输给了“K”,已经完全的把对手置于不公平中,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K”的自杀。

《人性的弱点》封面

这场爱情的不公平竞争最终导致“先生”从讨厌“利己主义”到成为“利己主义”者,鲜明的对比,充分展现了一个在利己主义社会下成长的知识青年那矛盾的内心。

最后甚至发出:

“我连自己都不信任。就是说,就是说连自己都不信任,也就谈不上信任别人了。只能诅咒自己,别无他法。

这样自怨自艾的感叹。矛盾的内心无法真的认清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成为了自己最初讨厌的人?“先生”的内心矛盾无时无刻不在摧残着那颗原本应该充满宁静的心。“人性”的阴暗往往在自己都不曾觉察到的时候出现,驱使着自己去做原本内心极度厌恶的事情。又伴随着对于所做事情的无尽悔恨,常年与之做斗争,最终缓陷入一个死循环中,像“先生”一样在自责中死去。

循环

作为漱石本人而言,对人物人性的对比描写,一定是意在表达社会环境改变了一个人的“人性”,从“叔父”到“先生”无不是在被改变,从嗤之以鼻 到 趋炎附势的转变就是那么的猝不及防。当然,作为我肯定也是呼吁大家,对于“人性”千万要坚持本心,不要像日本“明治时期”的知识分子那样才好,毕竟那已经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心》旧封面

04结语

通过对《心》的解读,它本该作为一本爱情题材的小说,但是已然超过了常规爱情小说的关于“情爱”的描写。基本上完完全全的变成了对当时社会下知识分子、以及社会上具有一定权势的人的抨击。但是深层次的解读后,又发现与其说是对前者的抨击,不如说是对造就这样一类人下的环境,即当时“明治时期”的社会进行的一次批判和揭露。

其次作为长期被夏目漱石作为描写对象的知识分子,在《心》中不仅仅作为了社会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尽显在“明治时期”被“利己主义”所侵害的丑态。他们可恶、可悲、更可叹,但是他们也值得被同情。

鲁迅

漱石穷极一生的对“明治时期”的批判渐渐的转换为当时所受迫害的人民的“呐喊”。有些东西是需要那么一个人去揭露的,在我国那个人是鲁迅,在日本我认为便是漱石了,这是一个鲁迅先生都推崇的人。这便是漱石,一个被称为“国民大作家”,被印在日元上的人物。《心》作为他的作品,这可能也是其经久不衰,大家广泛流传的原因吧。

利己利人,方可为;利己害人,不可为;利己无害于他人,思可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